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度空間『史學日誌』十週年祭(2007.1.15-2017.1.15)

太史政 中古史研究資訊 2020-09-05

百度空間“史學日誌”十週年祭

2007.1.15-2017.1.15

 

太史政

 

一、博客時代

 

幾個月前,當我看到苗懷明先生在其主持的公眾號“古代小說網”(gudaixiaoshuo123)推送的《十年之後的再出發——寫在中國古代小說網微信公眾號開通之際》(2016101日推送)一文時,開始起草這篇文章。但我想要以文字來紀念曾經的百度空間“史學日誌”,則在20151010日申請到“中古史研究資訊”(zhonggushi)這個公眾號之後就有想法了。不過因一年多來的各種雜亂,遷延至今方能定稿。

2007115日,作為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大三學生的我,在學校26號樓214寢室東南角上舖牀位上,用清華紫光電腦上網,并用2006年註冊的百度帳號申請了百度空間,取名“史學日誌”(),從而開始正式的“百度博客”生涯。而我的博客生涯,則始於2005年註冊的新浪博客“太史政”()和2006729日註冊的和訊博客“史林學步:以唐五代宋為中心”()。其中,新浪博客是作為私人博客,存放私人閒雜文章,一直使用至今。而和訊博客取名自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曾經的學生刊物《史林學步》,存放我當時正在逐步了解的五代十國史相關史學論文。但和訊博客用戶體驗不佳,加上五代十國史相關的論文有電子版的較少,很多時候需要自己錄入電腦,而且隨著我對五代史的日漸熟悉,已經不需要用博客來存放,所以也就更新了一年左右,就被我廢棄。不過網址還能訪問,但內容已經基本刪除。

當時的互聯網是一個“博客時代”,包括方興未艾的豆瓣網,也類似於一種博客平臺,我也在2007320日註冊了帳號。豆瓣網至今仍然不溫不火,但因其讀書和影音分享的功能無可取代,所以從未消失。但2006713日上線的百度空間,卻在201547日終於關門大吉。而事實上,我也早已在2013413日發佈了最後一篇文章之後,不再在百度空間“史學日誌”更新。然而,回顧在更新“史學日誌”過程中的往事,依然十分值得懷念。

 

二、史林學步

 

回顧申請“史學日誌”之初,翻檢日記,在2007113日,我寫道:“10點回寢室,竟然發現自己和訊博客一天之內的點擊量接近了300次,很不錯,我指的是普及五代十國歷史影響力方面。順便,在想以後應該再開一個博客,專門收集80年代以來的當代學人對中國史學界的親身經歷的記錄和思考的文章,或者直接把自己的新浪博客轉變為這樣一個文章基地,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提議。”不過到了15日,我在百度申請了空間,而非改變自己新浪博客的定位。

對於選擇百度空間,除了當時有好幾位朋友都在使用之外,也是因為其界面比新浪博客要簡潔許多。而選擇開設博客,則可溯源於和訊博客的開設。在學習五代十國史之初,為了蒐集資料,我在網上主要得益於兩個博客:遼寧大學耿元驪老師的“唐宋史研究”()和陝西師範大學王鳳翔博士的“掌心菜園:中古史研究網”()。因為這兩個博客都在和訊網,所以為了溝通方便,最初我也在和訊網開設了“史林學步”。其中,耿老師的和訊博客始建於2005429日,又於20141114日遷移到網易博客,并改題“唐宋史研究:中國古史研究成果與信息報導”()。在和訊期間,已發佈唐宋史相關論文(全文或摘要)和資訊凡16238篇,此後則在網易博客更新至今,又發佈了1000多篇博文。而王博士的和訊博客則始建於2006911日,內容也是以中古史相關論文、資訊為主,但在更新方面僅在200620072008年活躍,此後幾年甚少更新,目前(最後一次更新在2015420日)累計發佈408篇博文。

這兩個和訊博客,當時為我打開了一扇扇學術之門。特別巧合的是,耿老師作為任爽先生的高足,王博士作為杜文玉先生的高足,兩人分別師承了當時國內對五代十國史用力最勤,成果最優秀的兩位學者。其中王博士在我於2008年入讀陝師大後,又成為了我直系師兄。他們在治學之餘,孜孜於學術信息的網絡傳播,是為我當時的榜樣,我的和訊博客“史林學步”也是在這一背景下開設的。

 

三、史學日誌

 

不過相對而言,和訊博客的受關注度,在當時就不如新浪博客、網易博客等,甚至不如百度空間。加上有耿、王兩大博客的存在,我的“史林學步”雖然發佈了幾十篇五代十國相關的文章,但並沒有發展空間。此外,隨著我對五代十國史的日漸熟稔,也不必通過博客來學習。於是,我將重心日漸放在“史學日誌”上。

