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律人生:刘晓红、孙鹏、高尔森、吴汉东

学术之路 2021-09-16

近日,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隆重推出《法治天下•教师节系列节目》,本文特汇总相关资讯。来源:中港视传媒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

《法治天下•教师节系列节目》

《法律人生 刘晓红》

9月9日19:30首播

9月10日12:00重播

共同聚集——法律人生 刘晓红

作为师者,坚守岗位三十载,她面对过怎样的诱惑?宽严有度,她教会学生怎样的治学态度?入无人之境,她能否推动地方法治进程?踏时代节奏,她如何让中国法治声音在世界回响?
刘晓红,上海政法学院校长。36年前,刘晓红带着对法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到华东政法大学。机缘巧合之下,刘晓红开始了国际法的学习。硕士毕业后,刘晓红选择了留校任教。当时选择教师职业对刘晓红来说,是一条相对清贫的道路,她也曾遇到外来诸多的诱惑。那么又是什么让她一直坚守在教学研究的这条道路上呢?从教近30年,她究竟有着一种怎样的工匠精神,让学生称呼为“最美商事仲裁女神”呢?
刘晓红相信言传身教对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所以自身也非常注重将法学理论运用于法治实践。她先后兼任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和上海仲裁委员会委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仲裁员。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晓红当仲裁员越久,对中国仲裁领域的疑惑也越多。实践中,她发现了什么问题?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这是中国首次建立自贸区,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的首席专家,刘晓红和他的团队又是如何推动地方仲裁法治进程的呢?
2016年,刘晓红当选国际商会仲裁与替代争端解决委员会副主席,是该委员会成立至今,第一个也是唯一位入选的中国籍专家。国际商会(ICC)是为世界商业服务的非政府间组织, 总部在法国巴黎,被称为“经济联合国”。那么,刘晓红又是如何利用这一平台为中国发声的呢?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

《法治天下•教师节系列节目》

《法律人生 孙鹏》

9月11日19:30首播

9月12日12:00重播

共同聚集——法律人生 孙鹏

他是高知教授为何成为司法机关的“常客”?他的四个“心.情”教学理念是什么?"作坊式"教学又有哪些效果?超高人气的他家庭事业该如何平衡?
孙鹏是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的一名教授,被学生们称为“我最喜爱的老师”,被学校评为“西政名师”。在西政提起孙鹏,更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还有人说:"到西政什么都可以不干,但不能不听孙鹏老师的课。不仅如此,孙老师的讲座也是座无虚席,甚至还要自带小板凳坐到讲台边上去,因此也被誉为学校“最卖座”的课堂。
2017年3月,孙教授进行了一场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这场讲座也被媒体称为了“春天最具人气的讲座”。孙鹏老师与西政结缘三十年,在教学上孙鹏提出以“热心、爱心、耐心、信心”,“情景、情理、情感、情趣”为代表的四“心”、四“情”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事实→情理→法理→法律”的法学教学路径,凝练“熟、准、新、深”的教学四字,以“才、豪、霸”三气提升课堂教学震撼力,他独特、新潮有个性的教学风格颇受学生们的喜爱。
除了常规的教学之外,十分重视社会服务的孙鹏还是司法机关的常客,法院、检察院、仲裁委常常可以看到他参与相关法律工作的身影,并且他还会将这些实践经验与法学知识相结合,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使学校里的学生们能够更高效地获取知识。 
多年来,孙鹏致力教学改革,孜孜不倦,并大力推广“预防式”法学教育,他带领团队开展了“预防式法学教育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系统性地提出培养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重要性,三十年兢兢业业,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为中国的法学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孙鹏培养出来的人才遍布在法学行业的各个岗位,桃李满天下的他在妻子的眼里是什么样子的呢?谈起对女儿的教育与引导,孙鹏也是十分称职,每年都会给女儿定一个培养目标,今年女儿刚好18岁了,孙鹏又会给她怎样的指引呢?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

《法治天下•教师节系列节目》

《法律人生 高尔森》

9月12日19:30首播

9月13日12:00重播

共同聚集——法律人生 高尔森

他曾经对南开法学作出过历史性贡献,他创造了南开法学教师中的多个第一,他一人讲授五门全新法律课,绰号“拼命三郎”,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改革开放和法律教育事业。
高尔森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法学家,我国国际税法学科的开创者,为南开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和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发表了第一篇在全国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并对《专利法》的立法进程产生极大促进作用的论文;出版了第一部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法学学术专著,曾先后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和天津市市级优秀教师称号, 创造了南开法学多个第一。
20年命运浮沉并没有把他击垮,在天命之年重回南开,临危受命,以一己之力开创南开法学新局面。曾经创下一人讲授五门法律课、同时带17名研究生的纪录,并且直接促成了南开大学法学院的成立。别人叫他拼命三郎,他认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一南开校训的意义就是为国竭尽全力,拼命干。他的眼中,南开让他报国有门,不再“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学生们动情地用这三句诗来总结师从高尔森先生带给他们的影响和感悟。他的学生很多已经功成名就,回报学校的方式就是用他的名字创立了“高尔森奖学金”。“治学如祀,持心如璧,智慧如海,爱人如慈父,爱国如赤子”,这是他的学生程宝库教授对他的评价。
2019年是南开大学百年校庆,同时也是高尔森教授90寿辰暨执教67周年的时间。他把毕生的精力和热血都奉献给了中国法学教育事业,践行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朴素的爱国热情以及凡事为他人着想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利益的人格魅力都是后辈学习的榜样。教师节来临的时刻,祝福高教授身体健康,永远年轻!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

