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法学院蔡立东院长在94届访校校友见面会上的演讲实录
来源:法末微言,记录整理:陈俊
大格局˙大逻辑˙大发展
——吉林大学法学院蔡立东院长2019年5月2日在94届访校校友见面会上的演讲实录
我非常喜欢跟同学们聚会,尤其是到这个年龄,不跟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没有年龄意识,我一跟我的学生在一起的时候,发现我已经五十岁了——你们也都四十好几了,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还是觉得很年轻,我们为什么要大家经常见个面,为什么你们组织回母校?这是我最近几天一直想的一个问题。我们研究生的那个班、本科生那个班,也经常聚会,也经常会想到长春是我们聚会最理想的一个地方。长春从风景上,气候上,经济上,肯定不是最理想的,但为什么成为我们精神上的一个向往?我经常在很多的场合讲这样的一个话,我是2007年到英国留学,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墓是埋在英国的,伦敦北区一个非常普通的公共墓。马克思的墓志铭写的是:他是一个改变了世界的哲学家。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学了很多马克思主义思想原理,但说实话,那个时候的学习是为了考试\为了考大学,上了大学为了我们以后能够顺利的结业,他讲:“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他的墓前,我突然意识到马克思真伟大!我们今天愿意跟身边的人聚一聚,愿意回到母校,我想这也是我们不断确认自己本质的过程,当我们追问我们是谁的时候,我们总能想到我们的社会关系,比如我是大原的师兄、晓虹的师兄,这个是定义我人生的非常非常重要的维度。当我们跟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这样介绍,说:“我在吉大读过书,我是吉大的,哪届的、哪级的。”所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讲,我就非常理解,大家为什么要经常来聚一聚,聚一聚是重新确认自己的一个过程,重新确认自己也是为了更好的走未来的路。我想,到我们这个年龄,最怕的是什么呢?最怕的是没有方向感,我们对自己、他人对我们的认知是靠什么来确定呢?我想就是靠我们周围的这些社会关系,包括我们的同学、领导,包括我的师兄,我的学生。这些社会关系给了我们生命中很多的确定性,给了我们生命中带来了很多自我感觉良好,当我讲到我是吉大的老师的时候,当我讲到我是吉大的校友的时候,心里还是充满了暖意。
一个人如果生活的幸福的话,大概有两条非常重要:一个是有方向感,我们具体往哪走。我曾经跟一个老师讲,我说在我心中,重要的是未来,而不是过去,过去的成就和失败我都不会放在心上,但我要想未来、我要向哪去走?前方的路在哪里。另一个,我觉得就应该为我们的传统,为我们的过去感到自信、感到骄傲,但不要让这些成为我们心中的包袱。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应该因为我们的过去感觉自我良好。自我感觉良好,这个词在传统意义上可能是个贬义词,但我却认为这是我们走向未来丰满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支柱。大家来到母校,大家来到同学中间,包括我跟我的同学聚会也是一样,我们是寻求一种力量、寻求一种支撑,寻求一种温暖。
在这样的一个维度上,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大家为什么来母校?母校跟大家到底是一个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在学校工作的人和大家走上各种各样工作岗位、成为校友的人,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我经常想这样的问题,给自己提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吉林大学法学院“。如果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想我们法学院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总和,法学院今天可能不在这栋楼了,明天可能搬到别的地方去了,还有可能到异地去了,但是我们依然还是那个法学院,法学院绝对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建筑物,而正是我们各种各样的复杂的亚利益群体形成的一种互动结构。我个人认为,这种互动结构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我们在校工作的这些人和校友的关系。我在好几个校友成立的会上。我都讲校友和在校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法学院最核心的内容。在这样的一个内容当中,我们学法律的,总要讲这个关系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关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类型?在这个关系中,我们到底是什么权利和义务?
