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子今《秦漢名物叢考》出版(附詳目并張德芳·序)

王子今 中古史研究資訊 2021-05-22

作者: 王子今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

定價: 68.00

裝幀: 平裝

叢書: 岳麓書院國學文庫

ISBN:9787506084345

 

內容簡介:本書是作者對古代文獻中有關名物多年研究之成果的彙集。研究物件以秦漢時代為主,包括社會物質生活中所見飲品(如“清酒”“薄酒”“濃酒”“麴”“乳”“馬湩”等)、食品(如“鹽菜”“醬”“豉”“棗脯”“膏餅”“黃豆”等)、飲食器(如“筩”“合巹杯”“犀角杯”等)、日常器用(如“蔣席”“皮席”“葌席”“膠”“人魚膏”等)、住居形式(如“複壁”“椽頭飾”等)、服飾(如“赤幘”“行縢”“偪脛”等)、兒童玩具(如“鳩車”“竹馬”等)、兵器戰具(如“連弩”“馬甲”等)、交通器物(如“行囊”“行橐”“流馬方囊”等)。這一成果,將有益於推進秦漢社會生產史和社會生活史的認識。

 

作者簡介:王子今,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南京師範大學鴻國講座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顧問、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岩畫學會副會長。出版《秦漢交通史稿》、《史記的文化發掘:中國早期史學的人類學探索》、《秦漢區域文化研究》、《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古史性別研究叢稿》、《秦漢社會史論考》、《秦漢生態環境研究》、《秦漢史:帝國的成立》、《秦漢邊疆與民族問題》、《漢代兒童生活》、《秦漢社會意識研究》、《秦漢稱謂研究》等學術專著30餘種。

 

 

 

張德芳教授序

 

1.肉醬·魚醬·蟹醬

2.芥醬·芍藥之醬·枸醬·榆莢醬

3.豆醬

4.醬瓿·醬甀·醬瓨

5.醬桮·醬杞·醬梔·醬傷

6.軍需項目中“醬”的配給

7.民間“作醬”方式

 

1.“鹽豉”

2.“鹽豉”的盛裝形式:荅·台·瓵·蓋·合

3.“煮豆然豆萁,漉豉以為汁”

4.河西漢簡有關“豉”的資料

5.賣豉亦致高訾

 

鹽菜·醬菜

1.“鹽菜之用”

2.“鹽菜錢”

3. 崔寔《政論》言“鹽菜”消費

4.“醬菜”

 

酒·麯

1.飲酒風習與“酒”的消費——以居延為中心的考察

2.祭祀用酒

3.“酤酒”“買酒”行為

4.酒後鬥毆案例

5.藥用酒

6.“禁酤酒”制度

 

清酒·薄酒·濃酒

1.肩水金關“清酒”簡文

2.《詩經》“清酒”

3.睡虎地《日書》“馬禖祝”“清酒”

4.《春秋繁露》“清酒”

5.管輅“先飲三升清酒”故事

 

醇酒·白酒

1.漢代酒的品類

2.漢簡所見“醇酒”“淳酒”

3.“白酒”與“清酒”的比較

 

善酒·美酒·厚酒·濃酒

1.“善酒”和“美酒”

2.與“厚酒”對應的“薄酒”

3.與“薄酒”對應的“濃酒”

 

膏餅

1.馬圈灣漢簡“膏餅”

2.關於“膏”

3.關於“餅”

4.“膏餅”的品質和形制

5.“胡餅”:胡者,互也

6.膏環·膏糫·粔籹·寒具·饊子

7.“胡餅”“膏餅”的價格

 

豆·黃豆·大豆

1.曹操高陵石牌文字“黃豆二升”疑議

2.非“默證”

3.漢簡“黑粟”“白米”“黃種”與《齊民要術》青、黃“胡豆”

4.《齊民要術》白、黑“大豆”

5.《張叔敬鎮墓文》“黃豆”確證

6.長沙走馬樓竹簡“豆租”“大豆租”

 

棗·棘

1.棗栗:木本糧食

2.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甘泉饑食棗

3.西王棗•王母棗•西王母棗

4.玉門棗

5.“棗水”之怪

6.“浮棗絳水”

7.“棗”“棘”的象徵意義

8.“以桃為弓,牡棘為矢”

 