2007115日開張之後,第一篇發佈的是當時學年論文指導老師李鴻賓先生的《我在北大歷史系學習的點滴記憶》一文。116日發佈的第二篇,則是當時為了學五代史,而在《唐研究縱橫談》一書中找出來并打字輸入電腦的杜文玉先生《行遠自邇,積銖累寸——研習五代史的一些體會》一文。不過,當時尚未想到半年之後,我會以杜先生作為考研的目標,並且日後能夠忝列門牆。第三、四篇,則是17日那天,在當時經常逛的往復論壇看到黃永年先生去世後,專門從網上搜到的黃先生高足賈二強先生《共續藏書紀事詩——漫記黃永年先生的訪書藏書》一文,以及黃先生本人的《我的老師呂思勉》一文。這四篇文章的發佈,基本奠定了“史學日誌”風格的基礎。

此後,凡是與學界學人往事有關的文章,無論是學者自己的回憶,他人的紀念,還是各類訪談文章,都成為“史學日誌”的發佈內容。此外,也陸續加入一些某個專題領域的學術綜述文章,對某本書進行的書評文章,以及就學術方法論進行思考的文章。每篇文章更新的具體情況,則以全文發佈為基礎,不時加上原文發表刊物或網絡鏈接,以及我自己為什麼要轉這篇文章的按語。於是,在2007115日至2013413日期間,一共發佈了569篇博文。其中,因每篇字數限制,有些文章分成上下篇或上中下、一二三四篇發佈。

通過整整六年的“史學日誌”的更新,我也逐漸從本科,一路走到博士,從北京,經西安去往上海。隨著學業的繁重,更新也日漸緩慢,終至停止。近年來,隨著微信公眾號的興起,人們存儲和轉發文章的平臺和名目日漸增多,舊有的博客模式也不再時興,百度空間『史學日誌』,也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了。

 

謹以此文,懷念和祭奠我的博客生涯!

 

附:『史學日誌』發佈文章總目

(從後往前,日期略)

 

漢代政治文化的探索者──陳蘇鎮教授的學思歷程

郑小容《回忆何兹全先生》

李力、李曉雪《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记历史学家李文澜》

高新生《恩师如父——悼著名唐宋史专家任爽先生》

政治与历史系青年教师陈翔博士在安康学院2011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邢鐵:《不自小齋問學瑣憶》

