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的幼儿园硬件落后大陆20年,但为什么还要把孩子送过去?

2017-02-09 曹疏影 别处World


这是「在别处养娃」系列的第 1 篇文章。


疏影在我心目中是一位非常智性又知性的妈妈,她早年从大陆移居香港,如今已有一儿一女。又因为疏影是诗人,对周边环境的细密感知超出常人,因而当我们想策划一个「在别处养娃」的系列时,我第一瞬间就想向她约稿,请她写一写自己的养娃故事。

 

很多人似乎只知道去香港生娃有各种利好,所以前些年爆出不少大陆孕妇去香港冲闸的新闻。但对于在香港养娃,人们几乎一无所知。

 

香港妈妈生完宝宝也要坐月子吗?香港的小孩是不是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要怎么排队报读?想进重点幼儿园费劲吗?小孩生病了该怎么看病?这篇文章可能最适合帮我们解开这些疑惑。而我自己,也是在读完疏影这篇文之后才发现,尽管在香港养娃看起来有那么多「困难」要克服,但这座城市的狭小却也带来了意外好处:半小时内,就可以带娃上山下海、玩沙玩水、户外野餐,与自然零距离接触。

 


选凝

于北京



  ◆  ◆  ◆ 


编辑说写写在香港养娃,回想自己在这里十一年,从根本没想过做妈妈,到如今两个孩子。说起在这里养孩子,真是成也此处,败也此处,这里既充斥着怪兽家长和港孩文化,也有意想不到的山水眷顾,既有多元的文化氛围,也有一城之各种成见。这里随意写了几个我最先想到的比较明显的方面,有好有坏,都关乎这座城市的个性。

 


妈妈不坐月子,小孩不打吊针

 

有了孩子之后,最害怕的是小孩生病,去什么地方久住前都要弄清当地的医疗。

 

刚到香港时,非常不习惯这里的医疗制度,在内地习惯了冲进医院挂专科,香港的医院却不能这样。普通病症最快捷是家楼下的「家庭医生」诊所,通常你所在的小区都是那几家诊所来负责一般的病症。若觉得需要去看专科,这些家庭诊所会开转介信转介到专科,但肯定不是当日能看到病。


▲  摄 : Lam Yik Fei/GETTY

 

再有就是打吊针,在香港,需要打吊针是很严重的事了,一般只有进了大医院才能打吊针,而进大医院要么是家庭医生/专科医生转介去的,要么是直接去医院看急诊被收留下来的。由此来说,孩子们在这里看病也就没打过头皮针了。

 

内地的医院儿科印象中好多小孩,婴儿儿童都挤在那里头上扎着吊针哭,听觉和视觉效果都极强!妈妈们在那心疼,我路过的看见了也觉得心疼。但在香港这些年,我身边的朋友还没有谁的孩子去打过头皮吊针的。

 

在香港,小孩们都是去家庭医生或相熟的儿科医生那里看病,妈妈们会在论坛上交流自己的小区里哪位医生看得更好,我家所在是新市镇,不像那些老小区有许多扎根地区工作许多年、口碑和经验皆有的医生,所以当我发觉家附近的医生给孩子开的药用量过猛之后,就跨区搭 15 分钟地铁老区去为孩子找到一位妈妈们都说不错的儿科医生。

 

香港的病人病历都在计算机里,输入病人的数据,医生就自动知道你过往的病史和用药史,所以几次下来,医生都认识这个小朋友了,小朋友也认识这位医生了,他们就会不怕去看病,医生通常会跟小朋友聊几句天,又告诉他不要贪吃糖和巧克力,很老街坊之感。

 

几年下来,医生等于是看着这个孩子大的,就相当了解他的情况、他对药物或天气的反应等等。

 

医生和医生也大不相同,我有位朋友孩子的医生是在中环开业的一位名医,张柏芝大儿子 Lucas 也曾是他的病人,那位朋友也是机缘巧合在那里看病,医生还给他们一家特殊的折扣,据朋友说那位医生最厉害的是孩子长到七八岁,但用过的药就只有有限的两三种。但像我的孩子转手过不同医生的,当然被要求喝下的药水也更多样些。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使用抗生素。给孩子用抗生素,那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了。

 

 

上面说的这些是西医。回归前,香港官方认可的医疗系统就是西医,医院和诊所绝大多数都是西医,医生也只是受过西医训练。而中医在官方叙述里据说只被称为「贩卖草药的人士」,政府对中医行业只是任起「自生自灭」。

 

如今,中医行业固然兴盛起来,但政府医院和大多数私家医院的西医,还是秉持纯正的西医理念,比如他们绝无任何「坐月子」的观念,生完小孩,护士长在产房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你千万不要吃那些本地华人认为坐月子一定要吃的白背木耳(去淤血)、姜、当归等。中医说法的「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排清淤血」,在他们眼中成了「刺激伤口出血」!医生也告诉你本地人视为坐月上品的燕窝不要食用,因为容易「刺激伤口生长肉芽」 。

