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养儿防老?明明养女儿才防老!| 爸妈精选

2016-10-27 点此訂閱👉 爸妈内参



作者:家长修炼课,来源:孟婆(mengpo17k),经授权发布


你在婚姻里的痛苦,都由孩子买单

为什么好女人更容易婚姻失败?


一个朋友说,每次和妈妈打完电话,就觉得自己命好苦。


她的父亲在事业旺盛的时期,明明有钱给她买房,却说“反正你是女儿,将来嫁出去老公会有房子的,就不给你买了”。然后拿着钱逍遥自在。


后来,家道中落了,父母却一点没有“反正你是女儿,已经嫁出去了”的自觉,要求她像儿子一样养老。

 

在周冲的文章里,她曾经提到,父母感情不和,母亲一生无所依,后来可怜巴巴地望着女儿,外婆对她说,你母亲这一辈子太苦了,她就想有个房子,你就给她买了吧,于是周冲咬咬牙用尽全部积蓄,负了巨债给母亲买了房。

 

我在佩服这些女生的同时,又会暗暗为她们抱不平:凭什么?


拿我自己来说,因为家境贫困,父母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反正将来是要嫁到别人家的”。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父母说过类似的话:


反正你是女孩,不必读书。

反正你是女孩,不必给你买房,不必给你嫁妆。

反正你是女孩,家里这套房子将来肯定是要留给你弟弟的。

反正是女孩——所以,一切靠自己,父母能给你这条命,你该心存感激了。

 

但是,如果父母生病了,他们会理直气壮的对女儿说,难道你不管我了吗?

EXM?这个时候,你怎么不去找弟弟呢?


中国式父母,天生觉得,女儿是不必投资和付出的,反正女儿将来长大了是“别人家的”。


农村尤甚,一些落后地区的观念甚至古板到不近人情,比如,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不能过夜,离婚的女儿不能在家过年,他们认为这样会给家里带来厄运。


母亲们在麻将桌上,还会互相攀比自己的女儿出嫁时,捞了多少钱,女婿给的多,言谈间不无得意之色;女婿给的少,像我母亲,就会觉得颜面无光:别人家的女儿多有出息。


EXM?你生女儿,是为了让女儿出嫁时捞一笔吗?你拿女儿当招商银行吗?既然如此,请问你当初投资了多少呢?



 

当初,因为我是女儿,爸妈认为没必要浪费太多资源在我身上,举家之力让弟弟上学。


好吧,谁让父母是60后,重男轻女的观念脱不掉,我生下来是女儿,我认命。


但是,请搞清楚,大多数孩子天分都差不多,这些孩子长大后能有多大出息,能够走多远,绝大部分依托于父母在教育上倾注多少资源。


不排除一小部分没受过教育也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那毕竟是少数,女孩子尤其如此,这个社会,女性想要成功,要付出的代价远远比男性巨大。


所以,如今的我只有这么平庸的能力,能够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已属不易,我出嫁时,不曾要过你们一分钱,我独立生活,一切依靠我自己;所以,爸妈,也请不要抱怨我没有能力让你们过得更好。


按照你们的逻辑,既然是“养儿防老”,你们觉得生活不如意,难道不应该去找你们的宝贝儿子要回报吗?


抱歉,我是女儿,我只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我愿意的情况下,尽量施以援手,但我不认为,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




我知道,有人一定会挥舞道德的大棒指责我不孝。


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看见没有,在子女成年之前,是父母先要尽到义务和责任。


不是两腿一张,生下来,给口饭吃,就算完事。


如果说家里贫穷,没有能力供养子女上学,那是命,我认。但是,你却有能力供养儿子上学。


许多凤凰男家庭,举家负债,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考大学,为了儿子将来有个好前途。


女儿呢?不重要,反正是嫁人的,好不好都由她未来老公负责——如此心态的父母,不在少数:他们,可曾为女儿的未来考虑过?


