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现予发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年度课题指南》,并就做好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更好繁荣中国学术,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年度课题指南》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基础和前沿问题,在相关学科中拟定了一批重要选题,申请人可结合自身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选择申报。
三、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代表正确方向、体现国家水准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前沿动态,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具有主体性、原创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
四、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可以申请青年项目。青年项目申请人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7年3月20日后出生)。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申请人可根据研究实际需要,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在站博士后人员可申请,其中全脱产博士后须从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在职博士后可以从所在工作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请。
五、申请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项目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
六、项目申报范围涉及国家社科基金23个一级学科,申请人须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3个单列学科的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全军社科规划办另行组织。
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年度课题指南》分为具体条目(带*号)和方向性条目两类。具体条目的申报,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也可对选题的文字表述进行适当修改。方向性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要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具体条目和方向性条目均可申报重点项目。申请人可根据《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结合自身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项目)。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课题名称表述要科学严谨、简明规范,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
八、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继续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申请单位要着力提高申报质量,从严控制申报数量,特别是要减少同类选题重复申报。
九、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3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万元。申请人应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详见我办网站)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成时限: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3—5年,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2—3年。
十一、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作如下限定:
(一)申请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在研的国家级项目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
(二)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22年3月20日之前的,或在3月20日前已向我办提交结项材料的,可以申请2022年度项目。后者具体日期以各地社科管理部门寄出结项材料时间或在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中审核提交的时间为准)。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请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申请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五)不得通过变换责任单位回避前述(一)—(四)条款规定,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六)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家基金项目结项。
(七)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
(八)不得使用与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九)立项后凡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其他基金项目资助字样。
十二、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申报项目须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以下简称《活页》)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没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5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申报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咨询学科评审组专家或邀请学科评审组专家进行申报辅导。凡行贿评审专家者,一经查实将予通报批评,如获立项即予撤项,5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和评审中发现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除按规定进行处理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十三、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通讯初评。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7000字,要按《活页》中规定的方式列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十四、获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鉴定等级予以公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如计划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者外语撰写成果,须在《申请书》论证中予以说明。
十五、项目申报材料从我办网站下载。纸质版《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报送本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
十六、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责任单位要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签署明确意见后上报我办。
十七、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受理当地的课题申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规划办受理兵团的课题申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受理本院的课题申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受理本校(院)和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直属单位的课题申报,教育部社科司受理中央各部委所属在京普通高等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军社科规划办受理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国社科工作办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
十八、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行网络申报。申请人在线申报的同时仍需提交纸质版《申请书》一式3份,并确保线上线下《申请书》内容完全一致。《活页》不需提交纸质版。
申请人需登陆我办官网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www.nopss.gov.cn/),下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网络填报版)并填写相关信息,检查内容无误后(申请书第一行出现“您现在可以上传申请书”的提示)通过项目申报系统上传申请书。项目申报系统于3月1日零时至3月20日24时开放,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
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项目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准。有关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400-800-1636,电子信箱:support@e-plugger.com。
十九、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按规定做好申报信息审核,于3月25日前将申报信息汇总表和纸质版《申请书》报送至我办。逾期不予受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安排如有变化,我办将第一时间另行通知。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2年1月12日
附件: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年度课题指南
2.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
3.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课题论证》活页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
