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要贯穿研究生的一生——许中缘院长在法学院2021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学术之路 2022-03-24

文末有考博交流群

来源:中南大学法学院
我的大学:摒弃“三种观念”,实现“三个转变”——许中缘院长在法学院2021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法科学生的字典中没有“内卷”与“躺平” ——许中缘教授最新毕业典礼致辞
中南大学法学院领导班子调整:许中缘教授任法学院院长

“研”要贯穿研究生的一生

——许中缘院长在法学院2021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基于本科的培养与研究生的培养具有不同,学院决定将本科生与研究生开学典礼分开。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高层次。去年7月份,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孙春兰副总理出席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会议并发表讲话。研究生作为法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法学院学术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研究生质量,既是检验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在实现双一流发展的重要指标。如何提升研究生质量呢?我认为主要就是抓住研究生的“研”字,研究生要将“研”要贯穿研究生一生。下面我就研究生培养的“为何研?研什么?如何研?”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为何研在很多人的眼里,读研究生并不是为了学术,说白了主要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需求,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有该种看法的学生具有潜在的危险,有可能导致其并不能如期得到硕士、博士学位。既有的无数事例反复证明这一点。硕士与博士学位,是学术积淀的结果,而不是时间累积的产物。第一,非“研”难以续命。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混”文凭已经基本不可能。尽管教育部已经明确不以发表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相挂钩,但并不是要削弱研究生的研究,而是要实现“以研为研”。如果平时不烧研究的香,希冀临时抱论文的佛脚,很难通过严格的预答辩、匿名评审、答辩、学术委员会、教育部抽检等五关。即使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如果教育部的抽检不合格,不仅使自己学位受损,也使你爱戴的导师蒙羞,培养的学院受累。第二,非“研”难以立身。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但就诸多单位而言,硕士特别是博士,是单位稀缺的高层次人才。既然是高层次,就誉为高水平。当高水平变成低层次,仰慕变成鄙夷,巨大的瀑布落差倾流而下,恐难在单位安身立命。第三,非“研”难以转型。有人会说,我是非法学专业,法学功底尚浅,容我慢慢补课之后再谈研究的事情。尽管有一部研究生是由非法学专业而来,但如果不是研而是学的立场,估计三年之后也难以成为高年级本科生。只有以研带学,以研促学,才能实现真正实现研究生的转型与发展。二、研什么很多学生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现在处于法学研究最为严峻的时代。一方面,我国法学发展已经近四十年,法律规范日臻完善,法律体系基本健全。另一方面,我国已有55个学校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研究生的数量增加不止10倍,法学老师数也已经呈10倍数的递增。加之法学刊物的发文合作署名的限制,导致研究生的两难:法学研究领域的开拓难;好不容易写出的文章发表难。甚至有观点认为,法学硕士与博士成为学术的“饿莩”。这种描述似乎指出了法学专业研究生的面临生存困境,教育部也在如何开展研究方面作出一定改革,即放宽毕业文章的要求。我国研究生培养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质量取胜的阶段。不提质升级,就会被社会淘汰。不说你们,就是我们这些法学教授,也遭遇生存与发展的艰难压力。一代人具有一代人的课题,一代人具有一代人研究的领域。诸君处于的社会并不是最为艰难的时代,甚至可以认为,诸君面临学术发展最好的时代。第一,科技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新领域。大数据、人脸识别、区块链、人工智能不断对既有的法律规则进行冲击,需要确立新的相关规则。第二,疫情总是突如其来,不时的死灰复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第三,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时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没有相应的经验可以借鉴,共同富裕新时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新课题。第四,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处于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的特定时代,需要我们提供相应的理论智实。基础理论在不断发展,新兴领域方兴未艾,这些给我们带来广阔的研究空间。面对这些法律科技的挑战,比起知识具有局限,视野已落俗套、研究方法老套的我而言,诸君具有接受力强、知识面广、精力旺盛、交叉研究等先天优势。假以时日,待以恒心,更为容易占据法学舞台,助力中国法学发展。三、如何研就很多研究生而言,具有最强学习的大脑,有些学生身子已经进入研究生阶段,但思想还处在本科生水平,被社会誉为高年级本科生。因此,如何展开研究对于他们而言,还存在面临行路难、多歧路的问题。1、要有研究的大脑如何培养具有研究的大脑,要实现三个步骤。第一,从关注中打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客观而言,学术是寂寞孤独冷,与人天生社会性本质具有一定的龃龉。但有认知才会有思想。不看文章不看书,自然而然难以获得兴趣。第二,从对话中提升思想。要把自己摆进去。无论是看书,看文章,听讲座,不要当旁观者,要当剧情人。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了游泳。法学热点问题多多参与,学术主题多多思考,学术文章多多批判。日不见长,年有所成。第三,从写作中提升水平。只有写,才能立。写是论证的过程,你认为你想清楚了,只有动笔才知道思考是否成熟。每天写一点,手就顺一点。每天不去写,手就变生了。2、着眼问题,深入研究首先,深入文献梳理。抓耳挠腮找不出问题,潜心向学才能实现新的开拓。文献梳理是研究的前期工作。文献是研究的起点。一是确定问题研究的基础,避免重复;二是找准问题研究的意义,确定创新。其次,恒心进行研究。“研之道,贵以专”。各位去知网查相关领域的文章,基本上是不同视角对某个问题的深入分析的产物。三年只要穷究某一个问题,你就是某一个行业的专家。最后,小切口解决问题。研究如蚕啃桑,先点才能形成面,然后再形成片,然后逐渐确立自己版图,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3、确立学术责任,力求超越。法学研究生要融入法治国家建设的大潮,不做无病呻吟之文章。我要求我的研究生“二不要”:一是没有创新不要开展研究;二是在研究之后,至少是该领域的最高水平。尽管知易行难,但只要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这样就不会落后他人太远。 总之,混文凭不可取,混社会不可为。既然诸君选择了研究生,如果现在不退学,那诸君就得从此时、此刻将研究就成为你的第二生命,学术就成为你内在标志。因为不学术,就无术。研究生的“严起来”就要“研”起来。中南大学法学院不是你们获取文凭的地方,法学院是给你们腾飞翅膀的地方。中秋佳节即将到来,祝贺大家中秋快乐,借助以月圆的祥瑞,祝你们研究一生的圆满。谢谢大家!