假设女儿将来嫁得不幸福呢?退一步说,即便是希望女儿嫁入豪门,你没投资过,能力平平姿色平平家世平平,拿什么嫁入豪门?




如果说“养儿防老”,那么,做父母的有这种心态,便是将孩子视为一种投资产品。


既然认为存钱不如存孩子养老靠谱,抱着投资观念,那么从投资角度看,你对儿子付出诸多,就该从儿子身上索要回报。


可惜,我们身边上演的,却往往都是在儿子成年之后,父母继续供养儿子,给儿子娶老婆,买房子,却指望女儿出嫁时要一笔丰盛的“嫁妆”。


从投资角度看,生女儿,真是笔一本万利的生意,儿子却是不良资产。


父母们深知这一点,但是,也正因为他们的观念是“养儿防老”,生女儿,是没有养老义务的;儿子不养老,社会舆论足以湮灭他,女儿不养老,邻居只会说女儿家庭也困难。


所以,爸妈屡屡和女儿打亲情牌,可怜兮兮地对女儿说,我想换手机,我想换电脑,我想买车,我想换大房子……

 

如果当初,父母能给女儿提供和儿子一样的教育资源,也许,生为女儿的我们,生活处境会比现在好一点,那么,也会有更大能力帮助父母。


能够跳出父母所给的资源,过得特别好的女生,是极少数的个例,需要时运,天分,机遇等等因素。


而绝大部分,还是靠“嫁得好”,才能过上另一种生活。


即便女儿嫁得好,就有义务帮助父母吗?



 我想起前段时间,患上癌症死亡的女明星徐婷,她的父母,就是典型的重男轻女,一连生了7个孩子,直到生下最小的弟弟为止。


徐婷拍戏赚钱,要替父母还债,给父母买房,给弟弟交学费……而她自己呢?五年来,拍了几十部戏,挣的钱每一分都给了父母和弟弟,自己从来都舍不得花。



即便到了最后,她患癌了,父母仍然舍不得花钱为她治病,带她看什么中医,摆明了,是怕为她治病花光所有积蓄,再没有如今的生活。


徐婷的悲剧,是中国式女孩的悲剧,正因为从小得不到父母给予的关注和爱护,成年以后,反而竭尽全力想要证明,自己不比男孩差,一样可以为父母解决问题,改变他们的生存处境。


然而,她们大概永远也不愿意承认,无论你付出再多,比你的弟弟给父母的更多,在父母心中,儿子永远是块宝,而你,仍然是根草。


身为女孩,只有当你为家庭做出贡献时,才会得到那么一点点认可,一旦你没有价值,做父母心中,等同遗弃品。

 



但其实,身为女儿,我感到不平的,并不是父母对我们经济上更多的要求,而是,“明明你对我付出比弟弟少,却对我的回报要求比弟弟多”,是那种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与失望,还有,痛苦。


毕竟,经济上,我们愿意力所能及让父母过得好,父母纵有千般不好,孩子都是天然爱着父母的


但是,尽管不愿意承认,却必须正视,父母重男轻女,会给生为女儿身的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哪怕刻意忽视,这痛苦,却如跗骨之蛆,一直隐隐地存在着。


我记得,小时候,邻居们会说,如果你是个男孩就好了,你母亲就不会这样对待你……听得多了,我也开始憎恨自己的女儿身,我幻想自己是个男孩。


于是,我学会和男孩一样调皮,我玩男孩子们玩的游戏,男孩子们能做到的事情,我要求自己也要做到,我讨厌女生的装扮,我不想当女孩……


这种骨子里“我为什么是个女生”的念头,让我自小就深深厌恶自己的女性身份,甚至认为,自己的存在,是错误的,是多余的,不值得爱,也不配要求得到爱。


如果有人肯给予我一点点关心和爱护,就恨不得千百倍回报。


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女孩,多多少少都被忽视,不被父母认可和重视,尤其,若是家里有男丁,与哥哥弟弟相比,那份巨大的落差感和不平衡,足以抹杀我们身为一个孩子渴求得到爱的心情。


从小,我们就觉得,自己是不值得爱的,不配被爱的,有时,甚至会怀疑,父母到底为什么要生下我?

