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帽子”去哪了?——社会生存百态微观
最近小王比较郁闷,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帽子”不见了。
2001年出生于中部某省的小王第二次参加全国高考,凭借着自己两年的高考经历,小王顺利的考出一本线的分数。一方面小王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他们村多年来第一个考出这么好成绩的人;另一方面在该生小王的成绩排名4万多名,被名校录取是没有希望了,只能在比较末位一本院校与重点二本院校之间选择。
后来,基于“省外高校不一定比省内的好,折中报考省内重点院校重点专业就业好”的考虑,小王就选择了省内某重点院校,并且被顺利录取。不过有一点不幸的是,该校重点专业当年录取分数超级高,根据招生规则,只能将其调剂到一个普通专业。就这样小王顶着“一本分数”“村里第一人”“省内重点院校”的“帽子”开启了大学生生活。
在大学期间,小王过得也是风起云涌。一方面刻苦努力成绩非常好,受到老师同学的热爱;另一方面积极的参与学校、学院、班级的各项活动,斩获无数的奖项。在大学期间,“学霸”“三好学生标兵”的“帽子”让其处处受到优待,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最牛的人。就这样来到了大四,就业还是读研成为其必须选择的问题,后来他选择了读研,并选取了自己从小热爱的北京某一流大学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2014年春节刚过,成绩就公布了,一查询发现自己的分数不高,再认真的钻研一下招生简章,发现这个专业每年对外统考招生仅一名,而比较大的比例为推免生。推免生的报名条件中有一个“帽子”叫“全国重点院校”。翻阅相关资料,发现这个“全国重点院校”是一个比较久远的称谓,并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到底具体包含哪些院校。一方面用这个词语可以表明考生需要具有比较高的“帽子”才能报名,一般院校的学生你就不要想太多了;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部分院校招生简章中明确要求“985”“211”被社会指责歧视考生的麻烦,而且招生简章中还说“原则上是全国重点院校”,这样的说法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考虑到自己落选的事实,因此小王积极的寻找调剂院校,不过此时的小王已经成为了“调剂生”,各方面待遇是不同于“一志愿考生的”,这也可以理解。当然也有小王无法理解的,为啥调剂时部分院校调剂要求还署明只要“211院校”“博士点院校”,甚至有的院校直接署明“优先录取报考某院校的调剂生”,就这样小王经过艰苦选择,终于选择某调剂院校,并被顺利录取。不过此时小王也发现,自己已经从同学们眼中的“学霸”“优秀学子”变成了普通的一名“研究生”,因为相对于那些考上中上等院校的同学来说,自己的研究生院校真的与他们存在不小的差距。就这样虽然小王在毕业典礼时是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的,但是毕业之后,小王只是中部某省的一名毕业生而已。
当小王走出中部某省时发现大家都没有听说过自己的母校,每次跟别人介绍自己都需要“隆重”介绍一下自己的母校,往往是看到别人惊讶的表情以及对中部某省考生深深的同情。小王想只要自己研究生阶段努力学习,将来还有读博阶段可以翻身呢?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在自己的简历上写上“某知名院校博士”,这将是一顶多么高大上的“帽子”啊,想想就很期待。怀着对研究生生活的向往,小王做了充分的准备,研究生阶段要听多少场讲座,要读多少本专业书籍,要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将来一定会顺利考上北京某一流大学的。
刚进入研究生阶段时小王的学习热情依然非常高涨,买了很多书,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可是其慢慢的发现研究生的教学水平比本科阶段的并没有多大差别,甚至部分科目比本科还差,而自己希望的学术讲座基本上没有,就这样其慢慢的失去了在学校待下去的热情。而且也发现不少同学追求的仅是“研究生”这顶“帽子”,对于其他基本上没有想法,也懒得去做。而自己想要的不仅仅是“研究生”这顶“帽子”,还想要“某课题主持人”“某篇核心期刊论文的作者”“学术新秀”,但是其翻阅学校的相关制度以及过往奖励,发现并没有这些。其最多在这样的学校获得一个“国奖获得者”。自己想想这样的“帽子”对于自己的未来目标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现有的考评机制对自己又是那么的不利,还是“离校出走吧”。