*3.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研究*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研究*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研究*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研究*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研究*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内涵及规律研究*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研究*1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体系建构研究*20.中国共产党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MEGA2)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研究3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认识历程研究32.国外学者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重要论述研究*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要论述研究*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研究*8.第三个历史决议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重大成就、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方法论启示研究*9.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文化底蕴研究*10.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研究*11.“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研究*15.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维护党中央权威基本经验研究*19.中国共产党创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程和经验研究*20.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和经验研究*21.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程和经验研究*22.中国共产党探索和推进共同富裕的历程和经验研究*25.中国共产党的国家统一方略与港澳回归的历史经验研究*34.中国共产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政治优势与基本经验研究*37.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研究*3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基本经验研究*41.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4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程和经验研究50.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历史意义研究(分时期分专题分领域)51.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研究(分专题分领域)5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程和经验研究(分专题分领域)58.中国共产党领导军事斗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时期分专题)6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研究61.中国共产党百年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文献整理与研究62.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70.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人民观和民主观研究(分专题)71.党的全面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74.加强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应急处突能力建设研究7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历程和经验研究86.新时代中共党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研究88.新时代“党的建设”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研究
*2.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研究*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方面的原创性贡献研究*4.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的哲学研究*7.中国式现代化与21世纪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研究*14.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与新发展阶段的哲学研究*18.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哲学研究34.人工智能与哲学基本问题、基本原理、基本范畴研究63.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哲学研究66.应用伦理前沿问题研究(分公共健康管理、医学伦理、科技伦理、人工智能伦理等专题)*2.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要论述研究*7.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的政治经济学研究*16.相对贫困的理论内涵、发生机制与减贫政策研究*19.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研究*21.新发展格局下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23.产业数字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挑战和政策选择研究*24.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形式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26.新发展格局下绿色金融推动“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研究*27.国际贸易体系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互动关系研究*33.数字平台技术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机遇与挑战研究*36.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性研究*37.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动态协同关系研究*38.持续性推进要素市场开放对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体制的影响研究*4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由大国向强国转型的路径与政策研究*42.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规模演变研究*43.从国际人口职业结构比较史的视角看西方的崛起和中西大分流研究*50.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现实困境与突破策略研究54.坚持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经济学研究5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问题研究57.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系研究58.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66.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73.基于事实、理论和政策视角的中国宏观杠杆率研究81.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自然资源产权有偿使用制度与政策导向研究84.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的政治经济学研究86.国际分工利益创造和分配视角下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困境研究94.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外资开放政策的动态研究97.持续推进我国高水平开放对居民福利提升的长期影响研究98.区域贸易协定与我国高水平开放政策的协同关系研究99.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服务业有序开放对高质量开放的影响研究*9.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地位的思路和对策研究*11.数字经济背景下行业风险传染与银行信贷配置研究*12.高水平开放背景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13.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村金融市场结构重塑与优化研究*15.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研究*18.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联动模式研究*19.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20.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国际税收政策协调研究*21.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22.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实施效果对中美双边贸易关系影响研究*24.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成效评估研究*26.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政策研究*28.新发展阶段下规模性返贫的防范与治理机制研究*30.国家生育政策调整与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33.数字经济视角下垄断形成机制与反垄断规制研究*36.新发展阶段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37.实现“双碳”目标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研究*38.“双碳”目标下城市交通拥堵和减排协同治理研究51.数字经济条件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56.全球数字货币竞争及我国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研究60.金融高水平开放下全球资本市场风险溢出、传染与应对研究70.实现“双碳”目标和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关系研究84.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人才与乡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91.农村建设用地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99.