叶光庭《贺陈桥驿先生九十华诞》

刘浦江《我们应当如何开展正常的学术讨论?——对乌拉熙春教授的回应》

胡沛哲《不该被遗忘的关怀——从谢慧故去谈博士后医疗保障》

健笔纵横气凌云史海钩尘情深沉——访著名宋史专家、河南大学姚瀛艇教授

姚瀛艇《怀念嵇文甫先生》

刁巧燕《昔人日已远,青史字不泯——记谢再善教授》

李培栋《呕心治宋史,遗书惠学林——宋史研究专家张家驹传》

都兴智《痛悼瀛老云萍先生》

王双怀《牛致功教授的隋唐史研究》

王双怀《史念海先生的人格魅力》

王犁《记与朱季海先生的一次见面

陈峰《漆门学记》

王宁《准确理解朱季海先生的为人与为学——悼念朱季海先生》

罗立刚《那三年那岁月》

贾二强《追忆我眼中的史念海先生》

杨令侠《两宝——记刘绪贻先生与家父杨生茂先生》

陈丹《我的父亲陈植锷》

张天健《我与川中大师王文才二三事》

张岂之《我怎样培养博士研究生》

周晓薇《君子之儒,行而为教——怀念业师黄永年先生》

周道济《大学生活回忆》

陶世龙《一个国而忘家的实践者——我的父亲陶元珍》

我是一个好人《回忆美籍女教师姜斐德(Alfreda Murck)先生》

冯志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认识的周腊生教授》

王德贤《海外游子一片心——表兄王学曾先生印象记》

彭勇《顾诚先生的英文功底》

朱杰人《“君子和而不同”——田浩〈旁观朱子学〉序》

吴春明《郑德坤教授对厦门大学的学术贡献》

沈元翰《柿红阁的呼吸——回忆我的导师李运元先生》

陈引驰:《九年面壁:有限的回想》

陈来《九州儒学会行记》

木子《为了心中的那片胡杨林——写给一位老师》

方广錩《最后的泰斗——悼牧田谛亮先生》

罗志田《朋友不在朝朝暮暮》

胡友鸣《怀念金开诚老师》

王庆山《追忆父亲王仲闻》

薛天纬《关于〈静夜思〉的前话与后话》

王曾瑜《忆熊德基先生》

包伟民《中国史学患“理论饥渴症”》

王瑞来《“北大古文献派的……”》

张志岳《张志岳自述》

雷颐《给两百年后一位历史学家的复信》

李蟠《“臭嘴”陶懋炳》

吉向前《他可以富有,却选择清贫——刘敦愿教授印象记》

辽宁大学陈光崇先生访谈录

阎海《悼念恩师田久川先生》

冯立《人间自有真情在——忆苗力田与唐夕华先生》

苏小华《何门问学记——忆我的老师何兹全先生》

李震《中华书局出书真难》

赵炳清《永不忘却的记忆——我与张正明先生的师生缘》

郭齐勇《痛悼学长萧汉明教授》

杜建录《我的西夏学事业》

李修松《珍视学术生命、孜孜求真的一代宗师——缅怀我的导师胡淀咸先生》

胡功箓《胡淀咸小传》

代继华《〈史通〉研究五十年》

浙江大学徐规先生访问记录

朱政惠《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印象记——美国大学中国学研究机构考察》

郭涛《中国水利史研究与姚汉源先生》

陈其泰、张越《清史、民族史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吴景山《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写在赵俪生先生辞世三周年之际》

朝日新闻:昂山素季演讲全文

胡逢祥《心忧天下,魂系史学——略论李平心的史学道路》

朱千华《湖畔先师:李廷先》

岛尾永康《纪念中国著名化学史专家曹元宇教授》

陈无畏《父执赵俪生先生》

林梅村《忆马雍》

郑强胜《怀念顾诚的理由》

东海大学杨承祖先生访谈录

熊宪光《怀念恩师二三事》

司徒汉《德国村落中的中国——记高僧庄东亚书局》

邓可因《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一场争论》

王瑞来《此东京非彼东京——读久保田和男〈宋代开封研究〉》

宋一洲《姜青青与他的史学研究》

程焕文《周连宽先生生平事迹与学术贡献——〈周连宽教授论文集〉前言》

高王凌《回忆创办留美历史学会的日子》

张剑光《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十年江南史研究及一些体会

李智君《文化地理研究的范式转换与中国历史文化地理学》

刘金德《追忆明君师弟》

程美宝《大学教育是怎样完蛋的》

散木《略说近世年谱的研究和出版》

谢重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何门问学往事摭拾》

沈卫荣《学术偶像崇拜和学术进步》

王曾瑜《汉唐史专家张泽咸先生的学术成就与不足》

皮公亮《坎坷磨难志弥坚——访武大马同勋教授》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王更生《〈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镇江召开纪盛》

林超民《闪亮的流星——追念王筑生教授》

孙文泱《我的读书经历》

陈长琦《林天蔚与隋唐史研究》

彭勇《忆明君》

白建才《永远难忘的记忆——我与杨生茂先生的一段交往》

周郢《感读“车夫博士”事兼怀顾吉辰师》

王育红《怅望千秋一洒泪——南园忆旧》

张伟然《陪老师散步》

赖仁琼《赤裸着双足前行——追思学者赵国华》

马斗全《诗家风流——忆罗元贞先生》

李零《留住时光,与你同在》

林梅村《忆父亲》

黄征:《我与敦煌学的不解之缘》

王笛《三十年前大学读书逸事》

周一良《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的“三杰”》(下)

周一良《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的“三杰”》(中)

周一良《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的“三杰”》(上)

