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系青年』,是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反抗

2017-12-19

作者 NANA

最近最流行的词是什么——

佛系XX

后面那个叉叉,可以扩展为【佛系恋爱】、【佛系青年】、【佛系追星】巴拉巴巴啦~~

【佛系男子】是2014年日本杂志创造的词汇,过了3年,不知道咋滴,突然火了,而且被衍生出去更多词汇。

含义如下▼

《佛系三连》,是他们对待事物的普遍态度

没那么积极向上,有点不靠谱,非常无所谓,怎么都行,不太走心。

这不是【丧】的升级版嚒,除了丧,还懒。


作为2017年的主题词,[丧]无处不在。

小编喋喋的生活状态,就是酱紫的。

朋友圈给你来一发“佛系刷屏”。。。。(丧气值x1)

周末,去看了彩虹合唱团的演出,还听到了一首很应景的歌——《春节自救指南》,坐在台下,感觉歌词字字扎心......(丧气值x2)

阿甘他妈说过

人生就像一块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就像你每一次回家 也完全不知道你的亲生父母和各种亲戚

又要给你出什么样的考题这种期待见面却不知道对面招数的设定

我们称之为——薛定谔的春节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675gxufp&width=500&height=375&auto=0

走在路上,随便喝了杯奶茶,还是......(丧气值x3)

好吧,那用手机听个歌吧,结果——

到底在干什么啦!!!

乐观女孩阿喋,现在都要被你们搞“丧”了。

所以,今天呢,【漏勺】点【走进科学】栏目,就来说一说佛系和它背后的“丧”——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变丧了?为什么会丧?怎么治愈丧?


1

从小确幸到小确丧

其实几年前,流行的词的确不是“小确丧”,而是“小确幸”

关于这个名词,最精准的描述,出现在村上春树笔下:

买回刚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面包,站在厨房里一边用刀切片一边抓食面包的一角;一边听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一边凝视秋日午后的阳光在白色的纸糊拉窗上描绘树叶的影子;冬夜里,一只大猫静悄悄懒洋洋钻进自己的被窝……

什么小面包啊、小猫咪啊、小叶子啊........这种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小的、触手可及的小幸福,就是我们要追求的东西,可傲娇了。

但在2016年夏天,小确幸被一张表情包打破了 ......那就是——葛优瘫!

这张表情包,出自葛优在1993年播出的《我爱我家》中客串的小角色季春生,这个游手好闲的“二混子”斜躺在沙发上,眼神空洞、外表邋遢、神情颓废......

然后,配合着画面,很“丧”的语句就开始刷屏了——什么“感觉身体被掏空”、“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生无可恋”......

自此,以“葛优躺”的表情包为鼻祖,网络出现开始了一场颓废的狂欢。

比如,各类表情包来了,什么悲伤蛙呀闲鱼呀;影视剧也来了,随便举几个例子都是——《恋爱约会究竟是什么》、《请和废柴的我谈恋爱》、《逃避可耻但有用》......名字听上去就很“丧”。。。

连动画片都来凑热闹了,我不信,你的朋友圈,没有人刷过《马男波杰克》的“名言”▼

这种“丧”为标签的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点——充斥着对现状的消极、对自身的否定、对现实的失望、对未来不抱任何期待的态度。

近期“佛系”的刷屏,就是“丧文化”的一种表现:反正都改变不了,那么就一切随缘吧。

这种贴上“丧”标签的内容,来自不同国家和种族的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总是莫名地戳到你的心里,让你扎心,让你共鸣。


2

90后的幸福感最低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扎心?会产生共鸣?

其实,“丧文化”现象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样,只是一些表情包、视频、歌曲、影视剧的流行,作为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它的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因素。

首先,它反应出了当代青年的集体焦虑和压力。

社科院在上个星期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里面显示:当前社会不同出生年份个体的主观幸福呈“倒U型”,“40”后和“00”后幸福感相对较高,“90后”主观幸福感最低。

图片来源:新京报

为什么?这跟我们90后的“芳华”背景有关——

我们都度过了幸福又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在家人的一路呵护下长大,听着老师“高考后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嘱咐走进大学,但在毕业之后,突然懵x了——

咦?这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样?