乳·馬湩·挏馬酒

1.湩,乳汁也

2.肩水金關簡所見“主君”祭品:乳黍飯清酒

3.楊惲“養羊酤酪”疑問

4.“奠馬湩”禮俗

5.《漢書·禮樂志》“挏馬酒”

6.橫山孫家園子“捋乳”畫象

 

1.茭:漢代河西的勞作史與植被史

2.伐茭·積茭·運茭·載茭·守茭·取茭·出茭·入茭

3.“茭”的實義

4.“茭”和“稁”

5.“茭”的計量和相關問題

6.敦煌漢簡“茭長二尺,束大一韋”

7.關於“大司農茭”

8.“除陳茭地”解說

 

葦·蒲·慈其

1.“伐葦”“伐蒲”簡文

2.河西戍卒勞作:伐慈其·艾慈其

3.“慈其”名義

 

甬·筩·筒

1.“竹器”與竹器時代

2.秦漢筒形器

3.作為標準器的“桶”“用”“甬”“筩”

4.自名為“甬”“筩”的容器

5.從竹筒作器到“寫竹狀而為之”的筒形器

6.竹質“鐺鼎”“釜甑”

7.秦漢時期黃河流域的竹林分佈與筒形器的興衰

 

角杯·犀角杯

1.廣州漢墓出土“犀角”

2.“犀杯”與“兕觥”

3.犀杯:民間信仰與民間禮俗

4.東西文化交流中的“犀杯”

5.何家村出土“犀杯”“犀捧”

 

合巹杯

1.“銜杯共飲”風習與“合巹”儀禮

2.秦漢雙連杯

3.雙連杯的民俗學意義

4.合巹杯,鴛鴦盞,連理盤

 

行囊·行橐

1.“布橐”與“革橐”

2.“於橐於囊”

3.裝囊

4.蘇秦“擔橐”故事

5.“行篋”與“行箱”

 

流馬方囊

1.“木牛流馬”:諸葛亮的交通運輸技術發明

2.關於“方囊”名號

3.“方囊”與散裝運載方式

4.“方囊”裝載量與漢代車運裝載規格的比較

5.“方囊”結構與“流馬”為獨輪車說

6.“鹿車”與“流馬”名義

 

蔣席·皮席·葌席

1.長沙東牌樓簡牘“席”“於”“桉”

2.”與“蔣”

3.皮席

4.關於“二席”“重席”

5.“葌席”解

6.量詞“枚”“領”“束”

7.“鋪薦陳簠”

 

行縢

1.秦俑“行縢”的考古記錄

2.秦俑“行縢”的考古研究

3.說“行縢”非“漢服之制”

4.“行縢”使用“兵種”說及“等級”說補議

5.“行縢”的形制

6.“行縢”於交通史的意義

 

偪脛

1.秦俑“護腿”發現

2.“護腿”“絮衣”說辨疑

3.腿裙·吊腿·脛衣·跗注

4.“偪脛”推想

 

赤幘

1.甘谷簡文“伍長守街治滯”“著赤幘”

2.陽陵出土兵俑裝束及相關發現

3.著幘·冠幘·服幘·戴幘·攝幘

4.青幘·綠幘·黃幘·白幘·黑幘·緋幘

5.“赤幘”的意義

6.“幘”與“冠”“巾”“蓋”

7.關於“陌額”、“抹額”

 

馬甲

1.岳麓書院秦簡《數》所見“馬甲”簡文

2.曾侯乙墓出土“馬甲”

3.包山2號楚墓出土“馬甲”

4.有關“馬甲”“馬鎧”的歷史記錄

5.楊泓有關戰馬裝具史的創論

6.甲騎裝具史的新認識

 

掌蹄

1.《鹽鐵論•散不足》所見“掌蹄”

2.蹄”說

3.關於“革鞮”的理解

4.“蹄鐵”源起

5.“數馬曰若干蹄”:蹄鐵萌芽的觀念背景與技術條件之一

6.“蹄欲得厚”:蹄鐵萌芽的觀念背景與技術條件之二

7.蹄部病症治療:蹄鐵萌芽的觀念背景與技術條件之三

 

膠·膠

1.額濟納漢簡“膠二重十三兩”簡例

2.涉及“膠”的“楬”

3.漢簡資料有關“膠”的資訊

4.“膠”在軍事生活中的應用

5.關於“

 

天馬

1.武威雷臺漢墓出土銅馬

2.“紫燕騮”說商榷

3.“天馬”名號的合理性

 

人魚膏

1.秦始皇陵“人魚膏”之謎

2.秦陵地宮設計構想透露的海洋意識

3.“人膏”?“魚膏”?

