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用母语,你有信心谈一场灵魂相通的恋爱吗?

2016-11-25 宁卉 别处World


这是别处「我的跨国爱人」系列的

5 篇文章。




「我的跨国爱人」系列里,我们与美国人、加拿大人、德国人和日本人谈过恋爱;在有爱的人眼里,对方说什么、怎么说,仿佛都不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说着不同的语言,我还是我吗?通过汉语自然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心跳悸动,换了个语言真的可以做到吗?


我用母语说话的时候,是你们读到的样子;而换了英语(虽然已经非常流利),感觉整个人都变正经、甚至有些木讷,那些机灵和偶尔的蔫坏,全因为无法翻译的幽默而消失。更别说日语或者德语了——词语的匮乏,让整个人干瘪得不成样子,又何谈灵魂的交流?


假设——假设我喜欢上了一个说英语的人,不能把最真实的我展现给 ta,是否也是一种遗憾?


我的朋友 Lulu 却仿佛没有这个困惑。她和她的男友恩爱的样子,让人难以相信,两人都是用第二语言交流。这次让她来和我们聊聊看,谈恋爱,语言不同,怎么「谈」。



李子

于伦敦



  ◆  ◆  ◆ 


恋爱不谈不行。对我而言,「谈」字是恋爱极为重要的一环——如果不是唯一重要的一环的话。


所以,是不可能跟一个聊了三十分钟话之后就无法有效沟通的人谈恋爱的;有效,倒不是指「有效」地决定去哪里吃饭、窗帘选什么颜色,而是在不设定界限的前提下,任何话题,都有交流的需求,与交流带来的助益


并且,一直被某些表达触及到柔软的部分,才是所谓爱意。



可是,如果我真的对恋爱中的交流有如此大的苛求的话,为何可以接受用非母语的语言谈恋爱?


没错,我的恋爱无法用母语进行。英语是我的二外,同时也是我伴侣的二外。我们对英文的掌握,都称不上完美;但我们对语言的需求,都很强烈。我是记者,他写书;我几乎所有的采访及研究都需要用英文完成,他的工作地域跨几个大洲。


不用母语,真的可以谈不伤害智识的恋爱吗?



交流,并不一定要流利的语言


我依然记得18岁那年,在某一个画廊门口,支吾说不顺我从哪里来要去哪边,却随即因为对展览上某份作品相似的激动,而遇到的一份爱情。那是一盏台灯的摄影作品,艺术家直接在照片上作画,描出了一个小女孩坐在台灯边写日记的场景。


当时,面对这幅作品,我只能说出「记忆」这一个英文单词。但这场也是用二外展开的恋情,却延续了很久。


而第一次私下遇见今天伴侣的时候,我们在人群中认出彼此,便在那个角落从午后三点一直聊到了凌晨一点——没错,我们的英文,都不是母语。


语言是一件附加「天分值」的工具。我遇到太多可以轻易将难读的发音一遍便捡起来的人,而我自己,重复数十遍,也不见得可以念得出一个生词。我曾长期生活在粤语、荷兰语、法语环境下,却连一句当地的「你好」,都无法流畅输出,十分惭愧。用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实在是不停尝试的结果。


我只是觉得,语言、表达与交流三者之间,并不是绝对关联的



一个人可以语言无碍,但不擅长表达,因而,交流不会因为语言而生障碍,但却并不会成为 ta 的追求;相反,一个人可以没有绝对流畅的语言,但努力表达、寻求微妙的变化,因而,表达因为语言有障碍,但却不妨碍交流的进行。


我坚信的是,交流最需要的并非对语言的完美掌握,而是能否准确地表达;而我的经验是,如果偶尔这份表达被限制住,大部分情况下,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字词,而是这份思路并没有成功在脑中建立



这并不是说我感受不到语言的压力。在新闻学院念书的时候,我一度很希望摆脱中文写作。


也许你也尝试过,放弃对母语的敏锐度、放弃母语在字里行间不经意的情绪,会带来撕心裂肺的难。曾在美国学习新闻,后来回归中国的好友 F 小姐就写道:「怎么办,我在中文里所累积起来的骄傲……统统荡然无存。只剩一个字,就是糙。」


用英文写报道、写分析、写故事的时候,我每分每秒都在感受到这种「糙」的痛苦;但有趣的是,谈恋爱,并不见得是一件必须「精巧」的事情



恋爱,并不一定要精巧的表达


恋爱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一位诗人,或是渴望有诗人的能力,来告白爱情的能量。


但大部分人都不是诗人,这造成的结果是,我们会向真正的诗人们「借得」些许描述,加载在自己的身上。到如今,即便我们不主动去寻觅这些叙述,它们也像空气一样——无论是干净的、还是充满乌烟瘴气的——自小围绕在我们的周围。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塑造了的「恋爱」的概念之中。就如同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塑造了的性别的概念、家庭的概念、世代的概念、国家的概念、民族的概念,甚至文化的概念之中,而精巧,藏在这些概念背后。


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要这样,你得那样。



语言,尤其是母语,便是承载这些概念的「利器」。熟练度,某种意义上,让「利器」更加锋利了,这也意味着,言语背后的复杂语境,更为隐秘,让反思常识更为困难,一不小心就掉入了窠臼,满眼都是套路。


六年前在香港,在那间勉强放得下一张单人床的卧室里,我一边读着自己惨不忍睹的新闻作业,一边读着哈金的《The Writer as Migrant》(在他乡写作),这正是我最纠结于用英语写作的时日。我记得书里哈金说,文学中,要做出有意义的叙述,需要打破常态;但对于外来者而言,这很难,因为很可能你打破的只是自己的常态,而非他人的常态。


