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具备觉察的能力吗?

2017-06-05 大般若宗书院

前段时间有朋友在微信上跟我说“这几天不知道怎么了,工作一点不顺利,家里面也是矛盾重重,好想出家当和尚,这样就没什么烦心事了。”


我马上回复他:“你这样出家了也是一样,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是表面上发生了一点小变化。我建议你抄抄《心经》,觉察一下你此时所有的念头。”


回答完这句话后,我又转念一想,他,知道怎么有效地觉察吗?


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觉察的文章。


来源|大象国学图书馆

责编|慧远


“觉察”,这个词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我们经常会在有意无意间便听到,或者看到这个词,然而很多时候,大部分人,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字面并不难理解的词而已。


可是它真的只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词而已吗?不,我想不是的……


我一直觉得,它应该是一种能力。


是的,“觉察”,是一种能力。



我们在学习了很多年的佛法后,依然烦恼重重,其实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具备觉察的能力,因为如果你没有时刻保持觉察的能力,你就谈不上如何调伏自我,于是也就只能一直活在意识的虚妄世界里……


不管你如何学习,诵习多少经典,而佛法终究还是需要在生活中修证的,而修证的过程,我们必然要先让纷乱的妄想安住,与自我的执着做调伏,而这一切的开始,便是觉察的开始,觉察纷乱妄念的虚妄,觉察情绪的上蹿下跳,保持觉察的敏锐,是修行初始需要训练的功夫。



这时候有人会问“保持觉察?这样一种想法不是执着吗?”一切皆是虚妄的,连自我都是空的,还去保持执着干什么?


是的,这确实可以如此理解。只是在我们还没到达无二无别的实相之前,我们还是需要一个梯子的,我们需要借助这个梯子上得楼去,然后才能放下这个梯子,所以,修行的开始,我们必须培养觉察的能力……


《金刚经》中有一句:”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这一段非常重要,佛吩咐弟子们,“以是义故”,由这个平常交给你们的道理,“汝等比丘”,你们这些出家跟我的一千二百人,“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我的说法像过河的船一样。筏就是木头捆起来过河用的木排,你既然过了河就上岸嘛!过了河还要把船背起来走吗?


我们说的觉察就如同这里面说的过河的船一般,我们执着与觉察是为了能渡过河,这样才能到达下一个修行的境界。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觉察这件事,并不陌生,因为很多人都有过差不多的关于“觉察”的经验,然后都是差不多的问题:“我发现昂我定下来的时候妄相、念头非常多,抄经读经的时候,刚开始还好,但是过一会他就跑向四方了,我怎么才能专注?”


所以,或多或少,我们都有过一点觉察的经验,只是觉察的能力太小,所以很容易就被妄念忽悠走,然后突然觉察到它在四处游走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抱怨:“哎,我咋又跑了……”,当我们在抱怨在懊悔的时候却不知道这本身也是妄念生起……



妄念的力量,当然是强大的,它都天马行空了多少劫了,怎么可能会让你那么容易就调伏住呢?


所以,修行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众生轮回了……


所以,我们需要坚强的毅力,来培养我们觉察的能力,我们需要跟妄念在一个时间段做拉拔,它会不断的跑,而我们要做的,则是不断的拉回来,然后安住于当下,安住于眼前的经书,安住于你的情绪,你的呼吸……



我们必须要有很大的耐心,不断的做着这件事,要让觉察成为习惯,让觉察额力量远大于妄想。如此,当妄念升起的时候,觉察顺其自然地到来。做到觉察。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使得觉察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变成一种自然……


当我们能够保持觉察时,那么我们也就开始了内观的修行,,佛法是往内而观,而不是往外寻求答案,所以觉察的开始,我们会慢慢的发现,这个“我”真的是很有趣,我们会很奇怪,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这些欲望,这些执着的生起?



我们只知道有情绪,有欲望,有执着,可却不知道这是如何有的,又是如何生起的,所以觉察的过程,犹如看一场“自我”导演的电影,我们从这场“电影”中,认识自我,认识实相,看着他在虚妄当中抓取,放下,看破……


所以,觉察是一种能力,而我们,需要这样的能力……




【慧远闲谈】


觉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那我们怎么样去培养这种能力呢?看几本相关的书?或者听几堂法师的讲座?我想这时候你还在向外求,培养这种能力只能靠自己。我建议每天给自己一段与自己相处的时间,这段时间内你可以打坐可以诵经或者抄写《心经》,抄写《心经》将念头关注在笔尖上,觉察在整个过程中的念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没有开始抄写《心经》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我们一起抄经,不过记住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心经》上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