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什么?
主播:judith,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出品
作者: 姚瑶 (富书部专栏作者),本文原创独家首发,转载请联系助理(微信huanghuangmiao)授权,侵权必究
01
这几日,湖南的“前神童”魏永康又成为媒体讨论的对象。说他“神童”,因为他2岁能识千余字,4岁学完初中课程,13岁考上大学,在应试这条路上,骁勇善战,所向披靡;说他“前神童”,因为这些都是long long ago的事了,如今在生活这条路上,他早已受尽苦难,尝遍冷暖。
有些文章把他比成宋代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仔细一想,这两人其实不同。魏永康实在比仲永让人辛酸。
仲永之所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因为他有一个逗逼老爸,自从发现得了这么个神童儿子后,大概预感到一辈子有了指望,于是一口气交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带儿子去看看”的辞职报告,到处赶场秀才艺赚点通告费,由于没有跟上形势,进一步深造,那点薄薄的才艺一下子秀完了。
成年后横竖便是一个普通人算数。可是成为一个普通人不算是一件多么悲伤的事啊,普通人喂喂马,劈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不也照样春暖花开么?
魏永康同学可没那么幸运,他被退学不说,母亲还咬牙切齿地让他去死。全世界都嘲笑他,童年少年的辉煌,此时也都变成使他更加可笑可怜的谈资。
求不了学就要去死么?不继续做天才就要去死么?本来也不是,问题是被母亲一路陪读,喂饭喂到高中,搞不清楚春夏秋冬分别要穿什么厚度衣物的魏永康,此时根本做不成普通人了,比起智商,他的生存能力实在太低了。
这个比仲永更伤的故事里面隐含着一个被很多父母忽视的问题:对儿童的自理能力的教育和养成问题。它有时候比智商和情商教育都显得迫切;有时候,它被忽视太久,便把看上去高贵的二位一起拉下水。
我学护理出身。护理科学有一部分在阐述生命教育的概念。美国著名的护理理论家奥瑞姆博士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教育理论,叫自理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奥瑞姆把个体的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自我护理,自我照顾的能力)与个体能否正常的生活,进而获得健康和幸福密切联系起来。
实际上,有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美国曾在两家条件相仿的养老院对老人的生存方式做过对照实验:实验中,在其他条件没有差异的情况下,一组老人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简单的日常家务无需动手,一切有人代劳;另一组老人必须自己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劳动。
数年后,研究人员对两组老人进行对比,发现后者,即鼓励其保持自理能力的老人无论在生存率,健康状况,还是自我认同和对幸福的感知都远远好过前者。
02
一个人的自理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家庭系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去年网络上有一个传播甚广的片子,主角也是——别人家的孩子。话说这孩子只有一岁半。
视频展示的是孩子起床后,不哭不闹,给自己换尿不湿,爬下床,拉开抽屉给自己找出穿搭的衣服,去浴室放水泡澡,挤牙膏洗漱,换好衣服,爬下楼梯,打开门去自家邮筒取出当天的儿童报纸,然后爬上儿童椅,给自己准备早餐:倒牛奶,泡麦片,还不忘记喂狗狗……
是的是的,你没有看错,他只有一岁半,一岁半。一岁半的孩子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家庭系统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这个孩子需要拥有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关系,没有安全感的孩子醒来第一件事一般是哭闹一阵,引起注意。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发展自理能力的前提。
