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素养和训练——英文文献、英文脚注和写作规范”讲座顺利举办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2019年11月29日上午,“法律职业素养和训练——英文文献、英文脚注和写作规范”讲座在工程馆314教室成功举办。作为“学术伦理和道德规范”系列课程的第一堂课,本次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东方学者沈伟教授担任主讲。
在讲座开始,沈老师分享了个人的职业路径,介绍了自己学习和从业经历中的实例,强调了职业训练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接下来,在“法学院训练什么”的问题上,沈老师认为,首先应当培养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法学生要树立对职业的敬畏和尊重,做到守时、守纪、守信、守约。要把每一份作业、每一次展示、每一门课程都当做职业训练的机会,处处体现认真,做到在细微处见功力,避免形成路径依赖;其次,法学训练的重要环节是“记笔记”。沈老师认为,法律工作中的主要部分正是文字工作,法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将课堂上碎片化的信息整理成连贯的语句,才能锻炼出处理文字的功力,积淀深厚的法学功底,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充分的准备。
在谈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思维差别上,沈老师以“《蒙面法案》是否违反《香港基本法》”问题为例,说明大陆法系注重演绎,而英美法系注重归纳。同学们在接受传统大陆法系“三段论”的训练下,要学习英美法系的思维,对于一个案件,首先要做到拆解事实,将具体事实化为抽象法律关系,找出核心争议,再寻求解决途径。沈老师告诫同学,在接受法学院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自身的训练。只有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努力,在别人不努力的时候努力,才是真的努力。
在英文文献的脚注体上,沈老师展示了三种英文文献的脚注体,分别是Bluebook、Oscola、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体列。根据繁简程度的不同,沈老师认为过于繁杂的蓝皮书脚注不适合研究生写作,但引用美国期刊则需要遵循其格式,并建议在今后的写作中使用Oscola的脚注体。同时,沈老师通过举例说明了在文章序号和格式上要保持一致性。
在论文研究主题上,沈老师强调了相关性和重要性。在现下的学术研究中,完全开辟新的领域非常困难,对无人涉及的领域要保持谨慎。沈老师从自身研究领域出发,举例说明在金融法领域中,以金融商法作为研究路径是非常困难的,更多地则应当以金融监管作为研究路径。
在文献综述上,沈老师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做到“确认”。确认相关性和重要性,确认所选的题目是否值得研究、确认研究路径是否正确;第二,要寻找不同的方法和维度;第三,文献综述要做到指引文献,告知研究内容。沈老师指出,文献综述对于法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文献综述的方法上,一定要对相关文献要进行整合、比较、分析和归纳。
在文章内容的要求上,沈老师指出:第一,文章要有份量。言之有物,而非散谈;第二,具有原创性。原创并非一定要没有人写过的内容,可以通过新的思路和方法,或从新的视角的切入,组织或阐述现有的内容;第三,在研究深度上,可以研究细枝末节的问题,但要做到富有深度;第四,表达满足形式性要件,做到格式规范;第五,脚注做到准确,比如作者姓名的拼写;第六,引注做到权威,避免引用硕士和博士的论文。
最后,沈老师以对写论文的要求作为总结,告诫各位学生写文章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本次讲座有近一百人参加,座无虚席。沈老师从个人的职业路径、对法学院训练的思考、严谨的学术规范出发,以轻松幽默同时又深入浅出的讲解,不断启发在座同学深思,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最后,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