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大学法学院2023年毕业致辞

学术之路 2023-12-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土资能产 Author 李凤章

院长寄语

首先祝贺大家顺利毕业。你们是值得祝贺这个词的。今天我们分享着喜悦,但其实我理解大家过去曾经承受的压力。论文改了一遍又一遍,求职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但今天看到你们前面的表现,我是如此欣慰。你们无惧打开人生的魔盒,你们为自己插上理想的翅膀,你们敢于燃放生命的礼花,也敢于在学位帽之上再为自己戴上沉重的花冠。

今年毕业典礼上,郭若愚同学表演了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魔术。登台领证的同学,也是各有表现。有的背后插上翅膀,有的头上带着花冠,有的穿着民族的古老服装,有个同学在领证时,突然拿出一个彩筒,问我,老师,我可以为自己放一个礼花吗?我说可以。他就在舞台上砰地拉开,一时间纸花满台。经历了疫情,明显感觉到孩子们有了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和自我认同。

我想起胡适先生的话,You are so different, you can make the world different临别之际,我想跟大家分享几点想法。
第一,用结构主义的视角去理解这个社会,理解你的单位,理解你和同事以及领导之间的关系。所谓制度,更多的是一种结构,或者说是一种稳定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因为附加了利益,一定被某些利益的享有者所强力捍卫,因此,结构制度具有自我强化,自我衍生的能力。认识到社会是一种结构,我们很多时候就能理解我们自己的无能为力和脆弱,我们作为结果是被镶嵌在这个时代的结构当中的,同时我们也是这个结构的原因。明白了结构主义方法论,你就会懂得如下道理:别纠缠无关紧要的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那是指的在制度结构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细节,而不是某人的排名要在我之前还是之后,我来访了有没有红地毯等等,把精力和智慧用到关键的地方,其他无关紧要的不要纠缠。
第二,学点制度发生学。制度上有第一性原理,也就是那些最初的生发制度的萌芽,并且会自我生长和强化的制度因子,就像人类的干细胞一样,它一旦形成,就不断的裂变。我们在行为当中,在管理当中,面对着僵局时,就要学会找到这样一个干细胞,然后把这个干细胞植入到已有的利益结构当中。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就是这个道理。将来大家工作或者生活,当你感到疲惫,记得为你的生命寻找、培养和注入干细胞。
第三,在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背后相信真理的力量,相信正义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力量。什么叫真理,什么叫正义?其实那些构成人类社会合作条件的就叫真理,就叫正义,它不是目的,不是功利,而是使人类的行为与合作成为可能,使我们追求目的和功利成为可能,这就是条件,这些条件的东西,它一定是正义的东西,因为它本身就像康德所讲的,是纯粹的形式因,是脱离了质料的形式因,例如遵守契约,讲究诚信,尊重生命,尊重自由。因为对契约的尊重,使人类的合作成为可能;对生命的尊重,使人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自由让每个人负起自我的责任。凡此种种,实际上是超越了具体的时空,而成为恒久的东西。一个破坏契约的行为,无论是什么样的口号,都注定无法持久,因为对契约的削弱,本身就摧毁了对言说者的信任。所谓契约,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所谓法律,是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契约,认识到这一点,你就有格局和能力超越当下的狭隘,放眼辽阔的未来,你的选择就会更加理性,更加高远。曾经有一位校友,在面对入人以罪时坚持法治理想,拒绝按照领导要求陷人于罪,得罪了领导,被各种穿小鞋,但她没有屈服,她说,我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正当我们为她的不识趣扼腕叹息的时候,原来干涉司法给她穿小鞋的领导涉黑被抓,她反而成了抗拒恶黑势力的英雄。俗话说,我们不知道哪块云彩里有雨,真正的功利主义是理性指导下的,高瞻远瞩的功利主义,而不是只看到当下蝇营狗苟的功利主义。而对良知对真相的坚持,是唯一能穿越时间经得起检验的的功利主义。
第四,学会利他。法治意义上的主体不应该是自我封闭,唯我独尊,偏狭的自我,而是平等,宽容,既捍卫自己权利,也尊重他人自由的负责任个体,他追逐个人利益,但是通过利他来实现利己。怀着平等的理念,他相信交换的价值和市场的力量,不会像肖瑛教授所批评的那样,认为这个世界欠他的,这个世界只有它是对的。当然,实践中,确实很多人太精明而不智慧。给人的感觉“太要”,反而让别人敬而远之,最终也没得到什么。真正的利己是靠利他实现的。每个人都想利己,只有你能够使他们的利益得到实现。他们就会把机会留给你。如果你是他们的垫脚石,他们爬得越高,就需要不停地把垫脚石往上移。所以,不要吝惜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你自己。当然,对于无价值无意义的工作,你有权用离开说不。
第五,敢于思考和坚持,拥有特立独行的勇气。在数字时代,保持个人的独立越来越困难,我们一次次被信息裹挟,我们一次次被信息冲刷。作为一个数字,我们很难感受到温度的力量。我们越来越容易被别人操纵,越来越容易盲从。比如大家就业,天涯尽头是编制,大家拼命的去考公,但其实这是一个注定内卷的选择,因为国家从来不会创造财富,他只消耗财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想着去消耗财富而不创造财富,这是不可能长久的,所以可以预见的未来,公务员必然会面临裁员与减薪,这不是我们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我们不得不的问题。面对着巨额的地方债务,面对着经济的下滑压力,我们不可能靠多印钞票来躲过这场危机,我们只能够靠降低税收,增加百姓的收入,才能刺激消费,而要达到这一点,必然要削减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所以我虽然对考公者的执着表示敬意,但从理性选择上,我希望他更多一些克服当下困难的勇气和放眼未来,勇于创造的胸怀。
这种特立独行,不仅仅是让你与众不同,而且某种程度上也会让你在财富的分配和转移中占尽先机。就如买股票,知道你为什么是韭菜吗?因为你没有自己的判断和自己的勇气,你看的只是庄家让你看的,你信的只是他们让你信的,而他们让你看和让你信的目的,只是让你成为他们的韭菜。如果你知道这一点,你就不会去买那些被炒的极高的股票,相反,你会去买那些被人为压低股价,甚至低于净资产的股票,你的特立独行,会让庄家成为你的韭菜。
最后,面对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知道大家前方的道路必定坎坷。年轻的你进入职场,你可能会遇到各种pua你可能会遇到性骚扰你可能会遇到强势者的霸凌。此时,哪怕很难,你都应该有勇气大声的说出来,我不!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权利都维护不了,我们又怎么去维护别人的权利。因此,我要说,当你需要说不,你又不敢说不的时候,记得在你的身后,还有我们法学院,还有和你分享着共同的理念、共同的价值,拥有着共同历史的一群人,站在你的身后,你在法治的路上,你在维护自己权利的路上,并不孤单。我们要做一个温和而坚定的法律人,这代表着真正的法治信仰。但温和,并不是我们没有牙齿。真正的法律人,都不得不是一位战士或者最后成为一名战士。你是我们撒出去的法治种子,我们是你扬帆出海的港湾,既然上天让你我相遇,那就让我们一起为中国法治的未来打拼。最后,祝大家跨越山海,一路芬芳!

         

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 李凤章

2023年7月2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