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天然編《蜀石經集存》全五冊(概述)

中古史
2024-09-15

《蜀石經集存》

王天然  編著

叢書:石經文獻集成

叢書主編:虞萬里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12月

定價:毛詩(附近代出土殘石拓片)  520.00元
周禮  990.00元
春秋經傳集解  920.00元
春秋公羊傳(附陳氏木刻蜀石經 蜀石經題跋姓氏録)  860.00元
春秋穀梁傳  690.00元

主編簡介


虞萬里,浙江大學馬一浮學院講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爲經學與歷史文獻、傳統語言學(文字音韻訓詁)等研究。著有《榆枋齋學術論集》《榆枋齋學林》《上博館藏楚竹書〈緇衣〉綜合研究》《高郵二王著作疑案考實》等。編著和纂輯《二十世紀七朝石經專論》《石經研究文獻集成》《正續清經解類編》,主持整理古籍和近人學術著作如《高郵王氏著作集》《明經世文編》以及《馬一浮集》等。主持完成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歷代儒家石經文獻集成”。

王天然,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經部文獻、出土文獻與版本目録學研究。著有《〈穀梁〉文獻徵》。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蜀石經遺文考”。

內容簡介


現存蜀石經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國家圖書館藏劉體乾舊藏殘拓:今存《左傳》卷十五襄公十年至十五年全卷,卷二十昭公二年;《公羊傳》卷二桓公六年至十五年;《穀梁傳》卷六文公元年,卷八、卷九成公元年、二年,襄公二十六年、二十七年,卷九襄公十八年、十九年;《周禮》卷九、卷十兩卷,卷十二《考工記》。(二)上海圖書館藏黃丕烈舊藏《毛詩》殘拓:起卷一《召南·鵲巢》,訖卷二《邶風·二子乘舟》尾。(三)近代成都出土的殘石:《周易》之《履》《泰》《否》《中孚》;《尚書》之《禹貢》《説命》《君奭》;《毛詩》之《鄭風》《曹風》《周頌》《魯頌》,以上藏四川博物院;《儀禮》之《特牲饋食禮》,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重庆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有以上新出土殘石拓片。
本項目在虞萬里、王天然二位先生的主持指導下,經國圖、上圖、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授權,對於現存蜀石經殘拓進行全面系統彙編影印出版: 
一、採用高清全彩印製,最大程度地呈現原拓原貌。
二、國圖、上圖所藏拓本,均原大影印。受開本限制,重博所藏拓片大小略作調整:《周易·履》《泰》《否》殘拓縮放比例爲98% ;《尚書·説命》《君奭》殘石兩面拓於一紙,周圍有大量題跋文字,除兩面各自之原大圖版之外,亦收録整幅圖版以存全貌,縮放比例爲58% ;《毛詩·鄭風》《曹風》及《毛詩·周頌》《魯頌》殘拓,除殘拓之原大圖版之外,亦收録整幅圖版以見全貌,縮放比例分别爲58% 及70% ;其餘殘石拓片圖版均爲原大。
三、國圖藏本現裝爲七册,即《周禮》卷九、卷十《秋官·司寇》與卷十二《冬官·考工記》各一册;《春秋經傳集解》卷十五襄公十年至十五年與卷二十昭公二年各一册;《春秋公羊傳》卷二桓公六年至十五年一册;《春秋穀梁傳》卷六文公元年,卷八、卷九成公元年、二年,襄公二十六年、二十七年,與卷九襄公十八年、十九年各一册。另《陳氏木刻蜀石經》《蜀石經題跋姓氏録》各一册。上圖藏《毛詩》殘拓裝一册。重博拓片均爲散葉。本次出版,按照殘拓内容,同時兼顧流傳收藏歷史和装帧篇幅,分爲五册,即《周禮》《春秋經傳集解》《春秋穀梁傳》各一册,《毛詩》與近代出土殘石拓片並一册(包含《古文尚書》一塊、《毛詩》重言兩塊拓片),《春秋公羊傳》與《陳氏木刻蜀石經》《蜀石經題跋姓氏録》並一册。
四、原本中無任何信息的白葉,未予影印。原本中夾有簽條、活葉者,則將此開原貌及放置活葉後之形態分别影印。
五、虞萬里、王天然二位先生分别撰有“序言”和“概述”,盡述蜀石經鐫刻背景、經過與流傳,形制特點,文本來源等等。王天然先生亦承擔了殘拓文字之釋録工作。這兩部分内容載於别册,以便讀者與圖版對照取用。


