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六位教师喜获 “教书育人奖”、“科研成果奖”

学术之路 2021-09-15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教书育人奖”、“科研成果奖”评审中,凯原法学院收获颇丰,王先林教授获评“教书育人奖”一等奖,彭诚信教授获评“教书育人奖”二等奖,季卫东教授叶必丰教授王福华教授杨力教授获评“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名单

“教书育人奖”是上海交通大学为深入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加快推进“学在交大”,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而设立的人才培养的校级最高荣誉。凯原法学院历来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营造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自2017年学校开展首届“教书育人奖”评选以来,学院多位教师获得此项荣誉,累计获得个人一等奖2人次、个人二等奖3人次、个人三等奖3人次、集体二等奖1次。


“科研成果奖”评选旨在全方位展示学校科学研究取得的成绩,激励交大人凝心聚力,在各个领域研究探索,勇于创新,产生更多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教书育人奖”个人一等奖 王先林教授

王先林教授长期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课和通识核心课。指导3位本科生获2014年、2015年和2018年校级“优异学士学位论文奖(Top1%)”;指导的法律硕士生和博士生分获首届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一等奖和2015年度上海市优博论文。


主讲的经济法课程在2013年获评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 2014年获评上海市精品课程,2017年获评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独著《竞争法学》和主编的《经济法教程》获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主编马工程教材配套《经济法案例百选》。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的2个项目获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第一负责人参与的2个项目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在《中国改革》《安徽大学法律评论》和《解放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教研论文。获上海市育才奖和宝钢优秀教师奖。



 “教书育人奖”个人二等奖 彭诚信教授

彭诚信教授坚守教学一线26年,大力推行“交叉学科”进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持续20年义务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屡获法学院“最受学生欢迎老师”称号;课时与评价稳居学院前列,最高评分96.47,通识课教评名列全校前1.9%。


实践真知锤炼英才,结合参与国家立法活动和各级法院疑难案件等实践经历开展教学;指导学生获校社会实践特等奖和上海市一等奖;培养出就职交大、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学术骨干,和出任腾讯集团副总裁、法院院长、全国最美警察等职业的优秀毕业生。


贯彻教研融通理念,建立教材-案例-译著-重点课程“四维一用”的教学资源体系;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哲社文库、上海市一等奖等前沿学术成果融入教学,着力建设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上海交大“双一流”研究生重点课程等课程项目。



 “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季卫东教授

项目:法律议论的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

现阶段中国法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加强法律适用的推理和解释环节,甚至有必要在法律职业共同体当中鼓励法教义学的规范思维方式。法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创新的方向是从结构一功能主义转向涵义的分析,以便真正深入到规范的领域进行实证分析,与此同时切实加强与法解释学以及法律实务部门之间的对话。因此,提倡“议论的法社会学”研究范式,试图以此深化法律方法论的探讨,促进思想与制度的创新。



“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王福华教授

项目:论民事司法成本的分担

司法成本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司法机构、诉讼程序和法律职业建设,它既体现着正义分配的一般性原则,也展示着国家、当事人和市场间的合作与博弈。对于司法体系运转而言,其犹如齿轮系统,国家、当事人和市场与社会之间要高度连续啮合,方能使民事司法持续运行获得动力。



“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叶必丰教授

项目名称:城镇化中土地征收补偿的平等原则

基于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城镇化中所需集体土地只能通过征收解决。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事实上平等即物质利益平等,而不是形式平等即法律上平等。这种事实上平等所体现的是越公越优越,超越了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与宪法修正案已还原的社会发展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存在不一致。应当修改《土地管理法》第47条有关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规定,实行以土地市场价为标准,从而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间的物权平等,实现农民个人与政府、农民与市民间法律上的平等。土地使用权入股应作为土地征收补偿方式的选项,以保障农民平等发展机会。在现行宪法和法律规定不变的情况下,基于土地的特殊属性以及土地权益的有效保障,按期补偿也应作为补偿方式。补偿期限可以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期限确定。



“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杨力教授

项目名称: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网络大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构建

该课题研究目标是在研究公共数据与行业数据、社会数据互通共享、融合应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公共数据在社会化应用中的安全问题,对各个环节的相关主体依据主体责任进行分析阐明,形成研究成果给大数据中心推进实际工作给与支撑。特别是以重大社会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应用场景(如新型冠状病毒防疫为例)研究如何在公共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公开过程中确保数据安全;此外,在具有经济价值的数据共享交换方面(以与银行机构的合作为例),探索公共数据与商业数据的安全交换与共享机制。


2020年法考细节公布,这些你关注到了吗?
2020年度阿里活水计划首期入围学者和课题名单发布
北京:力争年底实现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
国际法学界的奥林匹克竞赛需要您的帮助!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新增设的工作岗位来啦!共招78人!
中国法学会2019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自选课题立项公示公告,含详细评分!
3项不合格!中国法学会2018年度第一批、2017年度第二批课题成果结项鉴定公告
北大法学院副院长车浩、清华大学教授劳东燕挂职最高检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