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珞珈中古史青年學術沙龍』簡介

2016-11-18 呂博 中古史研究資訊

“珞珈中古史青年學術沙龍”簡介

 

 

“珞珈中古史青年學術沙龍”創辦於201071日,由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劉安志老師、魏斌老師首倡發起,主旨乃砥礪學問、發展友誼,為武漢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方向的青年學者與學生創造一個自由交流的學術平臺,以期拓寬青年學者與學生的知識面與研究視域,并探索、交流新的學術方法和學術理路。沙龍以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及相關專業的青年教師和博士後、研究生為主要成員,以報告最新學術心得、探討學術熱點問題為主要內容,并適時邀請一些校外青年學者交流切磋。沙龍自創辦至今已歷39回,茲將前25次活動分為五個不同的學術主題,簡要介紹如下。

 

(一)文本書寫與史料批判

近年來,“史料批判”與“文本書寫”漸成中古史青年學者關注的研究方法。沙龍有過五次相關主題的報告。本所教授劉安志老師的報告《〈括地志〉與〈坤元錄〉》(2013314日),仔細比勘了中日文獻當中有關《括地志》與《坤元錄》的史料,經過綿密的考證,對傳統二書名異實同的看法提出了有力的反駁(該文修訂後待刊於《歷史地理》)。日本阪南大學講師永田拓治博士的報告《耆舊傳、先賢傳集成——周斐〈汝南先賢傳〉》(201095日),就《汝南先賢傳》的輯佚狀況、先賢傳的內容與特色、從先賢傳到家傳的過程、王朝史《後漢書》與汝南先賢傳的關係等問題做了深入研討。本所博士研究生江依璇的報告《讀裴虯家族墓誌四則——以裴虯為研究中心》(2012412日),則通過對家族墓誌的解讀,勾勒了中晚唐裴虯家族家族發展的大致脈絡,於“墓誌的史學分析”做了有益的嘗試。本所博士研究生羅亮的報告《中古時期正史〈天文志 32 28646 32 9240 0 0 4722 0 0:00:06 0:00:01 0:00:05 4721變化淺析》(201359日),則對正史《天文志》中“占”與“應”的結構變化、歷代《天文志》的演變脈絡進行了初步探討。本所博士研究生曾成的的報告《聖人與夷狄——論耶律倍德歷史形象》(2011929日),發現漢族史料與契丹史料對耶律倍的記載有所不同,分析了早期契丹人物耶律倍的形象構造。

 

