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再关注奥运会了?

2016-08-13 聚焦视角 聚焦视角



作者:十一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当你打开这篇稿子之前,你也许会认为打开会看到一个大大的“忙”字,或大大的“穷”字,事实上,我们是很正经的在讨论这个话题。


谁人又能料到,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表情,成为了本届奥运会最大的一个爆点。8月8日早上参加完女子仰泳半决赛,因为赛后采访,微博粉丝一晚上涨了100多万。


她得知自己游进59秒的惊讶表情,简直是表情包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长久以来国人对奥运的最大关注都是“金牌在哪里”,当一个运动员得了金牌,舆论才会high起来,各种“正能量”话题齐头并进。


就这样,不知名运动员傅园慧,被动成为了一个标志性人物,她的一夜成名是中国人对奥运会态度的一个分水岭。


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但是事实已经证明,从这一刻开始,奥运会在国人的心目中,地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


2008年,我在开封日报实习,住在河大边一个没有卫生间没有电视的单间里,为了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想尽办法跟主编请假回家看电视。而8年后的里约奥运会,我甚至连什么时候开幕的都已经不知道了!





一直到今天,很多人都会回顾80年前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那场奥运会。1932年,只有一个运动员的中国代表团走过开幕式,虽然落寞,但却代表着新的开始。运动员刘长春参加了跑步比赛,最终没进入决赛。


1932年中国代表团入场仪式 ↓↓↓


50年后的1984年,同样是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夺得中国奥运史上首金,从此,许海峰俨然成了“民族英雄”。百年而下,中国一直生活在历史的阴影中,充满着强烈的“争胜”心态。作为竞技体育的奥运会,成为国家间较量的舞台。


这是体育背后的政治。相比于一场竞技,我们宁可把奥运会看做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崛起历史。


在这种强大的精神压力下,谁都不敢怠慢。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用举国体制去赢取这些奖牌,而运动员在失利后,会痛哭“对不起国家”。他们的压力太大,不是体育主管部门的政绩冲动,而是我们天然觉得,中国需要金牌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中国的历史,还有政治结构、民族心理决定着,奥运会是另一个国家荣誉的战场,所有的参赛运动员都是战士,他们背负着军令状。


这些原因导致了这注定是一场纯粹为了追求金牌而去的比赛,这种体育是靠“有计划、有组织”地长期“献祭”诸多青少年,长期输血养出来的,自身并无任何生命力。能维持一种虚幻的繁荣和强大,但也能瞬间垮塌。




但其实,举国体制之下,最可悲的正是那些被用来“献祭”的运动员,那一个个本来可以有着美好生活的年轻人。


2003年5月31日,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多年受困于贫穷、不良生活习惯、超过160公斤体重的才力麻木地呕吐着,毫无尊严地死了。在生前最后四年,他的工作是辽宁省体院的门卫,在他死去的当天,家里只有300元钱。


很多迹象表明,对于这位心地单纯、开朗乐观的冠军来说,退役后的5年是一生中最郁闷的时期,他不仅受困于运动生涯带来的各种痛苦的顽疾,更受困于家庭琐事、地位落差和生活压力。而更根本性的郁闷,既来自两个地方、两个时代的寂寞与喧哗的对比,也来自于他一生都无法脱离的举国体育体制。


才力在上世纪90年代就蜚声体坛,在1990年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无差别级冠军,登上了其事业的顶峰,才力先后在国际国内重大运动赛事中获得40多个全国冠军和20多个亚洲冠军,是当年名副其实的亚洲第一力士。


才力在比赛中(资料图) ↓↓↓


但是在退役后的5年中,才力一直被各种各样的烦恼包围着。从1998年起,除了后来致死的呼吸疾病之外,腿伤和腰痛都没有停止过对这个大力士的折磨,少年时代在手掌和颈背做的肉茧手术造成了后遗症,常常疼得他汗流浃背。


命中注定地,自打1990年在北京亚运会达到个人事业的顶峰之后,他就不由自主地滑落下来。贫穷曾使他买不起肉,偶尔吃一次,全家都因肠胃不适而呕吐。在与人聊天时,说不到20分钟,他就会突然睡着。他尽量不穿袜子,怕弯腰时猝死。为了省钱也为了锻炼身体,他每天都以160公斤以上的体重骑自行车上下班,结果自行车就压坏了十几辆。因为过胖,他在找工作时受到事实上的歧视。


举重冠军尚且如此,那么其他更默默无闻的体育人,又在哪里,忍受着怎样艰难的生活。经历过为金牌而疯狂的生活以后,连基本的保障都没有。


张尚武,曾是中国体操队里的希望之星,他1995年进入国家队,2001凭借大运会上的两块金牌,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好景不长,在他刚刚迈入职业生涯快车道的次年,因为左脚跟腱断裂,前途变得黯淡无比。2005年6月,张尚武退役。没有了固定生活来源,张尚武的生活方式开始混乱。2007年7月,他因在北京先农坛体校盗窃被判刑;2011年4月,昔日冠军刑满释放后,在石家庄、天津、北京卖艺乞讨。


时代选择了他们,这对于他们来说不知道该是幸运还不幸。幸运的是在体制之下,他们很有可能名垂青史;不幸的是,他们更大的可能是为此赌上一生。




傅园慧的横空出世,可谓意义重大。很多人都喜欢她,喜欢她的快乐,自由,简单,率性!如同一股清流。


她吐槽训练的辛劳: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真的太辛苦了。我当时的训练真的生不如死。记者问她:是不是对明天的决赛充满希望?她没有按照以往中国运动员的套路,慷慨激昂说要拼尽全力,拿到金牌,为国争光,而是干脆利落地回答:没有!我已经很满意了!



