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炫娃就是"坑娃" | 爸妈内参
主播:宇夕,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出品
作者: 宜默 (富书部专栏作者),本文原创独家首发,转载请联系助理(微信huanghuangmiao)授权,侵权必究
1过度的炫娃模式只会让人反感
A:"我家小孩才六个多月,可喜欢抓东西了,什么玩具都会抓,超级厉害的。"
B:"这个阶段的小孩都这样,正常的。"
A:"不是的,他抓得可带劲了,手劲特大,听说越早学会抓各种物品的小孩越聪明呢。"
C:"我家宝宝最近可喜欢扔物品了,而且专挑贵重的东西扔,我都佩服她的眼光呢。"
D:"孩子在幼儿阶段对很多事物都会比较好奇,抓物品、扔物品也是他熟悉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很正常,每个小孩都会经历这个过程。"
C:"不是的,你不知道,我家宝贝特别懂得分辨好坏,上次她想扔手机,一定要拿我的6S扔才罢休,给她一个老年机,不肯要,还哭了,一定要扔贵的手机才破涕为笑,超级奇怪的。"
这样的对话桥段,是不是感觉很熟悉?
许多父母包括祖父母辈,一旦有了自家宝贝后,总是会将宝贝的鸡毛蒜皮当作发现新大陆一般,表现得异常惊奇,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家宝贝的奇特之处,赞同她家孩子的超常能力,一厢情愿地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孩子聪明、厉害。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最心爱的心肝宝贝,特别是初次为人父母,被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的瞬间所惊叹和感动,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而且看着一个从出生柔软的小身体慢慢长大,变得强壮、变得聪明,逐渐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本事,确实是件值得父母振奋的事情。
所以,适度的夸赞都是正常的行为,难掩的兴奋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如果将孩子每一个脚步的成长与变化都看作你眼中的"奇特之处",甚至过度炫夸自己家孩子的过人本事,那就变成了一种令人反感的行为。
就如上对话而言,其实孩子学习抓握物品和扔物件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并不是所谓的聪明表现,而至于那个不要老年手机,专挑6S扔的孩子,无非是因为那个贵重手机的手机壳和装饰链子更能吸引他的眼球而已,能将小屁孩的简单思维化作大人眼中的逻辑,只能说,奇异的不是孩子,而是有着奇异思维的父母。
2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亮点,无需多比较
儿子小宝与亲戚家的小宣年纪相仿,小宣略大半年,但是两个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小宝属于慢热型,在熟人面前比较活跃,但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时,会在前期显得比较含蓄而内向,熟悉之后再慢慢活跃。
原本就性格使然,实属正常。可偏偏遇上了小宣,小萱遗传了她家人胆子大、较活泼、口齿伶俐的基因,早早地便懂得在人前展现语言上的本事,小姑娘长得也可爱,所以经常得到一些邻居的赞美。
正因如此,她家奶奶便多次当面说小宝太怕生,不如小宣厉害,还经常告诉小宝奶奶应该如何教育小宝,改变小宝。
小宝他奶奶虽然当面不说什么,但是心里也不高兴,我知道情况后,告诉小宝奶奶:"小宣奶奶看到的只是她孙女的闪亮点,你失落的却是你孙子的薄弱处,这是不公平的比较,你应该看到你孙子的闪光处。"
婆婆一开始还不是很赞同,但是没过多久,便渐渐释然了。
因为她发现,由于我和爱人的身高不错,小宝比年长半岁的小宣还要高出小半个头;我们外出游玩,某处游乐场的管理员阿姨夸奖小宝会叫人懂礼貌,长的也帅;一年后,比小宝提前入幼儿园的小宣读了半年幼儿园,却还无法单独快速分辨出被打乱的1-20之间的数字,但是小宝还没上幼儿园时,就已经跟着墙上的有声数字挂画自学而学会了这些。
可我和家人只会在心里高兴于小宝的这些成长,并不会如小宣奶奶那般,以为手握筹码,便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夸奖自己孩子,或是看轻别人的小孩。
我们同样会赞美自己的孩子,以帮助其更加自信和有力量,但是不会教导他将自信变成自负和骄傲,进而扰乱孩子善良而纯真的天性。
我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的天使,不管她/他是展现多大的智商优势,还是平凡无华的简单生存,作为父母,作为家人,都不应该一味炫耀或是热衷于比较,那样是对孩子不尊重且极度不公平的行为。
3你所炫耀的孩子优势,其实是你自己内心所欠缺的曾经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很熟悉的一句激励语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貌似现在也不过时,因为某台还有一档以这句话为口号的栏目。我只记得,读小学和初中时,很喜欢把这句话写进作文里,那时候总是天真的以为,这是超级富有哲理的座右铭,是多么振奋人心的鼓励语。
孩子总是纯真的相信一切美好,相信一切童话。
可是长大后的我们,会发现,其实这句话并非绝对的正确,金子是会发光,但前提是你的实质得是金子才行。
