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在三所学校上学,这位妈妈如何兼顾?
Lisa有三个孩子:
大儿子Jordon十六岁,现就读于传统英式高中上海哈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下称“哈罗”);
女儿Sophia十二岁,就读于上海协和国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下称“协和国际”),一所与哈罗截然不同的美式学校;
小女儿Jenna四岁,目前在德意学堂(Little Scholar Academy)读幼儿园。
作为一名热心家长和关心教育的律师,Lisa与我们分享了自家的故事。
文|张雅舒 图|Lisa提供
初次见到Lisa,她刚从上海交通大学赶来。她是一名职业律师,同时在交大读中国商法专业的法律硕士。
Lisa和丈夫Steve来自美国中西部的两个台湾移民家庭,由于丈夫工作的原因,夫妻二人带着孩子们先后辗转于意大利、德国、香港,并在2009年迁居上海,从此在这座城市定居。
除了安排好三个孩子的日常起居和在三所不同学校的学习,Lisa同时积极参与到孩子学校的活动中。作为哈罗家委会“哈罗之友”的负责人,她在去年初组织了学校的国际食品展,召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家庭,通过分享各自文化中的传统美食互相了解,建立起学校的社群。Lisa也曾担任协和国际的家长代表,参与组织“快乐星期五”、圣诞和中国新年的庆祝活动。
为什么做这样的安排?她和先生自有一番考量。
择校,从观察孩子涂鸦开始
英式学校和美式学校首要的不同在课程设置上,哈罗学生在入大学前两年必修IGCSE,协和国际则是以美国大学认可的AP为主,但这并不是两所学校唯一的不同点,也并非Lisa为孩子们选择这两所学校的主要原因。
Lisa说,虽然她本人接受的是更强调自由探索的美式教育,但英式教育也能让他们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教育。
继承了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的学校,除了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上也有根本性的差异。在哈罗所代表的传统英式学校,哪怕是十岁不到的孩子,每天也被要求着正装走进课堂,它们注重在教学的方方面面给学生正确的引导。相比之下,包括协和国际在内的美式学校更强调学生的自由发挥和创造。
而对于Jordon和Sophia适合哪种体制,Lisa从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细微处就有所感悟。还是一个孩子的Sophia从来不拘于条条框框,画画的时候不喜欢涂色本,而只要一张白纸,任凭她的想象涂鸦,Jordon则不同,会把弧线之间的空白仔细地填满。通过这样的小细节,Lisa就捕捉到了孩子各自偏好的学习方式。
不同文化中人际关系的差异也体现在师生的互动中。英式学校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传统,再亲近也会保持一定距离,而在美式学校里,学生成为老师社交网站上的好友是司空见惯的,学生也常常会在毕业后和老师保持联系。
在两所学校所代表的两个文化中,学校和家长的关系也有很大差异。
秉承美国校园文化的协和国际把家长当作学校的搭档,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和课外的各式活动中。从带领孩子们参加寻宝游戏,到举办大大小小的食物派对,这些过程都让家长成为孩子校园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在哈罗,学校会根据实际需求聘用专门的后勤保障人员,通常不会请家长出马。根据英式教育的传统,家长也很少会与老师成为亲密的朋友。
英美教育之共同点
虽然在校园文化上有一定差异,但哈罗和协和国际都注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供他们发展自身的兴趣,尤其是通过课外活动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
在妈妈的引导下,Jordon和Sophia从小热爱运动,喜欢表演艺术,Jordon还是他们学校“模拟联合国”小组的一员,Sophia也很热衷美式学校一贯提倡的废物利用等环保活动。
另外,两所学校也都将文化旅行和志愿服务囊括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协和国际会组织学生周游中国其他省市,通过旅行了解各地文化,哈罗会在假期带学生出国游览。
在美国长大的Lisa很以慈善精神为豪,她鼓励孩子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通过体验式的学习建立与世界真实的联系,同时积累一些会让他们终身受用的技能。
哈罗和协和国际另一个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很看重校园文化的包容性,让每个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融入进这个新的大家庭。由于Jordon从小比较害羞,Lisa希望儿子能进一所对学生个体差异包容度较高的学校,而在他们走进哈罗的第一天,学校就给他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说到这里,Lisa强调了英式学校独有的学院制度。每个孩子都在入学的那一天被分到一个学院,在那里,他们将和与他们年龄相差六七岁的同学们共度未来几年的课余生活。从日常的做游戏、谈天,到联合起来参与到全校的运动竞技中,一个学院的孩子们需要学着包容彼此之间的不同。
就像在装饰圣诞树的比赛中,Lisa提到,小孩子只想往树上挂东西,大孩子却想着怎样获胜,所以他们必须学着适应彼此,也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他们开始看到社会的多样性。
作为一所美式教会学校,协和国际则是通过对学生身心灵的全面教育帮助他们理解文化和个体的差异。学校鼓励每个学生发现自己和宗教与灵性的关系。通过一门叫作反思灵性生命(Reflective Spiritual Being)的必修课,孩子们学着认识不同的宗教文化,并反观自身。
Lisa曾经看着自己的母亲,一名来自台湾的佛教徒,开始参加美国当地的圣经学习并最终皈依基督教,于是她理解,在文化高度融合的今天,孩子对不同宗教信仰的认识和接纳,是他们作为世界公民这一身份重要的一部分。
在变化中教会孩子不变的道理
Lisa和Steve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他们先是出国留学,最终在美国中西部安顿下来。比起上海,那里的气候极其恶劣,冬天里刮风下雪,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价值观,直到今天都影响着Lisa对家庭和教育的看法。
现在的孩子都是“iPhone一代”了,Lisa说,他们天天手机不离手,“我看着他们就想,我的孩子今后绝不能通过短信辞职或分手!”
