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震撼!红尘滚滚,五年寒暑,她画出安岳石刻最动人一面

李耘燕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19-04-15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2017年9月24日,“绝壁重光——川渝石窟的传承与保护暨李耘燕石窟美术作品展”将有108件(组)精华之作,于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隆重展出。展览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和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西南民族大学承办。

除开文物保护的艰辛与李耘燕十年寒暑的驰猎之劳,牵臂之役,李耘燕这十年的追访与创作故事实在太过精彩,我特意约到她一则长文,分上下两期刊出,(点击看上篇:滚滚红尘中,有人一生求佛, 她却用十年画出一千尊佛)后续还会具体讲述她十年画佛的故事。此为下篇。



安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带,东依重庆潼南县,北接遂宁市中区,西连乐至县,南邻内江东兴区。地跨涪江、沱江两江流域。境内现有古代石刻造像200余处10余万尊,是四川石刻造像地点最多的县。其中卧佛院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一处石刻佛经,同时还有造像和墓塔等遗迹。圆觉洞的拈花微笑大立佛、毗卢洞的水月观音、华严洞的十二圆觉菩萨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卧佛院的涅槃变……从唐代到宋代,每一尊每一幅无不令人称绝。


   

- - 散财童子53参 1080x100cm 布面坦培拉 2011 

← 左右滑动浏览更多图片 →

然而,这些珍宝遍布乡村却默默无闻。她们与大足石刻宛如一对姊妹花,盛开在川中丘陵浅坡上,彼此毗邻,却命运有差。十余年前,李耘燕从大足开始,以写实性油画展现大足石刻的艺术魅力,一发不可收拾而发愿画遍四川历代石窟寺的佛像。她希望有一天,安岳甚至川北的广元、巴中……所有的川渝石窟寺都能与大足一样,赢得万众的瞩目和充足的保护。


在之前的佛像系列创作中,素描是初稿与过程,而非最终目的。创作过程中画面许多短暂的美丽如同昙花一现,被后来的层层颜彩与笔触所覆盖。为了留住这种美感,我订制了一批画框留住了华严洞的素描稿。不料这数十张素描作品出落得浑朴大气,有一种力量感。

画面有素描作铺垫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逐渐找到了一套属于我的流程与技法,大致归结为:素描——提白——素描——罩染——提白——细节。

- - 眸瞩——普眼菩萨 200x86cm 布面坦培拉 2011年 

06年画华严洞时,菩萨的细节和色彩比现在好得多,这几年目睹石窟造像的风化严重,不时都会看现一些细细的碎末,那是造像的颜彩与石质风化掉落的残屑,你见过此景也会都会为光阴的无情而震惊。有时还亲历石窟造像整块剥落、破损。石窟绘画创作变得更加紧迫,我希望留住这些古代经典作品曾有的光彩,让更多未曾到过石窟的人领略到巴蜀石窟的精神和艺术之美。


- - 和·合十菩萨 1008x200cm 布面坦培啦 2011

← 左右滑动浏览完整图片 →


- - 2011年华严洞创作现场


2006年初到安岳圆觉洞,三尊圣像仿佛从九天飘然而下,从山巅款款步来,顷刻之间就走入我的心中。释迦牟尼拈花微笑静谧调和的心态、净瓶观音身着的大袖宝绘随风飘摆、莲花手观音持花扭动的身态,一种鲜活的灵性在石窟之中不断散溢出来,从此便魂牵梦绕。

2012年面对嵌在山崖之中的庞大造像和几乎等体量的巨幅画作,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何种力量让安岳石窟造像焕发出如此直指人心而动人心魄的魅力?我怎样运用当代绘画形式,努力延承传统并超越传统,期待着自身在视觉语言表达上和石窟精神内涵上的双重顿悟。

古代工匠将灵魂灌注给石头,我将色彩泼洒向画布,使之得到生命的滋润而成为人们所祈求的完美形象。两个过程十分相似,对于我来说绘画也是一种修行的过程。

- - 圆觉洞7号窟 宝瓶手观音 创作现场 2012年 

- - 安岳圆觉洞现场创作六个月 2012

- - 大明境界—41x41cm 木板坦培拉 2012

巴蜀石窟里的精华已不单蕴含在佛像里,也体现在飞天雕琢上。工匠抽掉了古典佛教对于“佛性”这一抽象本体的探究,而以“人性”“心性”等世间因素融入其中,将佛性国度的魅力融入到每一个委婉细致的线条中,如意图案像一个个精灵,一副副笑脸,这为禅宗的审美情境奠定了基础。


紫竹观音柔美的肌肤、漂亮的花冠、华丽的璎珞,古代艺术家追求无我境界,追求心灵与物象的丰富交流与自由表达,尤其是紫竹观音生动潇洒的坐姿,即有渡化众生的力量感,也给生活带来美好憧憬。画紫竹观音更多通过对线条、色彩、空间的合理把握与分配,使世俗的画面形态生气蓬勃,呈现出优雅、崇高而朴素的气韵。

安岳毗卢洞现场创作紫竹观音 2012

在石窟现场画画,最重要的事情是需要回到中国的艺术史,然后再去发现和创新,以现代人的视角把传统的价值突显出来。当你注视这些雕像的时候,这些视觉形象不仅在瞬间表现信仰体验,在传达教义方面更甚于文字。造像既注重写实又具有表现力。比如毗卢洞第8号窟护法天王和吏目像,对现实的夸张、变形、神奇的想象力穿透至今,对当代艺术非常具有启迪的作用。