我现在经常跟我的学生讲,就是法学有一个最重要的思维特点,就是在关系中寻求问题的界定和解决。校友和我们在校工作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我经常这样讲,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也尽可能的这样实践,我认为我们校友与在校工作的人是一个信托关系,也就是说各位师弟师妹你们是信托人。信托人,你们法律地位是怎么取得的呢?因为你们把你们最好的年华,最好的青春,最好的记忆,都留在了这个校园里,留在了这个学院里。你们这份投资,我认为是千金难买的。我们是什么呢?我们是受托人和管理人。
我们管理你们最宝贵的资产,就得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们要努力的,把法学院建设的更好,让大家回忆起法学院的时候,不是那种悲凉、凄婉的感觉,而是充满暖暖的幸福,这就是我们在学校工作的人工作的一种奋斗目标。我们在这样的一种目标上,我们也觉得我们很努力。大家知道这些年唱衰东北,唱衰吉大的声音也很强。我分析了世界上著名的法学院基本上建在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在全球观照之下、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觉得我们吉林大学法学院应该回答大家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是一个非常非常困难的问题,在欠发达、非中心的地区,我们怎样办一流的法学院。你看美国的法学院他基本都集中在加州、纽约,日本,英国,德国(也)都是这样,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要创造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也不是说一点先例也没有。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师弟师妹或者你们的孩子有没有留学美国的,美国有所法学院跟我们很类似,就是密歇根的法学院,密歇根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但他们在这样的一个地区建了一个常青藤的一个法学院,在美国的排名也非常好。我们的区位,确实给我们带来一个很大的挑战。但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可以解决的方法,那这些年,我们的发展也验证了在欠发达、非中心地区,我们也可以办一流的法学院。大家可能离开学校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在我们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里,我们认为,我们给各位管理资产,不敢说给大家做到了升值,但是至少是做到了保值。保值怎么看呢?就是在我们各种排名中来看,比如说2018年我们在QS世界大学排名首次进入了全球的前300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国家级平台,比如说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学科,我们在学校的这些人尽了最大的努力,使各位的投资保持增值,使我们吉林大学法学院这样的一个金字招牌,永远闪光。
当然,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我们校友的大力支持,比如说去年我们搞了7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学校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个反响不是说我们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努力,是我们全体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共同努力的结果。当时我们在做这一个庆祝活动的时候,我说我们人人都是主人,包括大原回来,我说你不能把自己当客人,当客人你就别回来。在这情况下全校的人都认为我们法学院的文化是非常非常健康的,我们每一个回来的校友,无论级别有多高,财富有多少,都得到自助餐厅吃饭,正部级的领导都好几个,【大原:他们还没有我们今天中午吃得好。】大家都吃的很开心。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觉得我们能顽强地走到今天,我们认为我们还是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在这里的时间节点,大家离开学校已经接近30年。中国有句古话:30年河东,30年河西!一个组织,一个人,他30年绝对是一个需要总结和回忆的非常关键的时点,在这样的一个时点上你们回来了,我也想分享一下我们未来我们想怎么做。
法学专业呢,毋庸不言是一个嫌贫爱富,嫌贱爱贵的职业。没有办法,因为民主、文明、富庶的国家和地区才更需要这样的专业。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们应该怎么做?一般来讲,有人说要补短板,经济学上有一个短板理论,短板补上,那么你这样的整个水平就会得到提高。但现在我们个人认为补短板是没有办法的,因为现在这个桶越来越大,不像以前桶很窄,就那么几根短板,但现在不是这样的,每个学院每一个组织,他都有很多短板。怎么办呢?我们应该要做长板,我们应该用长板来带动短板发展。吉林大学的长板是什么呢?我们法学院的长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总结,包括张希校长来学校,我去见他,他就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要深刻的去总结总结,吉林大学法学院为什么培养出这么多人?我们认为我们第一个长板就是我们本科教育,我们现在也是这样的,不管教育部怎么提,其实我们早就认为我们的本科教育是吉林大学法学院的生命线。在4月30号我们就专门的讨论研究本科教育怎么搞。在这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的本科教育有很多挑战,比如说在网上有很多慕课,如果再照本宣科,时代不饶人,面临着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大家有各种各样受教育的机会,我们也面临着教育市场细分的时代,检察官学院,法官学院,律师学院都在提供着法学教育,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们应该怎么样进行一个本科教育?确实值得我们思考。我们思考的结果是什么呢,思考的结果是我们在知识传输、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我们要向我们的学生传递知识生产的能力,我们把这个叫做智慧育成。所以我们基本的判断,法律隐藏在每个民族中最深层次的奥秘。我们把法律怎么想问题,怎么解决问题,法律生产知识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向学生揭示出来。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生产知识的过程走向社会的时候,他就会自己生产知识。我想本科教育一定要把重点放在这种不变应万变的这种技能上,所以我们把这种教育叫做智慧教学。在我的课堂上,我不知道当年大家上课是什么感觉,我讲课的第一个问题就会讲,法律是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才会设计这样的一个制度,比如,合同要解决我们什么样的生活问题?我们遇到什么生活问题,才设计出合同这样的一个法律制度。所以我们总结这个东西,就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准确的把握里面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未来的本科教育依然是我们的生命线,在这样的一个几大挑战、几大围攻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化我们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这是我的第一个思考。
第二个思考是吉林大学法学院,科学研究我们的长板到底在哪儿?大家可能在工作单位上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对吉大学生的评价,我不知道大原你们九零级怎么样,我听到的最多的评论就是,吉林大学的学生作风朴实,基本功扎实。我相信你选助理也是这样的一个印象,所以这也是我们吉林大学科学研究的一个长板。我们不在北京、也不在上海,要讲新的东西,我认为我们是比不过北京和上海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北京和上海人家的学生已经很见到的东西和熟悉的东西,我们可能还没有见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好自己,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去形成我们的比较优势?
