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吸毒致幻后杀死父母被判死刑

学术之路 2022-10-05

一名男子吸食冰毒致幻后杀死父母,罪行极其严重,今年5月下旬被执行死刑。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2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郑波故意杀人案位列其中。


2019年10月4日,被告人郑波在家中吸食了甲基苯丙胺(冰毒)。次日1时许,郑波无端怀疑妻子陈某有外遇,与其妻发生争执。4时许,郑波来到父母卧室称其欲离婚,遭到其母范某某(被害人,殁年66岁)责骂,即持随身携带的仿制军刀捅刺范某某的头面部、颈部等处数刀,后又持刀捅刺瘫痪在床的其父郑某某(被害人,殁年76岁)颈部等处数刀。后郑波见范某某未死,遂脚踢范某某头部,并再次捅刺范某某、郑某某数刀,致二人死亡。
  
本案由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最高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了死刑复核。
  
法院认为,被告人郑波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郑波吸食毒品产生幻觉,持刀捅刺父母数刀,将二人杀死,杀人犯意坚决,犯罪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和罪行极其严重,应依法惩处。据此,依法对被告人郑波判处并核准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罪犯郑波已于2022年5月24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最高法提醒,吸食毒品不仅给吸毒者本人造成难以逆转的身心损害,还容易诱发各类次生犯罪。长期吸食毒品花费大量钱财,吸毒者可能迫于经济压力“以贩养吸”,或者实施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同时,因毒品具有中枢神经兴奋、抑制或者致幻作用,会导致吸毒者狂躁、抑郁甚至出现被害妄想、幻视幻听症状,进而肇事肇祸,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上述案例中,被告人郑波自述长期吸毒,平时吸食冰毒、“摇头丸”等多种毒品,其曾因吸食毒品被行政拘留、社区戒毒,但仍不思悔改,又继续吸食毒品,致幻后无端怀疑妻子出轨,认为劝阻其离婚的母亲系“恶魔”,持刀杀死母亲和瘫痪在床的父亲,罪行令人发指,充分反映出毒品给吸食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人民法院在严惩郑波罪行的同时,也告诫每一位公民自觉防范、抵制毒品,远离这一摧毁人性的真正“恶魔”。
  
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包括毒品走私、制造、贩卖、自洗钱、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犯罪类型代表性强,涉案毒品“三代并存”,情节典型手段多样。这些案例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前我国毒品犯罪的特点,阐释了毒品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昭示了人民法院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一贯政策立场。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晨

来源|法治日报


张思之先生千古!

何故捕我律师——张思之律师“台安律师案”辩护词(节选)

最高人民法院第十一批法律实习生接收公告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知网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西南政法大学关于解聘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公示

华师大第四届刑法专题论坛:刑事合规与单位犯罪

一名学生在宿舍坠楼身亡,高校发布通报!

沉痛悼念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张思卿同志!

关于举办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通知

关于举办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生态法学院)2022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通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拟录取人员名单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23年直博生招生简章

走上社会意味着什么?——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方新军院长致辞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会会长张卫平教授受聘烟台大学黄海学者!

华南理工大学关于公示2022年拟增列博士生导师名单的通知

送别陈鹏生教授

沉痛悼念胡文明先生

山东大学2022年拟录取博士生名单公示,1694人

来北大法学院读个博吧,奖助学金丰厚!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举行校庆捐赠仪式

兰州大学法学院人才招聘启事(长期有效)

兰州大学法学院2022年夏令营营员名单

谢鹏程受聘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我们已经用过很多次了,真实有效!

为什么微信总是弹出企业邀请?如何关闭企业微信消息推送?
什么是企业微信上下游群?如何使用?点击阅读原文,享受优惠购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