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0万人都在看的直播:听七哥聊《心经》

2016-12-29 慧远整理 大般若宗书院

【导读】12月27日,大般若宗书院组织了一次直播:和七哥一起聊《心经》,到目前有49万人观看,点赞超过57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到了2.8万。七哥对抄经的体会、抄经的功德和作用做了分享,同时结合生活,介绍了他对心经的理解,还有一些风趣幽默又包含哲理的历史典故。以下是根据七哥直播内容做的文字整理,主要是心经理解的部分。


文德口述/慧远整理


接下来咱们聊聊《心经》到底讲了什么意思。


的人问:我抄写了十遍二十遍,背了很多遍,还是不懂《心经》的意思,怎么办?


告诉你啊,不懂是正常的。假如有人说他早就明白了《心经》的意思,那么他很可能理解有误。如果有人真正完全理解了《心经》,他修行一定很好。字面意思好懂,背后的含义难悟。知道字面意思,只能说明你文言文学得不错,不能证明别的。


坦承地讲,我不懂《心经》,也解读不了《心经》。我还是个初学者,修行不够。不过我看了很多高僧大德们关于《心经》的解读,我自己也有不少心得体会,这些我可以分享给大家。



|《心经》的版本|


先给大家念一遍《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总共260个字,标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十个字,加在一起,270字。


我们现在读的心经是玄奘法师取经回来后翻译的。但他去取经途中已经开始用《心经》降服心魔了,怎么回事?在唐朝以前就有《心经》,玄奘法师取经回来后发现那些翻译不太好,又重新翻译了一遍。目前流传比较广的版本有玄奘翻译的、鸠摩罗什翻译的,还有敦煌发现的版本等,能找到的有14个版本。


有一本书叫《般若莲花处处开》,集合了好几位大师的讲解,包括星云大师、南怀瑾、弘一法师、济群法师、圆瑛法师等。我看了两遍。

看大师解读经典,不只是去了解字面意思,还要结合生活去理解,不用去死记硬背那些佛学名词。修行好的人讲经,不是学习了别人的讲解再讲的,而是从“自性”中流露。



六祖惠能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金刚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心经》,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所有的经典,只是你不知道。这里说的“心”就是“本性”。


|学佛的类型|


学佛有两种人,一种当成学术来研究,研究经书各个版本的准确性,研究各个流派的历史等;另一种是为了指导我们的修行来学习佛法。这两种都对佛法有贡献,我自己偏向走第二条路。


看书的时候我会做笔记,我发现有些佛法的道理和儒家是相同的。我们产生的很多痛苦在于“自我”的存在,倡导“无我”。我们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就会伤心难过;会因为不同的宗教信仰导致争斗;因为政治立场不同对立;因为学术观点不同产生辩论;因为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分歧。这都是因为“我执”。



你看《论语》的开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和你观点不一样,你不会生气,那才是君子嘛。不生气不是说表面上不吵架,而是从内心就不计较。怎么才能不生气?这就得做到“无我”。


|《心经》粗浅解释|


有人说用文字一字一句来解读佛经,那是大笑话。是这样的,明白了文字的意思没有用,除了增加自己傲慢让自己嘚瑟之外,没什么用处。但如果不懂字面意思也不行,字面意思是一个桥梁,文字般若,也是般若。下面我介绍的内容,我在《般若莲花处处开》书中看到的,大师们对这些话的理解。记住,这不是我说的,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表述会有问题,一定理解有偏差。最好的方式是你自己去看书。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通常指观世音菩萨,依着般若深妙法门修行,修行到极深境界时会发现,五蕴都是因缘和合,空无自性的。“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是空无自性,可以解脱生活中一切苦。


“色”是我们看见的这个世界;“受”指的是我们的喜怒哀乐,领纳义;“想”是物体的这个形状和名词,取像义;“行”是我们的行为和判断,造作义;“识”是精神方面的能力,看见的一种能力,了别义。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是说了“色”和“空”是一回事(kao,这个解释是不正确的,但正确的我也不会,太难解释了)。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是说五蕴中的另外四个,也是空无自性的。展开就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 ........ ”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是一个人名,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子对空理解的悟性特别高,号称解空第一。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脏也没有干净,没有增也没有减。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一些,天空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论乌云来还是白云来,天空还是天空。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如果都是空无自性的,那空里就没有色,也无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是五蕴。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六尘是你眼睛看见的这个世界,这是尘。耳朵听见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感受到的和你头脑想的。眼睛看的能力叫眼识,耳朵听的能力叫耳识 ...... 这些一起叫六识。“空”中没有五蕴,没有六根,没有六尘,没有六识。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六根六尘六识每个都有一界,从眼界、耳界、鼻界....... 到色界、声界、香界.....到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总共十八界。所以是“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中间省略了,这十八界都没有。后面也是类似的。讲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从无明产生到无明消失,到老死产生到老死消失,都没有。中间也省略了,这十二因缘都没有。