虞云国《谁的历史没有学透?》

王实《为一位杰出的历史学者的成长而喝彩——我所认识的董守义先生》

林富士《何谓国立大学》

梅雪芹《环境史:一种新的历史叙述》

李化成《我的三位老师》

《文化与歷史的追索:余英时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前言

臧振《关于“阎庄墓志”的故事》

南开大学李冬君女史访谈记录

何金俐《2006年普林斯顿大学“天桥”国际研讨会、美国亚洲艺术发展国际研讨会》

中研院史语所王明珂先生访谈记录

彭泽学《怀念宋蜀华师》

孙立群《刘洪涛自荐来南开》

杨晓珍《世纪学人王绍曾》

臧振《史家风范,高山仰止——从拜会刘家和先生想到所谓2+2的问题》

赵孟《我被孟宪实撞了一下腰》

陈来《怀念季羡林先生》

张剑光《斯人已去,音貌永在——怀念卞孝萱先生》

于赓哲《李锦绣女士的气度》

张邦炜《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型史家——记金宝祥师》

王瑞来《什么是优秀的学术论文?》

王学典《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学术与人生——记乔幼梅先生》

南开大学来新夏先生访谈记录

谢重光《我的师兄》

王宏治《与天壤同久,共三光永光——追忆王永兴先生》

黄征《我与季羡林先生的点滴小事》

陈来《纪念任继愈先生》

陈桥驿《记一本好书的出版》

秦克铸《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缅怀恩师金祖孟先生》

于赓哲《记1999年所见之季羡林先生》

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序言》

游修龄《学识精深,德行卓然——记陈正祥》

孙立群《南开“怪才”叶振华》

孔令兴《赵吉惠先生传略——怀念恩師赵吉惠先生》

方广錩《怀念柳田圣山先生》

任道斌《谢国桢先生治史之经历与成就》

蒙默《贯通四部,圆融三教——国学大师蒙文通先生的学术思想》

舒芜《南通·张謇·管劲丞》

任士英《安作璋先生与我的求学历程》

梁庚尧《<市易法述>的写作过程》

陈荣开《我所看到的秦家懿教授的一个侧面》

周育民《一位经济史家的人生——悼郑友揆先生》

刘志琴《为一代学人剪影——记吴廷嘉、赵淑凡、吴静渊、何兆武、李慎之等学者》

方志远《谷霁光先生的学术经历与学术个性》

杨逢彬《关于鲁实先》

纽约市立大学唐德刚先生访谈记录

温州大学杨祥银先生访谈文字两种

王曾瑜《难得清高——<王曾瑜说辽宋夏金>附录》

赵振开《青灯——献给魏斐德》

李华瑞《王安石历史地位沉浮与南宋以后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代绪论》(下)

李华瑞《王安石历史地位沉浮与南宋以后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代绪论》(上)

黄正建《访台讲学情况及感想》

国立中正大学雷家骥先生访谈回忆录

国立中正大学毛汉光先生访谈回忆录

张伟然《1990年代初期的沪上书市》

文史哲社大家去世列表(下)(2006-)(不断更新,谢绝转载!)

戴善奎《黄奇逸:重“审”甲骨不言狂——一位另类教授的另类探索》

孟彦弘《五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唐代兵制研究概观》

权延雄《韩国史撰述方法论的反省和展望》

姚大力《琐忆韩师》

杨讷《怀念翁独健先生》

刘九生《一位大学者走了》

陈清泉《怀念谭其骧先生》

萧功秦《追忆我的导师韩儒林先生》

陈东辉《试论日本所编的中国古籍索引》

吴远鹏《王寒枫先生与<泉州东西塔>

李辉《我为什么要质疑文怀沙?》

杨天保《时代·师生——写在徐规先生九十华诞之际》

瞿林东《读书,一个历史学家的真诚嘱咐——再谈白寿彝教授谈读书》

法兰西学院谢和耐先生访问记录

冯江《龙非了:一个建筑历史学者的学术历史》

俞金尧《西方儿童史研究四十年》(下)

俞金尧《西方儿童史研究四十年》(中)

俞金尧《西方儿童史研究四十年》(上)

雷颐《一身跨两代——阅读陈乐民》

孙国栋《师门杂忆》

郑新芳《大音希声真教授——纪念恩师萧望卿先生》

淡江大学叶鸿洒女史访问记录

吴棠《白族当代耆宿张旭》

宋红《随一新师驾游巴蜀》

宋红《痛别杨勇先生》

宾夕法尼亚大学梅维恒先生访谈记录

项楚《敦煌文学研究漫谈》

邸永君《满眼寒云忆吾师——写于王锺翰先生仙逝一周年之际》

邸永君《自此无从聆教诲,终生不忘再造恩——献给刚刚远去的业师王锺翰先生》

高王凌《我在清史所三十年》(下)

高王凌《我在清史所三十年》(上)

浙江大学包伟民先生问答记录

宗璞《悼张跃》

胡佛研究所墨子刻先生访谈记录

萧亮中《真实的民族志影像》

卢向前《新材料、新问题与新潮流——关于隋唐五代制度史研究的几点看法》

郝山《儒家化之死?》

葛兆光《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杨向奎《史学理论与史料考据》

张声和《胸怀山河湖海,足迹天南地北——记温籍“中国地理学界第一人”陈正祥》

程民生《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下)

程民生《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上)

苏小华《西安碑林建立九百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张德海《老骥伏枥思万里,期颐之年成圆满——忆著名藏学家刘立千》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

