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学校有心理医生吗?
文 | 江小小 图 | Bonnie Kittle
记忆中,学校里总有那么几个“奇怪”的孩子,他们要么出言不逊,要么沉默寡言,在教室和操场的角落里被其他孩子耻笑孤立——老师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其他孩子也会把他们当共同攻击的对象。无知的恶意肆无忌惮。
然而这样的记忆在高中就断了,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些孩子的求学之旅无法为继。They didn’t make it.
这样遥远的记忆也是在最近几年才被一两个事件唤醒。
儿子上幼儿园时,班里有个男孩总是恶意攻击其他小朋友,而且愈演愈烈,直到最后把另一个孩子的头敲破缝了针。
全班家长(包括我自己)都坐不住了,要求园长采取措施,让孩子暂时不要来学校。
园长无奈地说:“我们和孩子家长聊过很多次了,但是没有权利不让孩子来上学。老师人手有限,只能临时增派一个巡场老师,尽量避免类似情况再度发生。”
这个交代大家没法接受,要求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男孩的妈妈泪流满面,说:“该做的我都做了,医生也说孩子没有问题,不管怎样,也不能不让孩子上学。”
这样的事情,可能在很多学校都会发生,而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不欢而散。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往往反映在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上,一个学校是否真的以学生为本,也体现在是否能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心理支持上。
但是,我想说的不仅仅是这些。
一场校园心理危机往往是一个罗生门事件。同样一件事情,在学校管理者、学生、学生家长的描述中往往会大相径庭:
大部分家长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里成长,不希望孩子身边有“坏小孩”;
学校管理者也很头疼,孩子不能动辄劝退,但一旦有了所谓的“问题孩子”,就会牵扯老师的精力,或多或少地耽误教学;
“问题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大家都不喜欢自己;
孩子家长被其他家长孤立,一方面因为羞愤难以正视问题,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该找谁寻求帮助……
来来往往的争执中,孩子本身是否得到足够关注反而成了疑问——让我想起那句话: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如果多元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我们这一代成年人是不是应该提高自己对“异类”的包容心?
我记得在我抛出这个观点时,有个家长是这么回复的:这事情是没发生在你身上,不然你说不出这么轻松的话。我认真想了想,的确也是如此。
但是作为家长,如果我们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告诉他们:你的同学需要帮助,我们一起帮助他/她。如果没有了对立的心态,是不是能更好地解决冲突呢?
人工智能话题和设计思维课程火热的今天,同理心(Empathy)被反复提起和强调。
往大了说,了解人类的核心需求才能找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往小处说,我只希望有一天当因为某种状况我自己或者我的孩子需要帮助时,这个世界能够对我温柔相待。
最后,也请允许我基于这一点小小的私心,借着国际教育展的春风,邀请两位在国际学校有着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谈谈校园心理,谈谈学校、家庭和有关个人的那些事儿。
2018菁上海国际教育暨学校博览会
国际教育系列论坛之 校园心理
Dr.Hu 胡利群
心理学博士
美国执照心理医生
知名教育集团心理顾问
上海Global Healthcare Dental & Medical Center心理医生
演讲主题: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家庭、学校、心理专家缺一不可
主讲内容:
一、家庭、学校、心理专家合作的重要性
1.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情绪表现?
3.如何辨别孩子行为表现和心理因素的关系?
二、家庭、学校、心理专家如何有效地合作
1.学校与心理专家的合作——从预防、早期干预到转介校外心理和精神科专家
2.父母 与学校及心理专家合作时的注意要点
Dr. Hu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美国佩珀代因大学和加州心理研究院获得临床心理硕士和博士学位。
作为一个从业二十多年、拥有心理评估和治疗资质的临床心理学家,Dr. Hu有丰富的诊治各个年龄段的个人心理和精神障碍、以及伴侣和家庭关系的经验。在中美两国的医疗机构和学校中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二十多年里,她特别重视预防和早期干预、重视与家长和学校的合作。回国十二年,她为包括协和双语学校、包玉刚学校和赫德双语学校在内的国际、双语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学生及家庭提供心理支持。
Dr. Paul王崧丞
上海国际心理健康协会理事长
美国执照心理医生
览海医疗中心心理健康部部长
曾任上海和睦家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
演讲主题:东方与西方的教育与养育
主讲内容:
一、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沟通、生活方式、人际网络等)。
二、东方与西方的教育重点
三、学校转介给心理医生的常见问题以及父母常见的错误
四、跨文化讨论
五、养育孩子最重要的事
Dr. Paul来自美国,他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并取得心理学理科学士学位,并在美国加州心理研究院取得了临床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是拥有心理评估资质的临床心理学家。
Dr. Paul擅长治疗及诊断各种儿童及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比如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破坏性行为障碍、抑郁及忧虑等。他擅长于婚姻咨询且对跨文化婚姻与亲子关系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同时,他还接受过健康心理学方面的培训,能够诊断大多数健康问题中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2018年4月21日,国际、双语学校和幼儿园将齐聚2018年上海国际学校博览会,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免费报名,来现场与学校当面交流。点击此处查看确认参展学校名单。
菁kids上海
www.jingkids.com
国际教育|家庭生活|社区活动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