如今什么都来得太快了,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要做的是适应这些改变,并教孩子在适应这些改变的同时,不丢失一些重要的能力和品质。我们怎样才能在手机绑定银行卡的时代告诉孩子理财的重要性?当越来越多的事情可以通过按一个键来解决,我们该怎么教他们长久地投入于一份工作,一段感情,一项事业?
自信,毅力,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所有家长一样,Lisa希望她的孩子们也保有这些品质,但空谈是不够的。
“你怎么说都行,你可以让他们去读一本书,上一堂课,但你必须让他们去经历。让他们去摔跤,去哭,让他们——虽然我不想这么说——去感受痛苦,因为痛苦会让他们成长。”
正因如此,Lisa会让两个大孩子积极参与到运动中,她认为运动能让孩子获得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经验——成功,失败,跌倒,跌倒了再爬起来,爬起来再继续尝试。
如今抚养第三个孩子,四岁的Jenna,Lisa已经学会用更开放的心态教孩子面对日常生活中的不如意。看她哭了,与其第一时间上前哄,不如问问她怎么了,“就像是给一个四岁的孩子做心理咨询”。
除了勇气和毅力,Lisa认为今天的社会稀缺的还有善良和同情心。即使是在哈罗和协和国际这样的学校,这方面的教育仍然是有限的。就算我们的孩子能考进常春藤,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忙着在学习和工作中互相竞争,那他们仍然错失了最重要的一课。
就像Lisa说的,“神学课上拿到一个A并不意味着你会成为一名好的牧师”。
Lisa希望看到学校在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上给予更多的引导和示范,而不只是教他们去评判和审视。“这些东西(善良和同情心),我相信孩子们是看得到的,但他们需要更多的引导。”
她同时相信,“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被关在家里,不管你口袋里存了多少钱,我们都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如果今天污染很严重,你和我是一样被影响的。”
小妹妹Jenna的故事
教育并不只是学校的责任,Lisa的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也许是,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并和他们一起成长。
两年前,Lisa从上海新生命之家(Shanghai Healing Home)领养了两岁的Jenna,还没到新家的Jenna就已经渐渐习惯她未来家人的陪伴了——因为Lisa在决定领养她之前就在孤儿院做义工,在那之后,又让儿子女儿每周去看望小Jenna,直到他们最终成功把她接回家。
当被问起将来会如何为Jenna选择学校时,Lisa同样结合了多方面的考虑。由于孩子早年的创伤经历,她非常重视给她提供一个积极温暖的成长环境,所以她暂时为Jenna选择了小规模的德意学堂,家庭式的氛围能让她投入到和人的关系中,厨艺和音乐课程能让害羞的她慢慢打开自己,并逐渐发展语言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当然,Lisa还是希望Jenna能维持她的中文母语水平,所以今后可能将她送进一所双语学校。至于是美式、英式,还是其他学校,Lisa会等她再大一点了,让她自己选择。但她同时会避免让Jenna过多尝试不同的体制,因为她知道,一定的稳定性对Jenna来说尤其重要。
“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志向”
由于Jenna先天心脏发育不全,Lisa需要为她找到一所接受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双语学校,这大大缩小了选择的范围。但也因为这样的经历,Lisa开始更加关注全纳教育,并将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思考融入到她的学术研究中。
在她正在写的法律硕士毕业论文中,Lisa探讨了全纳教育在中美两国的不同,着重于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她打算在拿到硕士学位后做一些相关的事情,将理念付诸实践。
也许是Lisa对教育的热情让她能为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从家委会的组织者,到教育法律的研究生,Lisa同时兼顾着家庭和事业,将它们有效地融为一体,在忙碌中充实自己。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家庭和工作之间找到这样的联系,但就像Lisa一再强调的,每个家长都要学会为事情设定优先级,找到生活的平衡点。在你精心考虑了孩子各自的兴趣和喜好,把他们送进了三所不同的学校后,你常常会面临“去儿子的足球赛还是女儿的音乐会”这样的选择。
怎样避免在这些琐碎中手忙脚乱呢?在Lisa看来,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志向,每个父母应该帮孩子设定自己的目标,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家长知道对他自身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者,只有当他能够在诸多过往的经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帮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找到他的方向。
-END-
《2018-2019择校指南》
菁kids 2018 2月刊
更多菁彩内容[点击查看导读]
英式教育与美式教育
我的孩子们在三所不同的学校上学
|专栏|美国学校校长:博雅教育与自立
本文原载菁 kids 2月刊《2018-2019择校指南》,印刷版于2018年2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微店订阅。
菁kids上海
www.jingkids.com
国际教育|家庭生活|社区活动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