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 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

学术之路 2021-09-17

教民厅函〔2019〕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

根据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0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000人。现将招生计划下达给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调整优化生源和专业结构,切实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及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1. 骨干计划是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作为动态调整增量,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下达,请各招生单位在本单位研究生招生总计划内做好统筹安排。未完成的骨干计划原则上不得挪用。

2. 骨干计划招生是全国研究生招生的一部分,严格执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博士研究生年度招生文件,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

3. 各招生单位要结合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将骨干计划集中安排到本单位优势学科专业,加大民族地区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是理工农医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二、招生对象

1. 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2. 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

3. 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各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考生报考资格审核确认的责任主体。应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制订本地区考生报考资格审核办法并严格审核考生资格。严禁擅自调整生源范围,严禁设置其他限制性报考条件,公平对待各民族考生。拟同意报考的考生名单要在本部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疑义方可确认报考资格。

三、考试录取

1. 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成绩要求。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择优录取。被录取考生需与招生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及)所在单位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

2. 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除定向西藏新疆公共管理硕士和定向新疆喀什地区医学硕士专项计划外,汉族在职考生录取比例不得超过10%,招生计划数不足10人的招生单位应全部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3. 各招生单位应规范招生程序、严格录取标准,坚决杜绝违规行为。对违反相关规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追究相关责任者责任。各招生单位不得录取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已录取的一经查实随时取消考生录取资格。

四、教育管理

1. 招生单位是骨干计划研究生培养、管理责任主体。各招生单位应对骨干计划研究生坚持“爱、严、细”原则,与其他普通类招生计划录取研究生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不降低培养、管理标准。涉及骨干计划研究生修业年限、培养经费、学业奖助等在校期间教育管理服务各类事项,与其他普通类招生计划录取研究生一致,按各招生单位规定执行。

2. 鼓励招生单位从骨干计划研究生中选拔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懂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生,参与本单位低年级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五、就业管理

1. 骨干计划研究生毕业后,履行定向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地区就业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毕业研究生档案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对未履行定向协议的毕业研究生,将视情记入个人征信档案。

2. 未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博士研究生;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可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并签订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定向协议书,毕业后服务年限按新协议重新计算。

六、专项计划

1. 继续实施定向西藏新疆公共管理硕士专项,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8所高校承担,每校40人。

2. 启动实施定向新疆喀什地区医学硕士专项,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4所高校承担,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每校10人,中山大学20人。

附件:

1. 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2. 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

3.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定向协议书

教育部办公厅

2019年9月30日

招生单位

博士计划

硕士计划

合计

1000

4000

教育部

727

2677

北京大学

20

76

中国人民大学

15

76

清华大学

30

76

北京科技大学

3

18

北京化工大学

2

16

北京师范大学

8

50

北京外国语大学

2

10

北京语言大学

7

28

北京交通大学

3

12

北京邮电大学

2

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

10

中国农业大学

12

19

北京林业大学

5

26

中国传媒大学

7

54

中央财经大学

15

42

中国政法大学

13

40

中央音乐学院

3

5

中央戏剧学院


5

中央美术学院

3

15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

1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4

40

华北电力大学

12

4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1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

8

南开大学

6

22

天津大学

5

25

大连理工大学

4

22

东北大学

5

32

吉林大学

25

60

东北师范大学

30

115

东北林业大学

10

20

复旦大学

15

70

同济大学

5

45

上海交通大学

8

45

华东理工大学

3

10

东华大学

2

2

华东师范大学

8

40

上海外国语大学

2

15

上海财经大学

2

5

南京大学

30

60

东南大学

5

4

中国矿业大学

2

8

河海大学

2

8

南京农业大学

4

12

中国药科大学

4

10

江南大学

2

10

合肥工业大学

3

10

浙江大学

20

84

厦门大学

23

80

山东大学

6

28

中国海洋大学

2

14

武汉大学

28

68

华中科技大学

18

6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2

54

武汉理工大学

8

36

华中师范大学

30

70

华中农业大学

6

1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8

65

湖南大学

6

50

中南大学

18

59

中山大学

25

85

华南理工大学

6

20

四川大学

20

94

西南财经大学

5

40

西南交通大学

2

14

电子科技大学

5

12

重庆大学

6

40

西南大学

30

12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

10

陕西师范大学

30

1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

6

长安大学

2

18

兰州大学

16

4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43

290

中央民族大学

25

110

中南民族大学

6

50

西南民族大学

6

50

西北民族大学

4

50

北方民族大学

2

30

工业和信息化部

13

5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8

北京理工大学

2

8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2

南京理工大学

2

12

西北工业大学

2

6

外交部


8

外交学院


8

公安部

4

4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4

42

国家体育总局

4

16

北京体育大学

4

16

中央统战部

5

36

暨南大学

5

36

交通运输部

2

14

大连海事大学

2

1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5

20

北京协和医学院

5

20

中国科学院

60

150

中国科学院大学

60

150

科研院所

12

56

中国农业科学院

8

30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4

26

部省合建院校

50

240

河北大学

5

20

山西大学

4

15

内蒙古大学

5

18

南昌大学

3

14

郑州大学

4

20

广西大学

3

18

海南大学

3

20

贵州大学

4

20

云南大学

3

20

西藏大学

3

18

青海大学

3

14

宁夏大学

3

15

新疆大学

4

14

石河子大学

3

14

其他地方院校

75

395

中国音乐学院

5

22

北京电影学院

2

10

北京工商大学

2

26

北京印刷学院


18

北京建筑大学


4

北京联合大学


6

天津师范大学

7

10

天津科技大学

2

8

天津工业大学

2

10

天津中医药大学

4

10

天津财经大学

2

5

天津医科大学

2

8

燕山大学


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4

长春师范大学


6

长春理工大学


6

延边大学


5

上海师范大学

4

8

上海音乐学院


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2

南京师范大学

5

20

南京中医药大学

4

20

福建农林大学

2

6

福建师范大学

2

8

福州大学

2

6

江西财经大学

2

5

江西师范大学

3

4

江西中医药大学

4

6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6

江西理工大学


6

景德镇陶瓷大学

4

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6

湖北大学


8

武汉科技大学


8

三峡大学


8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4

广西师范大学


8

广西医科大学


10

广西民族大学


10

成都体育学院

2

8

四川美术学院


6

贵州民族大学


12

云南民族大学

2

12

西北大学

5

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6

西北师范大学

4

8

兰州财经大学


4

关于考博、读博、博士就业,这100多篇文章写的很清楚

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已经发布这么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