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很多高知父母教出学渣,文盲父母却教出学霸?

2017-09-26 👉 爸妈内参

投稿邮箱:bamaneican@sina.com

富养自己,才能富养孩子

不懂得退出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为什么我们含辛茹苦养育孩子,孩子却不领情、不感恩、不理解?


越是精英家庭,越是拥有优质资源、提前起跑的孩子,越容易承受“背景压力”。


作者: 青榄君,来源: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经授权发布



前几天,《上海退休教授6000字长文批幼升小“牛蛙战争”》一文刷爆朋友圈。文章讲述了一个上海高知家庭培养“牛蛙”受挫的故事。


作者本人是科学院教授,他的女儿是上海公务员,女婿是自小在国外留学的海归。


一家人希望外孙按照著名民办小学—著名民办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式路线成长。


于是在孩子刚3岁时,便开始了“牛蛙模式”的计划,率先狠下心来让孩子放下口里的咿咿呀呀,而步入各种培训机构开始学习ABC、123……


孩子妈妈用各种跨年龄层知识填满孩子的小小脑袋,并对孩子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都设置不同的KPI考核。


这位教授说:“我知道这样会让外孙丧失可爱,但我宁愿他失去可爱,变得可憎,但也不能让他长大后变的可贱。”


然而,令全家人大失所望的是,全家人的精心付出,并没有让孩子如愿考上著名民办小学。相反,孩子因为压力过大,患上了小儿抽动症。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但事实上,不少高知家庭没有培养出优秀孩子。


上海心理咨询师陈默接待过一位叫圆子的孩子。圆子从小学习成绩都很好,到了高中成绩却越来越差,最后竟然逃学了。


而他的父母、外公外婆都是高校教授,全家都是高知,家里人对圆子的表现非常失望,本来从小就希望圆子能考上复旦或者交大,现在却连高中的学业都难以完成。


“家里都是高知,孩子的智商和学习能力都不差,怎么会变成这样?”对圆子的厌学,父母百思不解。




有一本书叫《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作者张文质在书中提到,有不少教师教育自己的子女很失败。作为教师子女,除非极有天分,要不然普遍比较压抑。


道理很简单:


几乎所有的教师在内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所有的学生都要出色。


作为教师,总是会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更加严格。


作为教师,更难接受自己的孩子可能只是一只丑小鸭。


作为教师,面对自己孩子的落后与不足,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到有失面子。


很多所谓成功家庭,往往也会对孩子更为严苛。


有一种隐形压力叫“背景压力”,可能把孩子逼得厌学、自卑、叛逆。而且,越是精英家庭,越是拥有优质资源、提前起跑的孩子,越容易承受“背景压力”。


一个出生在精英家庭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时,常常背负了家族的期望,这就是与生俱来的压力。


家庭、祖辈有意无意传递给孩子的讯息:我们能做到的,意味着你也能做到,而且我们为你打了各种优越条件的基础,你能而且必须更有出息。


也许,孩子能做到,也许不一定能做到。


但是,在精英背景的压力笼罩下,很多孩子反而会被剥夺能力,变得“做不到”。因为跟父母相比,他们显得很无能、很失败,体会不到成就感。




相比之下,一些大字不识的农民,反而把子女教育得出类拔萃。


福建有一位母亲,没上过几年学,是海边的渔民,独自一人带着一个女儿,前两年女儿考到一所很好的大学。县里有关部门要请她介绍自己的育儿经验。


她说自己没文化,对女儿只有一个办法,自己早上6点多起来煮饭,女儿在楼上读书,她要求女儿读书的声音一定要让她在楼下也听得见。


她跟女儿说,你读书的声音太好听了,你读大声点,我很喜欢听。女儿很受鼓舞,从一年级开始,就这样坚持着到高三为止。


县里有关部门的人员就去询问她的女儿怎么看这件事。女孩子说,母亲让我这么做,我小的时候真的以为是自己读得好听。


后来慢慢长大了,我就能理解母亲的心,我一定要读得让她听得见,这样她才能放心。


再后来我觉得母亲这样带我太不容易了,我一定要把书读得好一点,才能抚慰母亲的心,所以我的学业成绩能够一直不断地提高。


还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列开往北京方向的火车上,我的邻座是一位两个大学生的父亲,这位父亲骄傲地告诉我,他的女儿三年前上的清华,儿子今年上了北大。