郭熹微《哭周师》

荣新江《周一良先生与书》

刁培俊《漆侠先生和我——纪念漆侠先生不幸辞世七周年》

陈来《史家本色是书生》

周东平《二十世纪中日学者唐代法制史总体研究一瞥》

范忠信《陈顾远先生对中国法律史学术的贡献》

陈丽菲《回忆杨廷福先生》

张继海《岑仲勉:大器晚成的历史学家》

谢湘《商务百年历程中,我追寻着外公谢德风的足迹》

乐美勤《素魂归天上,月魄留人间——纪念郑子瑜教授》

曹旅宁《记我的老师黄永年先生》

荣新江《哭刘聪》

臧振《我与斯先生》

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历史·田野”丛书总序》

孔祥吉《我与清人日记研究》

陈新宇《那一段史思的风情》

周祥森《走向史学的“常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学规范研究》(下)

周祥森《走向史学的“常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学规范研究》(上)

陈珏《汉学家牟复礼杂忆》

陆扬《花前又见燕归迟——追忆牟复礼先生》

樊铧《怀念牟复礼先生及其他》

赖瑞和《追忆杜希德教授》

陈漱渝《追忆丸山升教授》

张秀民《自传》

吉林省社科院王庆祥先生访谈录

辛德勇《在老师身边读书的日子》

余英时《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

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敬悼钱宾四师》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张求会《陈寅恪、唐筼骨灰安葬侧记》

余英时《<一滴泪>新版序》

雷闻《20002002年大陆地区唐代学术研究概况:史学》(下)

雷闻《2000-2002年大陆地区唐代学术研究概况:史学》(上)

丁东《从延安一路走来的何方先生》

张国刚《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与20世纪中国学术史》

胡如雷《怎样研究隋唐五代史》

张英宇《江山代有才人出——读史学新著有感》

郑子瑜《追念郑德坤教授》

二闲堂维一《忆光直先生》

邓广铭《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翦伯赞》

张广达《绿色生活》

朱大渭《漫谈史学研究中的学风问题》

王春瑜《琐忆黄仁宇》

王记录《百余年来中国古代史馆制度研究述评》

施建中《纪念顾诚先生》

王铭铭《把人类学做到绝望》

何龄修《<孟心史学记>编後记》

葛剑雄《谭其骧与<中国历史地图册>

赖瑞和《初冬台湾行》(下)

赖瑞和《初冬台湾行》(中)

赖瑞和《初冬台湾行》(上)

桑兵《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再析》(下)

桑兵《傅斯年“史学只是史料学”再析》(上)

国立政治大学唐立宗赴大陆研究心得报告

国立政治大学庄以馨赴大陆地区研究心得报告

国立政治大学谢美娥赴大陆研究心得报告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萧盛和赴大陆研究心得报告——大陆客家研究现况

台湾大学赵立新赴大陆研究心得报告

郑家馨《人间重晚晴》

梁怡《感恩北京大学的“启蒙教育”》

邱澎生《史学如何“有用”?》

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主潮论纲》

杨国荣《史学的科学化:从顾颉刚到傅斯年》

胡逢祥《胡适、傅斯年两家史学方法析论》

徐国利《胡适史学思想的再认识》(下)

徐国利《胡适史学思想的在认识》(上)

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唐德刚《胡适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纪念胡适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于运全《20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灾害史研究评述》

周魁一、谭徐明《“历史模型”与灾害研究》

夏明方《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

魏万磊《近50年来有关洪秀全的心态史学研究综述》

夏春涛《二十世纪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下)

夏春涛《二十世纪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中)

夏春涛《二十世纪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上)

王明珂《一个羌族研究者对汶川大地震的关怀》

邵永忠《二十世纪以来荒政史研究综述》

王玉德《怀念张正明先生》

黄义军《我与历史地理学》

吴松弟《我的苦读人生》

薛涌《八十年代北大文史第一人——四分之一世纪后的回忆》

北京大学阎步克先生访谈记录

阎步克《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写在周一良先生逝世之后》

黄明田《历史学与后现代主义》

吴松弟《读书务求得真知——忆温籍台湾东吴大学翁同文教授》

何炳棣《雷海宗史学观纪识——雷海宗的时代》

沈颂金《遗书》

胡志宏《从浦立本到以崔瑞德为代表的唐史研究》

张中行《负暄琐话·孙以悌》

王晖《既修铁路,则打隧道——在古文化史的原野上漫步》

韩茂莉《纪念我的学生樊铧》

赵刚《悼念大庭脩先生》

李根蟠《历史学习与研究方法漫谈》(下)

李根蟠《历史学习与研究方法漫谈》(上)