电影《濑户内海》截图

房子么买不起,公务员么考不上,工资么又不高,男女朋友么找不到......在被甲方“虐”到到半夜后回家洗头——

诶?我怎么开始脱发了?

这种难以言传的人生挫败感下,年轻人需要找一个释放的出口,于是只好通过似是而非的“丧”文化予以表达。

这种“丧”,这种在心理学上,叫做“习得性无助”:“当一个人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他将停止尝试,并把这种控制失败的感觉泛化到所有情景中。 ”

这并不是一种万念惧灰,而是因更大人生追求的不可得,而对人生产生的一种疲惫感。真正绝望的人生,不会在互联网上喊“丧”发表情包的,喊“丧”的,都是心底还对未来怀有希望的人。

毕竟,人生这么苦,不如发个表情包好了,笑过之后,继续加班。

第二,丧,其实也是一种叛逆。

“丧”这种心态呢,其实也不是现代人的首创。比如,熟知魏晋历史的人都知道,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可比现在“丧”多了........


欧美西方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涌现的青年亚文化,如朋克、无赖青年、光头党、嬉皮士、垮掉的一代......也是一种“丧”的表现,他们以一种特立独行和自我流放的姿态,反抗社会的主流。

放到现在就是——嗯,我知道考研究生、当公务员、迎娶白富美或许是最好的一种人生模式,但我就是不喜欢别人逼我。

就像《春节自救指南》里的那几句歌词——

不想跟别人做对比(怎么会放弃我的理想) 

为什么要替我做决定(变成我最讨厌的模样) 

各位亲爱的家人 我有我自己的人生

所以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该如何做我自己呢?——自嘲啊!

于是主动贴上“屌丝”、“废柴”、“葛优躺”、“差不多是个废人”.....这种“自降逼格”的标签,主动让自己远离主流庸俗的设定,宣告着一种对自我叛逆的表达:“这就是我,你看着办吧。”

所以,“丧”既是一种颓废,也是一种“反颓废”。


3

丧,如何治愈

那么,说到这里,小确丧到底好吗?

有好的一面——人生都这么苦了,自我调侃下还不行?

但更也有不好的一面——丧习惯了,就积极不起来了。

所以,还是要打起精神来啊喂!!!!!

那该怎么治愈我们的丧呢?

首先,的确是要好好爱护我们的身体,当然,这不是指“朋克养生”

也可以买一些“解压神器”,放空我们的脑袋,比如我们曾推荐过——

根本停不下来!!这些不到100块的小东西,也许可以治愈你的丧

约上朋友,出去走走,参加个好玩的活动,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周末有个活动就很不错—————

12月23、24日,网易LOFTER在杭州东信和创园31间举办的【不正经青年生活节】

他们的口号就是:用不正经的兴趣,治愈一切不可预知的丧。

活动共分为四个部分:方桌怼谈▼

给大家划个重点——邱晨会来哦!我还蛮期待[童颜巨丧]的邱晨,是怎么来治愈丧的......

黑市市集▼

买买买么,就在这里。品种还蛮多的,挺适合小清新的妹子来淘货。

老司机驾校▼

布置超好看!!爱自拍的妹子!不要错过了!

无主题LIVE派对▼

听现场音乐的地方,朋克少男少女的好去处啊!

门票是免费的,戳[阅读原文]就可以约票了。

24日19:00,有一场【无主题LIVE派对】是需要门票的,【漏勺】赠送30张。




[漏勺福利]




1.在此条推送最后的评论区[写留言]

2.截止到12月21日中午12点,留言前15位,每人可以获得门票2张。#什么?你一个人去。连个朋友都没有,你一定很难过吧~#

3.有疑问可加小助理微信咨询:【嫩NA:tebienen】

听听辩论,听听歌,吃吃喝喝逛逛,拍上几张美美的照,还可以买买买,一天下来,什么丧都治愈了。

这才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嘛,比起每天蓬头垢面的“丧”来说,还是做个精致的猪猪女孩,比较适合我——



往期回顾 • 戳图片即可回顾

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喋喋

参考资料:

萧子扬、常进锋、孙健 《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杜骏飞《丧文化: 从习得性无助到“自我反讽”》/施蕾《网络丧文化研究》




文 化 /  音乐  /  演出 /  展 讯  /  活动推荐  



晚安!

我是NANA

很高兴认识你 | 在这时间的荒野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