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届中国画学会展:时代华章·2018” 开幕式今日于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

艺术观潮 2020-10-20



『纵观艺术之态  尽享艺术之美』


Throughout the State of Art  

Enjoy the Charm of Art 




第二届中国画学会展

时代华章·2018


2018年3月15日上午10:30分,由中国画学会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名家云集、佳作荟萃的“第二届中国画学会展:时代华章·2018”开幕式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中国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文化部原部长蔡武,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刘振起,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刘大为,中央编办原副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王澜明,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周丽宁,民政部社会组织局副巡视员赵泳,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中国画学会顾问王平,中国传媒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培元等领导出席;参与开幕式的还有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郭怡孮、刘大为,顾问刘勃舒,会长龙瑞,常务副会长孙克,副会长张道兴、李宝林、谢志高、刘国辉、江明贤、尼玛泽仁、王涛、邓福星、王西京、程大利、张复兴、程振国、马国强、高云、陈孟昕、杜军、唐辉,秘书长邓维东,在京的常务理事及各界嘉宾两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中国画学会秘书长邓维东主持。中国画学会会长龙瑞、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分别致辞。11时许,开幕式在与会嘉宾与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中国画学会秘书长邓维东主持开幕式


中国画学会会长龙瑞致辞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致辞


“第二届中国画学会展:时代华章·2018”于2018年3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共展出中国画学会理事画家的作品近300幅,分别呈现于中国美术馆一层1—9号厅。该展是继2015年3月“中国画学会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以来,中国画学会又一次全体理事作品亮相的学术性大展。展览旨在响应党的十九大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展现中国画的发展生态与时代成就,集中呈现中国画学会成立七年来的整体学术面貌与艺术水准。



值得关注的是,与第一届学会展不同,本届展览引入了策划机制,展厅以“当代中国画的时代格局”为学术主题,分设了“文脉传薪”、“时代丹青”、“都市心象”三大主题单元,分别指向当代中国画创作所呈现出的传统性、时代性与创新性,力求从不同方面体现中国画学会的艺术包容性与学术前沿性,展现当下中国画的宏观时代格局与艺术本体自觉,以推动当代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发展。



本次展览与上次展览相比还有一个不同,那就是参展作品大多是理事们近三年来的创作成果,艺术评审委员会对参展作品进行了认真严肃的评选,最大可能地确保了展览的学术水准。此外,为了能在现代化的、较大的空间中展现中国画的表现力,压得住展览的“阵脚”,展览主办方还指定了一些作者为画展特别绘制了较大尺幅的作品,这也为本次画展又平添了一个观赏的亮点。



总体说来,这是中国画学会一次高水准的集体亮相。与上一届展览比较而言,本届展览最大的不同就是绘画作品大多是近三年来的新作,我们能更清晰地观察到作品的时代性与画家的个性化表达现状,也更能检视出中国画时代发展的走向与趋势。通过此次展览的作品,广大理事对新常态与新时代所做出的积极反应可见一斑,作品在充满正能量的同时显示出了新常态社会的平实与诚恳。许多作品都表现出了平凡中见伟大、平常中见卓越,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创作追求,少了许多虚饰与矫饰,多了一份真情与热情,作品中充满了令人感动的力量,表现生活与自然的同时又显示出了新时代的创新与出新精神。



“时代华章·2018——第二届中国画学会展”以展示、推动当代中国画发展为宗旨,旨在通过展览的形式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当代中国画艺术之现状及成就。为此,下午13:30,中国画学会还于展览举办之际在中国美术馆7层学术报告厅举办了“时代华章·2018——第二届中国画学会展”学术报告会,邀请对中国画问题深有研究的专家理事到会,以更深入地就中国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动向进行探讨并围绕以下几个学术主题分别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一、如何认识理解文化自信在中国画时代发展中的现实作用;二、“写生热”在当前山水画创作中的辩证思考;三、当下中国画中的写意与写实的互动与得失的关系;四、如何解决当下中国画家技艺的追求、学养与意匠的缺失;五、怎样处理好中西绘画的体用关系;六、当下中国画创作面临的其他问题。



展览将持续到2018年3月18日结束,精彩不容错过,欢迎大家抓紧时间观展。






展览前言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中国画繁荣发展


继2015年第一届“中国画学会展”后,经过三年的筹划和准备,第二届“中国画学会展”也将隆重开幕了。此次学会展以“时代华章”为主题,旨在将中国画学会理事三年来的创作成就展示给广大观众,把中国画在新时代中发展繁荣的现状通过一张张作品表现出来。

