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拦河坝冲毁前,黄冈这名村支书紧急转移135名村民

雨骤风急,河水暴涨——

他冲进暴雨中,与水流赛跑,挨家挨户叫醒村民,一个也不落地转移至安全区域。

夜幕深深,雨幕重重——

他不顾山路陡峭、道路泥滑,驱车查看拦河坝水情。

水退一寸,人进一寸——

雨一停,他便带领党员群众修便道、固堰坝、清淤泥,第一时间恢复家园。



5月15日晚的强降雨中,罗田县胜利镇飞钟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应洪两天两夜没合眼,带领党员突击筑起“红色屏障”,守护了全村1412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村民在临时安置点



临危不乱,果断转移群众135人




@ 村民金胜红:水全部是浑的,一出门水淹到小腿肚那么深。
@ 村民占杏菊:这场景只在电视里看过,说是“瓢泼大雨”都不为过。


回忆起当晚的险情,村民们心有余悸。

飞钟山村位于罗田县胜利镇东部,北靠黄狮寨,东邻薄刀峰,邮亭寺支河穿村而过,两山夹一河,极易受到山洪影响。

经黄冈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调查分析,5月15日,飞钟山水库3小时暴雨频率达50年一遇,6小时暴雨频率达30年一遇。

15日10时许,雨越下越急,王应洪沿河巡查,发现河水涨势迅猛,村民们却早已入睡。他心急如焚,一边打电话向胜利镇党委报告情况,一边冲上沿河街道,挨家挨户敲门,扯着嗓子喊大家转移。

“老方,雨下大了,党员都来村部值班。“64岁的老党员方松青接到王应洪电话,赶紧从床上跳下来,套上胶鞋,撑伞赶到村部。王应如、陈富民等党员都来了,迅速组成突击队。

“涨水了,危险,大家快起来,到村部集合!”在党员突击队的号召下,村民们相互通知起来。

王应洪赶到金胜红家时,她在家急得要哭——87岁的婆婆方淑怡腿脚不便,耳朵又听不清,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不知情。情急之下,金胜红背起婆婆就要走,婆婆不肯,死死抓住门框不肯放手,还咬了她的手臂一口。在王应洪和村民的帮助下,老人被安全背到了村部。为了让老人好受些,治保主任闫昌贵临走前还特地嘱咐安置点的年轻妇女为老人铺张床。

王应洪对每家每户的情况熟记于心。在村部清点人数时,他突然警觉:“沿河有两户几年前就搬到镇上了,但是其中一户老人故土难离,偶尔回老房居住;一户房子在桥头,地势低、容易进水,屋里还有家具、家电。”于是,王应洪带人赶到方升足老人家,叫醒睡梦中的老人,将其转移到村部;又赶到桥头的方凌云家,搬石头、铲土堆防止水流流进屋中。

在王应洪和村民们齐心配合下,沿河居住的135名群众迅速被转移到安全地点。此时已是16日凌晨。



冲锋在前,昼夜鏖战查险处险



群众虽然已安全转移,但是一想到连夜的强降雨对上游拦河坝可能造成的威胁,王应洪心里的“石头”始终无法放下。

坝体是否安全?一旦垮坝后果不堪设想。

王应洪不顾此时天色漆黑,道路湿滑,毅然决然前往拦河坝查探险情。

他和闫昌贵驱车在七弯八拐的陡峭山路间,赶往拦河坝……

途中,一座淹没在河水中的漫水桥阻断了前行的道路,王应洪挽起裤腿,凭着印象反复试探,准备蹚水过河,湍急的河水几次差点将他冲走。

在闫昌贵反复劝阻下,王应洪只好返回。

回到村部已是凌晨4点多,雨慢慢小了,村民们想返回家中。极度疲惫的王应洪顾不上休息,耐心细致地给转移群众做思想工作。在安抚好村民的情绪后,他再次到河边察看水情,并组织党员挨家挨户清查,防止有村民偷偷返回家中。

16日上午7时许,没有合一下眼的王应洪看到河水渐退,再次赶往拦河坝。

途经漫水桥时,水位虽下降了不少,但依然漫过桥面近1米深。面对危险,王应洪二话不说提起鞋子蹚过河水,赶往拦河坝现场。

在确认拦河坝被冲毁后,他一边向镇里报告,一边四处查看受灾情况,询问是否有人员伤亡。确认无人员伤亡、无房屋倒塌后,他才歪倒在拦河坝边稍作休息。

但是,看到有群众开始往拦河坝旁聚集,随时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王应洪一骨碌爬起来,召集党员干部迅速设置隔离栅栏和路障示警。

整个险情处置完毕,王应洪全身湿透,脚上的一双凉拖鞋断了底,经过洪水泡发的脚又白又皱。

“48162”是王应洪抢险48小时的微信步数,相当于30公里的路程。其中,不包括他因频繁联系导致手机停电关机的记录时间。



应对山洪,“应洪是大家的主心骨”



17日起,王应洪便组织施工人员修复被暴雨冲垮的便道,加固堰坝。除了几处横在路旁的树枝,这个美丽山村已看不到暴风雨肆虐过的痕迹。


“有应洪在,应对山洪就有主心骨。”村民多是留守老人,不叫他“王书记”,而是亲切地叫“应洪”。

“当时,应洪雨靴雨衣都没穿,穿双拖鞋,卷起裤腿,虽然打了伞,还是淋到头发滴水,嗓子喊‘哑了火’。”村民占杏菊说,自己在暴雨肆虐、河水漫涨时吓得两腿打颤,看到王应洪来敲门、组织大家转移,一下子心就定了。

村民方凌云回到桥头的家,搬走大门口的石头、铲走土堆,进门后发现家具家电完好无损,“我们家常年没在这里住,应洪还想着我们家里的财产安全,太难得了。”

老党员方松青说,暴雨中的这一幕只是王应洪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在他眼里,这个有着34年党龄、当过5年消防兵的村支书“很够格儿”,无论是脱贫攻坚、基层治理还是美丽乡村建设,王应洪总是带头干在前,说得少、做得多、有威信。

治保主任闫昌贵的一辆面包车,就是他和王应洪的一间“移动办公室”。在车上,常年备有灭火器、小喇叭、镰刀、绳索和雨衣雨鞋等工具。汛期时,值守治水;旱期时,巡山防火。简单地在车内架起一间小床,空间逼仄,倒也有个容身之地。这段日子,他们就要以此为“家”了。



王应洪今年56岁,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河南省郑州市消防支队服役5年。他是一名党龄34年的老党员,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任飞钟山村治保主任,2018年10月至今任飞钟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应洪



“群众遇到困难,立马救援,这是军人的本能。虽然退役了,不管在哪个岗位,这种本能会一直保持。”


汛期已至,黄冈市防指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王应洪同志闻“汛”而动、果断决策、敢打硬仗的担当精神,确保度汛安全。


往期推荐


尴尬!国务院暗访,矿长啥也不知道

14不准+8个必须+6大禁令+6大严格,切记,切记!

8死4伤!黑龙江一企业楼体爆炸原因查清了!

四川一食品厂疑发中毒,已致7死!负责人被警方控制



❒ 来源:黄冈日报、黄冈市应急管理局、湖北日报❒ 编辑:张源源闻"汛"而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