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十四五” 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推动应急管理取得新进展
——代表委员热议“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3月5日,备受关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查。规划纲要草案中有哪些新提法、新部署、新指标?应急管理工作如何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进一步展现新气象、取得新进展?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
“三新”主线贯穿全文
规划纲要草案共19篇、65章,作为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三新”主线贯穿全文,鲜明彰显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站在关键历史交汇点上,此次规划覆盖的时间更长,视野更加深远、广阔。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陆銮眉说,规划纲要草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战略导向清晰,目标任务明确,重点工作突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是顺应人民期盼、引领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与以往的五年规划一样,“经济发展”类指标排在首位。不过,此次“经济发展”类指标中没有设定五年GDP年均增速预期性指标,而是强调“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说:“这和以往大不相同,说明我们不再简单追求GDP增速,而是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表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环境,我们秉持的是实事求是、负责任的发展态度。”
规划纲要草案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五大类20项主要指标。与“十三五”规划相比,有新增的指标,有删减的指标,也有提法发生变化的。相比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必须确保实现的“硬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说,20项指标中,8项为约束性指标,覆盖绿色生态、安全保障、民生福祉等方面,“民生温度”十足。“这些指标划出了必须守住的底线,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冯远说。
代表委员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我们发扬钉钉子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蓝图和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规划纲要草案中,“安全”被多次提及。
“这充分体现了在新发展阶段,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兰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士岭深有感触地说,纵观中国历史,横看世界各国,没有国家安全,就无法立国兴邦;没有安全发展,就没有经济繁荣、家庭幸福。“安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是必须守住的底线,是老百姓的幸福线。发展和安全相辅相成、相互保障,才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经济发展才能行稳致远,社会才能安定和谐。”王士岭补充道。
公共安全管理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研究的课题之一。他认为,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切中了要害,点中了穴位。他说,踩踏等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暴露出的就是信息发布不及时、预警措施不健全、安保力量不到位等管理疏忽问题。随着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落实,将有效杜绝管理疏忽等问题。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认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关键,他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不断拓展、丰富群众参与安全的途径和手段,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助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姜耀东说。
城市本应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然而一些城市在加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出很多问题隐患。规划纲要草案专门提出,统筹兼顾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多元需要,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加强超大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这一要求必要且及时。”冯远说,“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临更多、更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灾害。我们必须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增强城市韧性,推进城市持续安全健康发展,这是城市治理的未来方向。”
山城重庆曾多次发生因私家车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甚至因此引发严重后果。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荣玉苗家刺绣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绍玉说:“对于高楼林立的小区来说,消防通道就是老百姓的生命通道,必须强化实招硬招,全面提高城市社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是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道必答题。
“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消除了灾种分割管理的体制性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包办一切灾害管理事务,仍需强化综合治灾职责。”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一方面,应着力形成一部门主导和多部门协同的新治理格局;另一方面,应摒弃政府包办灾害管理的传统,在调动市场主体与社会组织参与方面多下功夫。
聚人才、强队伍,是事业大踏步前进的前提。陆銮眉建议,参照公安、政法系统人才培养模式,从源头上加快补齐应急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短板,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对应急管理学科进行规划设计,加强应急管理高等院校建设,推进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实践应用相融互促。
应急管理部门组建时间不长,基础薄、基层弱。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道陈玉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喜建议,要针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短板,大力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物资供应和保障,逐步解决基层干部待遇问题,切实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刘伟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全程管理、预防为主的运行机制,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法律制度体系,运转高效的资源保障体系等;强化应急教育体系;推动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有序参与,夯实应急管理的社会基础。
当前,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迅猛发展,新风险、新挑战不断增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建议,加强应急管理大数据库、物联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应急管理,走出一条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应急管理提质强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