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魯西奇《長江中游的人地關係與地域社會》出版

魯西奇 中古史研究資訊 2022-05-31

作者:魯西奇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6-3

頁數: 424

定價: 80.00

裝幀:平裝

ISBN 9787561556740

 

内容簡介:本書在作者長期地理考察、文獻分析與社會調查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歷史學、地理學與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探討對區域人地關係的認識及其演變、南方山區經濟開發與社會建構過程、江漢平原以“圍垸”為中心的水利社會的形成等核心問題,提出:(1)應以“了解之同情”的態度理解、認識歷史時期人地關係的演進;(2)應重視南方山區開發進程與社會建構的特殊性;(3)以圍垸為中心而形成的“水利社會”乃明清時期江漢平原社會進程的核心線索等認識。其研究理路從地理學的“區域”觀念與方法出發,落腳在地域人群的生活與社會建構上,是從區域歷史地理出發的地域社會史研究。

 

作者簡介:魯西奇,男,196510月生,江蘇東海人。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古代史與歷史地理學研究。出版《區域歷史地理:對象與方法——漢水流域的個案考察》、《漢水中下游河道變遷與堤防》、《城牆內外:古代漢水流域城市的形態與空間結構》、《漢中三堰:明清時期漢中地區的堰渠水利與社會變遷》、《人群·聚落·地域社會:中古南方史地初探》、《中國歷史的空間結構》、《中國古代買地券研究》、《何草不黃——〈漢書〉斷章取義》等專著八種,《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與社會》等譯著三種,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區域、地方與地域:空間維度下的歷史研究(代序)

 

卷一、區域人地關係

 

“了解之同情”與人地關係演變研究

歷史時期長江中游地區人地關係的演變及其特點

 

卷二、山區開發與社會

 

南方山區經濟開發的歷史進程與空間展佈

內地邊緣——明清時期湖北省鄖西縣地域社會史的初步考察

 

卷三、江漢平原的水利社會

 

散村的形成及其演變——以江漢平原腹地的鄉村聚落形態及其演變為中心

明清時期江漢平原里甲制度的實行及其變革

湖北省潛江市檔案館藏《太和鄉實徵底冊》的初步研究

“水利社會”的形成——以明清時期江漢平原的圍垸為中心

傳統中國農田水利領域的區域協作——以明清時期江漢平原的“垸區”為中心

傳統中國農田水利領域中區域協作的發展與局限——以明清時期江漢平原的垸田水利為中心

 

主要徵引文獻

後記

 

 

 

本書各部分內容相繼撰寫於2001-2014年間此前皆以論文方式刊佈過今彙集各文略加整理修改形成本書其內容可概括為:在地理學考察歷史文獻分析與人類學田野調查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歷史學地理學與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探討區域人地關係及其演變南方山區經濟開發與社會建構過程江漢平原以圍垸為中心的水利社會的形成等核心問題提出:(1應以瞭解之同情的態度理解認識歷史時期人地關係的演進,(2應重視南方山區開發進程與社會建構的特殊性,(3以圍垸為中心而形成的水利社會乃是明清時期江漢平原社會進程的核心線索等認識其研究理路從地理學的區域觀念與方法出發落腳在地域人群的生活與社會建構上是從區域歷史地理出發的地域社會史研究全書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區域人地關係”,是對區域人地關係的認識與討論包括兩篇文章:一是《“瞭解之同情與人地關係演變研究》(撰寫於2001年上半年當時在武漢大學歷史系任職論文完成後交給張建民教授審閱;張教授提出了幾點意見我做了些修改後發表在史學理論研究2002年第4署名張建民魯西奇)我們分析了學術界有關人地關係演變研究的範式(人地關係從和諧平衡走向衝突失衡再回復到和諧平衡的迴圈模式,“三階段論”),提出:應以瞭解之同情的態度看待古人所處所感知的生存環境及其對人地關系的認識設身處地地去理解他們的行為環境以及這種行為環境對古人行為的影響進而分析由此而產生的古人的人地關係觀念;在此基礎上方可站在今人的角度以今人的科學認知水準對這些行為環境及古人的人地關係觀念加以理解評判在這種思路下無論是在採集狩獵時代還是在農業社會與工業社會裡儘管人類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但面對著威力無窮變化莫測的大自然人類在更多時候感受到的主要是敬畏他們所感知到的生存環境基本上是惡劣的充滿著艱難困苦的;而人類行為的主要內容則是不斷地向大自然索取利用並改造大自然質言之自人類從自然界分離出來之後人與自然關係的主旋律就是衝突與對抗而不是平衡與和諧