我国新型基础设施投入效率的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102.国际贸易新趋势新规则对我国经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5.中国自然资源产品供给与使用表编制方法及应用研究*9.数据资产的产权界定、统计测度与经济社会贡献度研究*11.黄河流域生态文明与共同富裕的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13.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统计监测预警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14.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中国家庭收入流动性及其对消费的影响效应测度研究*15.价值链分工视角下“双循环”统计测度及其效应研究*18.“双碳”目标约束下中美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测度与对策研究*19.“双碳”目标下生态效率评价及其经济效应测度研究*35.全球疫情冲击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方法及应用研究*39.互联网银行信贷数据“高位集聚”水平测度及其系统性风险预警研究*40.“共建共治共享”视域下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43.基于生成式机器学习模型的处置效应评价方法研究*44.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处理效应异质性分析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45.复杂动态网络分析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46.多重政策因果效应评估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47.基于随机森林的分位数处理效应方法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研究*48.多重比较中数据相依时错误率估计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52.大数据背景下模型平均与预测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59.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统计研究60.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评价与测度研究62.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相对贫困影响的动态测度研究63.数字技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测度、机理解析与路径设计研究64.面向碳中和的我国能源经济评价、监测及预警研究6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我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70.新时代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风险与安全问题研究74.大数据统计指标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76.大数据背景下数据融合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79.大规模时空数据统计分析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82.函数型数据统计建模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研究*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重要论述研究*3.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理论的发展研究*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论述研究*5.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研究*7.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历史经验研究*9.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发展和完善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0.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思想的历史演进和实践经验研究*11.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的机制研究*12.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实现机制和发展规律研究*13.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与政治品格的相互关系研究*14.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研究*16.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的政治学分析*17.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8.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途径和机制研究*19.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政治文明新形态研究*2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系研究*22.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研究*25.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研究*27.构建有效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能力的长效机制研究*30.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的政治途径研究*33.新发展阶段完善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主要路径研究*34.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研究*38.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与职能优化研究*41.加强和优化政府对市场主体行为监督的体制机制研究*47.新时代进一步优化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体制机制研究*48.国家机关事务的行政运行成本管控与服务共享机制创新研究*50.优化和完善群团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政治路径研究*52.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的机制研究*53.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研究*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传统文化基因研究*56.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58.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研究*60.基于陆海统筹的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路线图研究62.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及其发展研究(分政治自由理论、人权哲学、平等哲学、公正哲学等专题)64.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69.广大干部提高运用制度干事创业能力的体制机制研究7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政治学分析75.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数字化建设研究76.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地方治理绩效比较研究8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发展与治理的结构和机制优化研究99.海外中国政治研究的学术史研究(1978-2020年)101.融合发展背景下争取台湾基层民心的路径优化研究104.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研究107.政治传播学的学科体系、内容构成和研究方法研究108.数字政治学的学科属性、学科体系和内容构成研究113.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研究(含女权主义、种族主义、保守主义等)
*4.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究*33.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海洋法律秩序变革和中国话语研究*35.“一带一路”建设法治化视野下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研究38.党内法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范畴、效力、与规范性文件的关系、与党的纪律关系等)39.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问题研究(功能定位、与国家立法备案审查的比较等)40.党内法规执行问题研究(执规责任制、执行文化等)48.中国历史上契约、惯例、法度之间的关系与当代启示研究50.从政务官、事务官分野看中国古代司法技术官僚及其养成研究96.我国编纂劳动法典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法典体例结构研究100.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参加国际组织的成效和影响实证研究104.“一带一路”投资中跨境破产法律制度建构研究10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的妇女权益保障研究
*15.数字社会的理论建构、实践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29.“互联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的机制研究*33.社会工作站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42.基于大数据的社会情绪风险防控与引导机制研究*46.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构建研究*58.中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有效需求约束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60.基于共同富裕的工程移民补偿、安置和扶持政策创新研究85.“双减”背景下教育选拔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90.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转型发展的社会基础研究10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和路径的社会学研究
