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山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选稿、用稿特色
目前,《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已进入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目录,有“专题研讨”“信息社会与未来法治”两大特色栏目。该刊对投稿作者职称没有要求,而且常刊发相当比例的博士研究生论文。
□本社记者 薛应军
“我们最看重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日前,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下称《学报》)不但对投稿作者职称没有要求,而且常刊发相当比例的博士研究生论文。
“我们向作者承诺,每个阶段的审稿结果,不管通过与否,都会反馈给作者。”马长山说,《学报》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且“我们对作者的论文格式也没有任何要求”“符合学术标准的就是我们欢迎的”。该学报通常如何审稿、有何特色?记者日前专访了马长山。
发展历经三个阶段
记者:资料显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创刊于1998年。和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法学》(1980年复刊)、《青少年犯罪问题》(1982年创刊)相比,它创刊时间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贵《学报》的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特点?
马长山:《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创刊于1998年,当年12月25日出版创刊号,到去年正好20年。2018年11月17日,我刊编辑部举行《学报》创刊20周年暨智慧时代期刊重大选题座谈会,学报创刊主编何勤华教授,第二任主编、任职时间最长的主编李秀清教授,以及历任编辑团队的成员回到编辑部,共同庆祝《学报》的20周岁生日。
我认为,如果要对《学报》发展历程做一个分段的话,那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学报》创刊初期,从1998年到2003年。这段时期,我刊编辑部主要处在摸索探寻阶段。我们没有稳定的作者群,栏目也经常变动,还时常遇到缺稿情况。有时候,编辑还不得不写点“豆腐块”以补充版面,可谓相当艰难。
第二阶段,是《学报》快速发展时期,从2003年到2015年,也是李秀清教授担任主编的13年。该阶段,《学报》分别于2004年、2008年、2013年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文法律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法学核心期刊。
第三个阶段,是2016年至今,我担任主编这段时期。我把它看作“再出发”阶段。截至目前,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建设“专题研讨”栏目,增加名家名作约稿组稿;二是创立“信息社会与未来法治”栏目,刊发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社会领域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们《学报》学术影响力日渐提升。2019年起,我们学报进入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CLSCI)目录。可以说,我们踏上了新台阶。
记者:目前,贵刊是双月刊?请具体介绍一下贵刊的出版周期、时间、印张、截稿时间等信息。通常情况下,贵刊每期能刊发多少篇稿件?字数呢?
马长山:我们《学报》目前是双月刊,逢单月20日出版,共192页,12个印张。我们每期发稿量大约在15篇至16篇,总字数约为24万字。
我们自2015年起启用在线投稿审稿系统,作者可以随时随地给《学报》投稿,我们编辑也会在10个工作日内回复初审结果。和以往相比,审稿流程更规范,审稿时间大大压缩了。因为这和以往寄送纸质稿件投稿情况已经不太一样了,所以截稿时间的概念也淡化了。
五个常设栏目,两大特色
记者:贵刊现主要有哪些常设栏目?有哪些特色栏目?
马长山:我们《学报》现在有五个常设栏目:专题研讨、信息社会与未来法治、法学论坛、域外法苑、评案论法。其中“专题研讨”“信息社会与未来法治”两个栏目是我们重点打造的特色栏目。“专题研讨”主要是针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热点问题约请相关领域知名学者进行集中研讨。“信息社会与未来法治”栏目是2018年创设的新栏目,主要是信息社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科技与法律等前沿学术成果的发布平台。它主要也是为青年学者开辟的创新学术园地。
记者:这些特色栏目曾刊发过哪些引发理论界、实务界广泛讨论的稿件?
马长山:“信息社会与未来法治”栏目创立一年多,在学界已形成了一个品牌。现在,许多学者一有这方面的成果就会想到我们。“专题研讨”栏目更是如此了。比如,前段时间关于基因编辑问题引发的热议,我们早在2018年第1期关于“科技与法律”的专题里就刊发了一组论文。其中,朱振教授的《反对完美?——关于人类基因编辑的道德与法律哲学思考》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记者:本刊作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它和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另外两本学术类期刊相比,在选稿、用稿上,有何不同?和同类法学学术期刊相比,贵刊最大的特色在哪里?