 

健康院的护士里有帮助新手妈妈喂哺母乳的「母乳大使」,她们甚至会告诉你不要喝任何有药材的汤水,即使她们也知道自己说的药材很多都是广东煲汤必用的家常食材。

 

没有「中西医结合」,只有中西医隔离。但这样也带来好处,香港的中医真的只是望闻问切,不会开化验单也没有中医诊所可以化验,开药都是用草药来煲汤药,不会是「中成药」也不会是西药加中药。

 

虽然这些年香港自己也培养中医博士了,但坊间坐镇的不少还是内地来港的老中医,也有新加坡南洋一脉的中医「流落」在此。孩子有时生病不想去看西医,若能找到合适孩子的中医,去看看也很舒服。中医开给小儿的汤药一般会照顾孩子口味,喝完了还附送山楂片(大人看中医也有),所以孩子倒很高兴。

 

 

让孩子在香港的海与山里长大

 

我家住在香港大屿山东涌。大屿山是香港第一大岛,其实东涌本身没有沙滩,但同在大屿山的愉景湾、贝澳、梅窝、上长沙和下长沙,几处沙滩,搭巴士去,最远的大概四十分钟,近的十几分钟就到了。

 

所以常在炎夏午昼,一时兴起收拾了泳衣、沙滩席和小桶小铲子,带着儿子初初玩沙子玩海浪去。

 

没有孩子的时候我也喜欢海滩和山,有了孩子就更觉得这些的好处。

 

沙和水是孩子的天然玩伴,对幼儿到儿童期的心理、生理的培养大有益处。而香港的孩子在这方面很幸运,香港 60% 的面积是水域,其中有岛屿 263 座,天然海滩更不计其数。而政府管理的海滩就有 41 个,遍及港九新界(政府管理的意思是有水质监测、救生员、防鲨网、更衣淋浴等设施)。


▲  行为遗传学角度,古人类曾逐水临沙而居,因此现代人在幼儿小时亦有一个时期尤喜沙水之处。(图片由作者提供)

 

有朋友家住离岛,孩子从小开始只要天气允许,几乎每天都去海滩放电,那个孩子本有些发展迟缓,但慢慢地也在这样自然放松的山水养育中找到自己生命的节奏,笑得更多更甜。即使不住离岛,立心要去沙滩路程也不遥远的。香港的公共交通撑起整个网络,有阵子下午上班,我可以早上带孩子跟家人去离家巴士十五分钟的愉景湾沙滩玩沙游水,在海里游个畅快之后,再从那搭船去中环上班。

 

所以,香港其实也并不仅是人们熟悉的摩天大楼形象,这虽然是一个高密度楼宇被迫向高空发展的「垂直都市」,但山多平地少,很容易找到「山野」。自然与市区距离之近,彼此高度交杂、疾速切换,是香港空间独有的奇幻力。

 

许多时候,你明明在商场林立的市区,转几个弯就到了稀少人迹的山林、水库,承搭公共交通工具不过半小时、一小时路程。平缓的行山对孩子来说是增强意志力、锻炼体力和心性的绝佳运动,带了食物在微风和小鸟叫声中野餐,是很享受的,还可带给他们爱护环境、同自然分享、同家人分工合作等经验的绝佳机会。

 

▲  大屿山的上长沙和下长沙海滩,宛如绵延银眉,蜿蜒十数里,面临南无陆地的海洋,白沙碧浪,岸边的泰国菜和南非菜餐館也很一流。(图片由作者提供)

 

香港不少山地有公园,有滑梯等游乐设施。我们喜欢在假日带孩子去寻找各处「隐世」公共游乐园,发现许多真的离市区不远,比如有一个月球主题公园,离最繁华的弥敦道步行只要十五分钟。那里有怀旧的水泥长滑梯,水泥火箭筒,还有环形山和假化石、象形文字……我和儿子初初就在那里度过了一个下午,还用三明治和果汁来野餐。

 


没有院子的幼儿园

 

不过香港的室内空间,一般来说就太过袖珍了。这也影响到幼儿园的面积。

 

像内地那种自己一栋房子、有个大院子、有树有草有沙池的幼儿园在香港也有,但只是在九龙塘等高级地段,一般的幼儿园(即使是许多收费不菲的著名幼儿园)大多都是以商场、居民楼为依托,甚至有不少幼儿园是建在多层车库的其中一层,有的甚至建在地下室,还有的在菜市场熟食中心楼上。

 

我有一个朋友是游走全港幼儿园讲故事的故事叔叔,他告诉我有一家幼儿园甚至是紧邻着垃圾房!

