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提《蒙古帝國中亞征服史》(劉瑾玉譯)出版
作者: [印度] G. D.古拉提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譯者: 劉瑾玉
出版年: 2017-4
頁數: 254
定價: 48.8
裝幀: 平裝
叢書: 九色鹿
ISBN:9787520101370
內容簡介:古拉提從蒙古族發源談起,記載了蒙古族勃興初期的史料,以廣闊的視角勾勒出蒙古族生活的生態環境和他們對中亞這片特殊地域、對中亞歷史的重大影響力,洋溢著浩瀚博大的狩獵遊牧文化精神。蒙古大汗的軍隊在遠征過程中對不同國度、城鎮的統治和對百姓生活的影響,給中亞及整個世界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蒙古人征服中國和中東之後,貿易往來的道路更加安全、有序,跨地區間的商業活動呈現出一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繁榮景象。
作者簡介:G. D.古拉提(G. D. Gulati,1946-)印度著名蒙古學家。在印度德里大學獲得中世紀印度史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曾在德里大學Satyawati College 學院任教。古拉提教授完成多部蒙古學研究著作,在《印度歷史評論》(Indian Historical Review)等刊物上發表大量的學術論文和書評。雖已榮休,但仍活躍在蒙古學研究舞臺。著作《前莫臥兒時期的印度西北邊境史》(Indiaís North West Frontier in Pre-Mughal Times,1985)和《蒙古統治時期的中亞》(Central Asia underthe Mongols,2010)奠定了古拉提在印度史研究領域的地位。著作包括有《十三至十四世紀時期印度與中亞、波斯的陸路貿易》(India's Overland Trade with Central Asia and Persia during the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2007)。2013年,古拉提教授再次由Dev Publishers & Distributors出版社推出新著《梅瓦提:民俗、記憶與歷史》(Mewat: Folklore,Memory, History 2013)。目前,他正在完成新著《成吉思汗傳》,相信這又將是世界蒙古史、蒙古學研究的又一部力作。
目錄
1 西域風土
2 蒙古的崛起
3 察合台汗國
4 手足相殘
5 印度之戰
6 絲路商隊
7 帝國的遺產
參考書目
索 引
本書第一章重在界定“中亞”的地理範圍。這一術語的含義隨著周邊地區的相互關係和統治階層的變化而不斷改變。學界對“中亞”的地理範圍認定並未達成統一。本書為便於研究,將“中亞”定義為包括河中地區、喀什噶里亞、伊犁地區和準噶爾的大部分地區。中亞的生態環境不容小覷,在歷史進程中一直是影響當地居民生活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本章有必要對中亞的山脈、水資源、草原和沙漠的突出特點做一概述。
第二章主要討論蒙古人的歷史背景和成吉思汗如何統一各個部落及如何拓展對中國、中亞、西亞的統治。成吉思汗的後代子嗣繼續遠征擴張領土,創建了一個領土跨度從朝鮮延伸到匈牙利的蒙古大帝國。本章還討論了大帝國如何在成吉思汗子嗣們相互爭奪下分解成不同汗國的過程。
第三章重點討論成吉思汗第二個兒子察合台建立的察合台汗國。察合台汗國控制了中亞的絕大多數土地。可以說,察合台家族是蒙古帝國遊牧民族的真實體現,一直不斷地與波斯和統治中國的同胞手足發生征戰。察合台汗國在察合台、海都及後人的共同治理下存在達百餘年,直到帖木兒帶領的突厥巴魯剌思部崛起。
察合台汗國與中國的相互往來是第四章探討的主題。馬可•波羅記錄了由於海都拒不赴大都覲見元大汗而引發戰爭帶來的嚴重後果。在反對漢化政策的蒙古余部首領的協助下,海都佔領哈剌和林。忽必烈最終被迫同意海都成為這一地區真正的主人。
接下來的第五章深入討論了從中亞發起的多次印度之戰。蒙古勢力盤踞中亞,佔領阿富汗之後又繼續威脅在十三世紀突厥人建起的德里蘇丹國。成吉思汗在世時已帶軍攻入印度邊境。本章詳盡地描寫了這些征戰並分析了蒙古軍隊入侵失敗的原因。
第六章圍繞中亞的商業網絡和商貿活動展開論述,包括商隊、驛站、檢查站、商路、商貿中心等內容。研究揭示了蒙古人如何在中亞創造商業條件、扶助各個城市之間有序的貿易往來和復興絲綢之路的。正是這種“全球化”建立起東方與西方的聯繫。
第七章結論部分指出中亞在歷史上具有核心的地緣政治地位。儘管察合台與兄弟們征戰連連,但是這推進了中世紀世界貿易的發展。從古到今,只有察合台汗國能夠遠征印度並對其政治、經濟和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雄踞中亞的蒙古帝國分裂後,分裂成烏茲別克、莫臥兒和奧斯曼等新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