二是歷史時期長江中游地區人地關係的演變及其特點》(撰寫於2003年秋冬至2004年春完成初稿後亦交由張建民教授審閱張教授建議大幅度壓縮其縮寫本以長江中游地區人地關係的歷史演變及其特點為題發表於光明日報2004921日理論版署名張建民魯西奇其全文收入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編人類社會經濟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和作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基本上是將《“瞭解之同情與人地關係演變研究一文中所揭示的學術理念與方法運用在對歷史時期長江中游地區人地關係演變過程的分析上認為以人與自然互相衝突對抗的具體形式與內涵的演變作為主要線索可以將歷史時期長江中游地區人地關係的演變劃分為三個階段:(1從距今一萬年左右至東漢末年(西元世紀初)長江中游地區人地關係的形態主要表現為人類生存環境惡劣生活艱苦以及人類對自然的敬畏和對自然環境的局部破壞;(2西元世紀至十五世紀中期人類抗拒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逐步增強對自然的敬畏有所降低;同時人類對自然的影響與干預也逐步加大但從區域整體上看還未致引起自然系統的失衡與紊亂;3明中葉以後至民國時期長江中游地區的人地關係逐漸進入全面緊張狀態主要表現為人類活動對本區自然環境的全面破壞以及自然對人類的報復不斷加劇人口變動資源利用方式的演進河湖與植被變化自然災害加劇是本區人地關係及其演變過程中最重要的四方面因素歷史時期長江中游地區人地關係及其諸種要素的演變有三點啟示:(1緩解人地關係緊張狀況的可行道路乃是資源利用方式的科學化合理化與多樣化;(2從根本上減緩乃至解決本區生態環境的惡化緩解人地關係的緊張局面的技術關鍵乃在於周邊丘陵山區及長江上游地區的水土保持;(3在國家政權的干預下明確湖區洲灘與山區林地的產權關係乃是從源頭上控制亂墾濫伐避免資源發生公用地災難的重要手段

第二部分山區開發與社會”,是關於歷史時期山區經濟開發與社會建構進程及其特點的考察也包括兩篇論文一是南方山區經濟開發的歷史進程與空間展布》(撰寫於2009當時在廈門大學歷史系攻讀博士學位的董勤同學説明我做了部分資料校對工作初刊於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0年第4署名魯西奇董勤其未定稿又曾以南方山區開發的歷史進程特徵及其意義為題收入陳鋒主編中國經濟與社會史評論2009年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試圖將區域經濟史的研究路數與區域歷史地理的研究路數相結合首先梳理歷史時期南方山區經濟開發的進程然後分析山區開發進程中的空間差異及其空間拓展過程並形成了兩點前人未及充分重視的認識:(1南方山區經濟開發雖然以農田墾辟糧食作物種植為主線索但山林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也一直是南方山區開發的重要方面在很多山區采集漁獵山林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多種經營一直是較長時期內山區民眾最重要的生計依靠。(2從空間角度看山區的開發一般表現為兩個方向上的拓展:一是由河口溯河谷(或山谷)而上以縱向的拓展為主地勢緩慢地抬升河谷越來越窄;經濟開發在這一方向上拓展主要是墾辟河谷平地種植水稻等作物二是由河谷底部沿兩邊的山坡而上以橫向的拓展為主地勢抬升比較明顯這一方向上的拓展主要表現為山林砍伐林特產品的採集與培育以及梯田的開發種植旱地作物等

