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筱主編《神而明之:璇璣研學工作坊第一、二季文集》出版
《神而明之:璇玑研学工作坊第一、二季文集》新书出版!评论留言择优赠书
璇玑研学 璇玑研学 2024-02-02 21:44 浙江
这是一部开启「璇玑宇宙」的神秘指南
这是一张探索中国古代宇宙观的思想地图
这是一座视角多元、剧情生动的历史剧场
这是一个古今世界观交汇碰撞的多维空间
这是一本属于「璇玑」的书,
围绕璇玑研学第一、二季的讲座展开,
是一本记录我们思考与成长的活动笔记。
这是一部属于“璇玑”的书,一部研学活动实录。汇集这本文集的初衷,是想要记录“璇玑研学工作坊”一路走来的历程,以及在其中“暴风成长”的我们。
围绕“璇玑”的学习与生活经历,是我在读研间重要的篇章。今天就由我,一位深度参与工作坊活动的成员,与大家分享璇玑小组的成长故事。
“璇玑研学工作坊”发源于一个“散装”读书小组,初始成员是来自中国美院各个专业的在读硕士、博士。时间倒带,回到2018年,刚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我,对未来即将面对的“学术研究”和艺术理论学习感到惴惴不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与几位在读硕博交换读书心得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迷茫并非个案。虽然大家有着不同的专业视野,并期待能围绕感兴趣的经典文本展共同阅读与讨论,但囿于相似的学习经历,当我们面对具体的文本时,遇到了相似的困境:如此一个庞大的“经典宇宙”,入口在哪里?以怎样的路径触摸经典,才能够与当下自己面对的艺术问题产生共鸣?现有的知识结构,似乎难以支撑我们去直接理解这些恒久艰涩的文本,我们要如何一步步深入下去......
此时我尚未意识到,这些处于特定求学阶段的共性思考,已经慢慢将我们几人联结起来。从此以后,我们经常相约一起“头脑风暴”,我发觉大家逐渐开始在各自专业的“延长线”之上,回溯一些公共性的问题,并尝试突破专业视野,大胆输出自己的理解——这样的研讨方式成为日后读书小组活动的“日常”。
之后,由丁筱博士发起,我们决心成立读书小组,共同面对读书困惑,并试图解决这一系列“迷茫”,开始发心寻求各领域的专家来美院讲座,帮助我们从具体的问题着手,进入经典文本的阅读与延伸。很幸运,我们的讲座活动在2018年末得到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各位老师的支持。由于第一季的研学主题与天文、中国古代宇宙观相关,张文江老师为工作坊命名为“璇玑”,对我们的探索主题予以鼓励。
序 言
从古典到现实,从自然到心性,研究古典学术与艺术理论,是为了照应今时今日的生活,积极地发挥创造性,追溯远古的源头,开拓未来的前景。重新面对古典学术,一方面是为了清理其源流演变,探讨它们和艺术理论的联系;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求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厘定其特殊性。中国古典艺术与中华文明共同形成。文明是包含艺术的体系,文是交流、是组合、是创造;明是教化,是养育、是成人。由礼而乐,由数而象,由天而人,玄览静思,究极原委。在中西交流的大背景下,中国艺术理论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自身,还需要与世界各大文明的艺术理论切磋比较,探讨其中最高的思维成果,不辜负大变动的时代。
在中国美术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学院部分硕博士,发起了璇玑研学工作坊,以此感受时代气息,连接社会各方面精英,获取师长友人的指教。本书是他们研学活动的初步成果,其中有嘉宾研究的展示,也有学生成长的记录。播下种子,希望长成大树;开启道路,期待将来致远。
张文江
2023年5月23日
第一季讲座启动之前,大家曾苦恼于如何才能邀请到更多的学者,为璇玑讲座“添砖加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作坊的几位主创成员于2018年冬日“北上”调研。那年的北京之行,我们连续拜访了几所重点高校和研究院的老师,共同探讨困顿与迷津,诚邀他们参与讨论。
经过短期筹备,2018年10月24日,我们迎来了璇玑研学工作坊的第一场讲座。
我至今仍记得第一场讲座开始之前,“全员慌乱”的名场面。对于没有太多活动组织经验的我们来说,要在短时间内筹备一场公开讲座,无疑是“摸着石头过河”。安珂尝试围绕讲座的特别主题设计活动海报;惠文负责筛选阅读文本,发放给现场听众;闪闪、颂凯和舒婷分别承担活动宣传、海报张贴、场地布置.....大家分工协作,每个环节都在心中预演过多次。