*9.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的经济社会后果及其治理研究24.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阶段特征及其演变研究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研究*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的关系研究*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与共”理论研究*11.中华民族共同性与各民族差异性的辩证关系研究*1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辩证关系研究*18.“七普”数据中各民族人口全国性分布的分析研究*19.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状调查研究*20.对口支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着力点研究*2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边民互动管理政策措施调查研究*23.加拿大历史上“印第安人学校”的悲剧及其现实影响研究2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家法律、政令的统一研究25.民族区域自治“合”的思想与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的实践研究28.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的差别化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29.民族工作增进共同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政策研究30.民族工作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政策内涵与实践意义研究31.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32.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34.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容与方法研究37.城镇化进程中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社区案例调查研究38.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案例调查研究(分内涵、形式、方法等专题研究)41.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各民族一律平等实现程度研究43.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措施研究45.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政策措施研究46.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与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研究49.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52.历史上各民族艺术(如音乐、舞蹈、乐器等)交流交融史证研究55.历史上“民族走廊”形成和延续中的各民族共生关系研究56.近代边疆地区历史文献(含报刊、教科书等)中的中国意识研究5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包括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研究58.抗日战争时期边疆地区历史文献(报刊等)中的中华民族观念研究59.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观研究64.西方国家种族-民族主义及其民粹化的消长态势研究65.美国等西方国家“人权”外交中的民族、宗教问题研究*8.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批判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9.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世界各国共产党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13.新时代华侨华人对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作用研究15.“第二个百年”国际环境与我国国家安全、国际战略研究1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联动机理研究1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重要论述研究19.大国关系新态势下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20.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世界左翼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动态研究24.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研究27.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研究31.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新矛盾新风险研究32.数字时代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路径33.“双碳”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35.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欧金融货币合作的路径研究36.“十四五”时期全球数字贸易治理困境与中国应对研究38.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风险及对策研究41.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44.“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欧亚地区国家战略伙伴关系研究48.“一带一路”对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影响研究49.美国“重建美好世界”倡议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影响研究52.中国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路径选择研究53.印太战略中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发展前景研究54.中国对非援助与“一带一路”项目投资的差别研究55.利用RCEP生效契机推动我国加入CPTPP的路径选择研究56.“一带一路”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合作机制深化研究57.我国重点战略物资国际物流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及保通保畅措施研究60.美国网络空间技术武器化对全球网络空间安全的影响研究63.美国对华意识形态外交与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意识形态安全研究7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拉美政治生态变化与中拉关系研究79.东盟、中亚国家对中美战略竞争的认知与政策选择80.新冠肺炎疫情下中美俄三角关系的现状、走向及对策研究
*2.用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指导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7.习近平总书记“两创”思想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意义研究*8.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对于认识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的指导意义研究*10.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的指导意义研究11.旧石器时期考古发掘对认识中国人类起源的意义研究12.新石器时期考古发掘对认识中国历史起源的意义研究31.中国早期西南区系文化交流与大一统帝国形成研究34.汉晋至隋唐时期的社会结构及“特殊群体”综合研究42.元朝统一多民族视野下的政治与社会治理综合研究75.近代中国的家庭建设运动研究(1895-1949)91.新中国成立后处理港澳问题的探索历程与历史经验研究(1949-1965)92.新中国城市治理体系构建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研究
11.亚非拉国家古代社会制度和社会习俗及其对当代影响研究14.近代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业政策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16.近代西方对阿拉伯半岛的历史认知与话语权构建问题研究22.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社会和政府对世界格局的认知研究36.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现代史学科建设专题研究
13.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多学科综合研究16.考古视野中秦汉至宋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2.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指导下的新时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5.新中国文学理论的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问题研究*23.1940-1950年代“人民文艺”丛书编纂研究*26.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共同体”与“共同价值”研究*30.粤港澳大湾区民间文学与“人文湾区”建设研究36.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关系问题研究40.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论的创造性转化研究4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典籍整理的新突破研究73.中国各民族优秀文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1.中国特色汉语语言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与创新研究*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10.神经定位与调控技术相结合的汉语加工与学习的神经机制研究24.面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的语言应急服务研究(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专题)25.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语言生活与语言规划研究33.面向中文国际教育的汉字、词汇、语义、语法、语用、篇章等方面的基础研究45.现代汉语语音、语义、语法各要素与语用的关联研究68.经学训诂与小学训诂的原理、性质与方法的多维度研究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译介与国际传播研究*12.气候变化议题新闻报道中策略框架的使用对于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16.互联网治理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路径研究*19.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读史研究(1921-1949)*26.我国经济科技军事发展成就的内外传播方略研究*27.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技术赋能与公益传播效果研究*30.