二是內地的邊緣——明清時期湖北省鄖西縣地域社會史的初步考察》(撰寫於2004年春20031028日至113我與楊國安徐斌江田祥在湖北鄖西縣作了為期一周的田野調查本文就是此次調查的報告報告第四五部分分別由楊國安江田祥撰寫初稿魯西奇改定其他部分均由魯西奇撰寫全文由魯西奇定稿並採納了徐斌的部分討論意見初刊於陳鋒主編1520世紀長江流域社會經濟史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署名魯西奇楊國安徐斌江田祥其中的第四部分又經改寫香口柯家灣:清代鄂西北地方移民的生計發展與宗族形態為題收入行龍楊念群主編區域社會史比較研究》,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6署名魯西奇楊國安)則是將區域歷史地理與地方社會史相結合的嘗試其主要思路是社會史的這篇長文主要立足於200310月的田野考察結合有關地方誌記載通過對明清時期鄖西地區(明上津鄖西縣清鄖西縣)的行政與軍事控制體系鄉里組織的演變移民入住及其生計發展與宗族形態神廟系統與民間信仰的神祇的初步考察探討內地的邊緣區域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特徵及其具體表現認為在這些內地的邊緣”,(1國家權力的相對空缺政治控制相對較弱而國家為達到控制此類地區之目的多採取因地制宜的變通方法充分利用地方各種勢力遂形成了政治控制方式的多元化。(2經濟與社會資源嚴重匱乏特別是在農業社會中耕地資源的嚴重匱乏迫使民眾多方尋求生存資源遂導致了生計方式的多樣化而民眾生計方式的多樣化直接形成了經濟形態的多樣性。(3人口來源複雜多樣多是逸出於社會體系之外的流民亡命土豪等屬於所謂邊緣人群”;其社會組織或以利相聚或以義相結或以血緣地緣相類具有強烈的邊緣性”,社會關係比較脆弱不穩定流動性強所以我們可以將這種地區的社會稱為邊緣化社會。(4文化上表現出強烈的多元性特別是異於正統意識形態的原始巫術異端信仰與民間秘密宗教在邊緣區域均有相同的影響

第三部分江漢平原的水利社會”,是關於江漢平原社會史的研究包括四篇論文這組論文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首先考察江漢平原聚落的形成及其形態特徵然後分析明清時期江漢平原里甲制度與賦役制度的實行及其變革再以圍垸為中心探討江漢平原圍垸型水利社會的形成最後討論江漢平原的水利協作以及王朝國家在水利事務中的作用其研究理路非常清晰:從地理景觀考察入手中間經過制度史分析最後歸結到地域社會的建構這一核心問題上這是我們近年來努力摸索將區域歷史地理制度史地域社會史三種研究理路融匯結合起來的成果

散村的形成及其演變——以江漢平原腹地的鄉村聚落形態及其演變為中心》(撰寫於2009年下半年當時在廈門大學歷史系攻讀碩士學位的韓軻軻同學説明我做了一些資料校對與地圖繪製工作初刊於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1年第4署名魯西奇韓軻軻)的出發點與分析方法主要是區域聚落地理的討論的核心問題是分散聚落的形成過程及其原因認為:傳統時代江漢平原腹地的鄉村聚落主要選擇地勢稍高的自然墩台長岡或建造人工墩台以躲避洪水的侵襲;很多台墩依堤而建或與堤相連但台墩之間並不相連從而形成以散居為主導的鄉村聚落形態江漢平原腹地以散居為主導的鄉村聚落形態之形成有其根深蒂固的地理基礎與社會經濟根源環境與資源條件的限制傳統的經濟生活方式乃是散村形成並長期延續下來的根本原因

明清時期江漢平原里甲制度的實行及其變革》(撰寫於2008改定於2012其中第二部分的討論主要依據徐斌在湖北省檔案館查閱的檔案材料及在武漢大學圖書館查閱的族譜材料而展開並採納了徐斌的部分研究結論初刊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4本第1署名魯西奇徐斌)一文的出發點是王朝國家的制度如何在特定區域內實行展開并演變的其研究開展的前提是認為明初里甲制度在各地區推行過程中表現出多種多樣的形式;各地區里甲制在明清時期的變革之跡亦有很大差異在此種認識的基礎上本文以江漢平原諸州縣(漢陽漢川沔陽潛江景陵[天門]監利等)為中心討論里甲制在這一區域的實行及其變革認為:明初江漢平原諸州縣編排黃冊里甲主要集中在已經開發的平原邊緣低崗丘陵和腹地地勢較高的圍垸地區;散佈於低窪湖區、“閘辦河湖水域承納魚課的漁戶則作為業戶被編入由河泊所管領的業甲”,並未納入黃冊里甲系統進入江漢平原的客民則多未入籍其所墾垸田也多未徵科或僅以漁戶身份交納湖租”。明中後期地方官府不斷通過清田新編附籍里甲等手段努力控制新墾垸田及垸民;在這一過程中有部分新墾垸田起科納賦也有少數垸民入籍或由河泊所業戶轉變為里甲戶清前中期江漢平原諸州縣漸次推行按田糧編排里甲的做法按田歸垸按垸歸鄉里甲遂得以落實到具有明確地域範圍的圍垸變質為以田糧為基礎以垸為具體地域範圍的賦役徵科單元