首场讲座的内容令人振奋,徐渊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模糊的“坐标系”,站在这个“天地坐标”上,我们似乎看到了通向宏大的宇宙观的门径,更意识到“经典”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这场讲座是系列研学活动的开端,是成员们共同组织一场公开活动的开端,也是我们试图围绕同一个命题发散思维,主动思考,探索“中国式思维”的开端。
前 言
璇玑研学工作坊由中国美术学院在读硕博生发起,在院长高世名和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下,目前已举办四季共18期研学活动。工作坊先后邀请了北大、清华、人大、南大、同济等国内一流高校学者进行主题讲座,在校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工作坊以“璇玑”命名,旨在研究早期文献、探究古典宇宙论,其发起理由有四:
一、艺术学研究应预时代之流。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特别是晚近20余年以来,中国构建本土学术话语体系的探索推动了古典经史研究的勃兴。随着大量考古发现,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互动极大丰富了学术界对早期文明的认识,有关天文与人文、宇宙观与认识论等议题反复成为讨论的焦点。鉴于此,艺术史、艺术学理论、技法理论研究也应稳步推进、不断更新。
二、重思百年艺术学科研究范式。百年来,西方学术研究范式从不同层面深刻影响以至形塑了中国现代学术,艺术学科尤其如此。回顾百年中国艺术研究,学界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积累了不少成果,为下一个百年艺术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重思与清理百年艺术史研究遗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成为当务之急。
三、开拓艺术学研究新领域。中国古典学术向来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汉书 · 艺文志》是古代第一次对知识的系统分类,开目录学之先河。在以儒学为主导的古典学问中,素有重道轻器之价值倾向,而天文、历法、术数、方技等器艺之学则长期处于边缘地带。在每个时代都需根据新条件而不断激活经典要义。身处新时代,在新科学、新方法的全方位观照下,全新的“器”/“艺”之学必将发潜德之幽光,启来哲之通途。璇玑研学工作坊寄望于立足中国古典资源,兼取现代知识,以科学研究方法走向构建具有中国式的艺术学研究道路。
四、学究天人、察变古今的学术精神。宋儒邵雍尝论“学不究天人,不可谓之学也”,黄宾虹亦言“道与艺通,人与天近”。璇玑研学工作坊意在从关乎身心的问题出发,结合艺术实践,以“天人”视角聚焦古典时空观、古史源头论、早期文献篇,探索与呈现“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以思想涵养德性,以理论推动实践。
本论文集上编根据第一、二季邀请讲座学者录音整理成文稿,同时也把成员在第一、二季研学活动时的读书心得笔记忝列其后,汇为下编,既作为当时学习、研究活动的记录,也是对邀请学者讲座的研习反馈。这些歪斜的脚步,见证着我们的来时路。
当下民族文艺复兴道路愈来愈宽广,我们恰逢其时,若能赓续传统,襄赞盛世,与有荣焉。值此《璇玑研学工作坊第一二季文集》发布之际,工作坊成员向所有支持的老师、同道谨致谢忱。前路漫漫,道阻且长,璇玑研学工作坊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壬寅八月
丁筱于湖上
璇玑研学第一、二季讲座海报
如今,璇玑研学工作坊已经持续到第六个年头,举办了四季共计二十场系列讲座。期间我们还筹备了主题展览:神而明之——璇玑研学思想空间,以及线下读书会等不同形式的研学活动。大家用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断回应着对每一季主题的思考。
围绕“璇玑”的一系列研学活动,逐渐形成了完整的链条:系列讲座是活动主线,我们因而有机会与大文科领域的优秀学者交流学习。这些研究不仅在知识层面上拓宽了我们的眼界,更对大家思考艺术、理解艺术有所补充。其他形式的展览和读书活动,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具体的文本阅读与艺术创作,不断关联自身。
组织研学活动几年中,我们经过了老成员的毕业离开与新成员的不断加入,经历了漫长的疫情和论文、毕业等压力的考验……期间讲座活动因不得已的原因暂停,又在成员们短暂休整之后重新启动。
