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发布消保白皮书:接收消费诉求115.22万件,挽回损失3.27亿元

北京消协 2022-09-11

今年3月15日,是第39个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纪念这一消费者共同的节日,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报告》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一年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综合信息采集服务平台共接收各类诉求信息115.2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27亿元。全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大侵害消费者权益等案件查办力度,办结行政处罚案件8.78万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检查各类市场主体257万户次,查办涉疫案件近1500件,处置涉疫相关诉求3万余件。开展全市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52万户次。坚决取缔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持续规范食品市场交易秩序。发挥计量技术优势,为“新型智能测温产品”准确测温提供重要支撑。严格防疫物资质量检查,集中销毁涉疫侵权假冒商品货值300万元。加大价格执法力度,开出全国首张价格违法300万元顶格罚单。

2020年,北京对冷链食品采取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防疫措施。坚持人防物防并重,快速建成“北京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实现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工作经验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肯定。指导17万余家经营主体进行全面防疫检查和环境消杀,组织164万人次相关从业人员开展核酸检测。


同时,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统筹开展了网络交易诉求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打击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产品专项行动、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燃气器具等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清理整治网络销售和宣传“特供”“专供”等标识商品专项行动、搬家行业乱象专项整治、农村地区食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整顿等重要专项治理行动30余次。

有关治理预付式消费问题,北京修订发布《北京市预付式消费类服务合同行为指引》,规范预付式消费合同行为。联合有关部门推动预付式消费管理立法进程,以资金安全为核心,构建事前有承诺、事中有监管、违规有惩戒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支持探索预付式消费合同履约保证保险、资金监管平台等资金安全保障措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围绕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生活垃圾分类等重点领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80类产品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累计抽查产品6234组,对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了处理。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工作力度,全市有23家企业采取修理、更换、退货等方式召回产品7538件。


北京还严防重点领域风险,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开展春季、秋季开学阶段学校及周边餐饮单位专项检查。检查学校食堂及学生餐配送单位5449户次,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销售单位5880户次。进一步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无证经营、网络订餐平台“幽灵餐厅”等违法违规行为,线上检查3.7万户次,线下检查5.2万户次,督促平台处理违法入网经营单位1506户。开展食用油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以厨余废弃食用油脂为原料的食用油的违法行为,检查经营主体11.7万余户次。开展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专项整治,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9467家次,责令整改61家,立案查处违法生产经营企业20家。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检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3万余家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50起。

来源:BTV-北京时间


《北京消费者》:2021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


你好315|没想到吧!消协原来是这样的


规范“直播带货”,代表委员们支招了!



手指按到下面的指纹上,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关注后,终身免费收看消费维权信息。


北京消协(订阅号:bjxx315)是北京消协官方微信发布平台。关注我们,了解权威消费资讯、实用消费技巧。消费权益受到侵害,也可以跟我们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