张国刚《中国历史上社会转型问题研究》

史念海《方志门槛内外的徘徊》

张国刚《20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下)

张国刚《20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

张国刚《20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上)

葛金芳、曾育荣《20世纪以来唐宋之际经济格局变迁研究综述》

韩昇《相依为命的追忆——我的父亲》

肖建乐《“中国唐史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唐宋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朱海《中国三至九世纪历史发展暨唐宋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自序》

葛维钧《钱文忠讲座中的梵文错误并及其他》

黄永年《<唐史史料学>原版自序》

王吉林《海峡两岸的唐史研究》

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

林文勋《唐宋历史观与唐宋史研究的开拓》(下)

林文勋《唐宋历史观与唐宋史研究的开拓》(上)

傅衣凌《治史琐谈》

王敦书《早年经风雨,盛世看晚晴——我的人生轨迹和学术道路》

谢方《忆我和向达先生的首次见面》

许倬云《余英时的历史世界》

沈玉成《自称“宋朝人”的王仲闻先生》

张帆《六次谒见周先生回忆》

田浩《我的思想史研究》

许倬云《我的学思历程》

唐德刚《中国近现代史的拓荒者郭廷以先生》

堀敏一《<隋唐帝国与东亚>前言》

韩昇《堀敏一<隋唐帝国与东亚>译者的话》

魏久明《民国史研究的开拓者李新》

张海瀛《我的恩师吴晗先生》

武汉大学李工真先生访谈录

李工真《我所认识的金克木先生》

郭政凯《亦师亦友,半世亲人——记斯维至先生》

周传儒《我的学生时代》

周伟洲《我的史学研究与史学观》

文史哲社大家去世列表(上)(1977-2005)(不断更新,谢绝转载!)

四川师范大学张邦炜先生访问录

王延武《读<通鉴胡注表微>——兼谈经世史学的现代形式》

散木《一位传奇的历史学家卫聚贤》

陶晋生《我的学思历程》

许倬云《<历史分光镜>序》

顾銮斋《由域外上古记叙史学看顾颉刚先生的“层累”理论》

何兆武《对历史学的反思——读朱本源<历史理论与方法论发凡>

陆扬《悼念许理和教授》

秦佩珩《秦佩珩自传》

陈得芝《我与蒙元史研究》

张帆《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

方龄贵《我和元史研究》

田余庆《忆郑师》

李德龙《真想再为您多理几年发!——深切缅怀王锺翰先生》

魏明孔《追随金宝祥先生学习历史》

李开元《劳干:秦汉史亦有大家》

陈振《师从中国宋史断代史研究主要奠基人邓广铭先生学习宋史》

中华书局崔文印先生访谈记录

张绪山《驻留心底的记忆——我与郭守田先生晚年的交往》

张闻玉《儒者风范——忆赵光贤先生》

牛致功《我与史学职业》

黄宽重《台湾人文学的困境和突破》

修彩波《方豪与中西交通史研究》

贺卫方《不朽的史学家——在齐思和先生百年诞辰纪念研讨会上的讲话》

赵淮青《“史学界的杨小楼”赵俪生先生》

陈来《传习录注序》

陈来《追忆张岱年先生》

陈来《岂弟君子教之诲之——张岱年先生与我的求学时代》

陈来《痛悼朱伯崑先生》

戴家祥《戴家祥自传》

傅衣凌《傅衣凌自传》

徐鸿修《求实创新,博大精深——杨向奎先生治学的开拓进取精神》

李刚《现代浙东学人王仲荦的史学成就》

钱宗范《深切怀念童书业先生》

金雁《导师赵俪生》

张维华《张维华自传》

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三)

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二)

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一)

陈其泰《<刘节日记>序》

陆扬《当前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

巫鸿《张光直师、哈佛与我》

川原秀城《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

王岳川《日本汉学研究的新高度——读李庆教授的〈日本汉学史〉》

戴逸《我走上了历史教学和研究的道路》

黄仁宇《父亲影响我成为历史学家》

杜希德《科技发展与历史学家》

杨国桢《牛津大学中国学的变迁》

戴晋新《21世纪中国史学的意涵与问题》

岸本美绪《日本清史研究述评》

袁为鹏《中国经济史研究在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史学赴日学术访问团访问纪行》

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下)

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上)

