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又过了几十年,中国还是忘不了胡适

2018-02-27 精英文摘

三联人物周刊人物 | 故事 | 秘闻点此关注

历史报历史 | 故事 | 人物 | 事件

点此

关注

新火眼洞察 | 见解 | 人物 | 故事点此关注

合作QQ:3157986706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鸣谢!

作者:张丰


大陆有些人说,胡适的思想已经过时,但是学问还没过时。余英时先生反驳道:也许胡适先生的学问过时了,但是他的思想恰恰没有过时。

胡适去世56周年,有不少人纪念,这真是一件感人的事情。


唐德刚在《胡适口述历史》的前言中回忆胡适晚年时的一个说法,年轻人称他为“胡适先生”,说明了一种隔膜,更正式或更好的说法应该是“适之先生”或者“胡适之”。


如果胡适地下有知,他对今天的人称他为胡适先生应该感到开心了,又过了几十年,而中国还是忘不了他。


▲胡适


前段时间去北京出差,我带了《胡适文集》的第一卷在飞机上看。在北京,听鄢烈山老师的演讲,号召今天的读书人应该向胡适学习,学他的乐观、温和和坚定。


坐在台下听讲的我很感动,很想告诉鄢先生,我包里就有一本胡适呢。那一刻,我就觉得自己是鄢先生的知音。


胡适可能是最近150年最好看的读书人,比徐志摩要帅很多。同时,他也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物。生前,他留下了巨量的文字,同时也布下了迷魂阵。


台湾学者江勇振写胡适的传记,四卷本,差不多280万字,可谓把胡先生扒了个底朝天。要冲破胡适留下的迷魂阵,发现一个历史更深处的胡适,确实并不容易。


▲徐志摩(左)、胡适(右)


胡适鼓励同时代的人写自传,可以留给后人更多的资料。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40岁的时候,就写了《四十自述》。他写了英文的小型自传,也接受唐德刚的访谈,做了个人口述史。


所以,《胡适文集》的第一卷,就是他各个版本的自传。这是他想让我们知道的“自我”。相比于江勇振苦力寻找的情史,胡适在自传里所塑造的“自我”,也许更值得我们去审视。


终其一生,胡适的自我定位就是一个学者,一个现代读书人。胡适和李大钊有过著名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胡适提倡“多研究一些问题,少谈一些主义”,大家多认为他强调的是“问题”,但是就这个句子来说,“多研究一些问题”——研究两个字也很重要。今天人们多强调他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强调他的自由主义精神。


但是,很少有人再关心胡适“研究”了什么,是如何“研究”的。我们增在把胡适偶像化,同时也在把他浅薄化。


▲坐落于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


胡适父亲去世之前,就发现这个三岁的小儿子,是一块读书的料。他临终的时候嘱托,一定要供胡适读书。他的遗言,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胡适的命运。


母亲把供养胡适读书视为自己的使命,送他去私塾的时候,别的孩子一年学费两元,她要给老师4-10元,并且要求老师为胡适“讲书”。所以,胡适少年老成,没有别的孩子那么贪玩,但是很早就立志要做一个读书很厉害的人。


父亲的遗言,也约束了胡适同父异母的哥哥。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年纪比胡适的亲生母亲还要大,早已成家。


在胡适的记忆中,母亲在两个嫂子的夹磨下过得非常艰难,也很难掌控家庭的大局。但是,这个家庭的信仰,就是让胡适读书。


▲胡适父亲胡传


胡适的二哥在上海做小生意,看到科举制度废除,考功名无望,就带胡适去上海的新式学堂继续读书。胡适在各种回忆中对两个哥哥都有所不满,但是,正是二哥把他带往上海这个举动,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化史。


在上海的时候,胡适进入中国公学。当时,革命话语盛行,同学中也有不少要做革命家的。但是,大家竟然也达成了一种难得的共识:胡同学,你读书好,是个做学问的料,还是别玩儿革命了,好好读书吧。这就是胡适的境遇。


