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究竟在执着痴迷于什么?

2017-03-28 大般若宗书院



前言

这篇文章用最直白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解释2500年前的某一位智者的大智慧。慧远这些天在烦恼中挣扎着,看了这篇文章终于从里面走了出来,还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文章有点长,但读完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这篇文章同样影响到了你,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将会帮助到多少人,他们说‘广结善缘’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慧远


来源|奶牛Denny(ID:dennywx)

责编|慧远

01.爱人和亲吻


你有一个你深深爱着的男人。每当你拥抱着他时,你都有一种很亲密、很安全、很舒适的感觉。现在,把这个男人换成另一个人——他一样的帅气、智慧和幽默、你和他也有回忆。但是如果让你抱着这个男人、甚至亲吻这个男人,你会说什么?


“不行。那种感觉不一样。”


所以,你是喜欢他的外貌、智慧和幽默、或者喜欢你与他的种种回忆画面吗?



都不是。答案其实一直都在你的潜意识里:你喜欢和他在一起的那种“感觉”


这句你随口说出的琼瑶台词虽然听上去俗套,但却戳中了问题的根源。


你看到他就想亲他,并不是因为「你的嘴唇皮肤和他的脸颊皮肤接触」的这个触觉有多么吸引人。你想亲他,是因为在亲的那一刻,聚合了所有的触觉、视觉、听觉、回忆和思想以后,你的身体上下产生的物理、生理、化学反应,所带来的——“感觉”。



02. 扁扁车和垃圾桶


再举一个例子。


你一直想要拥有一辆兰博基尼,或者任何一台类似的形状扁扁的车。你是喜欢这个由上万个机械部件组成的艺术品般的机器设备吗?


那么给你一台同样由上万个机械部件组成的艺术品般的工业机床,你想要吗?似乎不想。



难道你是想要这台扁扁车所带来的人们的注视?


但是把你扔到一个小黑屋里,一百个人瞪着眼注视着你,你想要吗?似乎也不想要。


你是想要开着这台扁扁车时的那种速度感?或是想要当人们知道你拥有这台法拉利时的那种荣誉感?


接近了。但是你意识中的”速度感“并不是“坐在一个大铁皮里以每小时150公里的速度高速移动”这个客观事实;而”荣誉感“也不是“艳羡的目光”这个外在现象。


你很清楚的知道,“速度感”是你在高速公路上开着扁扁车时,身体上下产生的各种刺激痛快的化学反应;“荣誉感”是你低调地在美女面前放出一把扁扁车钥匙时,身体上下滋生的那种微妙却又让人上瘾的化学反应。



于是你领悟到了:你真正痴迷的是内在的感觉。


所以当你说“我喜欢那种感觉”时,或者当老外说“It just doesn't feel right“时,这都并非唯心主义。这些感知是真实存在,只是你缺乏足够的察觉能力——它们有可能出现在你的脚趾间、有可能出现在你的后背部、但最有可能的是身体深处许多部位的组合;有可能是一阵紧、有可能是一阵发热、但最有可能是许多种你都无法精确描述的感知。你的身体一直在潜意识地贪求这些微妙的内在感知。


回到扁扁车上。假设垃圾桶是某个平行世界的虚拟社会里每个人出行都会带在身边的物品,那么你就会贪求在上街时带上一个名贵的垃圾桶。外在事物变了,但是你还是在贪求这些“名贵的垃圾桶”给你带来的那种让你上瘾的内在感知。


更重要地是,你会不断地想要更多。就像吸毒者对于毒片的瘾一样,这种对于愉悦身体感知的“贪求”是永无止尽的。你会想买一个垃圾桶、两个垃圾桶、三个垃圾桶。。。直到上街时身上挂满了垃圾桶,你依然不满足。



即使没有这些外界事物,如果上帝可以通过某种神奇的方式,源源不断地给你相应的愉悦的内在感知,你依然会很舒服;而这种愉悦一旦嘎然而止,你就像毒瘾发作一样陷入痛苦中。


这让我们理解,我们人在根本层面究竟是怎么运作的。我们所贪求和厌恶的,是我们身体内的根本感知(生化反应),而非外在的视觉、触觉、味觉、名利、情感、思想、回忆等等。



03.婆娑中的毒瘾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原来爱情就像吸毒,有点追求就像性欲,所爱所恨的都是自己的感知,本质是看清楚了,但那还活个什么?没个追求了啊!”


