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馮立君主編《中國與域外》創刊號出版(附:卷首語、稿約)

馮立君/主編 中古史研究資訊 2020-09-05

馮立君(主編) / 溫拓(副主編)

出版社: 韓國學術情報

出版年: 2016-8

页数: 253

定价: 17000韓元

装帧: 平装

ISBN:9788926874653

 

目 

 

·卷首語·

開展「中國」與「域外」的研究/馮立君

 

·中古中國與域外族群和政治體·

사리를논하다:돌궐, 거란, 말갈의정치문화상호작용에대한논의도겸하여/孫昊

帶方郡王爵號에대한고찰/馮立君

渤海使の帯びる渤海官職の再検討/谷田淑子

拓跋部匈奴說臆測/溫拓

東亞佛教的中心與邊緣:中古時期中國僧人眼中的韓國血統求法僧/李基天

「南蠻質子閤羅鳳亡歸不獲」說質疑/李鳳艷

回鶻文契約文書中的度量衡和貨幣問題研究/崔焱

唐朝犬牙相制政策與唐蕃關係變遷:以邠寧鎮建置沿革為中心的考察/呂學良

安史之亂後胡漢語境的構建:以唐人的墓誌書寫為中心/張明

東丹國遷都時間新探/耿濤

明代九邊地區養濟院/崔繼來

滇南哈尼族土司權力結構:以明清「改土歸流」的影響為中心/盤霄遠

 

秦始皇伐赭湘山史事探微/劉軼倫

論《東觀漢記》與《後漢書》對光武帝的塑造/許鎏源

司馬道子與東晉太元中後期政爭/宋文傑

哈尼族的動物崇拜:以月亮牌為例/李文龍

從「藏彝走廊」多元文化交融看東巴畫造型風格演變/蘇泉

 

開展「中國」與「域外」的研究

 

本刊題名「中國與域外」所覆蓋的研究領域,既包括對古代「中國」與「域外」關係的研究,也包含介乎「中國」和「域外」之間的某種「邊地」或「族群」、「政權」的研究。

對於「中國」歷史意義的理解,將現代中國政治疆域與古代中國相剝離無疑是一條正確的途徑。[1]而「域外」,則泛指古代「中國」周邊與之產生聯繫的「異域」。在古代中外關係史領域,還常常遇到區別「中」與「外」的困境,比如一些地跨現代政治疆界的古代國家,到底是「中」還是「外」?對於「中」與「外」之間的「邊地」,又該作何理解?

這些都是中國邊疆與民族研究、中外關係史研究中特有的、饒有趣味的課題。拿我較為熟悉的東亞古代關係史領域為例,來自中國本土和來自日本、韓國等「域外」國家的學者,視角各有不同——即便是中國學者中間,因為種種原因,來自北京和「邊疆」省份、台灣各地的研究者角度也存在諸多差異——但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對於現代民族國家史觀對古代族群與國家研究的束縛和來自非學術的干擾,或多或少都有一種疑慮。那麼,如何消除這些政治史觀和非學術的干擾呢?

近年來,介於全球史和國別史之間的區域史研究開始崛起,其中「內亞史」的研究備受關注。學術界嘗試將其引入「中國史」各斷代,實際上已成為催生出新的研究成果的有效手段,意義非凡。[2]此外,「東部歐亞世界」視角的研究實踐[3],也頗值得注目。「東部歐亞世界」的考察視角同樣是超越現代國別史研究框架的一個典型代表,可以在更為廣闊但又能夠充分把握的地理區域,觀察歷史上「中國」與「域外」的互動和多元關係,以及其間的「邊地」歷史變化的細節。「邊地」往往是變動不居的,它有時會轉變為非此非彼的新的獨立政權,有時又會變成「域外」和「他者」的一部分。

這樣看起來,「東部歐亞世界」視角以及古代「邊地」視角,或許是跳脫終現代民族國家疆界區隔、消除各國研究者疑慮和非學術干擾的可選路徑。

基於這種單純的考量,我們發起了這本《中國與域外》集刊的編撰倡議,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切實地踏出研究的第一步,開展實證的研究和有益的理論分析。《中國與域外》主要發表與「中國與域外」主題相關的研究論文、劄記、書評,包含中國及其周邊的歐亞大陸東部世界諸族、諸政治體都是我們的核心研究對象,區域世界所謂「邊地」的政治文明、經濟貿易、外交或軍事動向也都在考察範圍。在這一主旨之下,本刊尤為關注內亞史、海交史、族際和國際關係史的具體研究課題。

本卷所論文的貢獻者,都是研究歷史中國及其緣邊的古代國家、部族、政治體的青年學者,其中又以博士研究生為主,其中既有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語言學、民族學、藝術學專業的青年學人,也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以及日本、韓國的年輕學友。作者們或提供博士論文的一部份,或是讀書討論中的新發現,彌足珍貴。我們也十分歡迎海內外更多具有同樣學術追求的朋友們加入進來!