我也向各位校友汇报一下,就是还要在基础领域中打下扎实基础。社会上对我们高等教育有各种各样的诟病,说我们的学生出去不能干活,还得重新训练。尽管这样,但是我觉得吉林大学这样的一所985大学,我们还是要有我们的坚守,我也跟春雨交流过。我们要去想一想,要成为今天的底子,在学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包括我也跟很多律师事务所的大佬们进行交流,你最希望你的助理具备哪些能力?带着这样的一些问题的思考,不是说你有一点技能和知识,我们就培养学生成功了。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向基础领域伸展。学校能干什么呢?比如说我教写诉状,那我肯定教不过大原,我有自知之明,百分之百的,但是我跟大律师相比,我有没有我的比较优势?当然有我的优势,至少我对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掌握肯定比他好,为什么要舍弃我的长处,用我的短处跟他比呢?所以我们吉林大学的法学教育,我也经常跟我的学生讲,就是要以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带动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我的学生跟我说要去实习,我就非常生气。我说:“你一辈子还不能够干吗?你当律师一辈子还不够干吗?你就是在学校这几年,你还不能先把在学校该做的事情做好,你非得去整明天的事儿。”但是我们学校还是要把知识生产的过程、人类积累的智慧精华教给学生。因为到实践部门,之后是向经验学习。第一,我觉得会很慢。第二,你的经验并不是都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我们在高校,我们最大的长处就在于我们能够站在人类知识的顶端,将人类知识最尖端的那一部分展示给大家。所以我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传授是不会放手的。包括我们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我们的要求必须读经典,像我的学生去面试的时候,别人会说你读过什么书?他说读过哈特的《法律概念》,面试的人说,你这道题就算过了。所以我们期望我们的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头脑中能装一些经典,经典的东西之所以是经典,不是浪得虚名的。如果头脑中装几个经典,就会以一种永不会言败的技能去走向我们的生活。我们学院一定在基础领域这个方面我们具体要做扎实,我也在很多场合讲这个话,可能也会对很多法学院的院长说,很多法学院有那么有名的教授,你给中国法学贡献了什么样的思想?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还是很自豪,张老师带领吉大法学创建了权利法学的这样一个学派,提出了权利本位的思想。构成了中国自1978年以来,40年改革开放的法学背书,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体现到我们法学上,就是人民的权利不断地得到确认,并不断地得到保护。我们在1988年的时候我们提出了权利本位的思想,到2018年的时候我们又搞了一个非常大的举动,就是推出“法理行动计划”。总归来讲,四个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最最关键的我认为还是理论自信。因为道路制度文化是我们没有选择余地的。我们能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通过我们的理论研究来使我们的其他三个自信,获得最坚实的基础。我经常和大师们交流人为什么会抑郁呢?就是因为他们找不到一种自我肯定的力量,总觉得我哪哪什么都不是,我怎么这么失败,最后没有办法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我觉得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如果你不能在理论上说清楚你为什么你的道路是应该自信的,你的文化是应该自信的,你的制度是应该自信的?那也很麻烦。我们中国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觉得还缺基础理论的突破。张老师在2018年的时候带领我们提出的“法理行动计划”,我们就是要向我们中国改革开放40年法治实践提炼我们的法理。不管怎么样,中国改革开放40年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保持了社会的持续和谐稳定,你不管怎么样批我,这两个是事实。比如我们周老师到欧洲,欧洲确实好,也有很多让我们崇拜的地方,到处都是绿树、古建筑,但是欧洲确实有他的问题。我觉得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要向法理致敬,要找我们中国人自信的根源是什么?我觉得,再说一点话,这不仅仅是我们中国具体发展的必须的东西,同时也是我们中国人向世界贡献的一个力量。我去欧洲的时候,我也觉得很惭愧,为什么呢?从工业革命以后,中国向人类社会贡献的东西乏善可陈。但是中国人有没有这个智慧呢?我认为有,只不过我们做理论的这些人,没有好好的整理,我现在就很反对这些言必称希腊,就认为那些东西就是好。虽然好是好,但是不适合你,所以我们在2018年提出来的“法理行动计划”,就是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治实践、向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法治实践,要有中国的法理。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东西,比如我们的用益物权制度,我认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土地公有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市场的繁荣,这是一个很难的题目。