这次,我们选择将以“宇宙观”为主题的第一、二季文稿编辑成册,以文集为载体,立体地展现工作坊最初成立两年来的活动轨迹,以及大家不断突破自我认知壁垒的那段探索历程。
2020年起,文集出版计划开始启动。正如2019年组织主题展览那般,成员们再次团结力量,共同参与文集的策划、设计、排版、文稿校对等环节,想要做一本能展现“璇玑研学”独特视角的书。三年之后,这本文集终于面世——自文集拿到手的一刻,“璇玑宇宙”便缓缓敞开:文集外封有一个圆孔,它代表着一扇门,一个独特的“起点”,这是我们探索之旅的开始。内封上的星图,则象征着我们开启这道门,所见到“璇玑”背后的那个绚烂文明世界。星图中额外描金突出的“璇玑”,是工作坊的名字,也可视作沉浸在“璇玑宇宙”中,摸索人生价值的自己。
这本文集分为两个版块:
第一部分是工作坊第一、二季活动的讲稿合集,每一讲都是一帧画幅,定格了发生在工作坊之中的共同回忆。值得一提的是,文稿整理正值几位博士成员完成毕业论文的关键阶段,瀛洲在博论写作期间坚持参与审校,陈骁和唐怡反复与主讲老师商议、共同打磨内容,以期尽可能地从语言层面上保留每期讲座的“原汁原味”——令这些讲稿不仅是知识性的专题成果,更是发生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身临其境”。
第二部分则是成员的文稿合集,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轨迹:有的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展开,有的围绕讲座命题延伸......这些文字与讲稿见证了“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是属于“璇玑宇宙”碰撞花火。
神而明之
璇玑研学工作坊第一、二季文集
主 编
丁 筱
策 划
璇玑研学工作坊
出 品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出 版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书 号
SBN 978-7-5503-2826-6
文集目录
璇玑研学工作坊讲座文稿 第一季
经典文献阅读与中国古代宇宙观起源研究
〇
姜澄清
五行观与中国色彩
〇
陶 金
明世宗的七盏明灯:北斗与紫禁城建筑
〇
程少轩
从先秦秦汉数术文献看中国古代的时空观
〇
韩鑫冰
天人相应:中医的宇宙观和身体观
〇
樊沁永
古代东方宇宙论的人文传统:
以《易传》与《奥义书》为中心
璇玑研学工作坊讲座文稿 第二季
人文与科技中的中国宇宙观生成
〇
碎 石
周天:诸神隐没之后的时代
〇
冯 庆
地法与天学:晚清思想史中的科幻插曲
〇
晋世翔
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的历史建构:
从利玛窦《西国记法》谈起
〇
姜 珺
空间的心学
〇
孙英刚
图像里的信仰与生活世界
璇玑研学工作坊成员读书札记
〇
陈 骁
读《考工记· 栗氏为量》
〇
丁 筱
《九势》小序中的宇宙论:
书学中的天人相应思维模式解读
〇
董士瑜
科幻作品中的“秩序”:
以《新中国未来记》和《盗梦空间》为中心
〇
郭瀛洲
发于天然,非繇述作:
论图之源流及其观念
〇
赖安珂
吾衍的字学复古观:
以《学古编》为核心
〇
罗惠文
朱德润山水画论中的易象探析
以太极图为核心
〇
唐 怡
读《管锥编》札记二则
《神而明之:璇玑研学工作坊第一、二季文集》书影
「璇玑研学第一季讲座·回忆录」
向上滑动阅览
「《说文》囊括了九千多字,一字一物,它的特点是以字形作为联系,而《尔雅》的特点是以字义作为联系。二者虽体例不同,但都是解释经典的书,具有共通性。」
2018.10.24,是工作坊第一季活动的首场讲座。
讲座开始之前,我对这个庞大而神秘的思想宇宙怀揣一肚子问号:“中国古代宇宙观”似乎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我要怎样去把握它?古人理解的天地与我们今天的理解有怎样的同异之处?如果推究到“象形”仍不能完全视为文字创造的思想起点,那么文字究竟从哪里来?......
面对一系列疑惑,徐渊老师仿佛给我带来了理解宇宙观的“抓手”。这场讲座围绕《说文解字》和《尔雅》两本经典文献展开,徐老师通过对比两部字书的来源、文本、分类体系之间的异同,带领我们初步揭开了古人的知识图景。
这场讲座中,我的众多猜想和困扰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示”,也是第一次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视野,对日日关切的“文字”产生了新的认识,既新奇又惊喜。
自此,宏大的中国古代宇宙观画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罅隙之间,五彩斑斓......
