查看原文
其他

高丝敏:优秀就是比昨天的自己更好|清华优秀班主任专访

学术之路 2021-09-16
来源:“清华大学本科教学”微信公众号 文 | 杨洋 供图 | 高丝敏
编者按
 

    大学班主任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华大学历来非常重视班主任工作,2003年开始评选 “清华大学班(级)主任工作优秀奖”,十六年来共评选出777名优秀班主任,其中一等奖274人,二等奖503人。值此教师节之际,特推出2018年度10位优秀班主任(一等奖)专访,将他们的思路、经验和感悟分享于读者。


高丝敏:优秀就是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你们要学会发现自己的所长  也承认自己的所短

找到自己所爱  也克服自己所怯

善用自己的热情  也克制自己的惰性

从明天起  做一个明理人”

    这是法学院2014级班主任高丝敏四年前对四字班同学写的一封信。四年前,如新入校的大学生一样,高丝敏亦是清华园的新人,她和学生们一起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在学生们到来前的几个月,高丝敏无数次想象过学生们是什么样的?自己将如何与学生们一起相处?四年之后又将如何送他们离开这个园子?盼着盼着,新生们来了,自己肩上的担子也重了。 

    年轻教师、初入清华、百余名学生……面对将要承担的重任,高丝敏遇到的难题并不少:“一是当下教育环境对于精神和价值层面的引导不足,价值塑造、自我意识和集体精神培育欠缺;二是班级规模大,学生人数多,学习竞争激烈,容易出现同学间的零和博弈;三是强调整体时可能出现对个体的关注不够。”


▲高丝敏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



学会包容和欣赏你的对手

    面对摆在眼前的难题,高丝敏没有回避。从课堂讲授,到课后交流,高丝敏把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专业知识,更学会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善待他人。在高丝敏看来,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进步,更要注重综合素质和人格养成。

    比如面对压力和竞争,学生该如何调整心态?从班上的“尖子生”到身边高手云集,初入清华的本科生们大多会经历竞争环境的变化,难免造成心理落差。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应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应对竞争

    “从一直的第一到到处是俊彩星弛的清华,学生必然面临压力。如何转压力为动力,调整平衡心态是帮助学生适应和成长的重点。”高丝敏认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也发现别人的优点,让学生们对自己有信心,对他人有爱心。

    对此,高丝敏组织了一些列班级活动,在迎新、慰问新生、家长会、军训慰问、主题团日、12.9合唱等集体活动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集体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班上的同学们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也在12·9合唱比赛等活动中获得了佳绩。


▲高丝敏参加主题团日


    一位转系进入法学院的学生,刚刚面对全新的学科内容和学习方式,有些彷徨无措。高丝敏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找到这位学生谈心,打消其自我怀疑,帮助她树立起信心。“要欣赏对手,向对手学习;看重过程,看淡结果;看重能力,看淡分数”高丝敏这样鼓励学生,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这名同学的成绩得到很大提升,也因此申请到了美国排名前列的法学院硕士项目。


▲高丝敏在SMU讲学



优秀就是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作为班主任,高丝敏常常对同学们说:真正的优秀不是和周围的任何同学比,而是和昨天的自己比,比昨天的自己更好本身就是一种优秀,能够认识自己的兴趣,认识自己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优秀。她也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不断的去超越自己,发掘自己的潜力。

    “看看,你和刚来的时候相比,进步多大呀!”面对一名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的学生,高丝敏意识到,只有帮他树立自信,摆脱自卑和沮丧的情绪,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成长。因此,她常常和这名学生谈心,鼓励他发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经过长时间的交流和鼓励之后,这位同学的成绩进步很快,也没再出现过“挂科”。


▲法四班会


    对学生的期待,也是对自己的要求。“不再单一追求成绩,不再是保姆式的呵护。”对于自己所承担的班主任应该发挥怎样的价值,高丝敏认为,大学期间是学生成年之后,人格塑造,品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本科班的班主任的角色和中学的班主任完全不一样,不再是单一追求单的高考成绩,不再是输入式的面对未成年人的教化,不再是事无巨细保姆式的呵护。

    高丝敏坦言,从一开始决定担任法四年级班主任开始,首先就要思考班主任的角色和定位,因为只有把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想清楚了,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我要做的,还有培养学生塑造独立人格,担当精神,公共责任,以及职业素质。”高丝敏说。


▲高丝敏和辅导员一起工作



一直在你身边 伴你一起成长

    “她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不仅在学术上能给他们指导,而且在人生道路上帮助甚多。”——这是法学院院长申卫星对高丝敏的评价。

    高丝敏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在学生需要的任何时刻,她都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他们身边。“很多孩子都是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求学,当父母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老师就是他们可以依靠的亲人。”

    大学期间是学生迅速成长的四年,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高丝敏制定了分阶段的培养计划。例如,大一的迷茫时期需要更多的引导,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大二探索期和扩展时期,要鼓励同学发现自身潜力,做好学风的建设;大三是学生们最忙碌和焦虑的一段时期,是保研,是出国还是去就业?要引导每位同学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最适合他们的道路;大四是收获的一年,要针对学生的个人选择提供具体指导。


▲高丝敏参加答辩


    “高老师既是分析问题鞭辟入里的学术女神,又是温柔随和的知心姐姐。她教导我们勤勉、踏实,为我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细心关注着我们各个同学的成长动态。”法四班学生傅书宁谈到,正是有了班主任的悉心指导,才让自己在大学中不断前行。

    从初入校园的大一,到收获满满的大四,高丝敏和同学们一起经历了难忘的四年大学生活。今年,高丝敏的学生们毕业时,她给学生们的回信这样说:


“我猜到了开头  也猜到了结尾

只是可惜没有想到中间相聚时光如此短暂

无论你身在何方

都不要忘记四年明理楼里老师们的教诲

不要忘记你当初的初心

不要忘了你一生一世都是明理人!


▲高丝敏与毕业生合影


人物名片高丝敏

    高丝敏,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院2014级班主任,美国宾夕西法尼亚大学法学博士,中国证券法协会、中国银行法协会理事,国际破产法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组织委员会亚洲区代表(2017-2018)。在过去3年中,高丝敏指导本科生获得全国挑战杯三等奖、首都挑战杯一等奖、清华大学挑战杯特等奖、二等奖等多次重要奖项,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曾获清华大学校级本科优秀论文、硕士优秀论文。过去3年中高丝敏获得多项的国际国内的学术奖励:包括2017年度国际破产协会(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Institution)颁发的国际破产研究(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Studies)唯一的金奖(2017年6月),2014年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人才、2016-2017年度清华大学“学术新人”。


清华大学法学院高丝敏副教授荣获2017年度国际破产研究奖金奖

一位C刊编辑对青年学者的叮嘱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青年论坛”征稿启事

关于开展学术之路首届“问津学术”学习圈的通知

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法学学科前104名)

“构建中国特色老年法体系研究”征文启事(有奖金哦)

事业编!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招聘100人,今天开始报名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说明

中山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含招生专业学制及招考方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