无明是怎么产生的?这是个很好的问题。给大家讲个典故。



唐朝最开始是道教盛行的,为什么信道?皇帝信道教。李世明觉得,他姓李,和老子李耳同一个姓。老子是道教祖师啊,这样他做皇帝也有面子。玄奘西边取经回来后,佛法就开始兴盛。接下来的皇帝,对佛法非常推崇。唐代宗李豫就是如此,当朝有个国师叫慧忠法师,有一宦官叫鱼朝恩。鱼朝恩是当朝有势力的宦官,因为皇帝信佛,他也对佛法感兴趣。经常和代宗、国师一起讨论佛法。

一次,鱼朝恩问:“国师,既然你说众生皆是佛,佛是智慧的,那‘无明’是如何产生的呢?”

国师看了他一眼,表现出不屑说:“你不配聊佛法。”

鱼朝恩当时十分不爽,觉得国师在讽刺他,碍于皇帝在旁,忍怒于心。最后还是忍不住了,怒道:“你这和尚,如此无礼,为何说我不配聊佛法?”

国师微微一笑道:“看,无明就是这么产生的。”


从这个故事里,宦官为什么会生气呢,就是无明。我们说的无明之火,也应该是指这个吧。



一切都是空无自性,都是自己在发生,没有一个主题。水流,叶落,风吹,天气,这都是各自在运作,没有一个主体“我”,一切皆是因缘和合。鬼脚七以前负责淘宝搜索,离职时我想,我离职了公司会有很大的损失,搜索会受很大影响。可是事实上好像并没有,一切仍然正常运转。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多重要,其实“我”并不存在。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苦集灭道是四圣谛。苦,诸漏皆苦;集,是苦的原因;灭,是消灭苦了,解脱了,涅槃了;道,是消灭苦的方法。无智亦无得,无所谓智慧,也得

不到任何东西。《金刚经》中总有这么一句: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菩提萨埵,就是菩萨的意思。心无挂碍,牵而不挂。我昨天在朋友圈发了一首苍雪禅师写的诗:

南台静坐一炉香,

竟日凝视万虑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

只缘无事可思量。



大概的意思就是我在南台坐着,点了一炉香,我在那一直看着,看了一整天,所有的念头就没有了,可是我不想除掉妄想啊,只是本来就没有什么可思量的。这就是没有挂碍。金刚经中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没有妄想,还是有“生其心”,只是“无所住”,也没有挂碍。


颠倒梦想,就是你心中的妄想。你要远离这些妄想,从出家回来后,我就保持吃素,念经抄经,不抽烟不喝酒。以前觉得戒掉这些非常的难,不喝酒吃肉人生太没意思。后来一想,人生只为了喝酒吃肉也很没意思啊。


有人问什么是佛法。佛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佛经里讲了十善业十恶业。



由身体造成的恶业有三种:杀生、盗取、邪淫;

由口造成的恶业有四种:妄语(谎话)、两舌(挑拨是非)、倚语(荤段子)、恶口(骂人);

由意识造成的恶业有三种:贪欲、嗔(恨)、愚痴(邪见)。

这十恶业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不去做这十恶业,就是十善业。不杀生为善,不盗取为善,不邪淫为善......


有人说,你太执著了,应该酒肉穿肠去,佛祖心中留。如果能做到这样,那当然很好。但我们凡夫都做不到。每天念佛念经是法相,酒肉穿肠过,就是非法相。金刚经说:要做到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应做到不二。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意思是三世诸佛都是依着如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般若波罗蜜多是神通广大的咒,是充满智慧的咒,没有比这更牛逼的咒,反正所有的咒都不如这个咒。佛陀苦口婆心说,“般若波罗蜜多”可以解脱一切苦,是真的,绝对是真的,绝没有忽悠你!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最后这个咒不用翻译,去念诵就好了。


这就是《心经》大概的字面意思,里面如果有问题,一定是我转述的问题,大家不用去纠结,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去看大师的解读。当然大师们的解读也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是断句都会有不同。但这个不影响我们学习佛法,我们不是想发表论文,是要感受心经的智慧。多念经多体会,智慧自然会生起的。等到某一天,头脑中忽然冒出一句“无有恐怖”,一下子就心静了。这就是心经的作用。


希望大家一起参与抄《心经》,信不信佛都可以抄心经念心经,你就当练字和学国学也可以,反正也没什么坏处!


最后,祝各位元旦快乐!新的一年,增长智慧,发菩提心!


慧远祝大家元旦快乐,消息回复“书房”可以读经典佛经和大师的书籍。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看七哥直播回放哦。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真正的修行,与宗教无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