4.“人魚”“出東海中”說

5.“魚燈”和“鯨燈”

6.“大秦”的“鯨魚燈”

 

海魚

1.海上漁業的發展

2.“海魚”與“海租”

3.鮫··鯕·鰸·鮞·鰒

4.鯜···魦·鱳·鰅·鮸·魵·鮮

 

大魚·巨魚

1.方士言“大鮫魚”

2.秦始皇射“巨魚”

3.《漢書·五行志》“北海出大魚”記錄

4.《續漢書·五行志》“東萊海出大魚”記錄

5.《論衡》“鯨魚死”與《西京賦》“鯨魚失流”

6.《淮南子》言“鯨魚死而彗星出”

7.早期“海出大魚”記憶

 

連弩

1.秦始皇以“連弩”射巨魚

2.秦軍“強弩在前”

3.並射弩和連發弩

4.秦漢實戰“連弩”

5.諸葛亮“損益連弩”

6.後世的“諸葛弩”

 

機·機械

1.秦陵“機械之變”

2.輿械:交通生活中的“機械之利”

3.兵械:三軍強弩

4.“機發之橋”與坑儒穀“伏機”傳說

5.秦始皇“器械一量”

6.關於“機械之心”

 

鹿車

1.一輪車

2.“椎車”

3.秦陵發現的新線索

 

鳩車

1.小兒“鳩車之樂”

2.許阿瞿墓誌畫像

3.“鳩車”實物

4.金石學論著中的“漢鳩車”

 

竹馬

1. 郭伋故事

2. 乘竹馬為戲

3.“竹馬”的形式

 

泥車·瓦狗

1.“諸戲弄小兒之具”

2. 《潛夫論·浮侈》言“泥車、瓦狗、馬騎、倡俳”

3.馬圈灣漢代烽燧遺址的發現

 

閣·閣道·棧閣

1.“格”與“閣”

2.閣道·棧道

3.“高格”“高閣”“橋閣”

4.說“接木相連”“木石相距”

 

石·石道

1.《石門頌》“造作石

2.石道

3.“輿”“車”“載乘”

 

徧·碥

1.拴驢泉石刻

2.作徧橋閣

3.碥路

4.“碥”的字源學思考

 

1.《西狹頌》“鐉燒破析,刻臽磪嵬”

2.說“刻臽”

 

柙·籠

1.《西狹頌》“柙致土石”

2.《九章算術》的“籠”“土籠”

3.虆梩

 

複壁

1.廣州陶屋“密閉的小室”

2.陝縣劉家渠漢墓和武威雷臺漢墓建築模型

3.漢代建築遺址所見“隔道”

4.漢宮“非常室”

5.伯玉藏身處

6.趙岐故事

7.三國“複壁”史跡

8.“複壁”出現的社會背景與技術條件

9.後世的“複壁”

 

複道

1.秦漢宮廷“複道”

2.有關“複道”的文物資料

3.“複道”與“橋”

4.“複道”立體交叉形式

5.馬王堆帛書《駐軍圖》中的“複道”

6.“複道”與“閣道”

 

虹梁

1.”與“高梁”:先秦拱橋出現的可能性

2.《西都賦》“應龍虹梁”

3.拱橋出現的年代

4.拱橋史若干誤識的澄清

5.西漢拱橋建造的技術條件

 

浮梁·浮橋

1.“造舟”“維舟”“特舟”等級制說

2.浮橋史的再考察:造·艁·靠

3.“智伯命造舟為梁”事“偽說”“偽史”辨疑

4.“方舟”

5.簡易浮橋:橋樑等級與社會等級

6.秦直道“度河”的可能形式

7.衛青“梁北河”

8.漢代“浮橋”明確史例

 

璫·當

1.“裁金璧以飾璫”

2.瓦當“椽頭飾”說疑議

3.四川漢代崖墓提供的例證

4.其他文物實證

 

1.秦穆公“封殽屍”故事

2.“封,界也”

3.秦直道的“石關”“封巒”

4.“封”與“鄂博”“敖包”

5.秦軍史和羅馬軍史的對讀

 

附論:

 