「东、南、西、北、中(空间观念)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青、赤、白、黑、黄(色彩)随之对号入座,宫、商、角、徵、羽(音律)仍与之相对应,喜、怒、哀、怨、乐(感情)同样可以纳入五行系统中。」
2018.11.8,这场关乎色彩的讨论,令我记忆犹深。姜澄清先生从云南远赴杭州参与讲座活动,遗憾的是,这一讲也成为姜先生人生最后的一场公开讲座。
谈及色彩,美院的同学自不陌生。画布上斑驳陆离的笔迹,是属于我们的底色,沾满油彩的袖口衣角,是属于我们的时尚。而姜先生的这一讲,再次突破了我们熟悉的视角。先生站在文化史的背景之下,为大家讲述了中国古人眼中的色彩:现象之色以上,还有“观念之色”。
中国传统“五色”的背后,蕴含一套完整的文化观念。古人对色彩高度敏感与敬畏,用这种色,不用那种色;尊尚某种色,忌讳某种色;“黑白”也好,“模糊”也罢......这些严格的取舍、崇忌的背后,都有着严肃的规则与思想作为支撑。
那一晚,南山书屋二楼人潮拥挤。姜先生在吞云吐雾之间,娓娓道出“身处花花世界,要有一颗清凉的心,否则一定迷路。古怪的中国画,是画思想,而不是画‘东西’,笔下的山山水水都只是‘借题发挥’”。一阵清谈之风,自此定格在我的心里。
「今天主要讲北斗⸺璇玑。我希望通过一些案例,上溯到一些更古老的、永恒不变的文化核心。核心找到了,别的东西就迎刃而解了。」
2018.11.18,璇玑研学的第三场讲座如期而至。
陶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当代宗教建筑设计和传统仪式空间,他的研究领域与美院的建筑艺术专业似有联结,又似全然不同。这场讲座中,陶老师从道教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建筑设计师,一位高度参与投资项目的甲方爸爸——明世宗嘉靖皇帝。
讲座中,陶老师列举了明世宗参与设计的七座明堂式建筑,为我们剖析他以建筑对应五行、星宿、制度的种种“巧思”,呈现出其亦儒亦道的思想底色。讲座最后,大家都被明世宗在北京舆地升腾而起的“七盏明灯”所震撼,这场讲座也使我更有兴趣围绕着“璇玑”——这个小众而宏大的命题继续探索下去。
「“数术”是一门与天地之道、宇宙万物相关的学问,从内容范围来看差不多相当于“理工科”。要想读懂古代“理工科”的书,必须搞清楚古人的基本理念,其中就包括古人的“时空观”。」
2018.11.26,第一季讲座紧锣密鼓地继续开展,眼前这幅宏大的宇宙观拼图,也开始出现更多具体焦点,帮助我来把握主题。这一讲,引领大家解开“数术”密码的是程少轩老师——他带着写满历法公式的黑板走来了。
对于没有高数课程的我来说,这是一场“直击心灵”的体验。这场讲座中,我不仅接触到了新鲜的概念:“数术”“方术”“历法”,程老师还列举大量出土文献材料,具象地展示了古人眼中的“时间”和“空间”究竟是什么样子。
讲座结束之后,大家意犹未尽,我们拉着程老师在工作室聊到凌晨。或许对我来说,依然只能将“数术”“方术”模糊地对应为古代与宇宙万物和人体健康相关的两门学问,但这场讲座背后链接到的,关乎共性的古老思维和各种神秘推测,却为我补充璇玑宇宙思想地图,提供了重要的铺垫。
「简单地总结一下:一、中医是方术;二、“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三、宇宙观是“无中生有”;四、宇宙是大人体;五、人体是小宇宙。」
2018.12.11,璇玑讲座第一季第五场,我们的关键词聚焦于“人”,探索隐于“身体”内部的小宇宙和外部大宇宙之间的紧密关联。在美术院校出现“中医”命题的讲座,可谓难得一见。但意外地,这场讲座吸引到许多对“人体”感兴趣的朋友前来旁听。
有了前几场讲座的铺垫,我很快便进入“角色”,煞有其事地同大家猜测这场讲座中老师有可能涉及到的话题——每场都通过一个新的领域和主题,尝试触及中国古代宇宙观的核心,我想,从多样视角带来的多元“沉浸式”体验,才是“璇玑宇宙”最大的魅力。
乍一听,“中医”似乎是距离“艺术”很遥远的学科,但从自我认知的层面来理解,其实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场讲座,韩鑫冰老师讲述的内容并非“中医”,而是“中医”视角下所看到的“人”。“人”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处于“天地”之中观照外物,而后“内察”,是这场讲座最重要的启示。或许,切换至艺术创作的视角,同样如此。
「如果仅仅在中国文化系统内部理解佛教,而不深入印度的源头,总觉得雾里看花。当我们结合印度传统理解佛教时,会发现儒、佛之间不仅是两个不同教派思想的融汇,是中印文明之间的深层次对话,更是中国文明对印度文明的主动理解和融摄。」
2018.12.11,璇玑研学第一季讲座活动告一段落。
最后一讲,樊沁永老师带我们突破了“中国”的地域限制,拓宽至“东方宇宙论”的命题中,探索其他地区的人们,在宇宙论的认识层面上,与中国有何异同,以及是否对宇宙的起源论有公共的认知。
樊老师深耕于印度哲学研究,他以《奥义书》和《易传》两本中印古代经典著作相较,介绍了何为“性灵宇宙”,并为我们展示了两种文化体系在宇宙观最初的建立阶段,所探讨的命题的共性,也让我认识到“艺术之于文化-文化之于文明”,这条路径可通达的广袤天地。
至此
璇玑研学第一季讲座活动缓缓落幕
而「璇玑宇宙」的大幕
正徐徐拉开
......