其实,如果你要生活在世俗的婆娑世界中,那不如反过来问这个问题:“现在我已经知道真正影响我的是身体内在的根本感知,那么我如何可以好好利用这个事实改善生活呢?”


答案是,你可以更容易找到真正平衡幸福的世俗生活。



每个人的生活不只是事业,也不只是爱情;它至少是由事业、健康、朋友、家庭(父母)、爱情、兴趣这六部分组成的。从某种层面上说,生活的成功就是在有限的24小时内找到这六者间的平衡点。每个人的平衡点都不一样,需要通过我们理智地、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过程中,最大的阻挠就是“贪求”和“厌恶”的诱惑。


每当你的身体感受到愉悦的化学反应,它的习惯性反应就是贪求更多,希望它延续下去;而每当你的身体感受到不愉悦的化学反应,它的习惯性反应就是产生厌恶,希望它尽快停止。


你可能因为盲目不断地追求金钱和功名带来的感知,导致失去了平衡,失去了事业外的其他五个部分,而陷入痛苦;你也可能因为厌恶别人歧视你身材矮小时的感知,而陷入长年累月的自卑。



种习惯性的“贪求”和“厌恶”进一步地操控着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失去理智,做出大量错误的决定。如果你能摆脱这两种令人上瘾的习性反应,你就可以用理智去追求正确的目标,也就是平衡的生活。


而一个人容易犯毒瘾的人,是很难找到平衡点的。



04.如何戒毒?


人的无知有两个层级:


第一层是理论层面的无知,“无知识”,这时你傻傻地以为自己在贪求和厌恶的,是外部的事物。


第二层是体验层面的无知,“无觉知”,这时你已经知道了自己贪求和厌恶的是内在的感知。但却无法有意识地察觉到这些让你上瘾的感知。


目前(读到这里)你仅仅在理论层面知道自己的无知(第一层),这是脱离无知的第一步。这一步非常重要,但是就好像酒鬼知道酗酒是伤身的、烟鬼知道抽烟是有害的、瘾君子知道毒品是致命的一样,知识层面的理解无法帮你脱离毒瘾。



你需要体验层面的理解。现在,停10秒钟。尝试着去感觉一下这一刻,你全身上下正在发生的生化反应:所有脉搏的跳动,皮肤的收缩张弛,肾上腺素的分泌......你之所以很少意识到你对身体感知的“瘾“,是因为你缺乏对这些及其细微的内在生化反应的感知。从出生开始,你一直专注在外界事物上,几乎从来没有锻炼过对于内在感知的觉知力。


于是,2500年前有个很聪明很聪明的人,就创造了一种帮助人脱离毒瘾的冥想方法。


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锻炼对于身体上下内在感知的觉知(Awareness)。


大部分人的情况,打个形象地比方,就好像在臭鸡蛋里加了鸦片,但是你根本察觉不到里面的鸦片。结果就是你不断地吃臭鸡蛋,还吃上了瘾,自己还非常的痛苦,想:“这么难吃的臭鸡蛋,为什么我却。根。本。停。不。下。来?!” 当连自己对什么上瘾都察觉不了的时候,就只有纠结于臭鸡蛋的份了。上帝视角就是:“愚蠢的人类啊,你们连自己在贪求和厌恶的是什么都察觉不到,察觉不到啊~“



再举个例子。你的眼皮底下的鼻尖下方有一根巨大的动脉,它现在正在不断地跳动,但是你完全感知不到。所以更不用说全身上下所有正在发生的各种用语言无法描述的感知了。


正常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感知,只是能看到身体的外在表象、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地一些大型器官,然后就没了。所以要戒毒,这是要锻炼的第一件事。


在冥想中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锻炼对于身体上下内在感知的平等(Equanimity)。


也就是说,当你察觉到了身体内在的感知以后,只是静静地去观察他。遇到了愉悦的感知,不企盼它会持续;遇到了不愉悦的感知,也不企盼它会消失。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称赞创造这种冥想方法的智者的智慧。



