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拍摄非母语电影的亚洲作者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合法副本》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进入千禧年代的第一个十年里,给大家奉上几部极简主义的作品(《十段生命的律动》、《伍》、《希林公主》),继续进行挑战电影本质的影像实验。没想到进入到2010年代,却意外地转向国外拍摄,接连两部《合法副本》《如沐爱河》迎来他导演生涯上的又一个高峰。从而证明了一点:无论什么题材,波斯语还是非母语片,他都能得心应手地拍出自己想要的主题,完全不受限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阿巴斯应该是迄今为止,在一众拍摄非母语影片的亚洲导演里,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最高的一位作者。


阿巴斯几乎每一部电影都让人回味无穷,不论是经典作《特写》还是我最爱的《生生长流》,他的影像总会在电影结束后一直萦绕在观众的脑海里,久久无法消失。有人讲过,伟大的电影导演终其一生都是在拍同一部电影。拿阿巴斯为例,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在探究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有趣关系,直至那条泾渭分明的界线逐渐泯灭在他那些美丽动人的作品之中。



这一部在欧洲拍摄的《合法副本》同样经得起反复咀嚼,可供解读的层面多不胜数:论文电影、原装/复制品、哲学理论、真实/虚构……我不想探讨太多班门弄斧的高深理论,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是导演采用一种游戏般的手法探讨夫妻之间的矛盾。假扮夫妻的桥段在许多电影中都有出现,唯独是阿巴斯镜头下的这对冒牌鸳鸯甚是有趣。从最初两人在驾车时针锋相对的观点已提前埋下导火索,再转到意大利小镇咖啡馆的一幕,两人“关系”开始发生质变。我当时在看的时候,突然想起小时候玩过的一个游戏,两人睁大眼睛互望对方看谁先眨眼谁就输。我不知这个比喻是否恰当,在我看来女主角一开始便占尽上风,咄咄逼人的强势锐不可当,然而男主角也不是吃素的,在餐厅的一场发飙拍桌戏也扳回一城。直到最末二人在小旅馆的那段,似乎胜负难分!


阿巴斯选择最有浪漫氛围的意大利小镇风光,套用《爱在日出/日落时》的闲聊方式推进剧情,男女主角间冲突不断的对话,真实身份与扮演角色之间的剧烈碰撞,引出的却是人世间最为浅显却也最难解决的男女思维差别,这似乎也是导致夫妻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严肃到死的命题却用最轻松莞尔的方式来呈现,大师果然出手不凡!更不必提那种种“神来一笔”的场景设置(镜子、窗口、雕塑品)。朱丽叶·比诺什这个戛纳影后的头衔亦是手到擒来,崇拜者如我自然心悦诚服,不必多说。


【延伸阅读】





电影作者


沙朗·莫克利 《日蚀入侵》《鱼与猫》 《关于抢劫的二三事》

伊莉莎·希特曼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感觉就像爱》《沙滩鼠》

奥利维尔·拉克谢 《大火将至》《含羞草》《你们都是队长》

皮耶特罗·马切罗 《马丁·伊登》《遗失与美好》《狼的嘴》

特里·爱德华·沙尔茨《浪潮》《黑夜造访》《克利夏》

乌利胥·柯雷《平顶房》《窗户周一到》《嗜睡症》《我房即世界》

贾法·帕纳西《出租车》《这不是一部电影》《闭幕》《三张面孔》

昆汀·杜皮约:《鹿皮》《在警局!》《错》、《恶警蛋碎》

刁亦男:《南方车站的聚会》《白日焰火》 《夜车》《制服》

克里斯托夫·奥诺雷:《212号房间》《喜欢、轻吻、快跑》《浴男》

小克莱伯·门多萨:《巴克劳》《水瓶座》

康捷米尔·巴拉戈夫:《高个儿》《亲密》





戛纳“导演双周”精选



《高潮》
《心灵暖阳》  《骑士》

《鹿皮》   《初恋》 《我的情敌是冰箱》
《给我自由》  《潜行苍茫大地》  《狗不穿裤子》
《多余的恩典》  《冥王星时刻》
《然后我们跳了舞》
《自由了!》  《候鸟》
《灯塔》 《僵尸儿童》  《罗姆男孩》
《佛罗里达乐园》  《我不是女巫》  《童女贞德》 



柏林电影节精选



《希望的另一面》

《逃出安乐窝》  《将来的事》

《37秒》 《蜂鸟》《我离家了,但……》
《身体》《同义词》
《芭芭拉》  《鬼镇事件簿》 《再见 南屏晚钟》
《不要碰我》   《梦鹿情缘》 《超神》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猴子》
《大象席地而坐》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