事实上,芸芸众生,经历一番成长后,除了金子,有可能变成比金子更珍贵的钻石,也有可能发现自己更适合银铜铁等金属的本质,甚至有些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只是废铜烂铁而已。
我们都曾是梦想主义者,但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我们会渐渐向务实主义者靠近,我们可以在心里依旧怀抱梦想,甚至空想,但是生活中,应该存在理性,最起码得有自知之明。
所以,尽管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心里和眼中,是何等与众不同而闪耀人群,又是何等可爱珍贵至绝世无双。
但是在自我骄傲和鼓励孩子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实我们的孩子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孩,他的每一个举动虽然在父母眼中是如何让我们感到兴奋与激动,但是他所呈现的很多行为实质上只是万千小孩的普遍举动,不能过分夸大到添油加醋地走到人群中炫耀,或是整天拍照在朋友圈晒得天昏地暗(从安全和隐私角度考虑,也是极不明智的举措)
有些人往往就是越缺少什么,就越是在意什么,并会在一旦获取软肋处的一丝丝成就后,便开始狂晒成果,以填补内心的空缺和自卑感。
也就是说,你的过度炫耀,其实是为了满足于你自身的不足和空虚,以至于将孩子原本纯真、简单、正常的举动,或是有一点点孩子的优点,权当作你扭转自卑的筹码,简单而言,就是真正的"坑娃"。
只有奇物才会有那么多让人真正感到奇怪的举动,而孩子不是,你的行为才是妖魔化的代名词。
4每个家长都曾是小孩,只是为人父母后渐渐忘记了
我们也都曾经是小孩,我们也曾十分抵触家长口中说着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或是你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被父母骄傲表扬再添油加醋地把你吹捧,让你更添压力,甚至被同学和邻居所排挤,亦或是只是平凡如尘埃,一切都仅仅是顺其自然,默默无闻成长直至步入社会,当然肯定还有许多其他版本的成长经历。
这就是我们的成长,即使我们内心再不愿承认,但也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金子",并不是每个曾经也是孩子的我们长大后都变得出类拔萃,无可比拟。
小时候一起穿开裆裤的发小,或是曾经的同学,有比你优秀不知道多少倍的牛人:出国深造的海归,白手起家的老板,三十而立便已成为单位中层以上的体质干部等;也有比你辛苦的人群:工厂里起早摸黑按件计工资的小蓝领,上有老下有小肩负家庭经济主要来源,月月出差跑业务的公司员工等。
虽然曾经都是在"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等话语激励之下的我们,却在长大后各有各的人生与命运,虽无法一时道清这其中各自的幸福到底有几许,或是鸽子的酸楚到底有多少,但终究我们都成了不一样的人群。
所以,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曾经一样的纯真小娃,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懂得:我的孩子是很好,是值得我用一生去疼爱,去赞美,但是他也只是中国几亿小孩中的普通一个,或许有一天他会创造出惊人的成就,也有可能一生只是默默无闻。
是的,我们的孩子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孩子,你需要做的只是用你的爱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应该附加你的欲望和虚荣将他们当做"筹码"去炫耀,更没有那么多你眼中奇异惊讶的行为值得他人来赞同。
5不要让后悔的眼泪出现在二十年后
我始终认为,孩子之间不需要比较,如果孩子实在优秀,岁月会验证,他以后的成就会证明,无需家长过度炫耀。
如果孩子很普通,也没必要将你的意志强加于他,一味逼迫于他,倘若如此,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因为被家长寄予过多希望,紧绷着弦如履薄冰行走在人生路上的孩子,是会有一部分最终出头,创出一片天,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因为过着不是自己意志的人生,或是不堪忍受重压而做出消极行为,酿成家庭悲剧。
还记得电影《少年班》里那个被母亲当作天才培养的孩子吗?因为通过母亲考试泄题、强行辅导等方式培养而混入天才班,最终还是离开了那个班级。他多想在电话里告诉母亲自己的真实想法,可是他能想象母亲抓狂的脸,连梦里都是母亲严厉的批评,而后满头大汗地被惊醒。
我想每一个母亲都不想成为那样让孩子害怕的人。
记得《恶棍天使》里孙俪饰演的那个被母亲寄托厚望的女博士主角吗?她的前二十几年都为了满足母亲的"骄傲梦想"而活,过着不属于自己的生活。
最终在异乡一个小雨的日子,想通了人生,鼓起勇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母亲从一开始的抗拒和抵触,终于在女儿迟来的爱的告白里,哭得痛不欲生。
我想她哭的不仅仅是女儿那一句"妈妈,我爱你"的感动,也或许是对女儿这些年高压控制规划的忏悔。
孩子不是我们手中的玩物,所以不应该随意掌控。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有着自我思想的个体,是应该值得被尊重的独立之人。
作为家长,千万别陷入短暂的控制享受里无法自拔,否则最终留给自己的,搞不好就变成了悔不当初的教训眼泪,着实不划算。
6合适的路需要孩子自己喜欢,而不是你的爱好和奢望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好吧,我承认我的孩子很普通,没有想象中那么帅、那么美、那么聪明、那么不可一世。那难道我就任由他自由发展,不加干涉了?那么多人都上着各种辅导班,学着各种技能,倘若我的孩子整天玩玩乐乐,那不是变得更加平庸。