让一个人对他所深爱的人、所追求的名利、或者难忘的过去保持平等心,是非常难的。让一个人对负面情绪保持平等心也非常难,因为往往我们察觉到它以后,负面情绪已经强大的足够控制我们了。


但是对于身体内在的感知保持平等心相对容易一些——无论是发冷的、发热的、麻木的、刺痛的、脉动的、振动的、跳动的、受压迫的、拉紧的、或者是任何语言无法描述的感知。


而他又能够发现,这个相对容易保持平等心的“感知”,是我们“贪求”和“厌恶”的真正对象。


所以感知会永远先于“贪求”和“厌恶”出现,而“贪求“和”厌恶“又永远先于负面情绪。只要能够对感知保持平等心,我们就有机会将强大的负面情绪扼杀于摇篮中。



而冥想就是锻炼「对感知的平等心」的训练场。


在日常中,你可能会一不小心就受到这些感知的影响;但是在冥想的环境下,你的注意力更集中,你就好像在健身房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对于各种愉快和不愉快的感知的“觉知力”和“平等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冥想不是为了追求很舒适、很平和、很爽的感觉。因为这样的冥想表面上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根本上又变成了在贪求愉悦的感知。如果下次冥想不愉悦,心里就很容易产生厌恶,又等于在自己心上划下一道口子。


当你锻炼了“觉知力“和”平等心“以后,就有了活在当下的基础。



05.如何活在当下?


我们都知道“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因为能让我们产生痛苦的只有两种事情:过去的事情和未来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心一直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飘忽不定,却从来不喜欢待在这一刻。在冥想中你就会发现,这就是心的习性。


所以如何才能做到活在当下?


这个时候,抱着平等心观察身体内的感知就非常的重要——因为观察“感知”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活在当下。


人是无法“感知”过去的,最多只能“回忆”过去,而回忆必然是偏离真实的,带有自己的主观渲染的幻象;人也无法“感知”不存在的未来;人唯一能够真实感知的,就是当下。其余都是幻象。所以当你开始平等地观察感知时,你就开始活在当下了。



你可能会问,“观察”和“麻木”的区别是什么呢?


比如,你可以尝试着细细咀嚼和享受以前从来不吃的食物(生姜、香菜等等)。专注于这一刻的感知,而不是担心它们可能会带来持续不断的奇怪味觉。不是一直想着还没吃的下一口,或者过去的那一口,而是好好品味当下的这一口,带着平等心享受其中的美妙。这就是“观察”和“麻木”的区别。


因此,回到开头的例子,戒毒并不是说要戒除爱情;相反的,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珍惜当下这一刻的爱情。



06.然后呢?


看完以上逻辑推导,至少下次你见到美女、帅哥、物质诱惑时,你已经知道你不是在喜欢这些物质的外形和轮廓,你不过是在贪求身体内在的感知。


你也已经知道,为什么吃着臭鸡蛋,却根本停不下来。


把注意力从臭鸡蛋上移开,你就能看到本质。



当你决定开始观察内在的感知,你就会发现,身体内所有的感知只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它们的升起就是为了最终的消失。


你对于这个美女、帅哥、物质诱惑的感知都会消失,对于下一个美女、帅哥、物质诱惑的感知又会升起。观察当下这一刻内在的感知是可以的,但执着于骤生骤灭、无常住之时的东西,就注定了一轮一轮的痛苦。


要摆脱这些“贪求”和“厌恶”带来的阻碍,就只能靠自己身体力行的锻炼和提高。很多书本和鸡汤会讲“不要执着”和“要学会放下”的理论,但却给不出真正可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现在你已经了解了大致的方法,一种非常纯净的冥想方法。更详细的操作手册在明天的文章中可以找到。钥匙已经在你自己手里了。


欲望的根本对象都是内在的感知。

内在的感知骤生骤灭、无常住之时。


所以,察觉身体内在的感知,锻炼平等心。找到自己人生的平衡点。珍惜当下。远离扁扁车。



噢,对了。创造这个冥想方法的智者,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不鼓励宗派之分的印度人。他的名字叫做悉达多·乔达摩。你现在可能更多的听说过他的另一个称呼:释迦牟尼


如果你很困惑,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大般若宗书院,期待后天的文章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