本卷論文以中古中国及域外族群和政治體的研究主題所佔篇幅最大。孫昊關於突厥、契丹、靺鞨的政治文化的討論是圍繞「舍利」稱號展開的,這與他正在進行的內亞史視角的北族王朝史研究是一體的。[4]馮立君通過論述唐代冊封百濟王的「帶方郡王」爵號的歷史淵源、政治意涵以及百濟滅亡后這一爵號的棄而復用,探討中國與百濟關係的變化細節[5]。谷田淑子關注的是東北亞7世紀末至10世紀初期存在的渤海國與日本通交中的使節官職問題,見微知著,對日渤關係和渤海國內政治情勢都有關照。溫拓關於拓跋部「匈奴說」的論辯與以往研究者的意見有所不同,關涉北族居地及其名號問題以及歷史書寫的差異。李基天對中古時期(南朝、隋唐、宋代)中國佛教典籍中對於入華韓國血統佛僧的認識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將新羅高麗等國作為東亞佛教的邊緣與中國這個中心進行了對照。李鳳艷以劄記形式對《舊唐書》「南蠻質子閤羅鳳亡歸不獲」記載提出質疑,並依據史料提出辯駁。崔焱關於回鶻文契約文書中的度量衡和貨幣問題的研究,為理解宋元時期回鶻社會商業貿易的真實面貌和貨幣經濟發展提供了鮮活的實例。呂學良以邠寧鎮為切入點,對安史亂后唐廷犬牙相制政策、唐與吐蕃關係之間交織雜糅且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予以揭示。張明對安史之亂后唐人墓誌書寫的梳理顯示,從至德元載至咸通二年,族屬的書寫方式突出胡漢區分,但是這僅限於兩京及河東道,而行用安史「偽號」的志主、安史偽官、具有粟特族屬特徵的群體反而回避了這種胡漢區隔。耿濤從耶律羽之墓誌與《遼史》所載東丹遷都時間的差異入手,借助高麗史籍的徙民記錄,重新探究了東丹遷都的時間,確認了《遼史》的可靠性。

第二部份主要是關於中國的政治史、「邊地」、少數族及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崔繼來對明代九邊地區養濟院的設置、沿革、廢止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細緻研究,使這個具體問題得以廓清。盤霄遠通過「改土歸流」問題的論述,對明清時期滇南哈尼族土司權力結構予以新角度的論述。劉軼倫否定了以往對秦始皇二十八年伐赭湘山一事是「暴殄之舉」的傳統認識,并對秦始皇選取「伐樹赭山」原因予以剖析。許鎏源論述了《東觀漢記》與《後漢書》對光武帝形象的塑造,運用了時下流行的歷史書寫研究方法。宋文傑圍繞琅琊王號在東晉皇權中的獨特作用,對東晉孝武帝及其弟琅琊王司馬道子的矛盾和衝突進行了論述。李文龍以月亮牌為例對中國哈尼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多神崇拜,進行了文化人類學的分析,揭示出哈尼族崇拜與其社會、經濟、自然環境以及先民文化觀念之間的內在聯繫。蘇泉在「藏彝走廊」多元文化交融的視角下,對東巴畫造型風格演變進行了藝術學解析。

感謝溫拓和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論文交流小組,他們貢獻了本卷多篇稿件。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的孫昊兄請譯者將他的論文譯成韓文,首爾大學的李基天兄則在敦煌考察勞頓之餘將自己的韓文大作譯為中文,御茶水女子大學的谷田淑子女史奉獻了渤海使研究的新作,她也曾熱心提出要全部譯成中文或韓文。他們三位提交的文章(以及筆者拙文)似乎象徵著一種交互式的國際學術對話形式,以及學術交流的誠意。

創刊號在韓國首爾出版,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感謝我的導師李鴻賓教授的支持,也要謝謝中國山東大學李海濤先生、延邊大學金翼先生的惠助,以及韓國學術情報株式會社的支援。

 

馮立君謹識

2016616

於北京

 

註釋:

[1] 對此葛兆光有很好的總結,參閱氏著《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8月号。他提到的一句話令人印象印刻:「不必以現代中國的政治邊界來反觀歷史中國,高句麗不必是『唐王朝管轄下的地方政權』,吐蕃也不在當時『中國(大唐帝國)版圖』,現在的東北、西藏雖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控制範圍內,但是,歷史上它們卻並不一定是漢唐宋明中國的領土」。

[2] 例如「新清史」的研究、中古史的「內亞視角」,等等。

[3] 鈴木靖民、金子修一編集《梁職貢図と東部ユーラシア世界》,東京:勉誠出版,2014

[4] 比如他最近的文章《內亞視野下的遼史》(《文匯報》201656日)。

[5] 這也是筆者關於唐代「五郡王」爵號系列研究(朝鮮郡王、樂浪郡王、帶方郡王、遼東郡王、渤海郡王)的一部份。

 

稿 

 

《中國與域外》(중국과 역외Sino Foreign Relations History)作為一個新興的學術平臺,旨在為海內外相關領域學者提供發表和交流的園地。本刊每年在韓國首爾出版一卷,刊發文章內容以中外關係史研究為主,體裁包含論文、書評、綜述、札記等,中、韓、日、英文皆可。

本刊僅接受電子投稿,中文來稿請使用正規繁體字,字數不低於一萬。來稿請使用腳註,具體格式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歷史研究》。來稿請附作者簡歷和詳細地址、聯繫方式。來稿將呈送相關領域專家審查,最晚一个月内反饋結果。若通過審查,論文作者可得到當期刊物兩冊以及抽印本pdf版。

本刊第二號截稿日期為1120日,為“中古中國與東部歐亞”專號。

投稿郵箱:

馮立君:fenglijun66@sina.com

胡耀飛:taishizhen1986@163.com

 

《中國與域外》編委會

20179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