中国画学会成立七年来,以倡导继承、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团结当代中国画家,推动中国画创作及理论研究,探索中国画现代发展规律,提升中国画在世界文艺格局中应有的位置为宗旨,以学术立会为本,连续主办和参与了许多有学术含量的画展和理论研讨,取得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习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画是中华文化、华夏文明发展中的文化结晶,传统悠久,审美内涵深厚,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自成体系的中国画学,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坚定文化自信,学习传统、深入生活,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去满足广大观众对文化艺术的现实需要。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有了提高,民族文化的复兴更是让我们信心百倍,在中国画领域,新世纪前后的回归传统就体现出中国画家对传统绘画的自信。正本清源、贴近文脉、把握时代精神,实际上是一种自信心的回归和定位,从这里出发,一定会寻找出中国画的现代性发展契机,让中国画有一个中国的现代化,而不是用西方化代替中国的现代化。再者,从世界各民族绘画发展来看,只有那些根植于本民族绘画传统,从民族传统土壤中生发而出、有条件借鉴吸收其它民族绘画营养的绘画,才能与时俱进,受到世界人民的瞩目。

面对时代的新变,我们应该思考在新形势下是否坚守中国画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范畴,审美趣味、人文价值、文化品性以及“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并将其精髓转化成在世界文化沟通交流中的宝贵财富,让传统文化焕发出现代意义。我们也应思考从西方文化艺术中吸取有用精华,去粗取精,重新纳入到当代中华文化新传统中,创造新的时代高标,新的民族风范和风尚。在这样的时代反应和作为中,新时代的中国画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因此,此时倡导坚定文化自信就有了现实意义,这是我们面对古与今,中与西的文化判断和选择,面对绕不开的问题要有勇气去研究解决,在创新与创造中,传统与生活中,在中西借鉴中开拓出一条中国画时代发展之路。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铸成了中国绘画基本的艺术形态、艺术功能和审美理想。而基本的艺术理念和功能又决定了中国绘画的审美方法、审美概念、表现形式、表现方法、表现语言和品评标准。传统文化中,不管哪个民族、哪个时代,总有些内容只能在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有用,但还有一些却能持久存在。而哪些有相对永久之价值,哪些是可以改变的,正是我们当下应该思考选择的。而这一选择的条件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其核心理念及其文化机制有全面的了解;二是对当下时代变化、社会转型和新的文化动向有所观察、体悟。以至使中国画在新时代有新面貌,新气象。这是我们这一代中国画画家、理论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强调文化自信的提升与坚守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会让我们在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中立定脚跟,做出正确的时代判断和选择。

此次参展的画家们,都拿出了近年来创作的精品,表现出旺盛的创作热情和创新意识。我们在这些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画家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传统自信、创新自信在不断提升,并对于伟大时代的迅猛发展做出了自己的独特反应。我们也看到,这些作品虽然风格面貌不尽相同,但对笔墨本位、绘画本体的努力探索是相同的,对中国画创作与创新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我们相信,坚定文化自信,顺应新时代的新潮流,用世界的眼光、民族的精神,踏踏实实地认真研究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等各种老问题和新矛盾,就可能寻找出一条推动新时代中国画繁荣发展的道路来。果如此,中国画坛也将会从“高原”中出现“高峰”,出现新时代的画坛巨匠,我们期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我们也期望下一届的中国画学会展上会有更多的优秀作品涌现。

                                                                                                 

中国画学会会长

龙瑞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本次展览以“当代中国画的时代格局”为学术主题,分设了“文脉传薪”、“时代丹青”、“都市心象”三大主题单元。




文脉传薪(1、6、7、8、9号展厅)


“文脉传薪”板块,涵盖了以传承中国画笔墨传统与写意精神,宗法传统造型、色彩规律与章法图式为主的传统出新形态的中国画作品,显现了传统型人物、山水、花鸟题材的底蕴与活力。无论是薪火相传的学院风格,还是带有传统诗意风格的现代文人水墨,都是当下中国画创作固本流远、温故知新的价值显现。


“文脉”一词,最早源于语言学范畴。它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其上延下伸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中国画的历史与传统厚重、深沉,有着自身画理画法规范与独特的文化规定性。正因如此,如何以笔墨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传承与激活传统文化,实现其积极的现代转化,成为摆在所有中国画家面前的课题。


晨晖》

郭怡孮

302cm×202cm

2018年


《赶街》

刘大为

192cm×325cm

2018年


《澄怀观化》

龙瑞

198cm×297cm

2017年


《荷花小鸟》

黄永玉

70cm×136cm

2007年(荣宝斋藏)