- - 安岳毗卢洞8号窟现场创作 2012


因为风化,大势至菩萨脸上留下很多自然的痕迹,我沉浸在古代艺术与自然时光雕琢的质感里。我屏住呼吸,精心画这些线条,很有修行的感觉。当有一天下到低处时,发现一个仰视的角度更能体现造像澄明的精神气质,重新起稿,经过十遍二十遍的提白罩染,更好地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相交融的永恒之境。

当地每逢初一十五常常赶来大批香客,香炉中会残存很多香火棍。我尝试在涂好颜料的画面上用长短不齐的香火棍排列出菩萨的形,颜色层层泼洒,使之出现水平肌理,将香火棍拿下,创作茗山寺《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彼岸生”这组作品同样由香火棍完成,在这些小幅作品中,我们看不到绚烂的颜色抑或丰富的图像细节,看到的是更富有观念性的,更接近于抽象绘画的一批作品。不仅表现了千家万户的祈愿,还表达了祈愿的真实性。通过材料的运用呈现观念,就像事物本身具备观念性一样,许多时候,绘画是比文字更为丰富和直接的一种手段。

- - 安岳茗山寺现场创作 2014

- - 安岳茗山寺 用香火棍现场创作 2014



彼岸生之二 综合材料 100x100cm 2014 


 化——毗卢遮那佛 300x150cm 布面坦培拉 2014




经过几个月现场体验和实践,我获得了超越具体物象、具体场景,进入无限时空的心境,对人生、历史、宇宙的意蕴感同身受,找到了画面所要传达的审美趣味,也更加理解了古人如何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如何抒发他们人生的感受。观看和表达这些石窟文物时,不能只满足于观察它们的艺术语言,更要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让蕴藏其间的精神鲜活起来。我要将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石窟艺术融汇创新,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佛像画。

- -安岳卧佛院现场创作 2015年暑假



圆明寂照 250x745cm 布面坦培拉 2015

虚空之境之二 100x80cm 布面坦培拉 2015 


作为千佛寨摩崖造像中仅有的以“药师经变相”为主题的造像,其自身的保存现状令人堪忧。虽是石质造像,但自盛唐开凿以来历经千余年的沧桑变化,造像已经损毁得十分严重。主尊面部残缺,已难以看清其原貌的风采。身边的八大菩萨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坏,大都是面部的缺损。因此,对这些造像应给与足够的重视,修复与保护迫在眉睫。它们的遗失就是中华文明历史的遗失。以绘画的方式“重塑”这个龛窟,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艺术信息进行抢救性的保护。



- - 净琉璃—药师经变图 150x300cm 2016





巴蜀石窟构建了一部完整的艺术经典,与这些艺术经典近距离心灵触碰之后,我的艺术之路升华为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回顾过去,我曾先后三次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学院教给我的东西是关于艺术的知识、绘画的技能和对于艺术的态度;石窟现场创作获得更多的是自信和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一种艺术境界。

每到这些石窟我都会获得非常多的灵感,有使不完的精力。我的做法是,每一个石窟创作开始之前都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然后采用相应的尺幅、不同的绘画语言和方法把在石窟现场和那个时代有价值的东西放到画面上,在作品中注入自己体验到的强烈情感。安岳华严洞给我和合圆融的感觉,圆觉洞给我生命之灵这个主题,茗山寺给我经典朴素之美的感觉……写实作品是现场写生有感而发,写意作品是我在现场得到的灵感和印象。

- - 在中央美院工作室进行坦培拉绘画实践 2009

- - 陪同中央美院壁画系师生考察安岳石窟 2012  

2006年到2007年我使用油画材料。2008年开始用坦培拉。坦培拉非常适合在现场作画,能很好地表现石窟温润、雅致、浑厚、平和的感觉,画出丰富的色层,体现斑驳久远的历史现场。2012年我开始用漆画来表现,漆画是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沉淀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作,因为工艺复杂,嵌、引、撒、罩、磨等特殊手段,再加上我石窟现场的体验形成了朴素、璀璨、奇异的画面效果。

 - 轻摇天雨 210x198cm 磨漆画 2012

“移动的石窟”是这几年我工作的主要宗旨。我希望巴蜀石窟能以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去世界各地展览,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些唐宋时期的文化遗存。我更希望这些山崖石窟里的精神能回荡于当代更多人的生活之中。

当代美术也需要它们。当代艺术应该回到传统,巴蜀石窟给予我们超越语言之上的体验,是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最好载体。我们的石窟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如何去发展传统和吸取外来精华,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作品,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够发出永恒的光辉。

- - 华严洞 来看我画画的老百姓 2011

- - 茗山寺 来看我画画的老百姓 2014

“铭记生命中经历的喜悦和感动,惦念生活中遇见的善良和宽慰,感恩所有的支持和帮助!”


“绝壁重光—川渝石窟的保护与传承暨李耘燕美术作品展”

主办:中华文物交流协会

财团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承办:成都博物馆、金沙博物馆、西南民族大学

时间:2017年9月24日——11月20日

地点: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



艺术野疯狂一周年精选集《乌鸦穿过玫瑰园》火热上市

← 左右滑动浏览购书二维码 →





文:李耘燕  曾小 谢礼恒  美编:西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