但是我们就是这样一个用益物权的制度,解决了中国的这个问题。我们都没有土地,但是我们都有房子,为什么有房子?实际上就是回答大家那个问题,这就是我们第二个思考:我们未来发展还是要保持我们这样一个核心竞争力。我们吉大人,就是我们这伙人能下笨功夫,能够坐冷板凳,我们跟清华北大的人比,我们肯定不如他们聪明,这我一点不怀疑,我在北大做过讲座,北大的学生确实智商高,但是他想一秒钟,我们想十分钟,还想不过他们吗?北大的学生也有他的问题,他的兴趣太广泛了,他的智商很高,很快能捕捉到热点,我们这些人比较傻乎乎的,就干一件事儿,我就在想,人和神仙到底有什么区别,后来我想明白了,神仙太简单了,他的逻辑也太简单了。他就干一件事天天就练打坐,我们人不行,人很复杂。人家用简单战胜了复杂,这就是神仙,我也希望这是我们吉大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用神的办法来制胜,我们就是用简单来应对复杂。我们就是应该在基础领域方面做足长板。
第三个我想在未来发展上,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因为现在我们积累的法学知识,主要是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形成的。《德国民法典》就是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当中形成的一部让世界当做模板的一个民法典。我们也在思考,在封建社会,什么是最主要的资源?是土地。在工业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资本。在未来的信息社会,每一次社会的重大变革,他的推动力量主要是什么,是他的核心资源。信息社会核心资源既不是土地也不是资本,而是数据。我们第三个努力的方向就是紧密结合现代科技对我们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对我们社会关系内容的影响来找问题,来做文章。在这个方面上,我们中国真真正正的和西方世界站在了同一个起点上。我们吉林大学在地缘上有这样一个不利的位置。但是在信息时代,整个社会是一个扁平化的,我觉得我们又一次与北京、上海、武汉这些中心城市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第三个发力的点就是现代科技与法治文明的方向,我自己曾经也有一个梦想,马克思在观察资本主义社会时写了一本《资本论》,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界上,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不平等、巨大的灾难,虽然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它的代价非常的大。我当年在英国学习的时候,看一个纪录片,当年英国资本主义起飞的时候,曼彻斯特纺织工厂的工人的平均寿命是26岁。曼彻斯特的很多资本家都不知道,他的工厂里面还有八岁的工人。在未来世界的大格局当中,数据来到这个世界上,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觉得也需要认真的思考,所以我开玩笑跟晓虹他们讲,马克思能写一本《资本论》,我们吉林大学的教授能不能写一本《数据论》。让数据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福祉,同时也不至于带来很大的灾难,所以就是我们在这样一个欠发达非中心的地区,我们怎样办一个一流法学院的思考。
在这样的一个思考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我们有一个很多的优势,其中最主要的是我们的校友资源,这在吉林大学所有的院系中,在全国所有的法学院中,我们可以骄傲的、自豪的说有一流的校友资源,并不是说我们的校友当了多大的官,或者挣了多少的钱,而是说我们的校友对母校有不变的情怀,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这是我们办学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撑力量,我也常常讲一个一流的大学、一流的法学院的标志是什么?我想一流的法学院一定有一流的师资。现在我们在师资队伍中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有资深教授,张老师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们还有四个长江学者,什么概念呢?你看华东政法大学,它那么大一个大学,它只有两个,西南政法大学一个都没有,西北政法大学也没有。我们这个学科很特殊,我们这个学院要跟他们整个学校来竞争,像中南财经政法,他的长江学者只有三个,我们就有四个,我们在今年不出意外的话,还会增加一个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我们的长江学者将能够达到五位,在几个政法大学,我们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我们整个学院不到100号人,我们跟他们几百号人、五六百号人竞争,我们都没有败下的。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有没有一流的师资在这执鞭任教。第二个,你能不能招来一流的学生。我观察一下我们的生源,我觉得我也很自豪,在这一点吉林大学绝对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格局当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大学。为什么呢?我就是观察一下我的生源,我们的生源基本上来自于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北大清华的学生好,那是不是意味着清华北大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就高呢?我认为不一定,不能这么认为。