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塑古意 幻化新艺
本期CREATORS100,你将看到艺术家们对在地文化与中国传统的传承与再演绎。
生于1990年的法国新锐艺术家苔丝·杜蒙,她创作的作品中总是萦绕着法式的隽永与浪漫。
苔丝·杜蒙曾在法国赛夫尔工作室进修,后移居伦敦,在中央圣马丁学院进行雕塑研究,随后于皇家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
上海观众,也许会对这位年轻但才华出众的艺术家有印象。
继2014年在巴黎成功举办个展后,2019年苔丝·杜蒙在上海举办名为《美是永恒的喜悦》的个展。2020年,苔丝·杜蒙金属丝网雕塑作品《母马与小马》于上海交响乐团公共空间展出,去听交响乐的同时,也许你也曾与两匹漂亮的等比例小马雕塑打过照面。
Tess DUMON | 苔丝·杜蒙
Mare and Her Foal | 母马和小马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展览现场,2020
Installation view at Shanghai Symphony Orchestra
Image ©Susan TAN
苔丝·杜蒙的作品涵盖了不同的媒介,包括绘画,雕塑和装置。她善于通过神话式的隐喻和个人的梦想世界,将她生活周遭的悲喜剧故事,转化为在作品中深埋的线索。通过制作气场强大的场域,试图将观众置于作品的核心,短暂地忘却世俗世界。
Tess DUMON | 苔丝·杜蒙
Les liens invisibles | 无形的线索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at DUMONTEIL Contemporary
Image ©Francis Amiand
最近,苔丝·杜蒙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完成了一件基于中国传统和在地文化创作的作品。
走进蟠龙天地的古建筑“程家祠堂”,院落中立着一座需仰头观赏的大型雕塑——这是苔丝·杜蒙的最新作品《梦石》。雕塑主体为大型金属网丝雕塑,是苔丝·杜蒙极具代表性的创作形式。但仔细看,还会发现在金属丝网之中,有两块“石头”被包裹其中。
它们并非“普通石头”,而是在蟠龙天地的建设过程中,被偶然发现的两块残缺的寺庙经幢。
“突出石头,让它们向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至关重要。因此,我想用让它们显得弥足珍贵的方式将它们‘包裹’起来。”自幼对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神话感兴趣、始终对任何文明的在地传统文化都保持敬意的苔丝·杜蒙说。
《梦石》是苔丝·杜蒙受蟠龙天地委托进行创作的作品,历时大约两年。
期间因全球疫情爆发,从接受委托到完成创作,苔丝·杜蒙与上海团队全程只能线上合作,完成了“远程创作”这项困难重重的任务。这也是苔丝·杜蒙第一次接受公共委托,因此她非常在意作品所涉及的安全问题,和工程师反复沟通,以确保雕塑内部的金属结构足够坚固,足以在室外的公共区域中扛住雨水风霜。
比如《梦石》草图绘制的过程,就和苔丝·杜蒙以往的作品有很大不同,要兼顾建筑结构的考量,需要三维构图、工程学等知识。另外,由于雕塑的高度过高,苔丝·杜蒙无法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完成。因此只好把整个雕塑分成几个部分,这样运输的时候,石头就可以稳坐在《梦石》的底座上。
但也许你会更好奇,一位法国艺术家,究竟如何从中国传统和在地文化中获得灵感,并完成创作的?
