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过去的一周,站在粤港澳大湾区风口上的记者们,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

2017-07-31 南都大湾区工作室 粤港澳大湾区智库
大湾区一线情报,速点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过去的一周,站在粤港澳大湾区风口上的记者们,南都记者站记者们究竟看到了什么?


中山市


粤港澳大湾区高层峰会发强音


7月28日,已举办了九届的粤港澳合作论坛,在中山举行第十届会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高层峰会。


峰会冠盖云集。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华华,广东省副省长袁宝成,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传福等出席了此次会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高层峰会28日在中山市召开,中山市市长焦兰生在会上致辞。


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向澳门、珠三角城市群的小伙伴们亲切地叫了一声兄弟。兄弟相称,肝胆相照!三地除了同宗同源的情感,对互惠共赢也都带着诚意十足。


站在珠西中心地带,中山也顺势发出了自己的时代强音:必将主动作为,乘势而上,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这个最强音背后,中山可谓底气十足。作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重要节点城市,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深中通道正在火热建设,中山开往深圳的水上巴士明起通航。这意味着珠江口东西两岸经脉很快就要打通,周边城市的共融发展也将进入快速通道。


站在在大变局的风口上,中山与城市群周边小伙伴的关系更加紧密的同时,也展现出其更加包容的姿态,服务大湾区建设——放开户籍,以更开放的心态引才留才;规划9大产业发展园区,承接大湾区优质产业转移;联通港澳中山乡亲,进一步引入港澳资源。


120年前,中山籍启蒙思想家郑观应喊出“实业兴邦”的时代强音。如今,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时代,中山正以全新的面貌,牵手大湾区城市群的小伙伴,错位发展,拼船出海,共拓未来。

(南都记者 吕婧)


佛山市


紧密布局不断抢占大湾区资源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课题,佛山再次出招。


今年6月,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带队到香港就“香港+佛山”的七大领域11事项和香港特区政府签约;7月下旬再赴香港推介三山新城的“香港城”;7月28日再邀广州到南海举行“广州佛山互联互通 发挥枢纽服务功能”对接交流会。


在这次交流会上,鲁毅恳请“省机场集团、广铁集团、广州港集团、广州市各级各部门继续鼎力支持,推动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尽快落地,帮助佛山西站进一步提升功能与定位,助推广佛跨界地铁加快动工建设。”


▲鲁毅在对接交流会会上讲话。


可以说,过去半年佛山正密锣紧鼓地布局,抢占大湾区的资源。这其中,既是佛山人的性格使然,也是源自对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敏感。


在这次交流会的前一天,佛山举行了市委全会。会上,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表示,大湾区的推进,为珠三角城市群带来机遇与挑战,“面对机遇,我们要有抢跑的意识,抓紧谋划佛山发展的思路和路径。”


故此,当天的交流会上,鲁毅同样抓住机会,请来昔日在佛山的“拍档”——广州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悦伦来到现场参与交流。亦希望在交通资源方面,与广州的进一步融合,要求两地往“广佛同心”迈进,可以说是佛山孜孜以求的目标。 


当天,广佛两地也就各自航空、铁路、港口发展状况、计划、区位分析等逐一“晒”出来,两两配对,探索两地未来深化合作的可能性。


这次对接会上,广州表现出来的姿态应该是让佛山高兴的。刘悦伦在对接会现场,说起“我们佛山”,仍然充满感情。刘悦伦说,此前,他专门还要来了佛山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数据研究。


最重要的是,刘悦伦在会上还表示,广州的三大枢纽——海港、空港、铁路,“如何以更加高的效率、更加便利的措施、更加低的成本为佛山的企业提供一流的服务,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课题。”

(南都记者 吴曦 何国劲)


惠州市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再出发


“一次搞定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上周,惠州此项政务改革尤为引人瞩目,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惠州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努力,尤为突出。


这份上周出炉的《惠州市推进“集成办理、一次搞定”政务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的要求,覆盖90%以上的行政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办理“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业务全流程、部门全协同、效能全监督”。 


上述改革由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陈奕威强力推动。今年3月,陈奕威在相关会议还提出,惠州优化营商环境还需克服三种动物现象:“青蛙思维”、“蜗牛作风”和“鸵鸟心态”,惠州要整治“新衙门作风”。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竞争,一些资源要素的流动,除了向产业集聚地流动外,也会流向政府部门主动服务意识强的区域。惠州在当下果断地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在湾区城市群中属于自我开炮,革除“新衙门作风”,树立“互联网政务服务”。这样的改革举措,将进一步增强惠州在湾区城市群中的竞争力。


上周,另一条值得关注的新闻是,陈奕威还担任惠州总河长、东江惠州段市级河长。陈奕威表示,惠州始终把东江水作为政治水、经济水、生命水来保护,坚决不让污染进入东江,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惠州自此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惠州治水迎来新的阶段。

( 南都记者 祝勇)


东莞


治水同样需要共享共治


东莞麻涌华阳湖。


上一周,东莞的主题可谓围绕“水治理”召开。7月25日,东莞市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召开,此前一天东莞市委常委会议召开,听取全市水污染治理进展情况。


此前,东莞市副书记、市长梁维东在接受南都高端访谈时曾表示: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竞争,他们一定会选择到宜居生态之城去发展。


在东莞的生态环境当中,水是最大的痛点。目前东莞受监测的371公里河流中,有246公里河水为五类或劣五类水,70%的河流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石马河、茅洲河、东引运河、寒溪河水质基本上都是劣五类;内河涌相当部分为黑臭水体,9座主要水库水质介于四类至劣五类之间。数据背后,更直接的是生态获得感,东莞有青山却无绿水。


水是城市发展的背景色。东莞因河而盛,因水而兴,如今水却成为城市发展最大的痛点。所幸,东莞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十三五”期间,东莞市将投入338亿元进行水污染防治工作,占“十三五”全市生态环保建设总投入的67.6%。


水污染治理从来不是孤立进行。从区域来讲,跨界河的治理不能互相推诿,而应从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环境共享共治的高度统一规划,联手进行。而从东莞自身来看,牵涉的不是单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产业甚至一个片区等规划问题,同样需要系统化的实施方案,解决过去权责不清的问题,地方主义阻挠执法。

( 南都记者 梁锦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