舟船屬具

1.走馬樓簡提供的資訊

2.大檣

3.大杝

4.,下

5.矴石

6.大絏

7.由屬具推測舟船規格

 

木鐙

1.關於馬鐙發明史的探討

2.包革木鐙和包金屬木鐙

3.木鐙的使用

4.“鐙如半靴”

5.早期馬鐙的可能形式

 

索引

作者相關研究成果目錄

後記

 

 

王子今教授所著《秦漢名物叢考》一書承嶽麓書院資助,即將在東方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前,發來書稿,囑我為之寫序。一個多月來,猶豫再三,遲遲無法動筆。就我個人的學力和見識,為子今的大作寫序,實在是力所不及,難以勝任。惶恐與壓力比起前幾位為其寫序的同齡師友來還要嚴重得多。不過,千鈞重托,卻之不恭。換個角度想,先讀為快,總會有收穫和教益,寫一篇讀後感,亦不失附驥之幸。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文字記載的朝代史如果從夏朝算起,也有四千一百多年。但是對文化古籍的全面整理,只能從孔老夫子算起。在孔子所構建的儒家文化裡,重“道”而不重“器”,重思想義理的闡發,輕名物技藝的研究,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對“器”的研究,對具體專業技術的研究,甚至採取一種鄙視的態度。我常作如是想,宋代以後,中國由於科學技術的落後而導致全面的社會遲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可能就是我們的祖先太重空疏義理的闡發而偏廢實學。

儘管如此,中華民族的漢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從文字到典籍一脈相承而未曾中斷的文化。要讀懂中國歷史,要讀懂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對其中名物的研究,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鄭康成遍注群經,就包括了對其中各種名物的闡釋。二十六史中對兵器、禮器、輿服、宮殿城闕的記載等等,也都是偏重名物。歷代編輯的專書如《爾雅》、《釋名》、張華的《博物志》、北魏劉懋的《物祖》、隋人謝昊的《物始》、明人羅頎的《物原》、清人陳元龍的《格物鏡原》,以及專以名物命名的典籍,如宋人蔡卞的《詩學名物考》、方逢辰的《名物蒙求》、明人耿隨朝的《名物類考》等,雖內容和貢獻各有高下,但都不失為歷代學人關注名物研究的成就。

與人類生存發展相關的各種名物可以萬千計。即使當世人也未必能夠說清楚我們日常所接觸的每件物品之源流、狀貌、生成過程和功能作用,這些含有大量的專門知識。更何況時越幾千年,地跨數萬里。加之各種名物種類繁多,內容龐雜,大到宮殿城池,小到一針一線,有些宏觀到國家社會,有些則細碎到不被常人注意。要把它們考證清楚,沒有廣博的知識、深厚的功力和豐富的閱歷見聞,則無以勝任。因此,歷代名物學家無一不是文史大家和學界泰斗。

近些年來,華夫(張述曾)先生集眾人之力,歷三年寒暑,編成了巨著《中國古代名物大典》,於1993年出版問世,煌煌800萬字,可謂嘉惠學林,功垂後世。另有王玉哲先生的《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尤其是最近孫機先生出版的同名著作,是在他早先《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的基礎上增訂完成的,內容之巨集博,功力之深厚,堪稱古代名物研究的經典。但是,任何一種名家名著,都不能苛求它解決我們所期望的一切問題,很多領域很多問題,還需要繼續研究。王子今教授的《秦漢名物叢考》就是從特定的角度,選擇一些對常人而言比較陌生而冷僻的秦漢名物進行系列考證,從內容和形式上都展示出許多新特點和新貢獻。