在过往的个展项目中,苔丝·杜蒙曾认真研究过中国的“五行”,因此在构思《梦石》的雏形时,“水”这个元素突然浮现出来,因为这两块石头被发现于湖中。随后,莲花的符号和形状也相继出现。最终,这座由两块石头出发,在造型上借鉴唐宋盛行的“幢”的《梦石》完成了它的生长。
雕塑本身,仿若石头的一场梦,故地成真。
“我自始至终谨记它(程家祠堂)所承载的历史长河,并时刻在创作这个作品时保持对在地传统的尊重。”苔丝·杜蒙说。“创作过程中的有趣之处,即从我个人的创作角度出发,同时保留和尊重石头和经幢本身所展现的文化内涵。”
几个月前,苔丝·杜蒙也刚刚成为一名母亲。谈及这个身份转变可能带来的影响,她说:“有关‘未来’的新理解,已将我的工作带进了全新的阶段,‘我们留给下一代的世界’已经成为我创作的重要内容。”
于是在《梦石》中,我们看到苔丝·杜蒙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融合的创意,这也是一份让年轻一代得以和在地文化传统建立联结的礼物。
法国艺术家在面对中国文化时,需要转换创作语境,那么中国艺术家在做基于在地文化传统的创作时,又该如何做出新意?
最近,“扎彩子”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品物流形PINWU设计工作室应用于系列作品《张灯结彩》,呈现在蟠龙天地的公共街区中。
“扎彩子”,是一项流传了数百年的中国传统工艺,同时也是“热闹喜庆”的象征,通常出现在热闹喜庆的开幕仪式。手工艺人用篾条扎成骨架,再用彩纸、丝绢裱糊成形;成语“张灯结彩”中的“彩”,也来源于此。
《张灯结彩》系列由《编织的屋》《编织的树》《编织的船》《编织的亭》四个作品组成。蓝色、白色、黄色的彩色织绳,以被放大数百倍的体积,缠绕于古建民居和亭台、乌篷船顶、水乡树木。
《编织的屋》
《编织的树》
《编织的亭》
这些原本是“扎彩子”完全不可能出现的地方,它们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我们仅能通过熟悉的肌理,辨认出它们的来处——这是中国古老的打结编织技艺,线绳横纵交错,结为极具呼吸感的整体。
基于中国传统手工艺与材料的解构研究,颠覆传统设计语言,创作当代设计作品,是品物流形所擅长的创作理念。
2004年,品物流形设计工作室创立于杭州余杭,三位创始设计师分别是来自中国的设计师张雷,来自塞尔维亚的设计师Jovana Zhang,和来自德国的设计师Christoph John。工作室的名字来源于易经,“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描述的是开天辟地时,万物初生的场景。
品物流形设计工作室于 2004年成立在中国杭州余杭。
从右到左分别为:创始设计师张雷,Christoph John,Jovana Zhang
2015年,张雷还于杭州创立了中国首个非营利性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融设计图书馆,使命是致力于把中国传统手工艺解构成材料与工艺,将研究的成果提供给全球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并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代设计的创作。
“传统的未来 FUTURE TRADITION”,他们这样形容自己创作的使命。
过去九年中,品物流形对敦煌岩彩、草木染色、榫卯结构等传统创作工艺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草木、陶瓷、玻璃、土石、编织等不同材料进行艺术装置、概念家具、空间与产品的创作设计,作品获得了德国 iF 设计奖、瑞典国家设计奖等20余项国际设计奖项,同时也是第一个获得米兰设计Salone Satellite Design Report Award奖项的中国设计团队。
《鞍椅》
在系列作品《张灯结彩》中,同样的创作思路仍在延续,但多了一些挑战。
“我们以往设计的艺术装置大多数都是室内的,但这次不同。我们正在为户外的空间创造一些内容,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此外,部分艺术装置的体量非常大,我们希望它看起来大胆且轻巧,减少对建筑的影响。这种看似不可能的要求,实际上对我和我的设计团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挑战。”张雷说。
蟠龙天地的工作人员姓名牌也由编织装点,
将设计融入细节中
不过好在,尊重在地文化传统的艺术创造,总是能激发传统本身的活力,而不是被其所限制。