当然不是你说的这样,聪明的父母,应该懂得用心观察,发现孩子的实质成分。我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要像你当初相信你的孩子都是天使一样那般笃定。
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孩子的优势,或是弥补孩子的弱项,让他更优秀,更快乐,更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活地更加自信、自在才是王道。
(1)了解他的性格。
父母的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七分天注定的性格也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是非成败。
你得承认,性格使然,很多东西,无法一时改变,倘若孩子的性格不好,那么百分之五十的原因在于作为父母的你们自己。
如果孩子天性好动,是凡事积极主动的乐天派,那么恭喜你,孩子的性格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为他的快乐加注了动力。
你应该从细微入手,教导他适当安静、注意细节,懂得关心周围的他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更能成为一位受人尊重的热心人士。
如果你的孩子天性安静,那么你应该做的,是慢慢引导他接受周围人的生存方式,并积极利用他安静懂得观察,做事富有耐心的优势,多学习他感兴趣的事物,以提高他的自信,这样的孩子,以后也会因为耐心和有特长,成为一个可用之才。
不管孩子是速热还是慢热型,在他的长处和短处间,懂得调剂,懂得尊重和理解,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你的正确引导,也是他人生智慧的另一种开启。
(2)挖掘他的爱好。
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他小小的内心有他自己大大的思想。作为家长,不能因为他人小而忽略他的大内心,而是应该加以尊重和挖掘,才能事半功倍。
我家孩子小宝,性格温和,胆子也不大,属于慢热型,虽然不如有些小孩那般能说会道,但是我发现他很喜欢唱歌和看书,一周岁多的时候就很喜欢听歌,对流行歌曲和儿歌都很喜欢;两周岁多的时候,拿着一本画册可以看好久,一遍一遍翻阅,认真的很。
我就专门下载了很多适合孩子听的歌曲,有儿歌也有流行乐,果然,虽然当时还口齿不清的他,居然能跟着旋律漫漫哼出来,还不跑调,这让五音不全的我佩服至极(孩子的爸爸和爷爷都是很喜欢听歌的人,遗传的基因真的很强大)
之后我又买了很多绘画本和儿童书籍,以及有声点读笔、点读书本和挂画,果然他也很喜欢,有时候,我在打扫卫生,他一个人坐在床上,就能拿着点读笔点着那些读本看一个多小时,等我打扫完毕,他还看着津津有味。
两周岁多的时候,他自学会了一些数字、几句简单的古诗,并且认识书本上的各类动物和生活用品(原谅我懒,他是自学的,哈哈),我们不是天才儿童,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孩,能够做到这些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3)尊重他的选择。
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别看他还没学会说话,他的眼神和动作都已经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他的真意想法;别看他懂得不多,但是谁好谁坏,喜欢谁、讨厌谁,他心里有自己衡量好坏的秤砣。
有一次,小宝经过小宣奶奶家门口,下意识绕道走开,我很奇怪他的这个小小举动,问他:"我们去小宣奶奶家玩一下好吗?"三周岁多一点的孩子指着她家房子说:"不喜欢,不要去。"
我才知道原来小宝也不喜欢一直说话大声,经常喜欢拿孩子作比较的这位奶奶,或许这位奶奶在他的心里已经树立起不讨人喜欢的形象。
因为她对孩子不尊重,于是也换来孩子对她的不喜爱,孩子的内心,就是这么公平而真实。
我轻声告诉他:"我们是小小男子汉,不能小心眼,你想想小宣奶奶的优点,比如会拿玩具给你玩啊,会讲故事啊,也是个有优点的奶奶,对不对?你可以不喜欢她,但是她是老人,我们应该尊重她,是不是?你觉得妈妈说的对吗?"
他歪着小脑袋,很认真地想了想,笑了,或许是因为心里赞同了我的想法。我一般不会强求孩子接受我的喜好,会尊重他自己的想法,但是孩子毕竟还小,他的行为明显有偏差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公平的位置,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引导和疏通,切记不能随意掌控,否则即使得到你想要的结果,那也只是屈服,而不是真正的接受。
我们的童年已远,但是下一辈的童年,却在我们的手中,请好好珍惜和爱护!怀着假如我们重走一回童年的心,做当初自己最渴望的父母,给予孩子当初我们最想要的爱和感情。
作者简介:宜默,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80后妈妈,爱好文字,一直在文字这条不归路上摸索前进,喜欢阳光和一切正能量的人和事,愿我的文字能带给你豁然开朗的心情。简书@宜默,知乎@宜默,微博@宜默微言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旗下原创品牌:90后爸爸妈妈的教育内参(shenduwenhua),专注0-8岁亲子阅读、育儿经验、亲子旅游和童书推荐。微博@爸妈内参,头条号@爸妈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