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读书笔记(2)

无知少年 无知少年的书房
2024-09-21
6财报分析



6.1银行财务指标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指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分为三个层次:风险水平风险迁徙风险抵补。(P206)

6.1.1风险水平类指标

该指标以报表日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

流动性比例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25%


流动性资产: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权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等。


流动性负债: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已发行的债券、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等。


核心负债依存度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60%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3个月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100%≥-10%


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


不良资产率


不良资产率=不良资产÷信用风险资产×100%≤4%


信用风险资产,指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及表外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主要包括:各项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银行账户的债券投资(银行账户指银行的资产按监管要求分别以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分类。交易账户就是放置那些以短期交易为目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衍生工具<不含套期的有效部分>。除此之外的资产,归入银行账户)、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等。


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贷款总额×100%≤5%


不良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银行资本×100%≤15%


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指报告期末授信总额最高的一家集团客户的授信总额。


授信,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等表外业务。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银行资本×100%≤10%


全部关联度


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银行资本×100%≤50%


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指银行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扣除授信时关联方提供的保证金存款以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金额后的净额。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本指标计算外币口径数据。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累计外汇敞口头寸÷银行资本×100%≤20%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汇率敏感性外汇资产-汇率敏感性外汇负债


利率风险敏感度


利率风险敏感度=假设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的影响÷银行资本×100%


用以测算利率变动对银行净值造成的影响,无规定指标值。


6.1.2风险迁徙类指标


指用来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无规定参照指标值。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P211)


期间减少金额,指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次级类贷款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指期初次级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可疑类贷款余额-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指期初可疑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6.1.3风险抵补类指标


该指标用来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

成本收入比


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用÷营业收入×100%≤35%


成本收入比是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指标越低说明银行每单位营业收入对应的营业成本越低。


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0.6%


资本利润率


又称净资产收益率(ROE)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11%

监管要求,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11%。

拨备覆盖率

拨贷比


拨贷比=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余额≥2.5%


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总额×100%


资本充足率是银行持续存在和经营的核心指标。资本充足率在强制标准之上的多寡,指明了该银行未来年度业务扩张的方向,营业收入可能增速的大小。


资本充足率逼近监管红线的银行,无论能吸收来多少负债(只要肯支付代价,一家正常经营的银行不会缺“钱”),也无法扩张风险资产总量,只能偏向于配置低风险权重乃至零风险权重资产。


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杠杆率


杠杆率=(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扣减项)÷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100%≥4%


杠杆率相当于忽略了表内外所有资产的权重,限制了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上限,即使全部配置零风险资产,银行表内外总资产的上限也不能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5倍。


6.1.4央行MPA体系


MPA,全称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中文名: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简单理解为每季度末对商业银行的全部资产进行考核,也称为对广义信贷资产的考核(广义信贷:信贷、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委托贷款以及对非银金融机构的拆借)。


MPA体系重点监控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其中,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体系的核心。央行对上述七大方面设置了14个指标。


每季度末打分,分别评出ABC档:


①七大类指标均>90分,为A档;


②60分<X<90分,为B档;


资本和杠杆情况定价行为任意一大类<60分,或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限贷政策执行任意两大类<60分,为C档。

上表“资本和杠杆”“定价行为”两大类,只要任何一类总分<60分,直接归为C档。

注:

1、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2、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3、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核心资本×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其中,跨境融资杠杆率暂定为0.8,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暂定为1。

4、本币外债,指人民币外债。这是鼓励金融机构吸收境外人民币作为外债来源,以降低汇率风险。

5、该项评估带有信贷政策导向性质的央行资金使用达标情况,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根据资金偿还情况、利率、投向等方面综合评估。

按时足额偿还央行资金本息:满分20分,达标20分,不达标0分。

运用央行资金开展业务的利率符合央行要求:满分5分,达标5分,不达标0分。符合央行资金投向要求的业务累放量不低于央行要求:满分5分,达标5分,不达标0分。

终于到了投资者期待已久的章节


7选择与估值



7.1银行股的选择


7.1.1经营效益


收入结构


银行的利润,可调节性太强,而且几乎永远无法说清楚业绩真假,但营业收入可靠性就强多了。在面临同样的市场环境下,营业收入同比增速是高于同行还是低于同行——最好是同一级别的银行做对比(如,工农中建四大行对比,股份行做对比)。(P232)


净利息收入比


一般而言,净利息收入比越大的银行,未来可能面临的转型压力越大。


中间收入比



从左图可知,经过十年的竞争,两家股份行的中间业务在整个收入中的占比,已经显著超过了以来资产规模吃轻松饭的工行和建行。


中间业务可能是未来银行最靠得住的护城河。同等估值水平下,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银行,优先选择。