我问这位农民父亲,“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


农民父亲的回答出人意料,“我这人没什么文化,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原来,这位农民父亲小时候家穷没念过书,自然也就没什么文化教孩子了,但他又不能由着孩子瞎混,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


每天等孩子放学回家,他就让孩子把学校老师讲的内容跟自己讲一遍;孩子做作业,他自己也跟着在旁边读读孩子的课本,弄不懂的地方就问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让孩子第二天去问老师。


这样一来,孩子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学习的劲头就甭提多大了!


哪怕是别人的孩子在外面玩的热火朝天,他家的孩子也不为所动,就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重点大学……


教育的最大秘诀也许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很多时候,是成就感带来成功,而不是成功带来成就感。




如何让孩子从感受到成就感?


世界上本没有不会学习的孩子,只有为学所伤的孩子。最易挫伤孩子学习成就感的,是家长的这三种错误行为。越是高知家长,越容易犯。


  • 第一、期望过高


有个孩子考进了“尖刀班”,但在班级成绩排名不是很理想,他的父母向专家请教该怎么办。


专家很感慨:“你孩子都尖刀班了,即便是班级里最后一名,在全校排名时,也不会太靠后。还不满意啊?”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成绩永远都不满足,格外信奉“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训条。


有一个小男孩想当干部,好不容易当了小队长,妈妈说:“小队长有什么好吹的,那是中国最小的官了。我小时候当的是大队长。”


孩子后来当了中队长,挺高兴,妈妈问:“大队委候选人有没有你?”你说我们的孩子还会好吗?


  • 第二、管得过细


在职场中,有些领导不信任部属的能力,怕员工把事办糟了,左叮咛,右嘱咐,事无巨细都要管,时间一长,大家就觉得挺“没劲”。


教育也是一样。对孩子来说,唯一最好的刺激是自由——有权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家长越俎代庖无异于用一把心锁锁住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锁住了积极性。


以写作业为例,很多孩子放学一回家,家长就问“今天作业写完了吗?”


孩子写作业时,家长也是从头盯到尾。家长过度关心孩子写作业的事情,就会败坏孩子写作业的胃口,孩子会觉得写作业是家长的事情,从而失去自主性。


  • 第三、操之过急


很多学校都贴着爱迪生的格言:“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


很多学生会很疑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了,成绩还不能提高?”其实,爱迪生的这句格言还有另外一半,他说:“但是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


很多时候,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父母的希望,父母可能会觉得是孩子不够勤奋、不够努力。


其实,你不能说他不用功,他的不会一定有他的问题,就好像一台机器的螺丝没有拧紧,一个小窍门没有打开,某一个灵感的闪光点没有点亮——这一切,急是急不来的,需要时间来酝酿。作为父母,不能急躁,不能责怪,而需要守候,静待孩子“觉醒”的那一刻。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于拉丁文的“educare”,本意是“引出”。


腾讯前副总裁吴军为女儿访遍英美名校,发现好学校只教一件事: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


一个家长,只要引出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拥有持续一生的学习热情,他的教育工作也就完成了。注意,是“引出”,循循善诱的“引出”,而不是摧枯拉朽的“催出”、“拉出”、“逼出”。


作者简介: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在全国率先推出《生活中的数学》免费公益节目,每天10分钟,讲一个生活现象和背后的数学思维,让孩子惊叹:数学真好玩! 


👉中国最需要的教育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