品物流形让寄托着美好祝愿的在地文化传统工艺“扎彩子”,以超脱传统概念和想象的形式,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也提醒着人们在传统手工艺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魅力,穿越千年,不会息止。
传统与现代在编织的绳线中,完成了一场充满生命力的交响。
除却手工技艺,在创作时,艺术家也可以选择将精神层面的在地文化意涵,纳入其中。
艺术家王智一谈及自己的创作时说,“‘文化意涵’是经常被推敲考量的重要部分”。在他过往的作品中,常常看到创作实践与艺术理论、文学、心理学、历史等人文学科或领域的融合。
譬如《达摩克利斯》灵感源于古希腊文化,《戈多》灵感来源于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作品《等待戈多》。特定场域作品《晨景》,则根据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为亨利克·易卜生戏剧 《培尔·金特》作曲的、第一组曲第一首《Morning Mood》的前四小节的旋律,对应安置。作品只有早晨的阳光通过入射角折射到墙壁上,才能形成有秩序的光影。
达摩克利斯,色彩场域装置,2018,尺寸可变
©王智一 ONE
戈多,光学场域装置,2016,尺寸可变
©王智一 ONE
晨景 Morning Mood,现场,综合媒材,2016
©王智一 ONE
在艺术家王智一看来,展览现场是‘色彩’与‘边界’的运动场,作品将结合场域特定的空间,以“色彩视觉动力”作为主要线索进行推演。
因此丰富的色彩与几何图形,是观看王智一作品时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元素。
作为一名游牧性质的复合型艺术工作者,王智一的创作实践在绘画、装置、壁画、声音、摄影和其他合成媒体中自由游弋。贯穿始终的,是他对色彩图形与人类心理感知关系的关注。色彩、图形、边界、秩序,是如何以象征、暗示的形式,作用于人的心理和情感的?基于图形的视觉动力,是如何对人产生影响的?
很容易从王智一的作品,联想到抽象艺术,明亮的色块,有秩序的运动,清晰的边界,极简。这样的艺术风格看似“简单”,但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对文化的思考。
廿一环,光学场域装置,2023,L=1000cm
©王智一 ONE
拾色,光学场域装置,2021,尺寸可变
©王智一 ONE
真实性悖论 A,布面丙烯及综合媒材,2015,80×40cm
©王智一 ONE
最近在上海的蟠龙天地,入夜后,观众们可以欣赏到王智一的最新创作的光影艺术作品——《月见蟠龙 The Moon Journey》。该作品由XINTIANDI文化艺术IP「光影上海」呈现。
古典雅致的烟雨廊桥是舞台,蟠龙十景中秀气灵逸的场景元素,被转化成抽象灵动的色块形象。
在创作《月见蟠龙》时,王智一从“蟠龙”的“在地文化意涵”入手,孵化灵感。“我灵感最初来源于“蟠龙”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龙’的意义非凡。‘蟠龙’作为中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我会把它视作一种关键阶段。”王智一说。
在《月见蟠龙》中,王智一色彩与图形的“运动场”,从画布变成了廊桥与水面。蟠龙新十景中的历史人文风貌与自然景物,以明快的色块与极简的图形被重现。
在地文化中极具识别性的牡丹、舟船、飞鸟、民居、涟漪,在不断变幻中,触动着观众的心弦。
“‘月’见‘蟠龙’其实也是‘蟠龙’见‘月’,光与时间线衔接,同时也是一种循环——这种东方哲学的思考与探索贯穿了此次创作的始终。”王智一说。
在《梦石》《月见蟠龙》《张灯结彩》这三个令人惊艳的在地文化艺术作品中,三组艺术家应用现代雕塑、光影科技、民俗编织等不同的创作形式,将地域与艺术、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
对于艺术而言,在地文化与历史传统不会成为限制。从“古意”中汲取灵感,做当代的“新艺”,把目光投向未来,还有哪些可能?
在艺术家们的在地创作中,我们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ABOUT「CREATORS100」
「CREATORS100」是由XINTIANDI新天地打造的创意平台,以推动创意经济为目标,透过每年与百余位先锋创意人对话交流、协作共创,为创意人及其作品提供更广阔的的展现平台,助力中国创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