每一个学校伟大,是因为他让那些平凡的人,有了不平凡的人生,这才是它的伟大之处。如果人家本来就很好,你把人家接过来,戴上一个北大的牌子,这没什么意思。像我们吉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中,我为什么觉得他特别重要呢?在中国社会贫富差剧这么严重,需要保持社会稳定,它需要社会的流动性,社会的流动性需要哪些中间力量来支撑呢?就是靠我们这种在边疆上的大学来支撑,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很多你们命运的改变,也是因为你们在吉大读过书。我觉得我们在一流的法学院中,尽管我们学生入学成绩不是太高,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学生在他们所在的区域里绝对是一流的学生。我讲一流的法学院,也是第三点我们有一流的校友。我们的出身和北大清华相比,我认为是不行的。当年我也是顶着苞米花、唱着国际歌来到长春的,为什么呢?我们身上只有锁链,但是经过我们吉大的几年培养。大家可能走上了一个新的平台,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我们整个的办学过程当中,我们得到的校友,有形的、无形的支持是很多的。我们九零级的校友做的也是非常出色的。
其次就是吉林大学法学院可能不是全国最好的法学院,但绝对是在大学里、在吉林大学里最受重视的法学院。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学校非常支持咱们法学院的建设的。也可以说在学校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无论是在制度上、政策上、还是资源的匹配上,学校都给予我们毫无保留的支持,我跟校长也是这么说,我说,“我们是吉林大学的法学院,我们法学院应该为吉林大学的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但这法学院也是吉林大学的长子,大儿子憨厚不知声,你也不能虐待他。”所以学校是非常非常支持的,这也是我们办学非常重要的支撑。2017年中纪委巡视吉大、反馈意见的时候说,吉林大学的文科是法学,理科是化学。至少目前在社会上来讲还是这样来看吉林大学的,所以学校对我们的支持,是我们未来办学非常重要的支撑。
第三个我想就是大环境,就是全面依法治国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也给办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总之,各位校友,你们来检查你们的投资,我们管理的水平怎么样?我们刚才有一个自我的评价,还需要大家给我们一个客观的评价,指出我们哪做的还不好,哪些我们应该做的好还没做的好,哪些我们做的好了还可以做得更好。这些是我们非常非常期待校友给母校提供各种各样的建议和支持,当然我觉得,大原,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学校现在的经费你们也看到了,去年吉林大学总共的预算是90多个亿,主要的我还是想给我们一个精神上的支持,智力上的支撑,帮助法学院的发展和改革,把校友的一些思考留给我们。我们特别调整了校友工作的架构,我们认为,校友工作是从学生入学的时候就开始的,所以我们学办的主任兼我们校友办的主任。大家可能在求学过程当中有各种各样对学院的意见,我们也希望你们吐槽一下,一吐为快,把这些留给过去,带着一种非常轻松的心情,关心母校的发展和建设,这是我们非常期待的。
再此,我们也表个态,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九十几个老师,我们还是认为很值得大家支持的,因为我们很多人也可以选择离开,特别是现在广东,浙江,江苏对我们形成了很大的人才虹吸效益。像我这个水平到广东也是千万级的待遇。但我们这些人,选择在这儿坚守,我们想的是,我们希望校友给我们持续不断的支持、打气说:“你们干的还行,你们以后会更好。”其实我们这些人呢,经济待遇在高校来讲并不是最主要的,我们更需要的的还是希望能够来自校友的鼓励和支持。当然我们也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我们这项事业发展的更好。我也期待着我们的校友在各行各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当多大的官,挣多少钱,我觉得这是次要的,应该是有一个自己饱满的人生就够了。我觉得见到现在大家这些师弟师妹,我觉得非常亲切。真的为你们对母校的这种情怀很感动,每次见到这样的场面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教育。当我抱怨的时候,我就想一想,那些师弟师妹对我们热切的期盼,我就什么怨言都没有,大家的到来也是我们前行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当然,晚上不能让大家喝太多的酒,因为我们吉大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不喝酒也能表达感情。最后呢,祝愿大家,工作顺利、阖家幸福。我们法学院有一个口号,分享给大家:事业养成,用自己的事业来为自己的生命充实、添砖加瓦。(掌声)[记录整理:陈俊]
安徽大学法学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公开招考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细则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关于举办2019年“财经法律前沿问题——自贸区专场” 暑期学校的通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19年(上)新增硕士生导师初审结果公示
安徽大学法学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公开招考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