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ROA),也叫平均总资产回报率,监管要求≥0.6%。


资产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①盈利性资产的收益能力;②资产利用率,即生息资产(或产生投资收益的盈利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


资产利润率是资产运用效果的评价,指标值越高,单位资产收益水平越高,说明银行在拓展收入渠道、提高产品收益水平、控制负债成本等方面越有效。


净利息收益率


净利息收益率=利息净收入÷生息资产日均余额


很多书籍或论文也将之称为“净息差”,英文缩写NIM。指净利息收入与平均生息资产的比率,用以衡量银行生息资产的获利能力。它是评价银行生息资产收益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的关键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


有一个指标与净利息收益率很像,叫“净利息差”(NIS),很多书籍和论文喜欢称为“净利差”。指银行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的利率差。


特征:

①净利差NIS近似“存贷款利率差”(假设用且只用全部存款发放成贷款的话,净利差就是存贷款利率差),是个“利率之差”。


②净息差NIM是个“收益率”,表达资金运用的结果。


付息负债是所有以支付利息为条件,或隐含利息条件(即虽不支付利息,但价值受实际利率影响,如零息债券)融入或吸收资金形成的负债。所有在利润表里能产生“利息支出”的项目,都算付息负债。


根据下列公式,将(利息支出/生息资产日均余额-利息支出/付息负债日均余额)设为X:

①当生息资产日均余额>付息负债日均余额,X<0,净利差<净息差;


②当生息资产日均余额=付息负债日均余额,X=0,净利差=净息差;


③当生息资产日均余额<付息负债日均余额,X>0,净利差>净息差。


粗略看:银行的生息资产=付息负债+自有资本-非生息资产,而非生息资产一般规模较小,所以,一般X<0,银行的净利差NIS通常<净息差(净利息收益率)NIM。


7.1.2资产质量


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银行业首要监管指标,投资者主要观察银行资本充足率高出监管标准多少,①推测银行有没有急迫的再融资需求,②有没有高比例分红的可能,③新的一年里资本所能允许的最大规模扩张是多少。(P241)


不良与拨备


不良是拨备的母体,而拨备则是银行利润表的减项,降低当期利润。不良与拨备是理解银行报表的核心部分。①一家银行拨备充足,意味着利润含金量高,意味着未来经济情况若是好转,不仅利润本身会增长,而且会出现拨备反哺利润的叠加效应;②反之,若拨备不足,不仅当前利润质量差,净资产总额值得怀疑,而且即便未来经济好转,带来的利润增长也可能被拿去平滑现在所掩盖的坏账,使利润增长情况落后于经济回暖程度。


拨备是否充分:①不良率(尤其是不良贷款率)数据的可信度,②拨备覆盖率数据的大小,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不良数据是否可信,主要看:


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


通常而言,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1。∵从五级贷款的分类标准看,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应该归入不良贷款。若该比值>1的话,意味着该银行的部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没有归入不良贷款,可信度降低。


逾期不良差


逾期不良差=(逾期贷款-不良贷款)÷贷款余额


∵从五级贷款的分类标准看,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应该归入不良贷款。∴多数情况下,逾期1天~90天的逾期贷款=逾期贷款-不良贷款,大体可以看作不良贷款的预备队,属于潜在风险较大的贷款。


该比例的变化可用来观察银行资产质量变化的趋势。


贷款迁徙率


主要看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和次级类贷款迁徙率的数据。例,工商银行2015年财报P95:(P242)

关注类贷款时出现了某种不好的苗头,但银行依然认为可疑全部收回本息的贷款。因此,通过对“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数据的历史统计,可疑观察这些“银行预计可以全部收回本息的贷款”,最终有多少变成了不良贷款。从而看出该银行将出现变坏苗头的贷款放在关注里(而不是划为不良贷款)是否可信。


小银行的缺点:


①业务区域相对集中,一旦该区域经济进入衰退期,非预期损失会出现较大波动,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能力偏弱。②相较于大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不稳定(随时变成不良贷款的可能)。


拨备充足性


验证数据可信度后,可看拨备是否充足。①第一种直接看拨备覆盖率的指标值;②第二种采用[拨备÷(逾期90天以上贷款+重组贷款) ≥100%],看是否能够覆盖,同时也对比同行该口径数据的高低。


不良情况


通过银行财报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数据绘制图表,观察曲线趋势,分析不良情况暴露态势。(P244)


不良率的变化趋势,取决于:


1、GDP增长速度。①GDP增长越快,产生的新蛋糕越大,银行的日子越好过。②反之,GDP增速下滑,部分企业的经营恶化,不良会越来越多地暴露。


2、宏观产业调整。必将对某些产业釜底抽薪的作用,促使其产生不良资产。


3、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利率下降。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从而减少银行潜在损失。


7.2银行股的估值


7.2.1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指现金流折现估值法。


例1,某债券面值100元,100%确定3年后还本,年息为5%。


解:

第一年末,收到5元利息。第二年末又收到5元利息。第三年末收到105元(本金+利息)。即这个债券总共回收的现金是5+5+105=115元。


例2,根据例1,投资者想要获得7%的回报率,需要拿多少钱才值得买该债券?