过分焦虑,不停担忧的父母只能把孩子时刻抱在手里。越有安全感的孩子越容易探索父母以外的世界,从而发展能力。在魏永康的新闻事件里,不多的信息便可分析出魏永康并没有获得过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关系。
成年后,他想脱离母亲,上了中科院后非常坚持地拒绝母亲陪读,可是已离开母亲,又会不知所措,无从生活。最终只能退学。
此外,家庭系统中的成员需要具备科学的指导理念。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和儿童自理能力相关的研究。
结论是: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家务劳动与自理能力的几项关键要素如动作技能,自我认知状况和责任感的发展密不可分。早教专家列过一张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照图。
年龄 | 中国孩子 | 美国孩子 |
9个月-24个月 | 认字 | 自己穿衣 |
2岁-3岁 | 各种才艺 | 浇花+ |
4-5岁 | 继续各种才艺 | 铺床+ |
5-6岁 | 还是各种才艺 | 收拾房间+ |
6-7岁 | 才艺+作业 | 洗碗+ |
7-12岁 | 才艺+作业+考试 | 做饭,洗车+ |
13岁以上 | 作业+考试 | 换灯泡+ |
从这张略有夸张,并无过分的表单看出,哈佛大学的此项研究结论有待被更广大的中国父母认同。
03
在家庭系统中,设置良好的环境在促进个体的自理能力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开头讲到的视频中,一岁半的孩子为什么能自己找到衣服,因为存放衣服的柜子很矮,矮到可以让1岁半的孩子够到,为什么他能凭自己的力量打开抽屉。
因为制作抽屉的材质一定是轻型的,轻到可以让一岁半的孩子拿捏好,为什么他能到邮筒取出自己的小书,因为这个家专门为孩子定制了符合他的身高,手长的小邮筒……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家庭系统中的陪伴者须不断鼓励他,指导他,帮助他,并且给予他不断尝试,不断练习,直到成功的机会。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我印象深刻。
宝宝爬上椅子试图将大型垃圾桶打开,把手上的垃圾丢进去。可是垃圾桶的盖子真的比较重一点,他失败了一次,两次,三次,但是他的从容镇定和坚持让我折服,最后他成功地把垃圾丢了进去。Wow!我都忍不住快乐地唱起歌来。
中国著名的大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八十多年前就一条一条仔细分析过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称赞,喜欢成功。
想想看这个孩子若不是平时受到过父母无数次不厌其烦的鼓励和称赞,无数次有求必应的帮助和指导,无数次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他怎么可能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呢。
04
我自己的体会是孩子从小受到打击,挫折,怨念,嫌弃的那部分能力便会受到消极的暗示,削弱下去。我从做小学生起便不敢提问,因为小时候认真问过大人一个问题:中国大还是外国大?受到了大人冷静的嘲笑,我连他们笑什么都不太搞得清楚,但那嘲笑的氛围刻骨铭心的长在我的记忆里,深深干扰我勇敢做自己。
有一些技巧被证明可以有效促进自理能力的进步。
我用普雷马克原理教会孩子扣扣子和整理玩具。
普雷马克原理源于心理学家普雷马克的一个实验。实验中,他让孩子们从玩弹球游戏机和吃糖果中选择其一。
一些孩子选了前者,另一些孩子选了后者。在后续的实验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喜欢吃糖果(频率较高的活动)的孩子,将糖果作为强化物,便可增加其玩弹球游戏机(频率较低的活动)的频率;相反,对喜欢玩弹球游戏机的孩子,若以弹球游戏机作为强化物,便可提高其吃糖果的兴趣。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用孩子比较喜欢的活动强化相对不太喜欢的活动。这个方法用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常常有效。我的孩子三四岁时,因为不会扣扣子和解扣子,总是要求我不要把他的外套扣子扣上,省得在幼儿园睡午觉时因为解不开扣子而烦恼,再冷的天也坚持。我决定想个办法来应对。
什么办法好呢,每个孩子都是《大卫不可以》里面那个可爱又任性的大卫,让他做的事偏偏不爱做,禁止他做的呢,一定要想办法试一试。