西方意识形态在香港地区的传播路径及影响与治理研究*38.我国学术出版业国际传播的现状及效果提升研究*40.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学术期刊增强出版路径研究45.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研究55.大数据疫情防控时代的隐私焦虑与媒体报道边界研究59.新冠肺炎疫情中“信息疫情”的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研究61.“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我国社交媒体平台虚假信息治理研究64.少数民族社交媒介使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71.中国出版通史研究(含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出版史)*9.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9.学科变革语境下信息资源管理的新概念、新思维、新内涵、新发展研究*20.突发公共事件衍生数据隐私风险的识别与消减机制研究*22.面向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的弱信号监测体系设计与应用研究*23.“双碳”目标下“技术-经济-区域”三链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制与协同发展模式研究*24.“双碳”目标下区域科技创新监测评估体系重构与策略研究*25.面向数字人文的红色文献共建共享与内容挖掘研究*26.数据智能环境下图书馆学理论的知识范式构建研究*28.“卡脖子”问题的情报学研究模式建立及应用研究*30.聚焦关键技术领域的现代化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建设研究*32.科技管理活动中应用“代表作”评价制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39.教育“双减”政策下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转型研究42.文献文化遗产智慧保护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框架研究45.计算人文视角下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知识组织及可视化研究57.跨社交媒体情境下网络舆情风险感知及防控策略研究58.基于事理图谱的应急情报感知推理与智慧决策研究64.基于专业认证理念的图情档案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65.基于知识产权创新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科技智库服务模式研究72.数据驱动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74.支撑数据驱动科学发现的科技图书馆知识服务内容研究78.面向政务服务创新的档案数据协同开发与应用机制研究
*2.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研究*6.新发展阶段“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医融合”“体旅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分专题分领域)*9.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体育与世界交流融合研究*10.“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中国体育责任与使命研究*12.“足球改革整体方案”实施以来我国足球的发展现状分析研究*13.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和成渝四大城市群体育新格局研究*19.中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价值追求与实现途径研究*20.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海外传播研究*24.奥运争光与全民健身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5.“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6.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我国体育产业领域的反垄断规制研究*27.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32.体育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同发展研究38.现代体育、传统体育和民族体育相互促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6.新发展阶段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任务、价值、建设模式和实现路径研究48.新发展阶段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与中国方案研究53.全国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和项目创建经验研究59.全国体育产业联系点和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管理成效研究62.共同富裕战略背景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研究63.体育赛事、培训机构资格准入与经营范围相关问题研究73.中国特色体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2.国有企业打造重大原创技术策源地的融资决策研究*3.国有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的经营效率提升机制研究*5.政府会计体系与上市公司绿色治理(ESG)的协同机制研究*6.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农民合作社会计信息体系研究*10.数字品牌资产视域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11.数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14.数字经济时代流动人口创业生态系统建构与政策支持研究*15.提升我国产业链“链主”企业的生态主导力研究*16.“卡脖子”情境下领军企业基础研究战略响应行为研究*17.制造业集群供应链低碳转型升级的实现机理和路径研究*18.“双碳”目标下我国城市群碳达峰预测及差异化减排路径研究*21.创业集聚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研究*23.“双碳”目标下企业和消费者行为改变的激励措施研究*24.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动因、行为决策与激励机制研究*25.“双碳”目标下绿色品牌创建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26.“景-村”互补性资源共享推动乡村振兴策略研究*27.共同富裕视角下社会资本与旅游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研究*29.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对接电商市场的机制与路径研究*30.新发展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投融资体制机制研究*32.基于产业链信用共同体的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纾解机制与路径研究*36.共享经济视角下康养产业供需平台构建及优化路径研究*37.共享经济背景下交通出行行为及交通管理策略研究*38.基于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交通运输新业态运行机理和监管机制研究*40.我国困境儿童“预防-发现-救助-效果评估”服务链全过程研究*41.互联网医疗信息溢出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机制研究*43.城乡融合视角下城乡间隙空间的治理模式与机制探究*44.减税降费对企业风险化解和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45.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研究*46.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数字化管理情境下应用研究*47.“双碳”背景下煤电数字化治理与新能源协同优化研究*48.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与加强对资本有效监管研究49.数字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演化趋势与重构策略研究50.国有企业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协同机制研究58.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跨区域协同管理的体制机制研究64.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创新及治理效率研究65.老龄化背景下适老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消费行为研究66.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度保障与发展路径研究67.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体系与政策优化研究73.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75.基于新技术革命与新工业革命的管理理论创新研究79.“双碳”目标下政府环境治理与企业绿色发展协同研究90.聚焦原创技术突破的颠覆式创新策略与体制机制研究94.数字化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96.粉丝经济、网红经济对消费市场与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98.“放管服”改革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的政策及路径研究99.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康养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100.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长江文化旅游带建设研究10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研究102.推进海洋治理现代化中的海洋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战略布局及法律制度研究103.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海洋空间规划问题研究104.加快形成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研究
(待会删)4天精通Excel,2022年会Excel的人更值钱!
兰州大学发布对郑州、许昌新冠肺炎疫情预测!
首都医科大学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拟录取名单公示,481人
知名大学成立5机构,4位负责人为院士!院士已达54人!
常州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9人
河南中医药大学202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55人
辽宁师范大学公布2022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申请-考核”制招生考试成绩
沈阳建筑大学2022年硕博连读及申请考核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