叶军《日本“中国明清史研究”新特点:地域社会论与年鉴学派》

姜胜利《战后日本的明史研究》

日本学者关于宋代东京研究概况

刘玉峰《隋唐史研究的若干代表作》

彭勇《一则传闻,一段回忆》

王治来《北京岁月》

汤晏《周策纵五四运动史传奇》

北京大学罗志田先生访谈记录

刘浦江《唐突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杨念群先生访谈记录

南开大学李喜所先生访谈记录

北京大学杨奎松先生访谈记录

南京大学陈谦平先生访谈记录

复旦大学吴景平先生访谈记录

华中师范大学朱英先生访谈记录

华中师范大学马敏先生访谈记录

南开大学李剑鸣先生访谈记录

北京大学钱乘旦先生访谈记录

厦门大学陈支平先生访谈记录

河南大学阎照祥先生访谈记录

首都师范大学徐蓝先生访谈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沛先生访谈记录

南开大学杜家骥先生访谈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武寅先生访谈记录

首都师范大学刘新成先生访谈记录

清华大学李伯重先生访谈记录

河南大学程民生先生访谈记录

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中文版自序》

李济沧《论谷川道雄的中国史研究》

盛邦和《从“尧舜禹抹杀论”到“神代史抹杀论”——上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叙论》

刘馨珺《日本百年来中国史研究取向之回顾:“第一回中国史学国际会议”观察纪实与分析》(下)

刘馨珺《日本百年来中国史研究取向之回顾:“第一回中国史学国际会议”观察纪实与分析》(上)

高寿仙《关于日本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以理论模式和问题意识嬗变为中心》(下)

高寿仙《关于日本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以理论模式和问题意识嬗变为中心》(上)

石立善《战后日本的朱子学研究史述评:19462006》(下)

石立善《战后日本的朱子学研究史述评:19462006》(中)

石立善《战后日本的朱子学研究史述评:19462006》(上)

樱井智美《近年来日本的元史研究》

李金强《新亚研究所师友杂记》

郭少棠《香港的史学研究》

徐国利《区域史研究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区域史的定义及其区域的界定和选择》

南开大学冯尔康先生访谈记录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后记》

胡宝国《父亲的书》

王立新《入江昭与美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

张广智《耿淡如与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杨国桢《松浦章与中国海洋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先生访谈记录

芝加哥大学杜赞奇先生访谈记录

许纪霖《我的三位老师》

邸永君《民大轶事——读博记忆中的吉光片羽》

邸永君《王锺翰先生与二位史学巨擘的师生情》

刘绪贻《我研究美国史的经历》

南开大学李治安先生访问录

沈明《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与启示——与葛兆光先生商榷》

朱宗震《评桑兵先生对百年来中国史学的挑战──读<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下)

朱宗震《评桑兵先生对百年来中国史学的挑战——读<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上)

何龄修《风范长存——悼念杨向奎先生》

周远廉《基础扎实,成效显著——记原清史室主任杨向奎先生的施政及其成效》

陈高华《记几位已故的史学家》

李尚英《试述杨向奎教授的学术贡献》(下)

李尚英《试述杨向奎教授的学术贡献》(上)

吴小如《杨向奎先生的道德文章》

杨向奎《史学界忆往》

宋德金《忆杨向奎先生》

吴宗国《我看隋唐史研究》

陆扬《我的出国经历》

钱文忠《<瓦釜集>后记》

胡沧泽《留日感怀》

日本就实女子大学李开元先生访问记录

李开元《行走在历史当中》

陈梧桐《顾诚印象》

王春瑜《一位学术苦行僧——悼顾诚教授》

李零《我读<观堂集林>

梅雪芹《关于环境史研究的意义及其他——给一位研究生朋友的信》

梅雪芹《洒向人间都是爱——忆何芳川老师点滴》

刘曙光《学术史与思想史关系的讨论及其反思》

杨玉圣《跋涉的甘苦——怀念王肇伟老师》

贺卫方《关于当代学术史料的收集与出版》

周祥森《我与史学评论——<史学的批评与批评的史学>后记》

马克垚《时代呼唤第三世界史学的勃兴》

郭世佑《当代学术史的比较视野浅议》

满运龙《思想·意识形态·语言——共和修正派与美国思想史学》

黄安年《融中外史学于一体的课程新体系——读<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

彭明辉《评江政宽<叙事史学的再思考>

谷川道雄《受教四十年》

余英时《追忆与唐长孺先生的一次会谈》

赵世瑜《无论好话坏话,说的都是别人》

赵世瑜《我本是个幸运儿》

赵世瑜《孔雀西南飞》

赵旭东《不应被忘却的灵魂——忆田汝康教授》

刘梦溪《最后发表的思想——史华慈访谈录》

任东来《一个永远追求新知的学者——悼念冯承伯教授》

周祥森《少作不悔——李振宏先生著<历史与思想>读书札记之一》

李源涛《社会科学的方法与港台历史学》

朱政惠《一面镜子:30年前芮沃寿与史华慈讨论召开中国历史学研讨会》

杨念群《中国史学需要一种“感觉主义”》

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先生访问记录

王笛《学术环境与学术发展——再谈中国问题与西方经验》

任士英《略述牛致功先生的史家情怀——<唐代的史学与《通鉴》>一书读后》

王晴佳《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

赵世瑜《历史学即史料学:关于后现代史学的反思》

李勇《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中西史学比较研究回顾》(下)