就这样小王只身一人来到了北京。很明显,对于其本科院校无人知晓,对于其研究生院校无人知晓,他现在正式成为一个拥有一顶“在读研究生”“帽子”的人,而其平时接触的人往往都拥有“某知名院校学生”“国奖获得者”“某知名博导弟子”等令小王无比羡慕的“帽子”。好在此时的小王不需要凭借这些“帽子”就可以出入名校的课堂,受到知名学者的熏陶,自感收获颇多。但是一切还需要回到自己的真实状态,自己还需要返校写论文,还需要准备博士生考生相关资料。
而一旦回归到博士生招生考试,小王发现不少是需要“帽子”作为支撑的。例如“教授推荐信”“博士点院校”“985、211院校”“核心期刊论文”“参与或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雅思、托福、六级多少分以上”“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反观小王自己,发现自己除了可怜巴巴的2篇“普通期刊论文”,其他的再也没有了,就连这个“教授推荐信”发现也无法从本专业老师中满足,因为自己的研究生导师们都是“副教授”。这下就彻底的尴尬了。特别是考虑到不少院校正式启动“申请考核制”的博士生招生录取模式,仅凭自己当前的资源与积累,其往往成为材料审核阶段就被筛下了的考生。因此小王只能寄托于传统的考试制,至少这里还有一线希望吧。
这是小王人生中第一次遇到这么多“帽子”,而自己竟然无法购买,也买不起。后来,限于各方面的限制,小王很正常的“落选”了。当然此时的小王深刻的认识的不是当前的招生不公,而是自己真的实力不足,例如“核心期刊论文”自己努力还是可以写的,只不过自己没有按照招生需求及时的“戴上”。再比如,自己学习了那么多年英语,英语六级没过520分能怨别人吗?不能,一定怨自己。
第一年没有考上博士,戴不上这顶“博士研究生”的“帽子”,小王必须为自己的未来着想,因为其发现有人已经自动给他戴了三顶“帽子”,分别是“北漂一族”“农村娃子”“失业者”。这三顶“帽子”可谓个个要命啊,意味着自己必须尽快挣钱解决生计,必须尽快挣钱补贴家用,必须尽快挣钱不拖国家后腿。于是乎小王正式开启了找工作、就业模式。
错过了就业的最佳时间点,加上必须尽快解决生计问题,因此小王的选择空间并不大。小王迫切的需要给自己扣上“某企业员工”的“帽子”,以便能够摘除“失业者”的“帽子”。一方面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安慰自我、安慰家人的好办法。就这样小王在半个多月后正式的成为了一名“某企业员工”,“帽子”在手衣食无忧啊。
可是小王在工作中慢慢的发现这顶“帽子”不太好用。一方面这只能为自己带来微薄的收入,无法满足自己对资金的需求,跟朋友吃顿饭就没钱了;另一方面,这顶“帽子”在社会上没有知名度,大家不是那么认这顶“帽子”,而且这顶“帽子”的内涵也不是那么明确,可感知度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是一顶未来十年必会被取代的“帽子”。这下就麻烦了,小王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了,而且一时半会也不能随手扔掉这顶“帽子”,不然自己就必须重新戴上“失业者”这顶“帽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顶“某企业员工”的“帽子”虽然在公司内部是有用的,但是其接触的人是不认这顶“帽子”的,因为大家更认的是你是“某某知名院校校友”“某某学校的博士”“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以及诸如体制内的“法官”“检察官”“十佳公诉人”“优秀法官”等“帽子”。对于穿戴不同“帽子”的人,大家通常是不同对待的,特别是在一个会场,只有你一个人戴这顶特立独行的“帽子”,总是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此时小王真正地体验到了“帽子”的重要性。但是在企业内部并没有合适的其他“帽子”供他戴,毕竟诸如“经理”“总监”“主任”之类的管理层“帽子”需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轮到你戴。而其他“帽子”当前还没有设计出来,这样在对外交往的场合小王往往感受到的是没有“帽子”时的冷风嗖嗖,处处零落。后来,小王也养成了一个习惯,自己没有“帽子”,但是为了更好的成长,还是应该积极的尽量多挨着戴“帽子”的人,只不过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罢了。实在憋得慌,那就偶尔发发评论性文章,看着有“帽子”的人,转发自己的这些文章,偷偷的自娱自乐!
第二年考博的状态远远不如第一年,毕竟脱掉了“学生”这顶“帽子”,也就失去了更多的备考时间。现在小王准备正式脱掉“某企业员工”的“帽子”,于是小王正在苦命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帽子”。“帽子”让小王想到了某个词语······
PS:发现当下网上的很多文章越来越不想读,所以翻一下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