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电台 | 看见,不一样的“看见”
关注我,看有温度的川传故事~
今日主播:赵汪玥 沈梓豪
柴静,1976年出生于山西省,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记者、主持人。
1992年,到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读书;1998年,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2003年,担任《新闻调查》记者,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
柴静总结自己十年记者生涯:“看见,就是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看见自己,看见他人。”
十年前,柴静从一个初入央视的小姑娘,成长为 “中国最优秀的电视主持人之一”。她和同事们站在一个个公共新闻事件的风口浪尖,丈量着社会公义的尺度。
柴静援引《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的话:大时代中的记者,下笔切忌嬉笑怒骂,要出自公心与诚意。“看见”二字里,有她对公义的理解与实践。
《新闻调查》是柴静人生的一个转折。曾经一个二十出头、还带着做电台时文艺气息的姑娘,被移栽到调查节目中,“把你一把摁在生活上,上面荆棘密布,一下全扎破了,青春期湿哒哒的东西就被挤掉了”。矫揉造作的文艺式伤感被纯理性的推理和强硬的逻辑取代,她不得不直面真实的生活和人性,用皮肤感受新闻。
2007年,陕西省镇坪县大巴山脚下,声称拍摄到野生华南虎的农民周正龙,坐在柴静对面,接受采访。“五十米之外,你能看到老虎的耳朵竖起来吗?”柴静问,“哎呀,那就讲不清楚喽……”采访过程中,真假难辨。
采访后,节目组发生了分歧。柴静发现,每个人审美和直觉不同,都可能有不同的判断,谁也说服不了谁。记者两手空空,只能靠一句话:“拿证据来”。就凭借这句话,柴静沿着逻辑链条向上追溯,采访了镇坪县林业局、县政府、陕西省林业厅以及相关专家,发现他们都没有实地调查走访的资料可以佐证。柴静问得很细,她觉得真相可能就在毫末之间。
节目播出时,时效性已过,但是反应强烈,“人们不会忘记没有答案的事情……人性本身想要了解万事原由”。节目播出三个月后,陕西省林业厅发出致歉信,称在缺乏实体证据的情况下,草率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之后周正龙被警方证实虎照是用老虎年画拍摄。
柴静说,这次采访前,她不怎么“求实”,“喜欢四两拨千斤,弄巧卖智的思维方法”。求实是一种笨重的力量,记者的调查只能依靠证据,环环向上追溯,让逻辑自相咬合。“以这样笨重的气力,即使是一个小孩子,也可以挖掘出深埋在地底的庞然大物,这就是逻辑的力量,这也是求实的力量。”
柴静在书中记录下这次采访经历,题目叫《事实就是如此》。她写到:“以前‘新闻调查’老说启蒙,我一直以为是说媒体需要去启蒙大众。后来才知道,康德对启蒙的定义不是谁去教化谁,而是‘人拜托自身造就的蒙昧’。”
柴静说,新闻报道中要求的准确、客观、公正、平等、求实等这些观念,与人性中蒙昧的本能是相抵触的。所以采访才是“呈现而非评判,是认识而不是改造”,这是不断打破头脑中的思维模式才能完成的过程。
“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你才会对他人和这个世界有一份宽谅,我们不需要与谁为敌,我们只需要共同来解除我们身上的蒙昧,从中看见他人,看见自己……而社会的进步也就由一个个独立的人试图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得来。”
如果想要进一步的了解柴静,我们可以以阅读为媒介。而《看见》就是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这本书讲述了她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女记者和主持人的经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看见》是新闻“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柴静个人的情感,也可以看到做新闻的另一种人性方式。 “眼见背后有思考” 是《看见》的特点。新闻是客观公正的,但因为事件本身和人性的复杂性,当真正设身处地于事件中时,就难免真情流露了。
主持人崔永元曾评价道:“《看见》不仅是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个群体的记忆,甚至有可能成为民族记忆的一部分”柴静在《看见》中不光呈现了事实,也是她所“看见”的事实,是看见的核心。
所以,同学们如果对柴静感兴趣,不妨尝试着读一读这本书,从更深层次去了解柴静,了解中国的时代。
晨光电台点歌台
编辑 | 肖曲琴
四川传媒学院大型节目中心出品往 期 阅 读
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