她是一个真正的为了体育而体育的人。而也正是从她开始,我们不再关注中国和美国谁得的金牌最多?谁为国争了光?甚至是对于奥运会这件事本身,也仿佛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不信你看下你的微信朋友圈,风平浪静,奥运会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事。


而从何时起,曾经我们意识中的天字第一号大事、中国四年一次的卫国战争,开始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了呢?又为何会如此呢?



1

举国体制的淡化

当整个社会心态依然需要金牌来证明自身强大的时候,举国体制依然拥有庞大的社会心理基础。


但30多年过去,中国早已深度融入世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早已过了非要一块金牌来证明民族价值的时代。中国的心态已经在比赛的胜负得失间变得更加平和与轻松。虽然彻底适应可能还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就像我们逐渐适应一个大国地位一样。

2

奥林匹克精神的隔离

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是古代希腊文明,在古代奥运会文化背景中,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极其重视个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所以真正在意识上现代化的国家,对于奥运会的理解是从个人主义和体育精神来理解的,而背后是西方的尊重个性的精神和现代化的经济形态。


中国人对继承于希腊体育和民主精神的奥运会其实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已经达到了金牌榜第一的位置,中国人对于宏大体育命题的热情在下降,而经济模式转型带来的阵痛使得中国人的注意点分散,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使得奥运会的民族意识唤醒功能有所降低。

3

信息传播碎片化的冲击

近十年来,中国的媒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外部的世界,主要靠的是电视和报纸。信息来源单一,也就是国家让我们看什么,我们就只能看什么。所以,很容易就造成举国关注的景象。


但是,互联网起来了,微博、自媒体、各种客户端、直播频道等等蜂拥而起,信息来源不但多样化,并且琳琅满目。假如你注意下就可以知道,在08年以前,所有牛逼的文字记者都在纸媒,所有牛逼的电视记者都在央视。但是到了今天,所有牛逼的记者,不管是文字还是电视,都在互联网公司。


一个社会的进步,就在于70/80后们,大家都在喜欢同一件事,而90/00后们,则可以自己喜欢的事。社会正从一张举国大饼,分散为不同的关注圈层。这张大饼只会越来越碎。

4

生活不能承受之重下的遗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高速发展,我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拥有世界最多的货币,我们貌似确实富了、有钱了。


但有两个方面不得不面对,一是贫富分化大大增加,二是压力越来越大。


房价、教育、医疗是摆在这一代人面前的三座大山,特别是当前的房价,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不可承受之重。实体经济的惨败也是很多上一代企业主的心口之痛,社会价值观加速撕裂, 人人追逐利益,为了更大的房子、为了更好的车子、为了国外的绿卡、为了北上深的户口,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满足家庭需要的更多的钱,每个人不得不让自己更忙、更忙。


更忙了、压力更大了,闲不下来、坐不下来,对奥运会的关心,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今天看来,国人对奥运会得失意识的淡化,正是一种进步。因为无论如何,奥运会主要还是一个体育竞技者,以及众多喜爱体育的人的盛会。因为历史原因,我们变相的给它加上了另一重的意义,只是这意义太过于沉重,压得多少人喘不过起来。



以前当兵的时候,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反恐维稳演习。在一次实弹演练中,一位连队主官发射反坦克导弹,一连两发,弹弹落空。他本来是一个红人,正该前途无量。而这次演戏,从军委副主席,到军区司令员都在看。也许是因为过于紧张,也许是因为从来没有打过实弹。最终,这一连两次的操作失误,断送了他的大好前程。演习结束后,他被从连队主管调到了团部当参谋,前途自此不同,让多少人为他唏嘘感叹!


但是与他相反的另一个典型,是同一场演习中的一个南京来的上等兵,我们演习的时候还有五个月就要退伍了。谁知道这哥们如有神助,弹无虚发,震惊了所有人。因为是国际反恐演戏,代表的是解放军和国家的颜面,最终被军区嘉奖一等功,并强制留队,不能退伍。我至今记得那天晚上他因为想回家而在连长面前流泪的景象。


两个人的命运,因为同一场演习,从此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写奥运会这个稿子时,会想起几年前的这个往事,也许在某些内因中,它们是相同的吧。


190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主持讲道时说过一句话,那就是:“参与比获胜更重要”。 网球巨星拉法·纳达尔曾经说过:“没有人会对冠军不狂热,但我告诉自己,我要的只是打出最好的网球,至于它所带来的冠军,那都是上天的恩赐。”


体育运动毕竟只是一场游戏,金牌也只是这场游戏中对运动员的一个肯定。我们应该舍弃的是只有金牌才是值得敬仰的人的观念,就像这个世界主要是由众多的无名无姓的俗人所构成的一样。


我们很高兴看到,奥运会对于中国人内心深层的意义,已经随着一个20岁的游泳运动员一举成名,被打开了豁口。而这个豁口也将会永远延展下去。


因为我们在骨子里,已经越来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