首先,從全書的結構看,近30萬字的著述,沒有分章分節,而是以“叢考”的形式出現。我理解這個“叢”,有兩重含義。一是根據研究的名物物件一組一組,也就是一叢一叢地安排。全書48組(包括兩篇附文),讀起來眉目清晰,條理井然。同時也照顧到了自己研究的路徑和表述的方便。48組叢考,既可單獨成篇,又可渾然成一。二是每一組內,連類而及,把相關的一系列名物儘量包括進來。比如對“醬”的考證,先根據文獻的記載指出,秦漢時期的“醬”,是一種用食鹽醃制的肉醬。爾後對與此有關的魚醬、蟹醬、魚子醬以及民間食用的豆麥之醬逐一進行考證,指出桓譚《新論》中的“鄙人得鯅醬而美”的“鯅醬”,很可能是一種魚醬。《北堂書鈔·酒食部·醢》中的“鰂之醬”當是一種用烏賊或墨魚做成的醬。同書的“蟹胥之醬”即是一種蟹醬。《禮記·內則》中的“卵醬”,當是一種魚子醬。然而,這些魚肉之醬在秦漢社會可能只局限於富有階層的消費,而下層民眾食用的醬更多的還是用蔬果豆麥製成。書中考證了芥醬、芍藥之醬、枸醬、榆莢醬、豆醬之類廣大社會民眾日常作為調味品的食用之醬。考證名物的同時,還指出江陵鳳凰山167號漢墓出土木簡上的“醬杞一枚”可能為“醬梔一枚”;江陵鳳凰山8號漢墓出土竹簡上的“肉醬一傷”,可能為“肉醬一觴”,都應是盛裝器,對簡牘釋讀上的疑難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全書48組之下有250個小題目,將所涉及的210多種(據書後索引統計)具體名物根據其相互關係分隸於48組之中。