《法治天下•教师节系列节目》

《法律人生 王轶》

9月13日19:30首播

9月16日12:00重播

共同聚集——法律人生 王轶

讲台上,他是照本宣科的反义词,治学中,他是追随者众多的“负产”教授,舍弃个人兴趣爱好,他是用双肩挑起法学薪火相传大任的民法学者。一院之长,他又将如何掌舵王牌法学院走向世界?
30年前,他还只是按部就班听从父母安排的一名乖学生,接触法学也纯属偶然。如今,他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的副会长,参与中国民法典编撰工作。47岁的王轶,在我国民法学研究和教学领域,已经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从偶然到必然,与民法结缘,成长为一部行走的民法学者,他的成长过程中,到底是什么一次又一次影响着他呢? 
在王轶的心中,既为人师,就要学为其师,行为其范。讲台上,他侃侃而谈,生活中,他平易近人;小县城里优秀的尖子生在人才济济的大学,从自信活泼到迷茫沉默,他会如何引导学生走上更自信的人生舞台?
十年青春,法学研习,他又是如何做到让学生“见一人,定终身”?不知学术为何物,不知学者为何模样,他又是通过什么让学生豁然开朗,获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这种学术初心的坚守?
他没有兴趣爱好吧?他好像只喜欢睡觉?不,他曾是运动场上的常客,他也是电影发烧迷。舍弃个人兴趣爱好的他,是如何承担起学术薪火手手相传和愈燃愈旺的责任?未来以来,入无人之境,开拓一个没有人来到过的疆土,人大法律人又会留下怎样的足迹呢?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
《法治天下•教师节系列节目》之
《法律人生 吴汉东》


首播时间:9月16日19:30
重播时间:9月17日12:00
作为恢复高考首届大学生,吴汉东以27岁的年纪考取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经历过国家动荡的十年,青春荒废的十年,吴汉东等一批学生带着渴望走进校门重新学习,他们励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由于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法学学子,吴汉东所在的班级年龄差异较大,已经27岁的吴汉东是这个班级的“大哥”,担任了班长。这个班后来被称为“中国法学第一班”。恢复高考让这群不同身份的青年聚集在一起,他们有志气、有担当,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牢牢刻在心中,并为之努力,为之奋斗。1986年,吴汉东完成了研究生学业。由于硕士授权点的限制,他报考的是法学理论专业,师从法理学家章若龙先生。出于对民法学的偏好,又在民法学家李静堂先生和罗玉珍先生指导之下,专攻民法基础理论。最终在老师们宽广的学术胸襟中,选择了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学位论文。


他的硕士论文是我国第一篇研究知识产权的硕士论文,他在1984年开设的知识产权法课是我国高校第一门知识产权法课程,他与同学、同事闵锋在1986年合著的《知识产权法概论》是我国第一部知识产权法教材。1991年秋,吴汉东以“不惑之龄”、有惑之心,开始了在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生活,后又作为教育部委派访问学者前往美国Syracuse大学进修。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吴汉东的博士论文“将我国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升到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崭新水平”获得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是唯一一篇受奖的法学论文。90年代又承担了两项国家级课题《西方国家著作权制度比较研究》与《中国区域著作权制度比较研究》,后期又完成“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基金项目”《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

21世纪后,吴汉东又先后主持了三项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变革和发展》、《科学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国特色知识产权理论体系研究》,发表了一批有一定显示度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对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战略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吴汉东教授被媒体称之为“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的先行者”


与法同行,法行天下以书为伴,书伴人生


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鼓与呼将知识产权讲到更多的地方去这是吴汉东教授作为一名学者、老师,一生都在追求的光荣与梦想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吴汉东教授的故事?

记得锁定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

《法治天下•教师节系列节目》


《法律人生 吴汉东》

9月16日19:30首播

9月17日12:00重播

共同聚集——法律人生 吴汉东

告研究生新生书 &  告研究生导师书
国家检察官学院2019年下半年招生计划
72岁“最大考生”通过法考客观题 :我或许可以试试去做律师!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信息平台简介
“法典化的效用与挑战:跨学科的对话”研讨会主题征文
“党内法规学者文库”资助计划申报公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