他是同学中比较成熟的人,同样也有着年轻人的激进,但是,在去美国留学之前,不但他自己有读书做学问的自觉,周围的人也爱护他保护他,想让他走做学问的路子。


所以,“成为胡适”,这个过程在他赴美之前,就已经奠定了基础。他在中国公学的时候,没有主持学潮,没有冲到革命前线,到多年之后他当北大校长的时候,也就很自然地告诫同学们,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重,不要被激进冲昏了头脑。


▲留学美国期间的胡适


所以,那个在美国读书的胡适,虽然在和梅光迪、任叔永这些同学论辩的时候,就大胆地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但是在给《新青年》写的文章中,他却老老实实地把标题改成了《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看了之后大赞,紧跟着写了一篇跟帖,标题叫《文学革命论》。从这两篇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陈独秀是一个革命家,而胡适是地地道道的本分的学者。


胡适晚年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基于“学者”这个身份认同。他做驻美大使,从个人角度看,到处演讲,和美国名流谈笑风生,从为国的层面讲,辛苦募捐、游说支持抗战,总是有功的,但是在自传中,他很少谈起。


相反,除了新文化运动之外,他谈论篇幅最多的是对《红楼梦》的研究,对禅宗和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谈起自己在学术上的探索和贡献,他从来都不谦虚。


所以,这位年少成名的“我的朋友胡适之“,30多岁的时候,就公开说自己是一位保守主义者了。


▲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巡游演讲


我们总是惊叹于胡适对未来的预见能力,其实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自己的志向,像马克斯·韦伯说的,“以学术为业”。


名士风流,社交宠儿,妇女之友,国师策士,这些标签也都属于他,但是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浪费,一种苦恼。


大陆有些人说,胡适的思想已经过时,但是学问还没过时。余英时先生反驳道:也许胡适先生的学问过时了,但是他的思想恰恰没有过时。


这话由余英时说出来是合适的,余先生的学问,就是站在胡适的肩膀之上。从胡适到余英时,可以看出几代学人一脉相承的坚持,这恰恰证明了胡适对自己“学者”和“读书人“的定位,是多么重要。


不要小看这种身份的自觉和坚持。前段时间《无问西东》很火,很多人都在讨论西南联大精神的衰落。郑天挺先生当时是西南联大的教务总长,作为学者的他,根本不想当这个总长,朋友们劝他:以大局为重,你个人就做出一点牺牲吧。


这就是“做学问“的信仰。放到今天,一个教授被任命为院长、副校长,有几人能够拒绝?



学习胡适的坚定与从容


鄢烈山:遵从内心,有所追求,永不动摇

——2018年1月19日在凤凰网评论年会上的发言


我现在是66岁,过了孔夫子说的“六十而耳顺”。我现在耳朵是顺了,谁骂我都可以不在乎,这点是做到了,但离“从心所欲不逾距”的境界还很远。我退休这些年,写得东西不多,主要在游山玩水,现在每月必写的只有UC“大鱼号”的4篇专栏文章。


我是从“南周”退休的,现在南周是“负资产”。去年我出版了一本回忆性的随笔集,其中我的“职业生涯”部分关于南方周末的篇章都抹掉了。这没办法,我知道人家已经很瞧得起我了,肯帮我出书。我想我写出来的东西不会白写,我是很现实的一个人,能够发表的才写,但是事实上发表很难,碰到很多问题。


我今天发言报的题目是关于胡适的。为什么讲胡适?我心里有一个比较,60岁以后干什么,对我来说是一个问题。我们的前辈,比如杂文家严秀老师、何满子老师他俩都是1919年出生的,他们是60岁以后才重新开始写作的,在这之前他们还没有平反,是右派。现在还有80多岁的不少前辈,宝刀不老,笔耕不辍,跟他们相比我感觉很惭愧。比如中大的袁伟时老师,今年88岁,还在只争朝夕地写思想史专著。今年第一次喝早茶,10点钟他提前告辞,说要回家写作了。成都的流沙河老师、湖南的朱正老师,两位老先生都是八十好几,经受过20年的劳动改造,可是他们的状态还是这么好,精神动力从哪里来?


