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好的学校,招收的都是最好的学生?
投稿邮箱:bamaneican@sina.com
目前中国对基础教育学校的评价标准,事实上大体还是以分数论英雄,以升学论成败。
作者:李镇西,来源: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经授权发布
为什么所有一流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而所有一流的中学招收的却是最好教的学生?
如果我问:
为什么最好的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
估计人们的答案是一致的:
本来嘛,一流的医院条件最优越,设备最先进,关键是集中了专家名医,所以谁家有了危重病人或绝症患者,首先想到的当然就是那些响当当的著名医院著名医生啦!
的确,每个地区“最牛”的医院收治的都是其他医院难以治好的病人。
老百姓看中的是这些医院里的名医,而所有名医之所以是“名医”,就是因为他能够治最难治的病人。这是所有名医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那么教育呢?
众所周知,至少就中学而言,全国所有高升学率(包括高“一本率”高“名大学率”)的名校,无一律外的同时又是当地高密集高垄断的“优质生源”学校。
这种现象其实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了,甚至觉得是“正常”的;但和医院一比,我们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对劲儿?难道名校和名教师的价值和尊严就是靠教“好教”的学生体现出来的吗?
医疗和教育当然有各自的特点,但就从业者(医生或教师)的专业含量与职业尊严来说,应该有相通之处,那就是面对的职业对象(病人或学生)越难(难治或难教),对从业者(医生或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就越高。
但我们看到却是,所有一流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而所有一流的中学招收的却是最好教的学生!
什么叫“好教”?
我们似乎还先得界定一下“优秀生”的含义。简单地说,所谓“优秀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
但“品”太抽象,无法量化,因此通常人们说的“优秀生”往往指的是能够用分数衡量的“尖子生”。
这类学生不但考试成绩优异,而且往往天资聪颖。从升学的角度讲,比起成绩平平甚至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更容易在中考高考中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当然更“好教”。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名校招收的“尖子生”其实并不好教。
正因为这些学生成绩优异,天资聪颖,所以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更富挑战性,所谓“高智商的学生需要高智商的老师”,因此“优秀老师”教“优秀学生”是理所当然的,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这个观点貌似合理,隐含着的潜台词却是,对天资平平的孩子和“后进生”(这个概念当然不够科学严密,但其约定俗成的含义“你懂的”,这里姑且用之)的“提升”要容易得多,对教师的要求也不那么高。
所以对一般学生来说,没必要配备那么优秀的教师,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我就亲耳听一个名校校长对一普通学校的青年教师说:
你这么优秀,却在那样的学校守着那样的学生,说轻些是‘浪费人才’,说重些是‘糟蹋人才’。
名优教师教“尖子生”的价值当然不可否认。如果对名校的评价标准不是简单地看其绝对的升学率和升学人数,而是看其学生的“增值幅度”,那么我们的确还不能简单地说“优秀学生”就更“好教”,因为“尖子生”已经很出众,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其学好,而是让其好上加好,出类拔萃。
学生学习基础越好,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天赋越高,“提升空间”也就越来越有限,教师让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增值”就更加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学生的确有其“难教”之处。
但目前中国对基础教育学校的评价标准,事实上大体还是以分数论英雄,以升学论成败。拿这个标准衡量,“难教”的绝对是“后进生”,而不是“优秀生”。
以高考为例,在普通学校甚至薄弱学校,高一新生都是被各级名校一遍遍淘汰剩下的,这样的学校三年后哪怕有一个学生考上大学都非常困难。
如果考上了应该是“意外”或者说“奇迹”;而那些在招生中“掐尖”甚至是用“收割机”大面积收割最拔尖学生的名校,三年后学生“成建制”地考上清华北大,实在是理所当然。
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见过一所“高考辉煌”的名校说过他们之所以“辉煌”是因为生源好——从来没有任何名校说过!
我曾经在一流的重点中学教过书,也在普通中学教过书;我曾经教过生源最好的班——学校为升学竞争而办的重点班(当然,名字不叫“重点班”而叫“实验班”),也曾经带生源一般的普通班,还带过集中了许多“差生”的“后进班”。
如果以升学率的标准来看,教普通班和“后进班”显然比教“实验班”不知要吃力多少倍——前者往往事半功倍,而后者往往“事倍”还未必“功半”。因此,普通学生和“后进生”远远比优秀生更考验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常识。
有人可能会以“因材施教”来肯定“好学校招好学生”的正当性。
可我要说,如果是大学这样做有其合理性,因为高等教育正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天赋资质施以不同的专门教育,以培养出专门的人才。
所以大学分为“一本”“二本”还有专科等等,各层次大学的招生分数线都不相同,这无可厚非。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基础教育。
什么叫“基础教育”?
就是对所有适龄孩子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其基本属性是公平与均衡。
所谓“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体现在教师对同一学校同一班级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出不同的教育教方法。
换句话说,“因材施教”四个字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育艺术,而不是“招生政策”——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就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以“优胜劣汰”的原则将学生“分流”到或普通学校、或重点学校、或一流名校等拥有不同不等教育资源的学校。
如果说靠市场生存的私立中小学抢招优质生源情有可原的话,那么用公民纳税的钱所办的国有中小学也这样做,实在是说不过去。
凭什么要把本来属于全民的公共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学校而让少数“优生”享受呢?这哪里是什么“因材施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教育不公!
是的,如此“因材施教”已经严重远离教育公正,使名校和普通学校、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悬殊。
因为有了大量的名师优师,又招收了大量“优质生源”,学校在升学率上自然每年都“再创新高”,这样的学校的教师也自然凭着“突出的教学成果”有更多的评上名优教师的机会。
于是这样的学校又吸引了更多的名师优师和“优质生源”;而普通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则留不住优秀老师,“优质生源”也往往流失,学校的升学率自然难以与那些名校相比。
于是,想调离的老师越来越多,愿意在这样学校就读的优秀学生越来越少……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而且这种恶性循环还在继续。
更可怕的是,在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事实上是在默认甚至纵容这种恶性循环!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地方都出台了许多遏制“择校生”的文件和相关措施,但实际上“择校生”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我曾经在微信上就这个问题请教顾明远老师。
顾老师说:
我认为,能够教优等生的教师未必能教后进生。其实,能把后进生教好的教师才是有真本领的教师。
但是我们的评价制度,谁去评所谓薄弱学校的教师当特级教师?
这就是教育中的马态效应,也是教育中的悖论。
顾明远老师说得太好了!
是呀,
“谁去评所谓薄弱学校的教师当特级教师?”
在薄弱学校的优秀老师拿得出“过硬”的升学成绩吗?
拿得出“为国争光”的各种学科的国际奥赛金牌吗?
拿得出各种眼花缭乱的这个“大奖”那个“大奖”的荣誉证书吗?
虽然薄弱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付出一点都不比名校教师对优秀学生付出少,甚至更多,但他们永远是“垫背的”,永远“靠边站”。这是教师的悲哀吗?当然不是,那么是谁的悲哀呢?
教育的良知告诉我们,所有孩子都需要优秀教师,“后进生”更需要优秀老师。只有能转变提升普通学生和后进生的老师才是真正的优秀老师。
如果一个老师只能教优秀学生,他不是真正的优秀老师。正如顾明远老师所说:“能把后进生教好的教师才是有真本领的教师。”
我愿意重复一遍我的疑问:
为什么所有一流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而所有一流的中学招收的却是最好教的学生?
谁能回答我?谁又能破解这个难题?
而破解这个难题,也许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