 

这种烙印,深深的印在骨子里,无形中,影响成年后的生活。


直到成年以后,才渐渐找到自我,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被重视的我们,要费尽全力,才能改变自己,不再向外界伸出双手乞讨爱和“存在感”。




最后,让我们来算一笔帐。


农村很多家庭的父母,女孩大多高中毕业,即便大学毕业,算上学费,也不过十来万。


女孩出嫁时,十万块钱的“彩礼”已属常事,连这些女孩自己也会认为:我父母养育我这么多年,十万块钱也不值吗?


我倒是想问一句,你这是出嫁呢,还是你老公从你父母家将你的所有权一次性买断?


还不光是这一次性买断的彩礼费用,出嫁后,父母大病小灾,女孩出于心疼父母,往往出钱又出力。


能说什么呢?孩子天然对父母有爱,哪怕父母并不是合格的父母,作为我们,也想竭尽所能地回报父母。


谈不上多高尚,只不过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让自己心里舒服罢了。

 

前几天,上海一个 女孩17岁被人强奸三次,生下孩子,母亲和外婆都不管,看了令人愤怒,但这就是中国式父母,尤其是母亲,往往不把自己的女儿当人看。

这样的女儿长大后,如果意识不到这种思想的可怕之处,又会成为新一代可怕的父母。


做这样的父母,太可恨。


但愿我们,都不要成为可恨的父母。

 



正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父母,60后70后生人是这样的一代。


当我们这样的姑娘嫁人生子做了母亲之后,除了一部分姑娘会继承父母的模式,继续开启重男轻女模式,


我欣慰地看到,身边的绝大多数朋友,因为自己曾经承受过那样的痛,会格外关注孩子的感受。

 

这,是我们和父母的不同,也是基因的进步。


而我同时希望,越来越多的姑娘,能够意识到:


你不能为父母提供她们想要的生活 ,不是的你错,你不必为此痛苦,更不必因此背上负罪感。


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西方谚语有一句说的很好,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父母的烦恼,痛苦,欲望,是他们自己的,想要过得更好,那就请自己努力,自己没有能力,儿女能给你多少,你就接受着,不要抱怨。


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请你学着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不遗留给子女,应该家长是基本素质。


正如我们从未抱怨过,为什么你不如别人的父母那么有钱,能够给我提供更好的生活。


爸妈,也请你停止抱怨和期待,我,虽然是你的孩子,但我没义务没责任让你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

 

我多么希望,我们这一代,生孩子,不再是为了“养儿防老”,也不是为了让孩子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目标,更不是在我们年迈空虚时,催着孩子赶紧生个孙子以慰籍我们空虚无聊的老年生活。


我期盼,我们生孩子,只是希望孩子健康平安快乐地长大,成为一个能够感受到幸福力的人。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分享这个世界的美好,我想给他更多的爱,把爱和美好根植于他心田。


我拒绝,做那种未经思考的次品父母,虽然做父母没有考证,但是,希望我们自己有意识:


做父母,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课,这课程将持续一生,而我们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能够看见自己成长时所受的伤,修复自己的灵魂,同时,亦有力量滋养孩子,再去润泽父母。


不要再被父母牵累你的灵魂,你,是独立而完整的你。


 👉万人撩你,不如一人懂你


👉想进爸妈内参育儿交流群的,请加北北微信:zwy04258455,备注:爸妈内参


👉中国最需要的教育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旗下原创品牌:90后爸爸妈妈的教育内参,专注0-8岁亲子阅读、育儿经验、亲子旅游和童书推荐。微博@爸妈内参,头条号@爸妈内参 


戳原文,读经典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