其次,考證研究的對象大多是近幾十年來考古發現的出土文物、建築遺跡、秦漢簡牘、摩崖石刻上出現的頗有爭議或尚未解決的名物術語。比如飲食類中的十一組(醬;豉;鹽菜、醬菜;酒、麹;清酒、薄酒、濃酒;醇酒、白酒;善酒、美酒、厚酒、濃酒;膏餅;豆、黃豆、大豆;棗、棘;乳、馬湩、挏馬酒)大多出自漢簡之中;軍裝服飾類中的四組(行縢;偪脛;赤幘;馬甲)出自漢簡的記載和漢墓的兵俑;馬匹馬具馬食類中的五組(天馬;木鐙;掌蹄;茭;葦、蒲、慈其)出自出土文物和漢簡;交通道路類中的五組(閣、閣道、棧道;石、石道;徧、碥;臽;柙、籠)出自《石門頌》、《西狹頌》、《郙閣頌》等“三頌”石刻文字中;日常用具類中的三組(蔣席、皮席、葌席;行囊、行橐;鹿車)亦多出自簡牘;建築設施中的四組(複壁;複道;璫、當;封)來自建築遺跡。膠和膠一組亦出自漢簡。其他十五組如兒童玩具(鳩車;竹馬;泥車、瓦狗三組)、日常生活用品(甬、筩、筒;角杯、犀角杯;合巹杯;流馬方囊等四組)、交通設施(虹梁;浮橋;舟船屬具三組)、軍事裝備(連弩;機、機械兩組)、海洋生物(人魚膏;海魚;大魚、巨魚三組)也都與考古文物有密切關係。對上述各類名物的解釋,有些是子今教授的首發;有些則是過去已有解釋但不確切或不正確,子今對其進行了糾正;還有的是在過去研究的基礎上把認識推進了一步;有些則是提出了意見或假說,需要出土資料的證實。比如對“膠”和“膠”的解釋,“醬”“豉”在西北軍隊中的配給制度,酒類在軍隊中引起鬥毆事件,漢簡中記載的“馬禖祝”禮俗,對“三頌”中若干名物的解釋,都是子今的首發。在糾正以往不準確的認識方面,例子很多。如漢景帝陽陵出土的士卒俑額頭有一圈紅色帶狀編織紋痕跡,發掘者稱其為束髮用的“陌額”,但子今通過對甘谷漢簡“赤幘”的研究指出,這應該是“赤幘”而不是“陌額”。長沙東牌樓出土簡牘有“蔣十五枚、葌席一束”“皮席一枚”的記載,整理者認為“‘蔣’應為‘漿’之通假”。但子今認為“‘蔣’應為‘’”,《廣雅·釋器》:“,席也。”王念孫《廣雅疏證》:“,通作‘蔣’。”顯然,後一種解釋更合理。一字之差,兩種事物。山西晉城澤州縣山河鎮拴驢泉發現正始五年(244)開鑿石門、修治道路的石刻,其中有“作遍橋閣”一語。最初的整理者認為“‘作遍’即遍作,指在工程路段內凡須修造橋閣之處無一遺漏”。子今查看拓片發現,“作遍橋閣”應為“作徧橋閣”,“徧”即後世之“碥”,也是一種道路形式。居延漢簡中的“慈其”,有學者認為,當是一種供人食用的蕨菜,但子今考證認為,“慈其”並非蕨類,而是一種供馬畜食用的飼草。諸如此類,所在多有,往往奇思妙想,勝意迭出。被國家定為旅遊標誌的武威銅奔馬,就定名問題,學界有各種不同意見。有人提出應直接取名為“紫燕騮”,子今認為最合理的名稱應該是“天馬”而不可稱“紫燕騮”。這就把該問題的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所謂點燃的“人魚膏”究屬何物?按照子今的傾向,應該是鯨魚油,但他並沒有下斷語,而是明言“秦始皇陵‘人魚膏’之謎的徹底解開,地宮照明用燃料品質的最終認定,應當有待於依據考古工作收穫的確切判斷”。這就是上面所說的,提出一種科學假說,有待證明。其學術價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再次,《秦漢名物叢考》一書對名物的考證不僅僅局限在名物本身的形貌、生成、功用等方面,而且同時從廣闊的視野和多側面多角度揭示了各種名物所蘊含的社會意義。比如對枸醬的研究,指出建元六年(前135)漢朝派番陽令唐蒙出使南粵,結果唐蒙在廣州吃到了枸醬,調查發現,這種枸醬乃蜀地特產,夜郎等地沿牂柯江而下將之販運到了南粵。由此唐蒙想到了控制南粵的策略,上奏漢武帝,開西南夷道,置犍為郡,由上游發兵而制服南粵,揭示了由枸醬而引發的政治軍事行動。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記載,當時的通邑大都“醯醬千瓨”,“此亦比千乘之家”。因此,對“醬”與“瓨”的考證,就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意義。書中對鮫、、鯕、鰸、鮞、鰒、、鯜、、魦、鱳、鰅、鮸、魵、鮮等多種魚類的考證,除了生物學、海洋學的意義外,還可能有其他多重意義:一是它的產地,大多在今朝鮮半島,說明當時的中央王朝與這些地區有著密切的關係;二是司馬遷《貨殖列傳》記載“鮐鮆千斤,鯫千石,鮑千鈞”的人家,“亦可比千乘之家”,說明當時的漁業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三是漢武帝時曾經“縣官自漁”,即統制海上漁業為官營,後來又放歸民間而“增收海租”,這就把對這些海洋生物的研究帶進了海洋經濟史和國家財政史的範圍。對“大魚”、“巨魚”的考證,也有重要的社會學意義。《漢書·五行志》記載:“成帝永始元年(前16)春,北海出大魚,長六丈,高一丈,四枚。”“哀帝建平三年(前4),東萊平度出大魚,長八丈,高丈一尺,七枚,皆死。”《續漢書·五行志》記載:“靈帝熹平二年,東萊海出大魚二枚,長八九丈,高二丈餘。明年,中山王暢、任城王博並薨。”用今天的生物學知識解釋,其實就是“鯨魚擱淺”或“鯨魚集體自殺”的現象。但是史書把它記載在《五行志》裡,當作一種災異現象,京房《易傳》、《淮南子·天文訓》以及漢代的諸多緯書都把它與天災人禍聯繫在一起,賦予一種超自然的神秘意義,製造出與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有關的諸多說法,使“大魚”和“巨魚”在人們對自然現象認識的觀念形態上有了更豐富的內容,同時進入和影響了社會的政治生活。這些,都是書中對一些被常人忽視的名物進行考證研究的價值所在。

第四,《秦漢名物考證》對書中所涉名物的研究,取材宏富,廣征博引。正文中引書2400多條∕種,註腳中引書2100多條∕種。除了傳統經、史、子、集、野史、筆記外,近人的專著,雜誌論文,無不在徵引之列。除了傳統典籍外,秦漢簡牘、金石磚瓦、碑刻畫像、出土文物,凡可作為證據者,無不納入論證之中。除人文學科外,自然史、生態史、海洋史、交通史、飲食史、農業史、兵器史、釀造史等等,亦多有涉獵。從書中1051條註腳,亦可見出子今教授行文嚴謹,考證精詳,言必有據,文必有征,體現了子今教授一貫的學風和文風。看過此書後,不光對書中研討的名物有深入瞭解,而且讓人視野豁然開朗,有一種融會貫通之感。