(二)政治文化與制度設計

當前的中古政治史研究,已經開始反思舊的“地域集團”研究範式,不少論著注重從“政治文化”的角度,去解讀政治演進與制度變遷。沙龍進行過多次相關主題的報告。臺灣大學博士候選人游逸飛的報告《漢初楚國無郡論——傳世文獻與考古發掘的辯證》(2012919日),通過對北洞山楚王陵所出印璽的觀察,發現在大量隨葬的官印、封泥中竟不見楚國郡一級的官署與官吏,進而大膽推論“漢初楚國無郡”。本院中國文化史方向博士研究生薛夢瀟的報告《東漢太守“行春”淺識》(2012223日),辨析了傳世史籍和出土材料所見“行縣”、“行春”、“班春”三個概念,在此基礎上考察“月令”在東漢的踐行狀況。本校法學院博士後鍾盛博士的報告《北朝州軍府變革論》(20121017日),以北魏州軍府制度的設計缺陷為切入點,探討了北魏中後期至隋代地方行政機構變化的內在動因及其意義(該文北魏部分修訂後刊於《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28輯)。本所博士研究生呂博的報告《“二王三恪”與唐代曆運問題》(20114月),利用“話語權”等概念,剖析了賓禮“二王三恪”背後隱藏的德運、正統觀念,對有唐一代“二王三恪”的數次變化進行了闡發(該文修訂後以《唐代德運之爭與正統問題——以“二王三恪”為線索》為題,刊於《中國史研究》2012年第4期)。本所講師黃樓老師的報告《代、德之際的黨爭及其政治分野——以元載、楊炎、劉晏為中心》(20101021日),勾稽排比傳世文獻以及墓誌材料,跳出傳統的復仇報怨、士庶之爭等舊說,就肅、代及德宗建中年間以元載、楊炎、劉晏為首的三個政治集團的主要人物進行了重新分析和解讀。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張達志老師的報告《從史館到中書——中唐李景儉案的政治空間》(2011113日),以長慶初年的李景儉案為切入點,在辨析場所、空間、政治空間等概念的基礎上,討論了唐代史館的空間移動、史館的錄送網路、李景儉案所反映的官場矛盾及其與當時政治形勢的複雜關聯。華中科技大學講師陳文龍老師宣講了其有關宋代禮制研究的最新探索成果《稀闊之典——皇祐二年明堂大禮發微》(2011121日),認為皇祐二年的明堂大禮代替了南郊大禮,規模空前。皇帝親祀明堂,許多禮儀程式直接由皇帝決斷,并以宰執擔任大禮五使,且對臣僚賞賜豐厚,不斷強化宣示效果,此在宋代是第一次,有著特殊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本院宋史方向博士研究生閆興潘的報告《金代賜姓問題研究》(20121218日),認為在金代民族歧視政策之下,女真人擁有特殊的政治地位並享受多種特權。賜姓的實質是賜予非女真人一種虛擬的族群身份以及這種族群身份所承載的種種特權。賜姓現象是金代民族關係和民族歧視政策的一種特殊表現方式。本院講師吳兆豐博士的報告《明儒王畿編纂“化宦”書〈中鑒錄〉的用意、影響與內容特色》(20121120日),認為王畿作為王陽明學派的名儒,他編纂《中鑒錄》的用意在於教化和引導宦官從學向善,即所謂“化宦”思想。王畿將影響少年天子萬曆皇帝的希望寄託在最能接近皇帝的宦官身上,希望藉此踐行其“化宦”以“格君”的曲折道路。

沙龍的特別活動亦頗值一提。2011917日、18日,本所青年學子與北京大學中古史中心陸揚教授進行了兩次座談。陸揚教授就唐宋間政治文化的演進及其特質暢談己見,並就佛教史相關問題與青年學子進行了交流。

 

(三)編戶、習俗與族群

長江中下游持續的考古發現,為探討南方族群問題提供了不同斷代的文化剖面。原在歷史過程中相對“失語”的南方“土人”日益成為學術研究之熱點。圍繞此問題,本所教授魏斌老師和本院考古系副教授賀世偉老師分別做了《漢晉南方人名考——單名、二名的展開及其意義》(201071日)、《三峽地區六朝隋唐墓所見的多人葬習俗》(20111229日)的學術報告。魏老師以漢晉長江中游地區石碑、簡牘及正史中各種題名史料為依據,對南方人名的“單名化”現象進行歷史解讀,並提出南方土人“二次編戶化”、“華夏化”等系列學術概念(該文修訂後刊於《歷史研究》2010年第2期)。賀老師近年來十分關注三峽地區六朝以來的的多人合葬墓。在甄別考古材料的基礎上,賀老師發現,墓葬內散亂的的多人骨架,與傳世文獻所記長江中下游蠻人的“拾起骨之俗”,恰可印證。并就此引發了一個有趣的話題:中古史研究者如何充分理解和利用“華夏”與“蠻”族群邊界的考古學證據(該文以《略論三峽地區六朝隋唐墓所見的多人葬習俗》為題,初刊於《考古與文物》2010年第4期)。

 