所以我千万不能表现出很热衷于他学会扣扣子这件事。一定要轻描淡写,一定要漫不经心。我想到了普雷马克原理。
元元小朋友平日最喜欢听我讲故事。每次他提出:妈妈,给我讲故事吧!我就说:好啊!那我们先练习下扣扣子吧,一颗就行了。他一开始不肯就范,吵着要讲故事。
我不和他说教,只坚持先扣扣子再听故事。他一看形势急转直下,只好放弃执拗,一个人躲到角落吭哧吭哧学扣扣子。第二天,又到听故事时间。我继续我的“普雷马克”:我们今天继续练习扣扣子,两颗就够了……
一个礼拜后,我们彼此不生气不费力气地达成目标。尝到甜头后,每次听故事前,我会把扣扣子换成把玩具放进收纳箱,把绘本归位到书架,如法炮制。养成了不少我期待的习惯。
这个原理在应用时需要注意顺序不能倒过来,低频事件(扣扣子)一定要放在高频事件(听故事)之前,否则事倍功半。同时一定要足够了解孩子,拿捏好他最喜欢的事和他不太喜欢的事。
05
还有一个技巧叫“刻度化评分法”。我用它帮助孩子独立睡眠。
刻度化评分法我们在临床上用于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具体的做法是告知疼痛患者现在假设我们有一根尺子,可以测量出你的疼痛程度,用于了解病情和指导用药。
尺子的最前端是零分表示你没有疼痛的状况,尺子的末端是10分,表示你所能想象的最剧烈的疼痛,中间从1到9,越靠近10,疼痛越厉害,越靠近零,疼痛越轻,你现在是什么情况,请用一个数字告诉我。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把原本难以测量的主观感觉数字化,并且便于比较疼痛的变化情况。我之所以详细描述这种方法,是便于大家理解它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上的应用。
孩子5-6岁时,我们要开始培养孩子独立睡眠的能力。一开始总是会遇到困难。我想到了刻度化评分的方法,先测量下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抗拒程度。根据孩子对数字的敏感程度,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数字评分法,如下图所示。
先简单解释一下。“我们长大了,要开始练习一个人睡觉了,就像长大了要练习骑自行车,练习画画是一样的。那我们先做个游戏,好么?”
我把准备好的尺子图(彩色的更好哦)拿出来,把小人揽在怀里,抓住胖胖短短的手指,对还在迷惑中的元元说:“零呢,表示你非常非常不愿意一个人睡觉,10呢,表示你非常非常乐意一个人睡觉,中间从1-9,越靠近10,表示你越不喜欢一个人睡,越靠近0,表示你越不害怕一个人睡,你是一个勇敢的小朋友,你的选择会是什么呢?”
耐心地解释完,耐心地等待答案。小朋友想了想说,我选5。我一听有点戏,就说:“嗯,那你愿意提高一点点么,像飞船一样,“啾”飞上天,“啾”一下飞得更高,到6或者7,可以么?”“好的。”他爽快地答应了,显然有点不明白从5到6或7是什么意思?
不过这个没关系,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想说后面的话:“那我们要从5飞到6或者7,可以想什么办法呢?”“把台灯打开好么?”“好的。”“我想要灯一直开着。”“同意。”“让小灰灰,小马,小狮子(都是从小陪伴他的毛绒玩具)和我一起睡好么?”“没问题。”就这样,小小的孩子帮助自己解决了第一次一个人睡觉的大问题。
刻度化评分的好处是帮助父母评估孩子的意愿,情绪状态这些像疼痛一样主观的感受,进一步选择应对的方式。而且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想出他喜欢的方法。
因为在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给他自由选择的机会很重要,让他感到自己受到尊重,没有被迫的感觉很重要。
第二种方式用在对于数字尚不敏感的小孩子。把上述数字尺子图换成下面的笑脸图来询问孩子的真实感受就可以了。
如果可以借由魏同学的故事提醒天下父母,提醒社会,有一种能力比我们熟知的智商,情商教育更加迫切地关系到孩子未来的生活,健康和幸福,那也算喜剧一桩了!
作者简介:姚瑶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本职为浙江省某高校护理老师。人生的抱负无他,唯有善待生命和善待文字而已!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旗下原创品牌:90后爸爸妈妈的教育内参(shenduwenhua),专注0-8岁亲子阅读、育儿经验、亲子旅游和童书推荐。微博@爸妈内参,头条号@爸妈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