現存蜀石經目録


周易 履卦 泰卦 否卦 中孚卦

尚書 禹貢 説命 君奭

毛詩 國風(召南 邶風 鄭風 曹風)周頌 魯頌

周禮 秋官司寇  冬官考工記

儀禮 特牲饋食禮

春秋經傳集解 襄公十年 襄公十一年 襄公十二年 襄公十三年 襄公十四年 襄公十五年 昭公二年

春秋公羊傳 桓公六年 桓公七年 桓公八年 桓公九年 桓公十年 桓公十一年 桓公十二年 桓公十三年 桓公十四年 桓公十五年

春秋穀梁傳 文公元年 成公元年 成公二年 襄公十八年 襄公十九年 襄公二十六年 襄公二十七年

書影






概述


王天然


蜀石經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爲後蜀廣政七年(944)起蜀相毋昭裔於成都主持鎸石的《孝經》《論語》《爾雅》《周易》《毛詩》《尚書》《儀禮》《禮記》《周禮》《左傳》十種儒家經典(《左傳》前十七卷爲孟蜀時刊刻,後十三卷入宋刻畢),二爲北宋皇祐元年(1049)田況繼續於益州州學主持刻畢的《公羊》《穀梁》二傳,三爲北宋宣和五年(1123)席貢主持鎸刻、六年(1124)終由彭慥完成的《孟子》。南宋乾道六年(1170)晁公武又據吕大防本於成都府學增刻《古文尚書》,然晁刻或出於私好,性質與他經不同,故本書不以此經爲狹義之蜀石經。


一、蜀石經之刊刻與毁佚


(一)刊刻緣起

《舊五代史》卷四三《明宗紀》載:“(長興三年二月)辛未,中書奏:‘請依石經文字刻九經印板。’從之。”《册府元龜》卷六〇八載:“後唐宰相馮道、李愚重經學,因言漢時崇儒有三字石經,唐朝亦於國學刊刻。今朝廷日不暇給,無能别有刊立。常見吴蜀之人鬻印板文字,色類絶多,終不及經典。如經典校定,彫摹流行,深益於文教矣。乃奏聞。敕下儒官田敏等考校經注。”由此可知後唐時因朝廷日不暇給,並未鎸刻石經,而是將經籍雕版印行,這便是著名的五代國子監刻本。

北宋張俞《華陽縣學館記》云:“惟孟氏踵有蜀漢,以文爲事。凡草創制度,僭襲唐軌。既而紹漢廟學,遂勒石書九經。”晁公武《石經考異序》亦載:“趙清獻公《成都記》:僞蜀相毋昭裔捐俸金取九經琢石于學宫。”則時至後蜀毋昭裔乃將刊刻石經付諸實行。顧永新先生又據張俞説指出“宋人對於孟蜀文化政策之因襲唐朝是很清楚的”(顧永新《蜀石經續刻、補刻考》,《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3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73)。後蜀刊立石經或有多種因素,但賡續唐制、規範經文,應是最爲重要的原因。



(二)刊刻過程

南宋曾宏父《石刻鋪叙》“益郡石經”條載:

《孝經》一册二卷。序四百三十九字,正經一千七百九十八字,注二千七百四十八字,孟蜀廣政七年三月二日,右僕射毋昭裔以雍京石本校勘,簡州平泉令張德釗書,鎸工潁川陳德謙。

《論語》三册十卷。序三百七十二字,正經一萬五千九百十三字,注一萬九千四百五十四字,廣政七年四月九日,校、書、鎸姓名皆同《孝經》。

《爾雅》一册二卷。不載經注數目,廣政七年甲辰六月,右僕射毋昭裔置,簡州平泉令張德釗書,鎸者武令昇。

《周易》四册十二卷,又《略例》一卷。正經二萬四千五十二字,注四萬二千七百九十二字。廣政十四年辛亥仲夏刊石,朝議郎國子《毛詩》博士孫逢吉書。

《毛詩》八册二十卷。正經四萬一千二十一字,注十萬五千七百一十九字。將仕郎祕書省祕書郎張紹文書,鎸工張延族。

《尚書》四册十三卷。正經二萬六千二百八十六字,注四萬八千九百八十二字。將仕郎祕書省校書郎周德貞書,鎸工陳德超。

《儀禮》八册十七卷。正經五萬二千八百二字,注七萬七千八百九十一字。

《禮記》十册二十卷。正經九萬八千五百四十五字,注十萬六千四十九字。以唐玄宗所删《月令》爲首,《曲禮》次之,亦張紹文書。

《周禮》九册十二卷。正經五萬五百八字,注十一萬二千五百九十五字。將仕郎祕書省祕書郎孫朋古書。

《春秋左氏傳》二十八册三十卷。序一千六百一十七字,經傳十九萬七千二百六十五字,注十四萬六千九百六十二字。(蜀鎸至十七卷止。)