我愿意把谈恋爱与文字创作放在一起比较。在写作中对「粗糙」表述的心塞,并不会体现在我的恋爱之中;而我对跨文化、社会、语言的恋爱所带来的「打破常态」,却尤其开放。我并不介意这个过程中,我无法用最精准的言语来表达;我亦不介意,这个过程将打破我的许多常态。我介意这份表达,无法与对的人以最大的力气进行。


 

恋爱并非一件作品,而是我的人生。我的人生,如果连「语言」这件显然是被先人搭建起来的界限都跨越不过去,如果竟要因「语言」的不精美而放弃心所向往之处,那真的是过得略糟糕了。

 

母语与习来之语,都提供了思辨的可能性。捅破习来之语的那层不爽快,可能捅开的是束缚住彼此的规则。

 

所以,我们恋情中的精巧部分,也许没有凝成母语中的「金句」;但是让我感动的是,大多情况下,喜欢我的人会因为他而更喜欢我,喜欢他的人会因为我而更喜欢他……我们截然不同,但在友人眼里,有着一份意料之外的理所当然。

 

跨越语言谈个恋爱,是在跨越母语对「恋爱」的构建而已。我们不是彼此的诗人,却并非无法体味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意味,更有语言都无法触及的共通之处——孤独、苦恼、梦想、渴望、焦虑。



一定要「融入」才能谈爱吗?


我与我的伴侣相处五年,明确知道相互背景所带来的认知鸿沟。但我们都没有去迎合什么:我没有去学习他的母语,他没有去学习我的母语。


他以西欧新教的家庭背景,自嘲白人男性权力偏见与当下迅速的变化;我以中国大陆80后农村小镇女青年的热忱,来解释滚滚洪流中个体的不安全感与性别偏见。我一脚踏入他家门,逼着一堆人重新捡起英语;他一脚踏入我家门,逼着我给几十号人做翻译。


当然,《三体》出了英文版,我是会买一份给他;他书架上哈金的书,在认识我之前就是全满的了。每次出行,我会让他挑一本他喜欢的书,带在我身上,虽然大部分情况下,他都有些不情愿(怕我把书给丢了),但读了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不会因为他喜欢而喜欢。我们对相互文化的好奇与探索,早于恋爱。



2016年,我27岁,在进入20岁之后,我大概以一年搬一个国家的频率游走,大部分不是英文母语国家(但也有英国),我只会英语;这7年的时间里,至少70%以上的生活,是用英文完成的(感谢微信与写作,拯救我的中文)。但我并没有忧心过「融入」的问题。


如今热议的「融入」的语境,是在追寻「归属感」和「安全感」,这自然是存活于世,很重要的一环。但是,不同人面对的「融入」压力大不一样,在不同社会环境下追寻的东西也大不一样。


在相遇之前,我们都已经是身上烙印满满的成年人,但并没有在寻找「归去」的路径;遇到之后,我们结伴周游很多地方,坦诚无知之处,互诉易被忽略的细节。他拿着望远镜观鸟,我永远都有一本黑皮日记。



对我而言,一份陌生的语言横亘在空中,去除母语了带来的安全,因此让交往中的锋芒无处藏身。语言之外,更是对「我是谁」的质问,是想留在原生身份之中,还是想不停寻找新的可能性——并且不害怕在这期间暴露自己的限制。


而恋爱最好的一个地方,大概就在于,你可以在对方面前「失败」、「被打破常态」,但依然可以绽放你自己。我们给彼此带来的爱和安全,不需要对方的「文化印记」或「精巧」来做认证。


更何况,万一我们都是在逃离所谓「印记」的人呢?


Q & A

Q:你坐标在哪里?对方是哪国人?你认为是典型的 x 国人吗?

A:比利时布鲁塞尔,对方荷兰人。不是——荷兰人典型是什么模样呀?


Q:认识多久了?和你成为恋人之前是什么关系?

A:5年多。跨部门的同事。


Q:Ta 身上最吸引你的品质?

A:一切。


Q:你跟他翻译过一些中文的箴言或者诗句吗?翻译过去是什么样的?

A:不记得了。前几天他开一个玩笑我忍住没笑,而且还冷冷地回应,结果他笑了,我依然没笑。然后我说你看,I broke your joke;然后他问我「break a joke」是不是中文的表述。不是的,显然只是我英文不熟练,但还是很巧而已。



浪游者 | 宁卉(Lulu)


居留欧洲的记者

跳跃在很多地方

也写艺术

在个人公号(luluninghui)找我



感谢大家对这个系列的支持——不管是欣赏,吐槽,还是诚实地交换感受,都是我们真切地存在于「别处」的证据,而在别处的爱给我们留下的印记,也是极其深刻的。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故事,不如分享给我们。(投稿邮箱 editorial@else.life)

 

来聊聊不同语言中的情话吧:你听过最动人的非中文的情话,是什么样子的?是谁说的/在哪里看到的?



· 别处「我的跨国爱人」系列 ·


爱情像一场战争,是两个完整成熟的个体对彼此的入侵。当这份爱连结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和价值时,其交锋也就变得更激烈、更刻骨。


(点击图片直达)

我的加国男友:

不搞浪漫,不买包包,也不直男癌


我娶了个德国老婆,

我们约好只用中文吵架


我终于明白,

为什么爸妈不顾家人反对也要在一起 


错的不是跨国恋,而是没有遇到对的人



 一群浪游在「 别处 」的人  

行走列国

洗涤三观

捍卫开放社会

热爱并嘲讽人类



▲ 长按扫描上方二维码可关注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烦请留言获取授权


欢迎将你喜爱的文章分享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