编辑:荣浩楠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报告:内所起薪中位数2万,外所3.4万!
公安部直属事业单位2021年度统一公开招录拟录用人员公示公告(第二批)
湘潭大学法学院接收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硕士生、直博生)工作办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拟增设目录外二级学科“医学系统生物学”“临床智能技术”公示
武汉轻工大学拟增设目录外二级学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交叉学科“康养技术与管理”公示
湖北医药学院拟增设交叉学科“生殖医学”“实验肿瘤学”、目录外二级学科“临床营养学”公示
海南医学院拟增设交叉学科“生物医学信息学”公示
湖南师范大学拟增设交叉学科“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会展传播学”公示


考博之路2021年9月推文汇总

问津学术圈2021年9月推文汇总

问津学术2021年9月推文汇总

北京理工大学通报
论文写作的三重检阅、三维标准和十五个误区
《知识产权》2021年第9期要目
中外商法论坛第七期邀请函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法学论文要目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法学论文要目
第二届韩德培法学奖拟获奖名单公布,2人各获20万奖励!
关于开展广西经济法学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以下群组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考法学博士,进入法学考博交流群;考医学、工学、理学等等的进入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非法学考博交流群▼▼以下为2022年法学考博交流群▼

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引进多名法学青年人才!
中南大学法学院关于2021年秋季学期研究生退学预告的公告(一)
崔满顺同志任南开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人文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北京市2022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 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
第二届韩德培法学奖拟获奖人员及成果公示公告
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招聘研究系列教师

律协会长:我不是行贿!省法院发公告:征集离任人员违规线索!司法部:通报!

马上放假,多名研究生被通报!公安部也有提醒......

吉林大学法学院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含名单

湖南大学法学院2022年预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复试成绩及拟录取名单公示,直博生1人!

北京大学2022年法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公示名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2年推免硕士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西南林业大学2021年公开招聘(常年招聘岗位)公告

主动投案的省高院副院长被双开,郭元强任武汉市委书记,金杜要涨薪至3w!
全国已有22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启动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教育部再次回应:没有使用过这个概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学术型)拟录取名单,直博生2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22年直博研究生招生实施细则
厦门大学“南强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实施办法(试行),额外资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第四届优秀本科生研招校园开放日”优秀学员名单公示
中国政法大学2021年度校付费劳动合同制岗位招聘启事(第三批)


北京大学考博交流群

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考博交流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博交流群

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3000人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中国政法大学拟增设交叉学科“国家安全学”硕博点公示
罚2.9481亿元!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诚邀海内外人才加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要目,2名在读博士、2名讲师发文!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2年度推荐免试工作重要通知
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网友建议组建西北财经政法大学!还有...
北京大学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公告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法学硕士复试成绩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2年度推荐免试攻读法律硕士(法学)复试成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 “未来领军人才”专项计划项目选拔方案(含项目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办法
浙江理工大学自主设置“数据法学”交叉学科专家论证会举行
武汉大学法学院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召开干部宣布会,张志铭教授任院长!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第三届方德法治研究奖评审结果公示公告
中央财经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笔试参考书目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声明
我国法学教育联盟,你知道几个?
沉痛悼念艾尼瓦·阿不都古力律师,年仅49岁!
一位原正厅级领导干部、法学博士、现博导重返校园与学术的内心独白!

陈柏峰 :“双一流”大学没有“废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