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掉孩子的各种“磨蹭拖延”,行动起来 | 爸妈内参

2016-05-03 点此訂閱👉 爸妈内参

主播:小麦子,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出品


作者: judith(富书部专栏作者),本文原创独家首发,转载请联系助理(微信huanghuangmiao)授权,侵权必究


“你没长耳朵吗?叫了你多少遍,你还不听。”

“你怎么还没穿衣服呢?我十分钟前就告诉你要准备了!”

“你到底打不打算写作业,再打游戏,我就把它们都删除!”

 

面对你的要求或者马上就要迟到的时间,孩子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这是让很多妈妈苦恼和起火的事情。怎样让孩子能配合你的安排,或者主动按照时间表执行,这是一个同样需要技巧的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拖延”?


检查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问题


曾经有一段时间,初为人母的我非常紧张、焦虑,对孩子爸爸也有诸多的不满情绪,每当孩子爸爸叫我的时候,如果我正在和他怄气,为了避免自己不合时宜地在孩子面前大喊大叫,我常常装作没有听见,沉默不言。

 

没过多久,我就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去接幼儿园小班的宝宝回家,被老师留校谈话了。老师说,经常是喊宝宝的名字,宝宝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叫三四遍还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老师特意和宝宝面对面,叫宝宝的名字,然后要求她马上应答,练习了好几遍,效果也不很好。

 

回家的路上,我意识到是我的问题。我是用特殊的方式,向孩子爸爸表达愤怒不满的情绪。但避免一个问题的同时又造成了另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我只给了她一个不好的示范:爸爸叫妈妈,妈妈可以不应答;爸爸让妈妈做事,妈妈可以不理睬。

 

这个不良的示范,也同样让我自己尝到了苦果。我们在家喊她做事情,有时是她不情愿的,她也是用假装听不见的方式对付我们。

 

言传身教这个古老的话题,在尚未形成习惯的孩子身上特别适用。

 

于是我赶紧调整了自己,但改变宝宝习惯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比调整我自己更加艰难。所以,劝告家长们,不希望宝宝出现的问题,自己也一定要格外注意。

 

检视自己有没有以下情况:说着,马上就来,又拖延了很久;早上,闹表响了,又按下再睡五分钟;在电话或谈话里面,提及自己的某些“拖延”,一直没有完成……

 

爸妈们任何有意或无意的言行,都会不经意间影响孩子,检视自己的行为习惯,是刻不容缓、毫不能懈怠的事情。

 

不能令出必行,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


“天晚了,我们就出去玩半个小时,马上回家”,本来是这样的约定,却被“再玩五分钟”一再拖延,最后多玩了好久,还有一堆附加条件才回家。

 

这样的场景大概家长们都经历过。究其根源,在于第一次和孩子的约定之后,又有了时间的延长和让步。孩子在潜意识中觉得,一再要求就可以放宽要求,于是会希望得到更多的让步。

 

那么此时威胁恐吓呢?也许一两次会有效果,但是孩子的逆反心理会引起更大的哭闹,而且潜意识觉得,上次怎么就可以,这次就坚决不行了呢?这种时候,除非武力解决,让步的大多是家长。

 

而且威胁的结果,是让孩子也学会这个方式。结果更加棘手。

 

家长:“再打游戏不吃饭,就把游戏删了!”

孩子:“哼!你都删了,我就更不吃了!”

 

所以,坚持令出必行,从根源上避免拖延的方法。

 

还有的时候,确实是孩子小,没有准确的时间概念。我们口中的十分钟、半个小时,对孩子来说是没有实际概念的,他们答应的时候,注意力只集中在还可以继续,而不是时间!

 

那么,怎么办呢?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指着钟表上的分针,告诉他们,表针走到哪里,就是时间到了。最好的办法,是买一个厨房用的卡通定时器。孩子对新鲜玩意本就好奇,利用孩子的新鲜感,教他们用定时器设定时间,听到叮铃的响声就意味着停止。以此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几个小技巧,让孩子配合你“动起来”


用简单的、提示性的词语


叫宝宝起床之后,宝宝还是百般不乐意、千般磨蹭,刷牙,穿袜子,穿鞋,拿小书包,每一样都各种不情愿,各种拖延。千般口舌也无用。

 

我出差的日子总是听见奶奶抱怨孩子难弄,早上送幼儿园总是迟到。即使是我自己来送,也经常被她磨蹭得“起大早,赶晚集”,手忙脚乱,几乎迟到。

 

后来,我看了书里的建议,不唠叨、不抱怨,用游戏的方式安排宝宝的进度。


比如,穿好衣服,我拉宝宝到洗手间,我和她一人一把牙刷,一人一个杯子,我说“漱口”,示意她和我一起做;再说“牙膏”各自把牙膏挤上;“开始刷”,一起刷牙。

 

走到门廊,指着我们俩的外套说“一起穿”,然后又一起换鞋子,背各自的书包。在路上,宝宝问我:“妈妈,明天咱们还一起刷牙好吗?”我心里暗自得意,嘴上郑重同意。

 