「璇玑研学第二季讲座·回忆录」
向上滑动阅览
「如今,世界观已经完全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促使我们去努力思考:要怎样解构世界观”,如何重构“世界观”。」
2019.5.25,第二季讲座活动正式开启。第一讲,工作坊邀请到了作家碎石老师,畅聊科幻作品中的宇宙观话题。
科幻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代表着一种依托现实,而又独立于现实之上的存在方式。它不仅局限于“科学的假设”之上,更承载了人类的乌托邦式玄想,以及想象力所能触及到的边界。不管科幻以文学、电影还是绘画等不同形式语言呈现,背后的核心价值和叙述模式,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这便是架构科幻宇宙的“世界观”。
碎石老师从科幻小说创作者的角度,带领大家了解“来源、历史、幻想、动力”——四个构成世界观的支柱,分析人为“创造”一个可以被大多数人所共鸣的“世界”,需要那些层面的细致考量。
这次,站在“主动创造”的立场上,我似乎能够重新解读那些经典的科幻文学、电影作品,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既让观者感受到身临其中,又始终与真实世界保持独立。“世界观”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参与者有意识的创造。科幻如此,真实发生的历史亦如此。
「当时民间知识人想的是:应该怎样化用时代的一些科学知识,同时又把传统的内涵灌进去,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又亦中亦西的启蒙意识。所以,晚清的科幻小说会利用道家、道教的一些神话故事的叙事传统,加上西方哲学、科学、神秘学的元素,放置在古典乌托邦的形式之内。」
2019年被称为“中国科幻元年”,也是东西文明碰撞对峙的重要历史时刻。2019.5.30,璇玑研学第二季的第二场讲座,对“科幻”的探讨持续进行。
这次,讲座讲视角切换至晚清。中国人民大学的冯庆老师,带领大家对比了《流浪地球》《天下时代》等大热科幻IP,通过跨文明比较研究,向听众展示了应对时代生存危机,才是科幻想象作品的价值所在。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类科幻作品呢?
冯老师认为,一是要关注到不同文明体系在构建科幻“乌托邦”时,所依托的不同传统思想资源。关注与分辨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反观自身文明。二是要关注科幻文学作品中的现实关怀,一代思想家如何通过这些带有“科幻”色彩的思考与想象,应对文明冲击下的新时局,依托传统资源,积极重构新秩序。
两场关乎“科幻”的讨论,不仅使我得以站在两个不同视角,酣畅淋漓地体验了一把“天马行空”的乐趣,同时也反思着艺术创作与洞见时代的紧密关联:我们身处时代的洪流之间,裹挟前行,却也具备着反映、反思与创造新风向的可能——“乌托邦”的出现,本就代表一种新的可能。
「传统的中国文人并不是要去记忆自然世界中那么多林林总总的“象”,然后安排到某个想象的宫殿里面,在需要的时候提取出来,而恰为“童稚之学,不止记诵,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入之言为主”。」
2019.6.14,璇玑研学第二季的第三场讲座围绕“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展开——聚焦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晋世翔老师向大家分享的“象形文字”,不同于文字学、考古学或历史学等学科对汉字起源的研究。在欧洲的文本和学术讨论中,“象形文字”的观念出现非常早,并且与基督教的教义不无关联。
他列举了明末传教士利玛窦在著作《西国记法》中对汉字的记载,认为利玛窦重新解释“象形”的构字原则,目的是方便其“记忆术”的施展,背后更存在着隐秘的宗教动机。
晋老师的分享,再一次让我体会到挖掘“动机” 的必要性。汉字在不同文明体系中发展,却产生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阐释传统,这些传统层累、堆叠而成,才构成今日所见的“观念”。
「若心学为“知行”的话,空间就是“行”;心学为“体”的话,空间就是其“用”;心学为“道”的话,建筑就是一个“道场”。」
2019.6.21,第四场讲座,是一场巨大的“头脑风暴”。
当我们开启对“中国古代宇宙观”的探索时,另一个问题便随之而来,即:中国传统的思想资源对我们今天的意义何在?