(四)信仰、宗教與社會觀念

中古中國是一個“信仰時代”。要想深入把握當時社會變動的思想痕跡,信仰和宗教是繞不開的學術話題。沙龍有過五次相關報告。本所講師姜望來老師的報告《中古“道術”考》(201012 2日),從考論與佛道教均有關係的“道術”入手,試圖闡明中古佛道關係的變遷,進而討論佛教中國化以及本土道教的演進過程(該文修訂後刊于《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28輯)。魏斌老師的報告《仙堂與長生——六朝會稽海島的信仰意義》(2012621日),基於對《真誥》、《周氏冥通記》等道教典籍所構想來出的神仙世界的勾勒,嘗試白描以“方諸山”為代表的東海諸島在上清神仙世界中的位置及其意義(該文修訂後刊于《唐研究》第18卷)。本院專門史方向博士後曾磊博士報告《“蛟龍畏鐵”考原》(2012531日),該文從《西遊記》東海龍宮“定海神針”為例切入,討論了“蛟龍畏鐵”觀念的淵源與流變。華南師範大學副教授吳羽老師的報告《世俗禮制對道觀的影響——以〈唐律疏議〉為例》(20101223日),從《唐律疏議》條文入手,考察、辨析世俗禮制對於道觀的具體影響。本所副教授朱海老師的報告《唐代的“夷齊”與“四皓”議》(2011512日),則從《史記》中關於四皓的故事出發,分析了唐人引用四皓故事的幾種含義,以及唐人在關於四皓的議論中,所反映出的對於“隱”與“出”的態度。

 

(五)藝術、環境與醫療社會

學科交叉也是歷史研究的趨勢,“圖像證史”、“環境變遷”、“醫療科學”等自然、社會科學的知識對於研究中古歷史裨益良多。圍繞“學科交叉”的主題,沙龍舉行過三次報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研究生藍德的報告《西方環境歷史和環境考古學》(20101126日),就其博士論文關注方向,從19世紀的早期研究、法國年鑒學派、歐美“新考古”及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在美國興起的環境史學四個部分出發,介紹了西方環境史學的發展過程。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曉剛老師,以漫談形式介紹了日本近年來佛教藝術史的研究動向和自己近來的研究重點——“傳統神話題材畫”、“佛教史跡畫”、“因緣故事畫”等洞窟畫像材料(2011310日)。本所博士研究生石英的報告《宗教的懲罰與救治——以中古時期“鬚眉盡落”病症為中心》(20111027日),研討了宗教和醫療的關係。她認為佛教在“鬚眉脫落”的一懲一救之間,既弘揚了佛法教義,整肅了僧團,提供了善惡的標準和榜樣,又重新在中國文化的土壤上建構了適合中國文化的信仰體系。

 

以上是歷次沙龍報告的簡要內容,詳細請參看“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網站,網址:

歷次沙龍活動,我們都特別強調“魚”與“漁”的關係,重視對中古史研究新方法、新理路的探討。在歷次氣氛熱烈的討論中,沙龍成員參詳新說、互相駁正,以求去除疑義、闡發新知。比如針對“文本分析”這一方法,大家普遍認為,與其將“文本分析”抑或“史料批判”看作研究方法,不如將這種研究手段當作學者解讀史料應當恪守的“自覺”。針對政治史的研究方法亦有共識,即無論是集團分析法,還是“政治文化”視角下的闡發,均只是研究手段,本身並無高下之分。法無定法,關鍵在於將研究方法運用得宜,與史料解讀相得益彰,昇華出獨到的史學識見。面對當下的“墓誌熱”,諸師友始終強調在關注金石材料的同時,更須精研傳世史籍。即於舊材料而言,新材料是零星片斷,唯有稔熟於既有史料,才能將新材料安置於適當的地位。

在歷次沙龍的交流與辯難中,每個堅持參加沙龍的同學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面對新方法,批判吸收;於研究論題的新趨勢,老師們鼓勵碩博士研究生在堅守學術傳統的同時,在研究內容、論題上大膽創新,爭做歷史研究的“弄潮兒”。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珞珈中古史青年學術沙龍”旨在聚合同道、以文會友。不論資歷,但以學問相砥礪,以求互相發明,共同進益。歡迎中古史青年學者、學子能來珞珈山品茗論學。無論細緻入微的考證文章,抑或體大思深的精義闡發,凡有一得,皆為“珞珈中古史青年學術沙龍”所期望。珞珈春櫻秋桂,東湖澤畔行吟。湖山臨眺,一舒襟懷。待諸友來會,問道論學。

 

本文縮減版曾刊于徐沖主編《中國中古史研究》第4卷,中華書局,2014年。

 

(感謝呂博兄授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