 

对于香港的幼儿园制度,我是个后知后觉的妈妈,这里有的幼儿园需要孩子一出生甚至还在肚子里,就去报名排队;还很时兴给一岁多孩子报读「幼儿园面试班」,保证两岁小孩可以在三岁入读的幼儿园面试中取胜。



而这些「幼儿园」绝大多数都是只有半天3小时,孩子要么参加上午班要么是下午班,午饭和午睡都得在家解决,有全日班的幼儿园也有,但相对很少。家母在内地做幼教工作多年,她第一次踏进外孙去面试的幼儿园就奇怪地问,为什么没有小床?在哪午睡呀。我只能拉拉她说这里没有午睡啦。

 

节省了午睡和吃饭的空间,许多幼儿园才能有合乎标准的教室空间。

 

若想找一家有「户外活动场所」的幼儿园则更困难 。尽管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户外活动空间都是幼儿学习活动场所之必需,但香港许多幼儿园一开始就标明没有户外活动空间,即使有户外活动空间的幼儿园,所谓的「户外」也可能是在商场大厦的平台(房盖上面的平台)上——香港叫「天台幼儿园」。

 

孩子活动不落地,很「不接地气」,这样的户外空间好像比较虚浮吧,没有泥土,没有树根,没有小石子……何况那些平台本身也并不大,大一点的孩子根本跑不开。这样看来,香港的蒙特梭利教育工作者邱振明曾撰文引用说「香港幼儿园环境落后大陆 20 年」,也颇有道理。

 


英文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有香港朋友嫁去日本,才知道原来从幼儿园开始学英语不是必须的!

 

因为许多香港小朋友,从出生开始就被说广东话的爸妈用英语喂养了。许多爸妈(不是少数哦)很少当着孩子说广东话或从不说广东话,而只说英语!哪怕是港式的英文!于是孩子在幼儿园面试时可以面试到国际学校或明星幼儿园。

 

其实多数幼儿园都会特意用这种方式考两岁的孩子英文:

 

Carol,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Five Pink flowers?

 

Matthew,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Two Blue Cars?

 

要到考小学了,也有爸妈一边吃饭一边问四五岁的孩子:

 

「菜怎么拼啊?」

 

「对了,v-e-g-e-t-a-b-l-e」。

 

香港不少著名小学面试考小孩的英文词汇拼写是很难的,还有的考读英文诗,不胜枚举。

 

▲  摄 : 王嘉豪


香港家长为英文疯魔的情况,可能和所有华语地区不相上下。小朋友被喂养英文的方法还包括请菲佣。许多小朋友由于爸妈上班,说是跟菲佣姐姐长大的也不为过。所以他们说的都是菲佣姐姐口音的英文。但当然社会上普遍还是以英国口音的英文为标准。

 

不过香港的多元种族环境又格外值得一提。

 

这里是华人为主的社会,但基层小区里总有一些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小朋友,南亚裔小朋友也有许多能说一口纯正的广东话,但多数说英文和他们的家乡话。和本地华人家长一心要孩子说英文相反,许多在香港居住的外籍父母喜欢把孩子送到本地幼儿园,让孩子学习粤语。

 

幼儿园一个班里,总有些南亚裔孩子,有的家长认为这种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混合状态,对孩子理解世界、他人与自我很有好处。有一对中产偏上的朋友,特意在孩子出生后迁居到比较偏远、但有山水的地方去住村屋,为那个可以种植果菜花朵的小院子,也为那里的小区幼儿园有特别多不同种族的孩子。


▲  儿子初初在大屿山南岸,贝澳。(图片由作者提供)

 

孩子之间的界限总是小于大人的。我家所在的小区也有许多不同国籍的小朋友,英、美、法、意、西、印度、日、韩……还有很多混血小朋友。而我家旁边的小学里还有一些蒙古孩子,因为蒙古国在香港的外交人员好像很喜欢这个小区。

 

当不同肤色种族的孩子一起在楼下玩时,语言通不通并不重要,通不通他们都能玩到一块去。万圣节 Halloween 的夜晚,什么孩子都在古古怪怪乱七八糟一起疯。过春节,又有不同肤色的孩子都穿上红色金色的中国棉袄和旗袍。这大概也是独属于香港童年的一道靓丽风景了。

 

浪游者 | 曹疏影


写诗人,两个孩子的母亲




「在别处养娃」是我们推出的一个全新系列,希望透过一系列个人故事,体现出不同国家与文化脉络下的的育儿观念、亲子关系乃至家庭伦理。


所谓「在别处养娃」,既包括地理意义上的「别处」(在其他国家),也包括观念上的「别处」(不同于主流的育儿态度)。


因而如果你或是你身边有朋友符合以上这两点「别处」感——无论是身为父母亲,此时此刻正在海外养娃,抑或是身在国内,但养娃方式与理念特立独行、甚至跟 90% 的中国父母亲都不一样,都欢迎你写电邮 jasmine@else.life 告诉小编~


我们相信,养娃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方式之一。我们更期待你一起加入这个系列,分享自己或者身边朋友在「别处养娃」的故事。



  ◆  ◆  ◆ 

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别处的浪游者们喝杯咖啡吧


 一群浪游在「 别处 」的人  

行走列国

洗涤三观

捍卫开放社会

热爱并嘲讽人类


长按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我们


欢迎置顶「别处」公众号

欢迎将你喜爱的文章分享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