前几场讲座结束之后,我逐渐意识到这些既已成型的“观念”,背后都潜藏着一条漫长的生成线索:不同时代的人,为了应对相似或相异的时代环境,将这些资源重新整合,“编织”而成一条新的思想系统。
那么诸如“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以地法天、以方求圆”......这些反映古人认知的结构性观念,要如何对应到现代的艺术创作语言中呢?
此次姜珺老师从建筑、园林设计的视角切入,对比传统观念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从“天人体系”落脚于“园林体系”打了个样,让我看到了传统资源在艺术设计创作中的活化运用的真实案例。
2019.9.10,璇玑研学第二季第五场讲座,迎来了第一位外国学者的参与,来自日本的土屋昌明老师。
土屋老师结合道教文献和美术作品,带领大家领略中国道教的宇宙观和道教对文字经典的无量崇拜。他认为在道教的认知体系中,认为宇宙创始之际,首先被发现的是文字。正是因为文字出现,而后才有天地万物的生成。
在传世经典文献中,“文字起源”说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虽在不同的语境下,文字出现与天地万物生成的顺序之间,有着微妙的先后差异,但不同“次序”的安放,本就代表了文字所被赋予的不同价值。
前两季的讲座中,共有三场讲座围绕“文字”的起源而展开。每一场讨论,都别开生面地向大家展示了文字之于中国宇宙观生成中的重要意义。
作为众多“观念”的具象载体之一,文字所蕴含的广阔意义一层层被剥开,如同伴随讲座深入,我那一次次被“刷新”的“小宇宙”——一旦揭开了表象,便无从忽略“观念”背后多带来的众多思考与可能——这对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震撼与解放。
「在进行图像研究时,我们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图像是给研究者看的,其实这是“自作多情”。实际上这些图片是为特定观众服务的。」
2019.12.3,是璇玑研学第二季讲座活动的收官日。
这场讲座中,孙英刚老师引领大家分析宗教文献中的图像材料——这些材料不仅限于绘画,还包括造像、浮雕、器具、图腾装饰等。
回想最初尝试去理解“中国古代宇宙观”命题时,仿佛面对一张没有边际的世界地图,我瑟缩在其中,短暂迷失在宏大的知识谱系里,方向全无......
而第二季连续两场关于“科幻宇宙观”和两场关于“宗教宇宙观”的讨论,似乎引领我进入了某些“具体章节”:这些“章节”里,囿于客观的现实诉求,宗教和科幻世界所建构的“宇宙观”系统清晰明朗,服务对象明晰,其强烈的目的性,成为摸索到更庞大“宇宙观”系统的密码,我的思考维度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被一步步打开。
回顾与各领域学者前辈碰撞的过程,相比于吸收到的具体知识,更受益的是他们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建立在相对完整的思想框架之上,所关注的具象内容便不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现象”可被推究至“观念”,“观念”则是建立在“被阐释”之上的“结果”,所有的“观念”终将在顶层“相遇”,拥有互通与转化的可能。
璇玑研学第二季讲座活动暂告段落
回忆录也到此停歇
欢迎进入「璇玑宇宙」
与我们一起
站在「璇玑」的视角
重新定义思考
文末福利:对活动主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后台留言,我们将择选优质留言赠予《神而明之:璇玑研学工作坊文集》一册,邮费自理。福利截止时间为除夕(2024.2.9)22:00,预祝大家新春愉快!
「璇玑研学第一、二季讲座活动剪影」
璇玑研学工作坊长期关注古典学、史学、哲学、考古学、艺术学等领域,旨在多维度理解艺术在现代学术体系中的意义与价值,连接艺术实践,开拓艺术学研究的新可能。
本公众号期待建立与古典学、史学、哲学、文献学、艺术学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不定期更新学界动态,发布璇玑研学讲座及相关活动信息,敬请关注!
文案撰写丨董士瑜
排版丨董士瑜 赖安珂
审校丨陈骁 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