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围观万科收购战时读什么 | BetterRead快书单

2015-12-19 王烁 BetterRead

宝能系与万科之争,现在已经正式兵戎相见,一场敌意收购+杠杆收购。有人说这是一场大时代到来的先声,如同美国金融-实业界走过的路:实业发家,行业兼并,现在到了金融整合,服就走王道,友好合并,不服就走霸道,敌意收购。


顺便说一句,hostile takeover,有人译作恶意收购,不妥。收购无所谓善意恶意,原股东和管理层欢迎的就是友好合并,不欢迎的就是敌意收购。


敌意收购,杠杆收购,以小博大,资本市场最刺激的一幕正在我们眼前展开。


我们翻书去。



门口的野蛮人:纳比斯科陷落

Barbarians at the Gate: The Fall of RJR Nabisco

Bryan Burrough & John Helyar


之所以现在把宝能和其他敌意收购者叫做"野蛮人",就是起源于这本书这起收购案,没有贬义,就是形容一种风格:资本的原力。KKR 250亿美元敌意收购RJR纳比斯科,就展现了这种力量。这是美国商业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宝能今天展现了同样的力量,这起收购案会以什么方式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划时代事件,还有待观察。有趣的是,纳比斯科和万科都有个性鲜明的掌门人,在这样的历史性事件中,主人公的性格特质将对进程与结局产生极大的影响。



《贼巢》

Den of Thieves

James Stewart


用垃圾债融资展开杠杆收购,不服就碾压,敌意收购,这是美国资本市场1980年代的大主题,代表人物是垃圾债大王米尔肯。他及所在的Drexel Burnham Lambert将垃圾债拉进了主流金融的视野,导入大量储蓄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的资金,并成为并购市场上最有权势的力量。


不过,繁荣过后,最终结局是:因为陷入内幕交易丑闻,米尔肯等人入狱,公司垮台,垃圾债市场塌陷,大量储蓄信贷机构陷入困境,直到数年后被政府重整。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把国王赶下台:对百威啤酒的敌意收购》

Dethroning the King: The Hostile Takeover of Anheuser-Busch

Julie MacIntosh


为什么一家由巴西人控制的比利时公司,对美国人生活标志百威啤酒的一场敌意收购,进展却如此顺利?如果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一场敌意收购可能像一场友好合并一样收场。


最后,杠杆收购激动人心,但哪怕双方情投意合,结局并不见的好。


还是KKR,在资产泡沫的顶峰2007年,以450亿美元杠杆收购了能源公司TXU,创下杠杆收购案的金额纪录,2013年,公司宣布破产,同样创下美国公司破产纪录。原因很简单:债务太高,现金流跟不上。


这件事太新了,还没有书。


推荐工具

英文电子书阅读法

如何聪明地读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