有一点让孩子期待的事情,哪怕是一个小细节,也能促使孩子自觉自愿地行动起来。

 

后来,宝宝上了小学,早上我又增加了做早点、切水果、装饭盒多个任务,都靠我一个人动手,孩子在那里磨蹭拖后腿,就真的太累人了。因为从小习惯好,起床后听了我的口令,基本都能利索地完成。

 

只是出门前,丢三落四,今天忘记竖笛,明天忘拿水杯,有时一着急穿了拖鞋竟然走到电梯口。有时我数落她几句,总是惹来她更多的不满,两个人互相埋怨,耽误时间。

 

“帽子”我指着桌子上的太阳帽说,她不好意思地一笑,带上帽子跟我走到门口。你看,用短词语提示她忘记的东西,能更快地走出家门。

 

每次我们出门前,都在门口穿衣镜前检视一番:“帽子,红领巾,书包,小饭兜,换球鞋,好,齐了!”后来,她也学着我,自己念叨这些物品,我更省事了。

 

唠叨和埋怨,只是表流露不满情绪,结果经常事与愿违。一些不带感情色彩的短语的提示,孩子在被提醒时,经常更容易接受。但有时使用时,要有一些小技巧,不要让孩子觉得在强制地命令。


一同商讨制定时间表


孩子妈妈的每个晚上和休息日,总是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还不一定每项任务都能完成。例如给孩子洗澡、陪孩子练琴、辅导孩子写作业(当年我家宝宝幼儿园中班就有数学计算的“作业”)。

 

有一天,事情太多,就拿了笔和纸在餐桌前列工作项目。五岁的宝宝好奇地走过来看,我灵机一动,就表示我在列自己的工作表。问宝宝,你想不想把今天明天想做和该做的事情都列出来。宝宝非常高兴。

 

于是,我列她必须做的事情,如洗澡,洗头发(那时她头发很长,洗起来很麻烦又不配合,还臭美不同意剪短发),练琴,练口算等等。她拿一张纸,画出她想干的事情,比如去吃有冰淇淋的自助餐,去公园骑车等等。

 

再后来,我们认真商量了每一件事需要多长时间做完,周末两天每天各做哪些事情,然后我们把时间表用磁铁贴在醒目的位置。那一次,宝宝每做完一件事情,都拿笔郑重地来画一个对勾。就连洗头发,练钢琴,这样平时反复催促也不愿做的事情,都很主动地做。

 

与孩子商议,让孩子认同安排,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看似儿戏的过程,让孩子感受意见被重视,其实激发了孩子从小培养自主能力。


用写便条的方法提醒


可能有我的影响,宝宝对文字特别敏感,很早就开始读大街上的路标,广告牌,我们也鼓励她这样,于是认字比同龄的孩子早一些。

 

有一段时间,她总是玩过之后,把娃娃放在地上。我多次提醒也没有用。有一天,我用她的手工纸剪了一个心的形状,写上“地上凉,我想睡在沙发上”,然后把卡片别在熊的胸前。

 

我假装做别的事情,观察宝宝的反应。宝宝刚要喊我,又停住了,盯着卡片看了半天。没说话,若无其事地把熊抱到沙发上,去干别的事情了。

 

那个卡片一直别在熊身上好久,甚至我听见她,煞有介事地念给闺蜜女儿――一个小她一岁的妹妹听。好像读懂卡片的话,在宝宝看来,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及时反馈与赞赏


我们大人,写了文章发在简书里,还希望看到点赞呢。何况是孩子,只要求,不反馈;只能做好,没有赞赏,孩子的成就感哪里来?自信心怎么培养?

 

但如何正确的表扬,又是另一个话题了。记住,赞扬孩子的具体行为表现,而不是笼统地说“好”“聪明”“棒”这里的词语,才是赞赏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然,每个方法的适用都要因情境而定,因宝宝性格而定,因不同的成长阶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有时,还要各个方法综合权衡使用。


千万注意选择方法的时候,不要让宝宝觉得你侮辱了她的智商,把糊弄小孩子的办法用在了他(她)身上,效果会适得其反的哦!

 

以上是我几年前从书中读到的方法,以及在带宝宝的实践中运用的感受,写出来,给各位宝爸宝妈参考和提醒。



非常建议各位爸妈读一读这一本书。书里特别用漫画的形式,模拟了生活场景,读起来不枯燥,举一反三,是一部经典的教育书籍。


作者简介:judith,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70后尾巴,教书匠一枚,兼任逗比妈妈,相信“匠”的含义就是一辈子的热爱和坚守。简书@教书匠judith,微博@教书匠judith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旗下原创品牌:90后爸爸妈妈的教育内参(shenduwenhua),专注0-8岁亲子阅读、育儿经验、亲子旅游和童书推荐。微博@爸妈内参,头条号@爸妈内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