湖北省潛江市檔案館藏太和鄉實徵底冊的初步研究》(撰寫於2012年春夏吳鵬飛抄錄了全部實徵底冊並整理了本文所使用的統計表格初刊於中國經濟史學會會刊中國經濟史論叢2013年第1署名魯西奇吳鵬飛)是關於一種賦役文冊的初步考察實徵冊是地方官府實際編徭徵稅時所使用的一種賦役文冊明代即已開始編制清代實徵冊是因應於各地徵稅的實際運作由各州縣衙門分別編制並使用的沒有全國統一的樣式雖然制度規定實徵冊得由各州縣衙門統一編制並掌管(或稱為縣冊”),而事實上則多由實際負責編制賦役冊籍的糧書戶書等胥吏與莊書冊書等職役人員掌管實徵底冊”(或稱鄉團之冊”、“村冊”)。潛江市檔案館所藏兩卷太和鄉實徵底冊》,就是由冊書之類職役掌握甚至得世傳的鄉團之冊”。兩卷實徵底冊是按垸編制的反映了清代江漢平原州縣按田歸垸按垸歸鄉的田賦徵科辦法實徵底冊所記的戶名只是賦稅徵收單位賦稅戶”;新立戶名與無產戶名之剔除主要具有賦稅徵收的意義並不能反映出農戶家庭實際佔有的田地及其所負擔的賦稅情況但是實徵底冊對新立戶名與無產戶名之剔除的詳細記錄(雖然漸趨鬆弛)仍說明這兩卷實徵底冊在晚清民國時期的賦稅徵收過程中應當是實際發揮作用的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賦稅戶的田產佔有與賦稅負擔在明晰所討論的實指賦稅戶並非實際農戶家庭的前提下分析實徵底冊所記錄的的土地佔有與地權分配應是可能的

《“水利社會的形成———以明清時期江漢平原的圍垸為中心》(撰寫於2008改定於2011初刊於中國經濟史研究2013年第1期)則是將此前一系列具體研究模式化的一種努力它試圖在此前有關江漢平原地區堤垸水利聚落形態及其演變里甲與賦役制度的實行及其變革等研究的基礎上概括出江漢平原地區社會建構及其變化的軌跡與特徵文章認為:明清時期江漢平原民眾在垸堤修築維護管理等一系列水利活動中逐步建立起以協作互助為基礎的社會關聯;垸廟的功能不斷擴展逐步超越了鎮遏洪水保障堤垸的範圍發展成為垸內民眾的信仰和祭祀中心;清前中期江漢平原諸州縣漸次推行按田歸垸按垸納糧的做法垸遂逐漸演變為官府徵科賦役的基本地域單元;在清後期的社會動亂中各州縣以垸為單位組織團練給垸賦予了准行政區域的意義在江漢平原以圍垸為中心的水利社會之形成過程中,“協作防洪是促使人們通力協作的根本原因官府以垸取代鄉里作為賦役徵科的基本單元是垸得以穩定運行的制度性保障;鄉紳豪強及其對垸內公共事務的經營則是垸田區域社會關係網路得以有效運行的前提條件

傳統中國農田水利領域的區域協作——以明清時期江漢平原的垸區為中心》(撰寫於2008改定於2011初刊於陳鋒張建民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史論稿——彭雨新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通過對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江漢平原諸州縣尤其是潛江沔陽天門圍垸最為集中的州縣境內圍垸之間關係的考察認為江漢平原地區相鄰的圍垸之間存在著程度不同的協作和互助機制在垸堤特別是邊江或邊湖大堤的修防垸內排澇共同的排水河道的疏浚等方面開展協作從而形成由數量不同的相鄰各垸組成的協作與互助方式不同的垸區”,進而指出:在傳統中國農田水利領域中相鄰的水利共同體之間日常的水利關係當以互利協作為主而並非以矛盾衝突為主