李勇《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中西史学比较研究回顾》(上)

辽宁大学任爽先生访问记录

王晴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怀念郭圣铭先生》

葛兆光《放宽文史研究的视野——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成立典礼上的演讲辞》

王锺翰《我和清史、满族史研究》

黄宗智《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四个陷阱和一个问题》

罗以民《考证:在史学与法律之间——驳斥日本教授铃木正夫》(下)

罗以民《考证:在史学与法律之间——驳斥日本教授铃木正夫》(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李根蟠先生访问记录

韩石山《重审杨联陞赵俪生电话冲突案》

邹振环《日记文献的分类与史料价值》(下)

邹振环《日记文献的分类与史料价值》(上)

鲁西奇《石泉教授的道德文章——〈石泉文集〉编后感言》(下)

鲁西奇《石泉教授的道德文章——〈石泉文集〉编后感言》(上)

臧振《迟到的祭奠之怀念邵循正先生》

臧振《迟到的祭奠之我见许大龄教授》

臧振《迟到的祭奠之赵吉惠的魅力》

臧振《迟到的祭奠之忆汪篯》

余英时《陈寅恪研究因缘记——〈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增订本书成自述》

吴晓铃《编纂“通检”者的自白》

陈勇《吴于廑先生治学追忆》

王曾瑜《悼念著名明史专家王毓铨先生》

何龄修《悼念谢国桢先生》

余英时《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

北京师范大学赵世瑜先生访问记录

史语所黄宽重先生访问记录(下)

史语所黄宽重先生访问记录(上)

胡维革《恩师之情永难忘》

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先生访问记录

黄安年《永远怀念黄德禄教授》

黄安年《心蕙精神永载史册——纪念美籍华裔教授万心蕙先生》

黄安年《我和南开美国研究同行的交往》

黄安年《杨玉圣和学术批评网——学术批评网创办五周年纪念征文》

黄安年《学术边缘化和边缘化后的学术——一个退休教师的七十感言》

朱宗震《史学边缘化和边缘史学》

尔湾加州大学王国斌先生访谈记录

刘浦江《正视陈寅恪》

逯耀东《雪人已融——给周梁楷、黄清连的信》

葛兆光《我和我们时代的思想史》

王晴佳《历史研究的当代性与专业化趋势——兼谈〈历史研究〉在海外》

张存武《云霞秋色忆华年》

清华大学葛兆光先生访问记录

唐学鹏《一个历史学家的遗产》

钱理群《王瑶怎么教弟子》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余英时先生访谈记录

陈尚君《朱东润先生的治学方法——以〈梅尧臣传〉为例》

李零《答李家浩先生——兼说“故意隐匿”及其他》

李零《赶紧读书——读〈张政烺文史论集〉》

山东大学王学典先生访问记录

葛剑雄《“开风气者”与“为师者”》

王学典《痛苦的人格分裂——五十年代初期的史界传统学人》

叶永烈《童恩正和〈珊瑚岛上的死光〉》

王汎森《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王曾瑜《难忘的五年运动和学习生涯》

陈来《醉心北大精神的史家》

臧健《难以忘却的思念》

刘浦江《不仅是为了纪念》

邓小南《父亲最后的日子》

潘维《跨越世纪的精神薪火——忆先师陈翰笙

王曾瑜《我和宋辽金史研究》

张广达《我和隋唐、中亚史研究》

祝总斌《我与中国古代史研究》

张泽咸《我与汉唐史研究》

何兹全《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辛德勇《送别我的老师》

王元军《牛致功先生与我的求学之路》

郭绍林《黄永年先生的治学三昧》

淡江大学历史系何永成先生访问记录

陈尚君《在早稻田看书》

江晓原《教授陈尚君的幸福生活——在复旦陈尚君教授新著发布会上的发言》

陈尚君《我的从学经历和体会》

黄永年《我的老师吕师勉》

贾二强《共续藏书纪事诗——漫记黄永年先生的访书藏书》

杜文玉《行远自迩积铢累寸——研习五代史的一些体会》

李鸿宾《我在北大历史系学习的点滴记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