曾宏父著録較詳,蓋親見成套蜀石經拓本。據此可知《孝經》《論語》《爾雅》刻於廣政七年,《周易》刻於廣政十四年,《毛詩》、《尚書》、三《禮》雖不書年月,亦當刻於廣政間。《左傳》“蜀鎸至十七卷止”,則該經於孟蜀時書寫,並鎸至十七卷,後十三卷入宋刻畢。曾書又云《公羊》《穀梁》“畢工於皇祐元年己丑九月望日,帥臣樞密直學士京兆郡開國侯田況,益州路諸州水陸轉運使曹穎叔,提點益州路刑獄孫長卿暨倅僉皆鎸銜於石”,另外《孟子》“宣和五年九月帥席貢暨運判彭慥方入石,踰年乃成”。則《公》《穀》二傳爲北宋皇祐元年續成,《孟子》爲宣和六年補成明矣。



(三)毁佚時間

從蜀石經著録角度觀察,元人已罕有記述。錢大昕《石經左傳殘字》云:“南宋時蜀石經完好無恙,曾宏父、趙希弁輩述之甚詳,而元明儒者絶無一言及之,殆亡於嘉熙、淳祐以後。”錢氏以元明人不言蜀石經,故推測原石亡於南宋理宗嘉熙、淳祐以後,這正是蒙古侵蜀破陷成都的時段,此説頗爲合理。元人羅壽《成都贍學田記》言“成都自丙申蕩于兵,文物泯盡”,袁桷七律《送巨德新四川省郎中》亦有“石室殘經卧落暉”句,或可作爲當時蜀石經原石已經毁棄的旁證。

另外,《華陽縣志》云:“十七年張獻忠入成都,此自漢傳世歷千餘年,石室遂爲灰燼。然以實考之,禮殿畫壁、石室九經或亦有毁於宋元之際者,不盡由獻忠也。獨獻亂之後,則舊基故跡掃地無餘。”似認爲蜀石經的毁佚多少與張獻忠有關,此説需要辨析。明曹學佺《蜀中廣記》卷一載成都府學“諸刻今皆不存,所存者孔門七十二子像,又近時摹宋本”,所記當爲曹氏親睹。據此可知至遲明萬曆時蜀石經已佚,故原石散亡當與明末張獻忠入蜀無涉。


(四)毁佚原因

蜀石經毁佚之由除宋蒙戰争這一推測外,還有修城一説。馬衡《晁公武刻古文尚書殘石跋》云:“乃自晁公武、張(卜目火)之後,闃然無聞,僅知明時有《禮記》數段在合州賓館,清乾隆間福康安修城時,有人於城址得殘石數十片而已。其摧毁之時代及其原因,何以毫無記載耶?抗日戰争初期,余至成都,嘗以此促學術界注意。及成都遭受敵機空襲,疏散市民,拆除城垣缺口多處,以通行人,果得殘石若干片……然則摧毁原因,或即以修築城垣之故。摧毁之時,或在元代也。”此説因抗戰期間於成都老南門城垣發現蜀石經殘石而起,但原石的毁佚是否即因修築城垣之故,目前所知尚不足以支持此説。蓋毁於宋蒙戰争爲一事,毁棄之後部分殘石用爲城墻填充物又爲一事。蜀石經原石主體毁佚於宋蒙戰争,可能仍是目前最爲合理的解釋。(以下各小節目録)



二 蜀石經之孑遺


(一)上海圖書館所藏殘拓

1.拓本描述

2.拓本遞藏

(二)國家圖書館所藏殘拓

1.拓本描述

2.拓本遞藏

3.拓本來源及

(三)近代成都出土殘石及其拓片


蜀石經之形制與性質


(一)原石形制

(二)文本性質

結 語


附記:本文摘自《蜀石經集存·概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12月),全文约2.4萬字,此處節略轉載,注釋多省去,引用請以正式出版物爲準。感謝虞桑玲女史授權!



嚴正道《唐五代入蜀詩與巴蜀文化研究》出版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古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