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学感悟】法学博士三两事

学术之路 2023-03-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KK学长 Author K


截至目前,我获得“在读的法学博士生”这个称号近四个月了,每天上课、读书、看论文,过着平淡又普通的生活。在这平淡如水中却也能品出一些与往昔的不同。

一、琐事繁多的自由

自由,是时间上的。

之前一直听说博士阶段会特别忙,忙到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必须都在看书、写作才能勉强过关。甚至前两天还看到一篇公众号在说博士期间每天12小时的工作时间只能算作基础。当然,由于学科不同、学校不同、老师不同,每个人的情况会有很大的差距。但现在的我每每被这些信息轰炸的时候,我怀疑自己读了个假博士

读博以来,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决定,尤其近年来各大高校降低、取消了学位申请中有关论文发表的要求,基本上将毕业论文写好就能够博士毕业。这种情况下,即可以选择睡到自然醒,悠然见南山的自在生活,也能够拥有专注自己爱好的极客体验,甚至可以成为叱咤各大购物中心的都市丽人。只要你想,可以将生活活成你想要的样子。(悄咪咪说一句,等我也给自己规划了单板滑雪的技能点,等到技能get了再和大家分享)

但是,事项是繁杂的。

平时的课程不算太多,每周有一天半的时间需要上课。课后可能会再花些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准备下节课的pre。剩余的时间是整块的空闲时间吗?实则不然。后疫情时代的北京,加之刚开学的因素,各种讲座、导师的任务、党员主题活动、填写并提交材料、核酸等等不起眼的因素将时间分割为数不清的碎片,数量上的多,挡不住拼凑时的难。

二、方向缺失的自主

博士生,拥有决定飞向何方的权利。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博士阶段要学会做自己的导师。确实是这样的,你需要自主决定未来几年的研究方向;需要自主决定是宽而广地读,还是小而精地钻;需要自主决定是死磕语言然后出国留学,还是留在国内尽快毕业;需要自主决定深耕论文发表走向学者之路,还是尽快写完毕业论文早做其他打算……这一个个对未来有着深远影响的决定,博士生必须有能力自主地作出。未来的方向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但,乱花渐欲迷人眼。

德国留学香不香?,特别香哪一位民法学者知道德国民法的严密体系,以及民法学悠久历史而且还能拿到两个学位。香是真的香。但是这意味着需要花一年时间学习德语意味着和三年正常毕业说再见。转念一想,三年毕业也很香,但是也必须和出国深造说拜拜而且毕业以后再深造往往需要花费更高的时间成本。

夯实基础要不要?当然要,特别是作为本科非法学的学生但是这意味着在这个无比内卷的时代,放弃了与别人一同起跑别人已经开始着手写论文、申项目而自己还在基础课程。不然也像其他人一样着手开始写如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写出的东西却不成样子,到时候的沉没成本将非常高。

要不要尝试写论文进行发表?要,当然要!是选择在国内发C刊?还是把目光转向国外SSCI?国内C刊的难度众所周知,稿件投出去大概率石沉大海。被国外SSCI录用的难度可能稍微低一些,但是完全不了解相关语言环境、学术氛围、期刊情况的基础上,也同样步履维艰。

三、挥之不去的焦虑

随之而来的是,焦虑,焦虑,还是焦虑。坠入同辈压力的内卷漩涡里,陷在不敢选择的无限内耗中。卷啊卷,卷到筋疲力尽却一事无成,耗啊耗,耗到告别了睡眠还看不到光亮。

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的太多”。

于是选择低下头,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不急于选择,但是保持思考,关注着迈出的每一步,但确保是在向前。


这里是你们的KK学长,关注我,了解最真实的法学博士生活,获得第一手的成长干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