《侯门千秋》

李奇茂

136cm×69cm

2017年


《火焰山上下》

周韶华

178cm×96cm

2006年


《群马》

刘勃舒

136cm×66cm

2017年


《怀乡》

何怀硕

69cm×137cm

2017年


《乌镇水乡》

江明贤

47cm×179cm

2015年


《九华山胜景》

许钦松

184cm×147cm

2011年


土家花灯戏》

杨晓阳

180cm×120cm

2017年


《山里人家》李翔

200cm×100cm

2015年


《肩挑的惠东》

张道兴

180cm×96cm

2014年


《大山回响》

李宝林

242cm×123cm

2017年


《仙子》

王玉珏

133cm×66cm

2017年


宗师》

刘国辉

211cm×308cm

2017年


《梅雪共春》

张立辰

355cm×218cm

2006年


《青藏高原之歌》

杜滋龄

174cm×146cm

2017年


工匠》

谢志高

180cm×290cm

2018年


《赛前》

杨力舟

142cm×207cm

2007年


《大江东去》

王涛

179cm×96cm

2014年


《文成公主入藏图》

尼玛泽仁

100cm×200cm

2017年


《巴山深处有桃园》

赵振川

177cm×97cm

2013年


温泉》

韩硕

178cm×96cm

2017年


《清极不知寒》

邓福星

181cm×90cm

2017年


《雨亦奇》

程振国

303cm×199cm

2017年


《滇地抒怀》

张复兴

200cm×296cm

2017年


雄姿英发 豪气纵横》

 陈永锵

298cm×200cm

2017年


《山野清风》

刘健

225cm×192cm

2017年


秋风潇潇》

张志民

138cm×68cm

2017年


《绿野春晓》

杜军

173cm×93cm

2017年


《天地大美  心驰神往  笔遂墨逐》

卢禹舜

400cm×190cm

2018年



时代丹青(4号展厅)


“时代丹青”板块,涵盖了呈现时代精神的、反映新时期社会风貌的中国画创作。对于主题性中国画经典样式的开拓,在展现传统笔墨与造型语言的基础上开创新意,是当下中国画创作的核心课题之一,以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展现时代与社会,也是当下中国画创作的社会使命与学术课题。这些作品以宗法传统造型,色彩现律与章法图式为主,秉承笔墨语言的纯正性,重视写生的真实感受,同时兼顾个性语汇与时代趣味的渗透。作品包含展现军旅题材、工人、农民及社会建设者题材,为国家民族的开创与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形象,及以民族人物、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人物题材为主的中国人物画的创作面貌;同时涵盖显现时代精神与民族气象的山水画、花鸟画作品。


《丹麦老人》

王西京

117cm×97cm

2017年


《藏云》

程大利

240cm×142cm

2017年


冬阳塔县》

马国强

190cm×285cm

2017年


都市行者之越野车族》

高云

130cm×200cm

2015年(中国美术馆藏)


唐蕃古道风情录》

陈孟昕

248cm×189cm

2017年


帕米尔之鹰》

邓维东

245cm×124cm

2017年



都市心象(2、3、5号展厅)


“都市心象”板块,涵盖了表现都市题材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中国画作品。

新兴的城市风物与万家灯火的世俗题材,成为新时代的创作焦点之一。本单元板块以表现都市题材、展现当下社会时代主题的中国画作品为主,凸显表现题材的开拓性与当下性。从城市山水、都市街景到都市农民工、民众生活状态,再到各类当代城市景观与人文风物的表现,展现了当代中国画家关注社会万象的现实关切,更呈现了以中国画的媒介语言表现当代都市文化的多种可能。同时旨在展现当代中国画家在媒介材料、表现观念等方面的探索之作,鼓励在中国画创作领域对于媒材技法、观念形态的突破与拓展,在形式语言本体新变的同时,不真目追新潮、逐时趋,探求有深度、有广度的精神内蕴的表达。


《滨海起新城》

董小明

179cm×96cm

2017年


窗外》

田黎明

282cm×149cm

2014年(中国美术馆藏)


《大明境界》

唐辉

244cm×123cm

2017年





展览现场



作品图片提供:中国画学会



END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平台发表之图文,均经版权人授权同意方予以发布(个别转载文章已注明“图文来源:XXXX”或“本文转载自XXXX”)。为了尊重和保护版权人的权益,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另,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均出于为大家提供更广阔的艺术交流空间和扩大大众鉴赏的受众面之非商业性目的,如有不妥之处或涉及其他问题,敬请作者谅解并来电或留言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投稿联系方式:

E-mail:ysgc@vip.163.com

电话:010—88797730

13911014279

联系人:李太原

微信号:ysgc365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