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村法治缩影:室外烤火罚款2000元

赵广开 学术之路 2021-09-16

今年冬天格外寒冷,现在外面又下起了大雪。往年如果遇到这样的天气,全家人一定升起一堆火,一边烤火一边挨过这寒冷的冬天。


可是今年回家后发现这种生活已经被禁止了,不让在室外烤火了,被逮到要罚款。我不知道也不想去猜测最初政府部门的宣传内容,反正到我听到的都是“室外烤火罚款2000元”。


我知道这是有关部门的宣传达到的效果,老百姓不敢轻易的在外面烤火了,即便想烤火也会偷偷的在自家的屋里面烤会。这也可以从田地间、树林里杂乱的躺着很多柴火可以看到,在外务工的一位婶婶问俺妈,这地里这么多柴火,为啥不捡回来?大家赶忙回应说“拾了没用,不让烤火,拾它干啥?”是的,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逻辑,有用才要,没用甚至引来灾祸,当然不能要?捡了柴火一定会堆在门口,这样如果碰到检查的人员,怎么辩解都说不清啊,于是干脆别拾了。


作为一名法律人对于这样的法治宣传当然非常敏感,特别是对于2000元这样的面额。当听到这样的金额时首先不免会在心里打嘀咕,这是哪部法律规定的,谁有执法权? 好像我当初学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最高额为2000元。


当然,作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共产党员,在不想麻烦做法律检索时,第一想到的是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异常严峻,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提升到极高的高度。第二想到的是近些年来我们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也许这样的处罚规定是有明确规定的。第三想到的可能是政府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而出台的临时政策。第四想到的是我们的经济状况提升了,也许相应的处罚金额也提高了呢?第五想到的是也许这只是一个误传,也许这个只是最高额度的处罚额,下面的工作人员不懂法,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说的。


然后我简单的检索了一下:室外烤火罚款的相关新闻,发现并不是那么多,不过还是有“路边烤火有“风险” 逮到要遭罚款”的新闻报道,罚款也才100元。


好了,基本事实已经基本交代清楚了,不过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普法宣传问题确是我非常担心的。


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启了普法宣传工作,而且国民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了很多,但是我们又可以发现历来的法治宣传往往偏向于“口号式”“雷人标语式”或者“高度概括式”的,即便是在我们的大学校园中12月4日的普法宣传日、宪法宣传日、法制宣传周等活动中,我们看到校园中的宣传往往也是流于形式与口号,发发传单,摆放几个展板,拉个条幅,装个样子的摆个咨询摊,一个小时轻松搞定。更别说在农村地区了。我不知道这样的宣传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不过2个引发我深思的问题确是我非常关注的:一是我们学习法律的学生大学毕业时连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不清楚,基本的法律纠纷都不知道怎么处理,你让学生做题他可以头头是道得答出来,但是对于七大姑八大姨的一个简单的咨询往往不知道怎么回答。因此在跟大一大二学弟学妹交流时,我往往告诉他们在大一大二时一定要多读几本普法宣传读物。二是空洞的法律维权给司法实践以及人民群众带来诸多困扰,严重影响法律在人民心目中的权威与地位。我们现有的宣传体制往往导致普通老百姓知道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又不清楚哪些是以及如何维护,就像秋菊一样,一方面不能清晰的表达自我的法律诉求,另一方面甩摊子现象与胡乱猜测现场很严重,最终效果极差。如不少人以为将案子告到法官那里,自己不用做什么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而忘记了自我的举证以及误认为法律是万能的。如果法官不听他说,就胡乱的举报法官可能存在贪污、徇私枉法的情形,积极的去纪委那里告法官。


去年遇到的一起诉讼令我对普法宣传工作以及法治实践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这样一个新春佳节里我觉得自己去做法律咨询并非最好的普法活动,反倒是应该利用互联网制作一些普法宣传视频,通过一个个典型的事例以及详细的流程介绍,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法治实践。前些天我曾经拜托他人做这样的事情:让法官、检察官、公安各制作一篇正式对外法律文书分享给大家,这样对于应对假的法律文书诈骗不是最好的方式吗?其实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法学教育往往告诉我们法律文书应该有哪些部分,而我们的普法宣传往往告诉我们某某收到假的法律文书上当受骗了,大家要注意了。而没有人告诉以及给我们呈现正式的、真的法律文书究竟长什么样?这不是很奇怪吗?我都没有见过真的法律文书,你让我去识别假的法律文书。


外面依旧下着大雪,看着白茫茫的雪,我在寒冷中书写与思考我对农村法治宣传的思考。你呢?


关于此问题的思考角度还有很多,限于太冷了,我需要取一下暖,欢迎在文末留言处留下您的思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