第五,《秦漢名物叢考》不是王子今教授的一時之作,而是他三十多年來研究秦漢史各類課題項目的同時,關注名物研究的結果。從書中所附43篇相關研究成果目錄可以看出,最早的文章是1984年發表在《文博》上的《秦漢“複道”考》,最晚的是今年發表於《考古與文物》第4期上的《岳麓書院秦簡〈數〉“馬甲”與戰騎裝具史的新認識》。三十多年來,王子今教授辛勤耕耘在秦漢史研究的領域裡,出版過三十多部專著和七八部與人合作的譯著,還有三十多種與人合作主編、參編的著作。發表的論文,僅我個人的電腦裡,收集、下載、保存的就有六百多篇,當然不是全部。真可謂成果豐碩,著作等身。他在長期研究秦漢交通史、海洋史、秦漢簡牘和出土文物的同時,日積月累,形成了對書中各類名物的新認識,有些陸續發表過,有些尚未發表。現在結集在此書中,實是為對秦漢史研究的又一重要貢獻。

當然,研究名物,沒有直觀的圖錄,略嫌不足。有些諸如醬、豉、酒之類,無法用圖像表示。但有些名物,諸如鹿車、鳩車、連弩等等,如果插一些直觀的圖像,就會讓人看得更清楚。個別結論也有進一步討論的餘地,如對“茭”的研究,書中認為應該是“芨芨草”。我個人認為,“茭”可能是一種曬乾的幹青草。河西走廊冬季時間較長,牲畜要靠夏秋季節晾曬的幹青草過冬。至於這種草,並不單一是某一種植物,應包括所有牲畜愛吃的草類植物。記得兒時在戈壁灘上放牧牛羊,很多雜草,到現在也叫不上名字。在夏秋季節,農民割草晾乾貯存以備冬天餵養牲畜。而芨芨草稈子太多,牲畜並不喜愛。它的真正作用是編織用具。秋後草黃之時,農民把芨芨草一根一根拔下來,剝了皮可以編織席子和筐籮,千百年來,河西老百姓鋪的席子幾乎都是用芨芨草編織的,有專門的手工匠人。芨芨草棰劈以後,又可搓成各種規格的草繩,用於生產和生活。當然,這都可進一步討論,並不影響全書的學術價值。

王子今教授不僅著作等身,成果豐碩,而且在做人、做事、做學問方面也是我們學習和追隨的楷模。他之所以能在秦漢史研究的多個領域取得如此眾多的成果,與他良好的教養、人生經歷和學術背景有直接關係。子今的母親,是一位剛強而有文化有追求的女性,在給予子今母愛的同時,又在文化學術上給他潛移默化的薰陶。在過去上山下鄉的年代裡,子今插隊下鄉,當過農民;後來當過裝卸工,扛過大麻袋。在學術研究上,他的勤奮吃苦、超過常人的精力和毅力,都與此不無關係。子今本科在西北大學讀考古,有考古學的背景,在他的研究工作中,既重視文獻,又重視文物,特別重視考古學的材料,甚至連一些常人不太注意的遺跡遺痕,他都從不放過。子今在研究生期間,跟隨著名的歷史學家林劍鳴先生讀秦漢史,受過嚴格的歷史學、文獻學訓練,對考據學十分在行。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新的史學理論和方法進入史學界,人類學、社會學、文化學為中國史學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新的視角和新的方法,子今不僅從中吸取了很多營養,而且在上述多個領域裡都發表過論文和專著。在秦漢史研究領域裡,孜孜矻矻,矢志不渝,全身心投入,辛勤耕耘了三十多年。其中連任三屆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的會長。他熟悉這塊土地上,哪些是曾經的沃壤而取得過豐碩的收穫,哪些是需要進一步開發的荒蕪之地,哪些是迄今還未引起人們注意的溝坎邊角……

1991年在蘭州第一次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認識以來,我同子今相識、交往已經有四分之一世紀了。子今對朋友的謙和、親切、誠懇、友善是學界朋友公認的,也使他因此贏得了廣泛的友誼和人脈。他天性睿智,反應敏捷,同別人在一起,常常以詼諧幽默的調侃給他們帶來愉快。我們曾一同到居延的荒漠戈壁和敦煌的漢塞烽燧進行過考察,很多情景讓人終生難忘。二十多年的友誼、交往和情感,是我人生中一份特別值得珍視的收穫。願子今的學術之樹常青,願子今的今後健康快樂。

 

張德芳

201581日於蘭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