傳統中國農田水利領域中區域協作的發展與局限——以明清時期江漢平原的垸田水利為中心》(撰寫於2008改定於2011初刊於王日根等主編廈大史學第四輯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一文傳統中國農田水利領域的區域協作——以明清時期江漢平原的垸區為中心一文基礎上將著眼點放在更大範圍內的水利區域協作上以漢水下游堤防的協修和泗港大澤口的開塞之爭為中心考察明清時期江漢平原大範圍水利區域協作的發展及其局限並借此分析王朝國家干預水利事務的深度及其限度認為:在協修穴口之開塞等涉及較大範圍的水利區域協作中官府發揮了主導性的作用如果沒有各級官府的介入與主導跨越州縣的大規模協修是不可能實現的由於穴口開塞而引發的區域性紛爭乃至騷亂也很難平息下來但是受制於王朝國家本身功能的局限以及官僚系統內在的保守性地方官府並非積極主動地介入到水利區域協作事務中也不可能制訂出全面的水利區域協作制度並將之付諸實施。所以至少在江漢平原地區王朝國家對於水利區域協作事務的干預是相當有限的

作為本書代序的區域·地方·地域空間維度下的歷史研究》(撰寫於2014年下半年初刊於南國學術2014年第4期)一文實際上是我近年來相關思考的一個小結反映了我最近的一些認識認為:立足於空間觀念與方法把不同空間尺度的地理空間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其歷史過程與特點的歷史學研究可統稱為空間維度下的歷史研究”。區域地方與地域是空間維度下歷史研究的三種主要視角區域歷史地理研究的歸結點是”,是從區域出發探究世界的空間特性”;地方史研究的歸結點是地方人群”,是本地方的人怎樣認識看待敘述自己的歷史并借此對其本身本身的歷史與文化給出界定地域史研究的歸結點則是人的地域性”,是通過對地域歷史與文化的考察與分析探討人性在不同地域背景下的表現。“人為中心的空間則應是從空間維度觀察分析歷史過程的根本出發點

回首二十多年來走過的學術道路應當承認我最初的思考與研究是從出發的或者說在我問題提出與思考的起步階段主要是從地理學的區域觀念與方法開始的而且地理學的某些觀念與思考方法比如聚落景觀分析與地域空間分異的分析一直貫穿於這些年來的思考與研究中從而使我的研究顯現出較為濃厚的地理學色彩另一方面隨著研究的逐步展開與深入我所關注和討論的核心已逐步集中到”(生活在研究區域內的人群)身上觀察與分析的重點越來越集聚在研究區域內人的生產生活活動居住交往組織行為規範信仰與儀式及其與王朝國家區域外人群的關係等方面分析方法也越來越多地採用社會史乃至人類學的分析方法而且在問題指向與研究結論上也逐步明晰到社會建構及其演變過程方面所以本書研究可以表述為從區域歷史地理出發的地域社會史研究”。

楊國安周榮徐斌江田祥等幾位朋友曾與我一起跑了湖北湖南的很多地方大家同甘共苦探究學問本書中的很多問題和想法都是在和他們一起跑田野的過程中提出並初步形成的當時張建民教授擔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院長給了我們很多支持到廈門大學工作後林昌丈韓軻軻董勤吳鵬飛幾位同學也和我一起跑了很多地方(特別是林昌丈和我一起去了兩次漢中地區進一步補充相關資料)并幫助我整理校錄資料也給我很大的促進所以本書可以說是與他們共同完成的這是要特別說明並表示感謝的當然除了內地的邊緣——明清時期湖北省鄖西縣地域社會史的初步考察之第四第五部分分別由楊國安江田祥撰寫初稿我修改定稿之外本書中其餘各部分都是由我執筆撰寫的(雖然吸納了上述各位師友們的意見)全書各部分論點及材料之使用均應由我負責陳勤奮宋翔説明我校讀了部分書稿吳鵬飛幫助我繪製了書中的地圖責任編輯韓軻軻細緻耐心地做編輯處理核校引文使本書最大程度地減少失誤在此謹表感謝之意

 

魯西奇謹識

201526

於廈門不見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