我就想,他们是在民国受教育的一代,他们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这几天我看了电影《无问西东》,其中那种理想主义的东西,我是高度认同的,就像我今天在飞机上读《南方都市报》所载六神磊磊评这部电影所说,确实很感动。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呢?它说是“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即讲做人要凭着自己的良心、本性出发,有所追求,永不动摇。


我由民国想到民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人胡适。我赞成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一书中的评议:“胡适之先生的了不起之处,便是他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山宗师,但是经过五十年之考验,他既未流于偏激,亦未落伍。始终一贯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开风气之先,据杏坛之首;实事求是,表率群伦,把我们古老的文明,导向现代化之路。熟读近百年中国文化史,群贤互比,我还是觉得胡老师是当代第一人”。


胡适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这种坚定执著来自于他对人性的体悟,来自于他对时局的判断,来自于他的豁达。


我去看过胡适在台北南港的故居,又跑到安徽绩溪看他的故居,从他出生、求学的起点到晚年生活、逝世的终点,有内在的相同的东西。他一生应该说比我们不幸得多,外战内战风雨飘摇,他都碰上了,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改变自己的追求,这个追求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他的晚年,1961年给雷震65岁生日祝寿,他引用了自己最喜欢的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桂源铺绝句:“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是慰勉遭受牢狱之灾的雷震,也是共勉,激励自己,不畏艰难险阻,相信总有达成愿望的一天。


他总是对未来充满着希望。我在绩溪胡适故居“兰蕙书屋”,看到他年轻时写的白话诗“希望”。台湾人把它改编成了一首歌,名《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绩溪故居有一个展室的门边,竖立一块黑底金色字迹的诗碑,“北京大学中文系国学一期 敬刻”:“你总有爱我的一天”。那是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诗,胡适译。


相信“总有爱我的一天”,这种坚定的信念,我觉得它首先来自对人性的认识,对人的本性“善”的一面的认识:人的本性是追求自由的,追求平等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天生是喜欢奴役的,喜欢别人压迫他的,追求自由平等,这就是人的天性。正如〈〈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遵从人的天赋本性,才是“道”。


其实,他的一生,从民国以来的军阀混战,到抗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到1962年他死的时候,时世一直非常艰难。老蒋抓雷震,其实也是给他一个警告,不要企图组党。可以说他一生都没有得到顺境。那么,他内心的坚定,除了对自由的信念,还有对时局的认识,对中国社会有充分的认知,没有盲目乐观,看到艰难反复是必然的。有这种认知以后,他不会轻易为某一个时段的高潮低潮而情绪起落,可谓不喜不悲。


始终保持着从容的态度,这种乐观、从容就是豁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有一个演讲,最后说:“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说得多好,成败不必计较,相信是正义的目标就去做,能实现多少就做多少,相信对社会的进步总有益。


又说到正在放的《无问西东》。这部电影讲了四个时段的四个清华学生。我比较喜欢第二段的“王力宏”,西南联大的学生去参加空军,打日本鬼子。表现美国训练中国空军,国军英勇的抗战场面,这是以前很少表现的。“三代五将”的独子“王力宏”,寡母希望他不要上战场,学校遭受一场空袭后,他觉得我应该去打日本人,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去当兵了。这是讲抗战的一段,忠孝之间的选择。


1962年起又开始搞阶级斗争的那一段,学核物理的清华生“黄晓明”,听从内心的召唤,不相信、不在乎恋人“章子怡”是“美蒋特务”什么的。在乎的是她爱不爱我,她爱我,我就要保护她;她不爱我,那我只能去追求别的东西。


我觉得人就是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成败在所不计,这样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才能够做到坚定不移。也就是屈原说的“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当然也要有所妥协,人肯定要有妥协。电影里面讲到一对坚决不妥协的夫妻,那是个悲剧。

胡适他是妥协了,他宁可牺牲了自己。这个妥协也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他为了不让寡母伤心,为了服侍母亲多年的江冬秀,牺牲了自己的爱情,这是一种妥协。电影里的那对夫妻都不妥协。那个班主任许老师,宁肯用大碗喝水,也不用老婆的杯子,那种冷暴力非常残忍。他的老婆也是,我就是不跟你离婚,我把你拖死。绝不妥协的,没有好下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