解:

①首先确定3年后100%还本,∴无需考虑风险问题。


②在期望7%的年回报情况下,

第一年末的5元值多少钱?值5÷(1+7%)≈4.67元;

第二年末的5元值多少钱?值5÷(1+7%)÷(1+7%)≈4.37元;

第三年末的105元值多少钱?值105÷(1+7%)÷(1+7%)÷(1+7%)≈85.71元。

∴投资者最高出价为4.67+4.37+85.71=94.75元。


7.2.2银行股的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需要对一家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估算,但由于银行业的特殊行业性质,无法区分新投入资金究竟是维护现有获利能力还是扩大再生产。因此,保守的投资者对现金流折现做了变形,演化为“股利折现法”。(P255)


股利折现法,就是假设每年拿到手的股利是自由现金流。净利润里扣除股利,剩下的作为公司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投入。由于资本投入的扩大,会带来利润的增加,在分红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带来股利的增加。

简单理解,就是①对现在至N年这段时间里的股利进行折现,得出价值A;②对N年之后可能赚到的总利润进行折现,得到价值B;③该银行的价值=A+B。


案例:


根据工商银行2006年-2010年财报数据:

投资者分析步骤:


1、保守估计一个ROE和一个分红率,


2、根据前一年净资产为基数,以及估计的ROE,得出次年的净利润。


3、将次年的净利润分成两部分。①一部分为股利;②另一部分进入净资产里。


4、重复以上步骤,得出之后N年(假定5年)的分红额和N年后的净资产数据。


5、将历年所得分红分别折现相加得出价值A,再将N年后的净资产价值给一个可能的市场售价,得出价值B。


6、将A、B相加,得到工商银行当前价值。


解析:


假设,当前为2011年,投资者甲想根据2006-2010年财报数据对未来5年进行预测。甲认为2011年至2015年5年间,综合考虑中国GDP增速和M2增速,认为银行ROE不可能在高达20%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过去5年持续增长的趋势,更可能稳定甚至逐步下降。此时,甲做出两种假设:①乐观,未来5年银行ROE稳定为过去3年的均值19%。②悲观,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分红比例均按照30%估算。


根据:

①2011年净利润=2010年净资产×ROE


②2011年分红额=2011年净利润×分红率


③2011年净资产=2011年净利润-2011年分红额+2010年净资产


1、乐观估值

①将5年的分红额分别以某折现率(如7%),进行折现,并加总。


2011年分红折现=46,834÷(1+7%);2012年分红折现=53,063÷(1+7%)÷(1+7%);第几年的分红额就除以几个1.07,以此类推。

②将最后2015年的净资产按照1.15倍pb(重置成本。获得一家银行牌照,然后进行业务布局直至产生盈利的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出手,即2015年价值1,764,160百万元(1,534,052×1.15);


③则5年后折现值为1.26万亿元

[1,257,822=1,764,160÷(1+7%)÷(1+7%)÷(1+7%)÷(1+7%)÷(1+7%)];


④最后A、B加总得出工商银行价值约为1.5万亿元。(1,257,822+246,187=1,504,008)


⑤若为了留下一定的安全边际,打4~7折,即6000亿~10500亿元。


2、悲观估值

依据ROE逐年下降的悲观假设,以同样的方法,得出悲观估值约1.4万亿元,已然打4~7折,即5600亿~9800亿元。


7.2.3财报阅读流程


1、查看会计事务所是否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2、查看资产负债表。将资产负债表变成百分比表,即用每一个科目的数字除以总资产数字(均为本集团数据)。


3、查看存款结构和付息率,观察银行获取资金的能力是加强,还是变弱。(付息率参照工行2015年财报P26)


4、查看净利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看息差是扩大还是缩小,净利息收益率是提高还是降低,生息资产规模是扩大还是减少。


5、分析贷款质量,该步骤是重点,不仅做历史对比,还需与同行对比。通过关注: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


6、查看利润表。把利润表“营业利润”科目之前的科目做成百分比表,以“营业收入”为分母(如,净利息收入/营业收入),观察趋势变化,做分析。


7、查看财报开头的“财务概要”里的相关监管指标。重点是“总资产回报率”“资本充足率”“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无知少年的书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