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谁偷走了中国人的信任感?

2017-10-19 精英文摘

历史黑匣子

精英文摘

新火眼

合作请加QQ:3157986706详谈。

作者:易帆

来源:新周刊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鸣谢!



1.我们该信什么?这是个时代问题


骗子太多,不敢相信。标准太多,相信哪个?专家太多,没法相信。破坏规则的太多,相信会吃亏。


我们变成“老不信”,几乎所有过去的权威皆被怀疑。


2.信什么,该怎么信,成了大问题


主持人孟非说他有一次去一个景区,检票的小妹对已经买了票的游客还反复验票,生怕漏掉一个逃票的,“连我腆着老脸都没用,就是不信我买过票”。孟非无奈地说:“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是那么地不信任?”


一百年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是低度信任社会,中国人的信任机制是“特殊信任”。在这套文化观念中,由于没有彼岸的“信仰”和此岸的“契约”,其结果便是一种奇特的“二律背反”——表面上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实质上整个帝国都是一盘散沙;表面上家庭成为社会纽带的核心,实际上信任从来也没有超出过家庭范畴之外。


一百年后,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低于60分的及格线,出现了人际间不信任扩大化、群体间不信任加深等新的特点,并导致社会的内耗和冲突加大。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患上了欺骗恐惧症,他们从小就被无数次教训告诫,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而现实又强化了这个版本的判断。从前天灾多人祸少,现在天灾不少人祸则更多,每个人都不愿意轻易将信任赠送给别人。连回家过年,长辈们也不免一概地会唠叨上一句,“出门在外可得长点心”。这些被拿来当做是信任感缺失的推举案例,在我看来,不过是群情汹涌的现世社会里普通人正常而基本的自我保护罢了。


3.当代中国:三类信任在危机中


总体而言,信任可以分为三类:人格信任、货币信任、专家信任。


人格信任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信任,原始时代的信任,基本上都是人格信任。那时候挑选合作伙伴,挑选的都是某个人,而不是某个角色、某个分数、某个大学毕业的。某人我知根知底,这就意味着他是可信赖的。


随着生活圈子的扩大,当我们走出了血缘和熟人的圈子之后,就不再能够找到所信赖的人保护我们,和我们交换,和我们合作。我们走到了陌生的圈子里,在很大程度上告别了熟人,但是还需要合作,还需要交换,这时候人们就只好寻找建立另外一种社会信任机制,其中之一是货币。


当你拿着货币的时候,这地方你谁也不认识,不要紧,你可以靠你的钞票来住店,靠你的钞票来坐船、坐车、坐飞机,都不会有问题。货币信任的结构是从众,即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已被证明是可行的,通过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检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第三种信任机制是专家系统。当“熟人”当中没有能帮你解决特定问题的人时,就需要求助于“专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生病了,就要找一个好大夫去看。找谁看?你说不清楚,不认识人,更不认识这样的大夫。那怎么办呢?你会找一个好医院,找这家医院里一个大牌医生,教授级大夫,主治医生,挂一个14块钱的号,这样你就会觉得心里踏实了。这就是专家信任。


人格、货币、专家,这样三个系统支撑着我们社会中的全部信任。而目前中国发生的信任危机,就是在这三个系统里,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4.信任的良性循环从一个原点开始


当人们从“老不信”变成“老赖”,便会导致损伤性的恶循环:越不信越伤害,越伤害越不信。


然而,信任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契约,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自律。


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说:“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没有人们相互间享有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瓦解。现代生活远比通常了解的更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他人诚实的信任之上。”


同样是社会学家的卢曼(Niklas Luhmann)说:“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时,早上甚至会没有办法从床上爬起来。”没有信任的社会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没有规范,没有信仰,没有希望,更没有未来。


无论怀疑是多么的诱人,谁也不能放弃相信带来的安全感。波兰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Piotr Sztompka)说:“信任就是相信他人未来的可能行动的赌博。”如果信任是一场赌博,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下注,因为存在永远想要赢得安全感。


信任是双向关系,它通常需要一个原点。我信任你,这就是良性循环的开始。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信任建立在个体心理需求上,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很难找到一个标准的衡量尺度。但在具体社会角色上存在一种信任标准,这个衡量标准就是人际互动的有效性。


作家蒋方舟认为:“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信任程度是有关系的。最大限度的去除潜规则,从制度层面去建立一个信任体系才是更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个充满信任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安全感、有幸福感、有温度、有希望的社会。当公信力下降、私信力上升,重拾这种安全感的时候到了。


互联网时代,一方面冲击原有的信任模式,另一方面培养个人学会相信,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当私信力蓬勃崛起,我们有机会更加懂得辨别真实,懂得如何去信。


我们信什么,该怎么信?这不应该是问题,因为相信本身不用怀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