马长山:我们学校几本刊物各有千秋。《学报》起步晚,要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我们主要依靠两点:一是服务,二是同行评价。在选稿、用稿方面,我们与同类期刊没有太大差异,大家都有三审制度,都有规范选稿流程。但也许因为我们的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报》都有一种“爱”,所以更愿意为其付出,不辞辛劳。为此,我身为主编,很感动,也很感激。
记者:刚才说到选稿、用稿问题,贵刊通常如何审稿?又如何应对一稿多投及论文查重?
马长山:我们实行三审双向匿名评审制度。三审,即编辑部初审、专家匿名评审、审稿会终审。编辑部初审时限自投稿之日起10个工作日;通过初审的稿件进入专家匿名评审阶段,时间大约为45天左右;通过二审的稿件进入终审程序,终审以审稿会的形式集体讨论决定。
对于一稿多投的问题,我们目前的做法是欢迎专稿专投,坚决反对一稿多发。论文查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作者完善自己的论文。因此,我们鼓励对其善加利用,发现查重结果主要是集中于相同法条或文献时,我们会仔细甄别、区别对待。
“论文是学人的一张最好名片”
记者:近年来,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现象不时被媒体曝光。您认为,法学学术期刊编辑该如何防范这些问题?作者又如何应对引用相同法条、文献带来的电脑查重率高的问题?
马长山:学术不端现象是一种异化,甚至是一种耻辱和悲哀。从法学学术期刊角度看,我们希望刊发的作品对学术有贡献。因此,要谨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从另一个角度看,避免学术不端其实就是坚持用稿的学术标准。我认为,只要我们坚持规范的审稿程序,尊重客观的同行评价,再辅以电脑查重等技术手段,那么学术不端是可以被有效防范的。
至于因引用相同法条、文献带来的电脑查重率高的问题,我们觉得这是技术带来的一个小问题。学术界不应当把这个问题过于放大,以致影响到对论文本身的学术评价。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学术甄别技术来避免这个问题。
记者:贵刊对投稿作者职称是否有要求?通常情况下,哪些作者可以向贵刊投稿?通过什么渠道投稿?作者投稿后,多久可以收到用稿通知或退稿通知?
马长山:我们《学报》对投稿作者职称没有任何要求,长期关注我们的读者会发现,我们刊发的论文有相当比例是博士研究生和讲师的论文。这也反映出我们的用稿立场,那就是以论文质量为唯一用稿标准。
从来稿情况看,我们《学报》投稿作者以法学院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学生居多,偶尔也有实务部门人士投稿。自2015年起,我们启用了在线投稿审稿系统(journal.ecupl.edu.cn),相对于寄送纸稿和发送邮件的投稿方式而言,作者投稿便利了很多。作者可以在系统中看到稿件的审稿进度,而且我们向作者承诺,每一个阶段的审稿结果,不管通过与否,都会反馈给每位作者。通常审稿时限,前面已大致提到了,初审是10个工作日,二审约一个半月。如果遇到交叉学科的稿件,二审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
记者:一般情况下,向贵刊投稿应注意哪些问题?什么样的论文更容易被选中?
马长山:我们非常欢迎作者投稿给《学报》、支持《学报》。我们对作者论文格式也没有任何要求。不管你是采用脚注还是尾注,不管你有没有列参考文献,不管您的注释体例与我们是否相同,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最看重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只要是符合学术标准的,就是我们欢迎的,也是容易被选中的。至于论文格式问题,文章正式发表前,我们再按照《学报》的注释体例调整,那就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了。
记者:对想给贵刊投稿的青年学者、研究生,您分别有哪些建议或忠告?
马长山:我们很欢迎青年学者和研究生赐稿,他们是学术的未来、法学的未来。《学报》愿意做一块儿园地,让青年学人在这里施展才华;《学报》也将不断进取,跟青年学人一同成长。我们想对青年学者说的是,论文是学人的一张最好名片,做好自己的研究,坚持“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古训,总会被认可和关注的,甚至成长为著名的法学家。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贵刊的特色,您会怎么说?
马长山:创刊21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的是时任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院长、教授曹建明曾在创刊号发刊词中所说的:播撒学术的种子,扶植学术的幼苗,培育学术的秀木。
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
问津学术法律实务类课程上线啦,扫描上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